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年到來(下)

第39章 新年到來(下)

賈赦走過去,拿過秀雲遞過來的一杯茶,一飲而盡。那副放松的樣子,在秀雲眼中倒像以前一樣,像個孩子。

她拿過溫水沾濕的帕子來讓賈赦擦了把臉,然後兩個人坐在屋裏,這才講起了正事,“妹夫不過是與我讨論了些北境的事情。”

雖然他們倆也不算讨論,全程互相吹捧倒是真的,林海不愧是探花郎,飽讀詩書,口才極佳,饒是賈赦他也能在與林海的交談中很是愉悅,沒感到半分不自在。

聽到賈赦對林海的評價很高,秀雲也是松了口氣,畢竟林海也是她父親的學生,在情分上,她希望他們的關系能變得好一些。

于政治而言,她也知道賈赦現在樹敵頗多,就像是王子騰背後的人還有榮國公的一些政治對手,他們如果誠心不想讓賈赦好過的話,也有的是辦法。

秀雲雖然遠離朝堂,但并沒有僅僅局限在一個小院裏。她更多的是為賈赦,為她的家考慮。當然也是賈赦在她生産之日,護住了她和孩子們,所以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默契,經營好這個家,本來是榮國府,後來就只是指齊安伯府了。

張家的孩子總歸是有自己的考量的,自從賈赦和她透了底,要暗地裏協助簡郡王司徒晟的時候,她就知道無論在哪裏,她都要打起精神來,嚴陣以待,不落人話柄,不給人留下可以掣肘的漏洞。

她做不到滴水不漏,但可以謹言慎行,以免誤了大事。秀雲的心思,賈赦自然知道,所以在來榮國府的時候,賈赦把宿清影的底細告訴了自己的夫人。

只能說,進了榮國府後,史氏借着誇宿清影的名頭不給她這個長房媳婦留臉面,不僅沒有讓她生氣,反而她一概默默承受,倒是幫因為賈赦而在史氏這一诰命夫人圈裏風評不是很好的齊安伯府扳回了一局。

賈赦自然是相信自己夫人的,所以年夜飯那裏,雖然他們外面賈政的言語中帶着機鋒,他也不懼。

秀雲在裏頭的席面上坐着,史氏本來還想擺擺當家太太的譜,但秀雲在座位上坐的牢牢的,史氏又因為琏兒的早産就是因為她的錯。

所以對讓秀雲立規矩有了些許陰影,不太敢使喚這位長房媳婦,但政兒家的畢竟是書香門第家的小姐,她看了看,只好讓自己提拔的丫鬟鴛鴦過來布菜。

此鴛鴦非彼鴛鴦,史氏因為玻璃“貪圖富貴”爬了賈政的床而把玻璃灌了一碗落胎藥,發賣了。

而後覺得玻璃這個名字起得晦氣,全然忘記這名字也是自己起的了,又掏了銀子,讓新提拔的陳嬷嬷去請了最近在京城裏赫赫有名的雲游和尚,給重新取了個名字——鴛鴦。

見這名吉利,史氏就拍板決定之後,她的每一任丫鬟的名字就從玻璃改成鴛鴦了。以至于後來有個金氏的家生子被提拔到史氏的身邊的時候,也改了名字,叫做“金鴛鴦”。

Advertisement

這個暫且不提,這內廳的年夜飯除了秀雲和宿清影這兩人吃得舒心之外,沒有一個人是舒心的。史氏沒折騰着人,心裏不舒服,賈敏為母親憂戚,又還在病中,也是食欲不振,在大嫂的勸說下,勉強用了一碗白玉羹。

秀雲心裏記着宿清影是誠郡王府的探子,但怕引起人懷疑,也只是簡單地打過招呼,見人行動處事滴水不漏,心裏也是佩服她的涵養。

她等賈赦回來之後,将宿清影在飯桌上的表現都告訴了賈赦。賈赦笑着解釋,“如果不是這宿家的姑娘行事規矩,誠郡王又如何會讓她進府來呢?”

賈赦只說了這一句,秀雲就明白了,誠郡王需要的是和榮國府打好關系,宿清影謹慎規矩入了史氏的眼,那就等于是擺平了老奸巨猾的賈代善,只要擺平了當家人,這榮國府等到賈政當家,不管還是不是榮國府,都會是誠郡王的囊中之物,就如同第二個王家那樣。

賈赦沒有把最後這點猜測告訴自己的夫人,畢竟是猜測,輕易說出來也不會有人信,相信就算他去告訴宮裏的那位英明的君主,人家也只會信自己的兒子,而不是他這個外臣。

賈赦對司徒玺認知很清楚,也很清楚自己在司徒玺眼裏的定位。所以也不打算去挑戰一下他的皇權威嚴。宿清影如果用得好,也可以反過來給誠郡王一個致命的打擊。

兩人聊了一會兒後就歇息了。琏兒還小,秀雲自從孩子生下來之後,就沒讓琏兒離得太遠,在榮國府裏,就更加不放心了,和賈赦聊了一會兒之後,就去琏兒那裏歇息,賈赦沒辦法,瑚兒也睡了,眼下只有一個觀竹在門口守着打瞌睡,他只好把人叫起來,趕着自己的大管家去睡覺,自己也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賈赦早早帶着兩個孩子去給賈代善和史氏拜了早年,他們到時,賈政還沒到,賈代善見了兩個乖孫,心裏很是高興,一人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史氏見賈代善正在興頭兒上,她也不好擺臉色給賈赦夫妻看,又加上對兩個小孩,還是她的嫡孫沒有什麽不好的感覺,于是也就抱過孩子來親近了一會兒,只是當賈珠跟着賈政夫妻進來請安的時候,史氏就把琏兒和瑚兒交給了秀雲,只顧着賈珠了。

賈赦對自己的這個大侄子沒有什麽惡感,見大侄子還乖巧地給他行禮,他就笑着遞了封紅包,這孩子在賈政手底下,也不知道會不會和前世一樣為了考科舉學得油盡燈枯,賈赦有些惋惜,歹竹出好筍,這二弟有出息的苗苗也讓他自己給毀了。

賈赦和賈政都是用了早餐過來的,畢竟一會兒要趕去寧國府祭祖,耽誤不得。果然一會兒有小厮進來說時辰到了,該動身了,賈代善便在賈赦的攙扶下起來上了馬車,史氏也在宿清影的攙扶下上了同一輛馬車。

如果是平時,榮寧二府中間有一道角門是互通的,只是祭祖畢竟是大事,自然要從正門進。

寧國府得到消息的賈代化和賈敬也早早迎了出來,然後一家人浩浩蕩蕩去了賈家的宗祠,這宗祠設在寧國府內,賈代化是這一代的賈家族長,導致養活賈家旁支的重擔也壓在了他的肩膀上,前一段時間金陵賈家的幾房太爺進京來鬧,見王家倒了,便紅了眼睛,想要分我一杯羹。

賈代化不肯,他們中有些潑皮無賴,便好一陣撒潑打滾,如此丢盡臉面的事情也讓賈代化氣得病了,見老族長病倒了,少族長是當朝的尚書老爺,幾個人也害怕了,灰溜溜地回了金陵。

賈敬可不像賈代善還顧念着血脈親緣,這幾個潑皮無賴的賈家旁支,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案底,賈敬沒有留情,當即将原本被壓下的案底找了出來,讓人傳信給了金陵屬官。

那官員本來是因為賈家在金陵財大勢大,又有兩位國公爺撐腰,所以不敢得罪。現在見京城裏的貴人表态了,他也知道這些事情是壓不下去了,索性按大周律例秉公執法,将那幾個賈家族人都抓進了大牢,嚴懲不貸。

這一下殺雞儆猴,剩下的賈家人都啞了火,不敢輕易仗勢欺人,染指不該擁有的東西了。

而賈代化病中知道這件事之後,也只是嘆了口氣,沒有責備兒子半句。

這次祭祖,榮寧二府的當家人站在了前面,後面跟着的是賈敬、賈赦和賈政,本來賈政還要比賈赦往後一個身位,但如今榮國府襲爵人一變,賈政的位置也有些尴尬。

有的族老提議長幼有序,還是按照以前那樣,有的族老認為賈政将來要繼承榮國府,要不就和賈赦的位置平齊,幾人争論不下,最後還是賈代善開口,給自己的二兒子提了半個身位。

當然,賈政心裏更想要和自己的大哥一個水平線上的,只是到最後只提了半個身位,心中有些許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