第76章 倒賣
76章第七十六章 倒賣
崔如英進廚房看了一眼,說道:“嬸子,裏面還有七個,要不問問別人吃不吃?昨天晚上你就拿了三個包子,鋪子裏人這麽多呢,對吧?”
人多不能總依着孫娘子一個,萬一別人想吃包子呢,昨兒吃了,總得先依着別人。
孫娘子神色有些緊張,看了一眼崔大山,沒等她問崔大山就說道:“還剩水煎包的餡兒,我吃水煎包就行。”
劉嬸兒也是好說話,“我呀啥都行,吃啥都行。”
醬肉包子她是總吃,以前崔家還總送呢,醬肉包子她吃膩了。
二丫剛剛看見崔如英拿包子了,不過劉嬸兒沒見,就算見了也不會多問。
她不知道妹妹為何拿,興許是為了鋪子的生意,就像那回去書院似的,興許給誰家送,吃着好吃就來鋪子定了。
她沒多問,道:“我也是,吃什麽都行,我吃焖面吧,想吃焖面了。”
孫娘子松了口氣,目光望向趙掌櫃,“趙掌櫃,你是吃包子還是吃啥?”
還剩三個,按理說足夠趙掌櫃吃,不過還有倆孩子,崔如英也沒說吃啥呢,總得問一問趙掌櫃。
趙掌櫃道:“我今天還真挺想吃醬肉包子,這四郎五郎吃啥呀,還有小娘子,小娘子你吃啥?”
崔如英一直留意着孫娘子的神色,她道:“我也有點想吃醬肉包子了……”
看孫娘子的神色越發緊張,崔如英又改了口,“不過水煎包也行,嬸子你拿三個吧。”
孫娘子笑了笑,“多謝小娘子。”
崔如英是覺得若只拿給家裏人吃,就算帶不回去包子,帶別的回家家裏孩子也會高高興興的,若是她,崔大山許娘子拿什麽回來都歡喜。
哪怕她從侯府拿東西回來,二丫她們從不會嫌拿的少了,或是哪一次沒拿。四郎五郎也懂事兒,只要不說拿了,都不會翻她書袋。
其中有崔如英在弟弟面前當家慣了的原因,可更多的是因為這種事不該做。
要是少拿一次就不高興,崔如英一次都不會往家裏帶。
二丫還總說別老是拿侯府東西呢。
就算孩子不懂事,知道答應的事沒做到嚎啕大哭,那做爹娘的也該管一管才是。
崔如英也想過別的可能,要不孫娘子有個兇狠蠻橫的相公和不講理的婆婆,更怕的是把包子帶不回去了就挨打,或是這包子帶走轉頭就賣給別人。
除了這個,她也想不出別的緣由。
學鋪子的秘方?那大可直接來鋪子買,找別人買,日後就算再開一間,也不會懷疑到她身上去。
哪裏至于省這幾文錢。
孫娘子對着崔如英笑了笑,拿了包子裝在盆子裏。
崔如英看着,孫娘子是挑着沒破皮的裝的,這其實也說不得什麽,畢竟誰不喜歡好的。
不過孫娘子這樣,崔如英就覺得有古怪。
這會兒客人不多,孫娘子收拾收拾也就走了。等她走了會兒,崔如英道:“爹,我有點事兒,出去看看。”
趙掌櫃飯還沒吃完呢,說道:“崔老板,我也有點事兒,先不吃了。”
崔如英看了一眼趙掌櫃,出門之後沒走太快,慢慢走着,果然趙掌櫃追了上來。
趙掌櫃笑了笑道:“小娘子這是去哪兒啊,不知道順不順路。”
崔如英道:“要是不順路,掌櫃的就不會跟着出來了。”
趙掌櫃嘿嘿一笑,“我這人就愛看熱鬧,快點兒,別跟丢了。”
趙掌櫃盯着孫娘子有些日子了,差不多半個多月了,只不過他是來做活的,多此一舉惹人厭煩不說,而且容易結仇。
這是別人家的生意,再說了,萬一沒事兒呢?
他盯着孫娘子這些日子,孫娘子每日總拿六個醬肉包子,剩的太少拿五個。也不吃,都是帶回去。崔大山他們不以為意,但趙掌櫃覺得不太對勁。孫娘子很少帶焖面,除非實在是沒包子,就剩一兩個了。
而且很急,一臉愁緒。
按理說在鋪子吃得更多,也能混着吃,包子焖面水煎包都能吃到,大多時候還有鹵菜。
帶回去只帶包子,就三個,趙掌櫃也不知道是聰明還是傻。
說惦着家裏也無妨,可咋就能天天吃包子呢?焖面也好吃,家裏孩子咋就不央着要焖面呢。
這哪裏說得過去呀。
趙掌櫃在別家飯館做過活兒,各種事兒見過不少。所以就多留了個心眼兒,但無憑無據,不好跟着崔大山說。
今日崔如英出來他才跟着出來了,就是沒想到先發現異常的是崔如英。
其實也不是沒想到,崔記包子這麽多人,崔大山老實,崔大郎二丫也是,崔大郎又去書院了,就崔如英有些心眼子。
崔如英道:“這事兒你別跟我爹說,也別和別人說。”
這麽大的人,警告別人還怪有意思的,趙掌櫃點了點頭,“小娘子放心。”
要是沒啥,這般平白無故就懷疑人,傳出去多不好,到時候誰還來鋪子做活兒,放趙掌櫃身上,指摘別人,再想去別處,也難。
崔如英沒說要去幹什麽,趙掌櫃也沒說,但是兩人心知肚明。
崔如英往前快走幾步,就看見孫娘子了。
孫娘子拿布包着盆子,揣懷裏端着,腳步挺快。
崔如英知道孫娘子家住何處,也住在城南,不過跟崔家不在一條巷子。城南也大,人最多,宅子一間挨着一間,沒什麽錢的都住這邊。
像趙掌櫃,家就靠着城東,離鋪子也近。
跟了一會兒,孫娘子又往別處走,崔如英愣了愣,這好像不是回她家巷子那條路,再拐就要去城西那邊了。
雖然不認得是哪條街,但能分辨方向,崔如英有些疑惑,但還是跟了上去。
倆人遠遠跟着,人來人往,動靜并不大,也沒見孫娘子回頭看過。
再往前跟,人就少了,兩人也不好追太近。等到孫娘子拐進小巷子裏,就不好跟着了。
崔如英躲在牆後面,遠遠看着孫娘子停在一家門口,敲了門進去,過了一會兒又出來了。
孫娘子走出來,還拿着那個包了布的盆子,離得遠也瞧不見裏面是重了還是輕了,到底是去送東西還是做了什麽。
要是送東西是給親戚還是誰,崔如英也說不好,連包子在不在她都不知道。
崔如英拉着趙掌櫃,躲在後面的柴火垛後。她不想打草驚蛇,趙掌櫃也沒動靜。
等着孫娘子從巷子出去,二人才回鋪子。
耽誤了兩刻鐘多,崔如英這會兒肚子餓得很,趙掌櫃也是沒吃完就出來的,本來吃飯就晚,這會兒走在街上被太陽一曬,倆人顯得有些蔫巴。
倒不算啥都沒發現,但也沒證據。
趙掌櫃嗓子有些幹,聲音都發啞了,“小娘子是怎麽打算的?”
崔如英:“晚上再看看吧,那處離孫娘子家可近?”
她以前不常出門,對城南城西也不算太了解,沒來過的地方一臉懵,就能分清個方向,也不清楚近不近。
趙掌櫃點點頭,“倒是不遠,這邊人日子好過,吃喝都比城南的好些。”
崔如英道,“那晚上再過來看看吧。”
趙掌櫃是覺得孫娘子拿崔家包子再向外頭賣沒跑了,但上前去抓那也不成,晚上再看看準行。
要是生人,白日能進家門,晚上那麽晚了,總不能還進別人家裏吧。
趙掌櫃點了點頭,“我跟小娘子一塊兒吧。”
有個人一起,崔如英晚上來這邊也不至于害怕,她點了點頭,“有勞趙掌櫃了。”
這事兒倒是不難,就是她心緒有些複雜,一開始覺得趙掌櫃性子市儈,所以明裏暗裏用侯府壓着,這樣才放心回侯府。
而對孫娘子她本來挺放心,因為做事兒麻溜,來鋪子一個月也沒出過什麽岔子。
要是她真的拿了鋪子裏的包子再往外賣,這一來沒偷沒搶,犯不着鬧大報官,只不過說管飯是給自己吃的,帶回去給孩子已經算是寬縱了,要是賣去給別人……
崔如英也沒想好該怎麽辦。
孫娘子承諾以後不再犯,繼續留在鋪子幹活,還是直接把人給辭退?
崔如英以前沒開過鋪子,崔家更沒有,如今開鋪子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着來的。
買東西、招人、談生意……從最開始的一團亂,到現在的井然有序,是鋪子所有人的功勞。
況且,也的确沒明說過跑堂的飯不能帶回去吃,更沒說過不能拿回去賣錢,只不過沒有這樣做的人。
孫娘子每日帶回去,長此以往,崔大山也習慣了。
趙掌櫃:“要是真是……小娘子怎麽打算的?”
他覺得,這樣的人還是一了百了,給辭了得好,省着之後再出大亂子。
崔如英也是這樣想的,可是她也沒法完全當家作主,家裏是崔大山管錢管事兒,她說話偶爾管用,但這上頭,崔大山會聽她的嗎。
要是崔大郎在就好了。
這孫娘子要是在崔大山面前哭一哭,崔如英覺得,以崔大山的性子,他是肯定會心軟的。崔如英都不能保證自己到時候不心軟,那這事兒可太難辦了。
崔如英道:“等晚上看看再說。”
萬一是送給親戚吃呢,那跟孫娘子談談就是,如果是賣了那就再做打算。
也得聽崔大山的。
回到鋪子崔大山問倆人幹啥去了,崔如英道:“想起來有些東西沒買,就出去看了看。”
趙掌櫃道:“我家裏那邊有點事,現在已經沒事兒了。”
崔大山也是心大,想得簡單,二丫都疑惑,怎麽差不多一塊兒出去的又一塊兒回來了,但崔大山壓根就沒多想。
崔如英總出門,出去一會兒他是一點兒都不擔心。
崔大山說道:“飯還給你們留着呢,我看見後廚房有個籃子裏還有包子,如英,你是有用還是咋的?”
崔如英的心道,本來有用的,“沒用,爹,你給吃了吧。”
下午鋪子開門前,孫娘子過來了,做跑堂的就是比在廚房幹活的來得晚。等她來了一會兒,趙掌櫃也來了。
趙掌櫃面上并不顯,還樂呵呵地跟孫娘子說話,不過孫娘子不善交談,只說了幾句,就忙活鋪子裏的事兒去了。
抛去別的不談,幹活是別的說,細致認真。
一個晚上生意還不錯,等到快打烊的時候,蒸籠裏就還剩兩個醬肉包子了
本來剩得不少,有八個,但崔如英又給收起來了。
二丫見了依舊沒多問,反正妹妹是家裏人,也不會害了他們。劉嬸兒也見了,但崔如英是崔家人,這又不是她的鋪子,操心這做啥?她只管包和做就行了。
這會兒也要吃飯了,孫娘子過來看了看,她管傳菜,醬肉包子又是早就做好的,那會兒來拿包子看劉嬸兒掀開蒸籠,還有挺多呢。
怎麽就剩兩個了。
若是趙掌櫃,心裏能算,也能算出還剩多少,但孫娘子沒學過算術,只覺得不對勁兒,但沒想太多,“大妹子,就剩這麽多了嗎?”
劉嬸兒點點頭,“今兒賣得挺快,不剩多少了。孫姐,你要不要來點焖面啥的?”
孫娘子愣了愣神,嘀咕了一句,“這可咋好?”
劉嬸兒又問了一遍,“什麽?孫姐?要不來點焖面?”
孫娘子搖搖頭,“那水煎包子還有剩的不?”
劉嬸兒說道:“這都是現做的,哪來剩的呀。不過還有餡兒呢,你要是想吃這個,留一會兒吃就是了。”
孫娘子道:“那給我拿兩個醬肉包子吧。崔老板,你們還吃不吃?”
孫娘子也是多餘問這個,崔大山人随和好說話,每次不夠,他就沒搶過,而其他人在孫娘子說過要拿醬肉包後,也不會再說吃醬肉包子。
幾人搖搖頭,孫娘子又看向趙掌櫃,趙掌櫃道:“中午吃了,晚上就算了吧。”
要是他吃了,這事兒就沒法辦喽。
崔如英的确想過,要是一個不剩孫娘子該怎麽辦,但是一個不剩了也沒法跟上去,所以就留了兩個,“嬸子,我也不吃了,你拿走吧。”
孫娘子臉上露出一個笑了,把包子裝上說道:“我今兒拿倆就夠了,不拿別的了。”
鋪子裏就剩兩桌,還有趙掌櫃在,沒孫娘子要忙活的事兒就先回去了。
崔如英跟崔大山說了一聲要出門,就悄然跟了上去。
月色朦胧,天邊一輪圓月,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果真如此。月光如水灑在地上,給前面走着的孫娘子拉了一條長長的影子。
街上行人并不多,來來往往,崔如英和趙掌櫃遠遠跟在後頭,保持着能看得出前面是孫娘子,能跟得住,但她若回頭,乍一看只有兩個人,絕對認不出他們二人來的距離。
要是回頭,看一大一小,估計也就以為父女倆走在街上,不會多想。
兩人沒說話,這回去的地方跟中午不一樣,但也不是孫娘子家裏。
跟着走了一段路,孫娘子就拐進巷子,崔如英到巷口就沒跟着進去了,而是躲牆後看着,月色下遠遠看着孫娘子敲了一家的門,很快出來一個人,手裏端着個碗。
也是趕上月中,月亮圓,在月色下看得也真切,那人出來後問:“是五文錢對吧?”
孫娘子說道:“今兒包子少,就給個三文錢吧,真是對不住了。”
那人也沒說什麽,數了三文錢給孫娘子。
孫娘子便把包子給裝了過去,崔記包子帶出來的醬肉包子,有淡淡的香味兒,夏日天熱,夜裏也不涼快,這會兒還熱着呢。
孫娘子道:“若是下次還買,跟我說就成了。”
這麽一來一回的,動作很快,裏面的人關了門,崔如英還聽見了插門闩的聲音,孫娘子也開始往回走。
一會兒功夫就到了巷口,她左拐往前走,崔如英在後頭喊了一聲,“孫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