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壹拾壹章 雙喜

第11章 第壹拾壹章 雙喜

這日下了朝,容玘正預備回府,禦前伺候的曹公公喚住容玘,說是皇上要他過去一趟。

容玘被請入禦書房,皇上坐在禦案後,垂眸看着跪下請安的兒子,伸手将折子合上,含笑地道:“不必多禮,起來說話罷。”

曹公公事先得了皇上的吩咐,宮人端來茶點後,便帶着垂手立在殿內的宮人悄聲退下。

“你近來可好麽?”

“兒臣一切安好,勞父皇挂心。”

“你是朕的兒子,朕又怎會不在意你?”

皇上問了他幾句近況,方才進入正題:“你跟楚家大姑娘的婚事,你母後可有跟你提過麽?”

容玘颔首回道:“回父皇,母後已跟兒臣說過此事。”

“唔。朕跟你母後都覺着楚家大姑娘不錯,論樣貌、人品和才情,皆是配得上你的,你若是娶了她為妻,你們倆倒也算得上是一對佳偶。”

容玘淡定如斯,态度謙和地道:“父皇謬贊。”

考慮到此事終究算不上多體面,皇上沒再多提楚明燕,轉而又問起另一樁事。

“朕聽聞當年是楚二姑娘治好了你的眼疾,她還陪在你身側整整三年,待你是難得的情深意重,如今你卻迎娶旁人為正妻,那楚二姑娘那邊……”

話說到此處,戛然而止。

皇上都開口問了,自然不能不回皇上的話。

容玘擡眸對上他的視線,依舊是平素那副溫潤模樣,面上不見半點波瀾:“明熙于兒臣有恩,當初若非明熙出手醫治,兒臣的眼疾不知何日才能痊愈。明熙的恩情,兒臣永記在心,無論兒臣娶了誰,兒臣都會一輩子護她周全。”

Advertisement

“你知道知恩圖報便好。有你這句話,朕甚感欣慰。”

“朕還記得當年楚二姑娘的父親楚景予,在一衆進士中一舉成了一甲探花,在殿試上才華橫溢,意氣風發。朕很是看好他,總以為他在仕途上會一帆風順,結果他卻……”皇上輕嘆一聲,似是感嘆,似是惆悵,“他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女兒也是命苦的,一場天災人禍,讓她一下子便沒了雙親。你既是要娶楚大姑娘為妻,往後定要管束好內宅,斷不可讓你的正妻欺負了她。”

容玘起身回道:“父皇放心,楚大姑娘和明熙是堂姐妹,情分不比旁人,兒臣亦會竭盡全力,必不會讓明熙受一丁點兒的委屈。”

皇上擺了擺手:“罷了,你泾渭分明,朕還有什麽不放心的。過幾日朕便叫欽天監挑個好日子,你和楚大姑娘的婚禮,就定在冊封日之後罷。”

***

最難熬的六月天終究是過去了,不知不覺間楚明熙已在京城待了一個月。

前兩日楚家遣人送了請帖過來,大房的長媳方氏前些日子剛給楚家誕下一個男孩,楚家一家子高興壞了,畢竟是楚家的嫡長孫,祖母的意思是要大辦,差人遞帖子上門邀楚明熙去喝孩子的滿月酒。

楚明熙跟楚家的關系仍舊是淡淡的,此次是孩子的滿月酒,她出于禮數不宜推辭不去,遂接下請帖,和石竹和忍冬一道備下賀禮,又挑了一套大方雅致卻又不惹眼的衣裳,預備後日去楚家赴宴。

楚太傅的嫡長孫過滿月,楚家又是大張旗鼓地擺宴席,京城裏稍有頭臉的人家都前來賀喜。

賓客陸續續上門,衛氏忙前忙後,見楚明熙帶着賀禮過來,拉着她的手笑着埋怨道:“你這孩子,先前住在南邊便也罷了,而今你好t容易回了京城,怎地也不時常回來看看我們。你祖母想念你想念得緊,燕姐兒又跟你年紀相仿,你們姐妹倆很該多走動走動才是。”

楚明熙跟衛氏的關系一向平常,今日驟見衛氏态度這般熱絡,心中不免覺着詫異,但想着今日是楚家的大喜日子,不能太掃興,只得勉強扯出一絲笑容附和她。

衛氏正寒暄着,瞥見一位婦人朝她們這邊過來,唇邊的笑容更多了幾分真誠。

來者夫家姓戚,其夫君在工部任職,倒是和楚明熙的大伯父關系極好,兩位大人的夫人也時常有往來。此次楚家擺宴,自然也送了請帖去戚家。

戚夫人見了衛氏,笑着叫一旁的丫鬟遞上賀禮。

“楚家雙喜臨門,我原該送兩份厚禮才是,只是我挑花了眼也拿不定主意,好容易才選中了一樣賀禮,你且收下再說,可不許嫌棄!”

衛氏聽得‘雙喜臨門’四個字,意味深長地瞥了眼一旁的楚明熙,滿面堆笑着道:“你我是何交情,說這些見外的話做什麽?你就是兩手空空過來也使得。”

“怎好如此?燕姐兒好事将近,嫁的又是那樣出衆的人物,人品、樣貌、家世、才華,哪樣不出挑,又是全京城赫赫有名的謙謙君子,我自然得送個大禮過來。我家憐姐兒又跟你家燕姐兒情同姐妹,若是能沾沾燕姐兒的喜氣,來日也嫁個好夫婿,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衛氏似是才想起自己把楚明熙晾在了一邊,忙吩咐丫鬟帶楚明熙去席上,戚夫人也被下人領着去了那邊。

衛氏看着楚明熙的背影,不屑地撇了撇嘴。

若非公公發了話,婆母丘氏又事先叮囑過她,不許她走漏了風聲,她哪會忍到現在都不提明燕和二皇子的親事?

明燕和二皇子的婚事分明已是十拿九穩,偏偏公公忒膽小了些,說是皇上畢竟還未下那道賜婚的聖旨,若是早早嚷開來,萬一中間出了什麽岔子,二皇子倒沒什麽,于明燕的名聲卻是大不利的。

她心中不服,無奈公公和婆母皆是這個意思,她再如何也不敢忤逆,只是這種事哪是他們想瞞就能瞞得住的,今日來赴宴的賓客,誰人不知楚家大姑娘會是未來的太子妃,不過是怕惹麻煩不敢放在明面上直說罷了。

至于戚夫人是否說漏了嘴,熙姐兒聽了戚夫人的話又能猜到幾分,那便和她無甚幹系了。

楚明熙兩眼直愣愣地望着戲臺,臺上的戲文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堂姐即将嫁人,原不是她該去在意的事,怎奈适才戚夫人言語間透露了好些有關未來堂姐夫的事,不知是何緣故總讓她心裏隐隐覺着有些不安。

她吐出一口氣,壓下心頭煩亂的思緒。

罷了,定是她想多了,總不能碰巧聽到幾句就開始胡思亂想。

她掏出帕子,撚起盤中的一塊綠豆糕送入口中。

清甜爽口,倒是頂适宜這個季節吃。

她心下稍定,抛下腦中的疑惑不再去多想,自然更不會巴巴地主動跑去找衛氏探問此事。

戲臺上正演到精彩處,戲中的孟娘在夫家獨守空房多年,苦熬了小半輩子才等到夫君歸來。

夫君數年未曾歸家,回來時竟帶着一位新娶進門的新婦,可憐那孟娘當了多年的糟糠之妻,滿腔情意皆錯付給了薄情之人,眨眼間就成了下堂婦。

伶人咿咿呀呀地訴說着她的悲苦,讓人聞之落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