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薄、嫩、酥、香,空口吃完全沒有負擔

第43章  薄、嫩、酥、香,空口吃完全沒有負擔。

幸好其他菜上的快, 否則這三個人真要先把飯全吃光了。

剩下的菜分別是南記烤鴨、鹵牛肉、豆腐夾、拔絲蘋果和湯品雪梨煲豬展。

南記烤鴨,一聽就是招牌菜,沒什麽猶豫的, 三個人的筷子齊刷刷伸過去。

筷子與烤鴨一接觸就感到不同,烤鴨的外皮異常的輕薄酥脆, 仿佛筷子略一使勁,就能碎裂開一樣。

仔細一看, 好像是脆皮的做法,玻璃糖紙似的烤鴨皮在燈光的照耀下簡直能映出人影。

趙煜祺一口咬下, 烤鴨皮的口感簡直像琥珀糖一樣, 瞬間發出一聲細密的脆響。怎麽能這麽酥, 這麽脆?

這烤鴨一看就是一出爐就上桌了, 鴨皮咬碎後,鴨肉裏的熱氣立刻順着縫隙瞬間湧上來, 帶上來醞釀已久的濃香。薄薄的一層鴨肉細嫩無比, 咀嚼間不見滿溢的油脂, 只有醇厚的肉香,還帶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甜。

他忍不住說:“這跟我以前吃的烤鴨都不一樣, 空口吃一點都不膩!肉嫩得要化開似的, 一點鴨子的腥膻味都沒有。”

兩位長輩都表示贊同。

石凱看了鴨腿的大小,猜測道:“我們點的是整只鴨子, 剃下來也就這麽一方盤, 應該用的是鴨齡不大的鴨, 肉才能這麽香嫩。”

他又夾了一塊肉, 才看見旁邊還放着兩碟蘸料, 剛才大家都顧着嘗鮮,根本就沒注意到這兩個小碟。

要以他剛才吃過一塊原汁原味的鴨肉來說, 這鴨子從選料到做法上都避開了油膩濃重,與需要很多配菜解膩的烤鴨是兩個路子。

如果用豐腴來形容石凱吃過的其他烤鴨,那最适合南記烤鴨的形容詞就是清秀。薄、嫩、酥、香,空口吃完全沒有負擔,反而能品到純粹的肉香。

不過既然準備了蘸料,一定有它的道理。石凱蘸了蘸那碟是看起來是椒鹽的,送進嘴裏。

他這塊是鴨腹的肉,肉塊稍大,皮與肉之間本該有一層脂肪,此時竟全被烤淨,吃着清清爽爽,又因為蘸了南荼秘制的椒鹽,吃着鹹香酥麻,成倍的放大了鴨肉的濃香,讓石凱忍不住眉飛色舞起來。

Advertisement

趙鵬濤蘸了另一種蘸料,看着像是甜面醬,算是烤鴨的标配搭檔了。剛嘗到滋味趙鵬濤就低頭确認了一下,沒蘸錯啊?!

原來這不是甜面醬,是青梅醬。青梅用鹽水泡過以後,去核留肉,再加糖腌制成醬。這種醬能激發出梅子特有的清新酸香,不苦不澀,不僅适合配烤鴨或者燒鵝,連蒸排骨、燒魚都可用來解膩去腥。

入口後舌尖先嘗到濃郁的梅子醬的酸甜,緊接着與刷過蜂蜜後烤制的鴨肉交融在一起,為烤鴨增加了一種獨特的韻味,清爽得像夏日的一道涼風撲面而來。

趙鵬濤道:“我以前可沒在南來飯館吃過這道烤鴨!”老南來飯館拆遷之前,他也是常客,烤鴨南元海做過,風味卻和今天吃到的迥然不同。

這道烤鴨是南荼最近琢磨着改良的做法,從前的南來飯館沒上架過,也不怪趙鵬濤沒吃過。

店鋪重新裝修後,廚房的面積擴大了一倍還多,有了空間,南荼立刻添置了幾個烤爐,用來做烤鴨。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口吃肉已經不是什麽難以滿足的願望,肉吃多了反而覺得油膩,尤其是烤鴨,第一口驚為天人,第二口暢快滿足,吃到四五六口時,再一看,筷子已經停了。

烤鴨做成什麽味道,能讓大家吃了一塊還想吃,空口也不膩呢?南荼改換過好幾種方案,試錯過數次,終于摸索到了一種比較有普适性的烤鴨風味。

比起肥而不膩,南荼更想追求的是不肥不膩,皮脆肉嫩,只要有肥油,烤鴨不可避免的都會油膩,只是早晚的事。因此她放棄選擇那些體格健碩,脂肪豐富的肉鴨,選擇脂肪并不厚重的麻鴨,只選個頭在一公斤上下的,肉質才足夠嫩。

烤時刷上蜂蜜和豬油做的脆皮水,烤出來的鴨皮色澤紅亮,烤幹後的蜂蜜略微焦糖化,更加香脆,吃在嘴裏會有玻璃一樣爆開的爽脆口感。

然後是工藝的選擇,明火和暗火各有長處,明火能催發出鴨子的油脂香氣,比較常見,卻不适合南荼的烤鴨,她選的鴨子斤兩小,油脂薄,容易烤得幹柴,讓前面的一系列考量都前功盡棄。

于是她改用暗火,用燃盡的荔枝炭餘炭和燒熱的爐壁半烤半焖,兩斤的鴨子剛好能烤熟,最好在炭上放一把松針,有一種悠遠的清香。

這樣烤出的鴨子果然讓人滿意,連鴨胸肉都沒有一絲幹柴感,配上南荼拿手的椒鹽面和青梅醬,胃口大的人能把鴨子從頭吃到尾,一整只都下肚,一點都不覺得膩。

在請來不下十個不同口味不同年齡段的人品嘗烤鴨,得到了一致好評後,南荼決定,這道南記烤鴨以後就是南來飯館的常駐招牌菜品。

————

這頓飯吃得趙鵬濤三人十分餍足,每道菜都各有滋味。

鹵牛肉切成薄片,鹵成油亮的褐色,切面裏透明的牛筋若隐若現,嚼着滿口生香;豆腐夾煎的酥脆金黃,內部的餡料調制的十分鮮美;拔絲蘋果裹着蜜色半透明糖衣,夾起來時纏着絲絲縷縷的糖絲,蘋果清甜,糖衣酥脆;雪梨煲豬展清潤香甜,除了菜名上的兩種食材,還加入了海底椰、麥冬、蓮子、無花果,營養滋補不說,還炖出了食材裏自然的鮮甜。

可給石凱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道南記烤鴨。

這次三個大男人分一盤烤鴨,點菜前還以為會剩下不少,都什麽年代了,誰還貪那一口肉吃?一人吃兩塊嘗嘗味兒就不錯了,沒想到根本不夠吃,以後要是再來,三個人至少得吃兩只才過瘾。

不對,石凱反應過來,他為什麽還要和這兩個人一起吃?根本搶不過這父子倆,好幾道菜他正在興頭上,還沒吃夠,再去看的時候盤子就空了。

等改天叫上他老婆來,再多點幾道菜嘗嘗鮮,石凱一邊這樣想,一邊也不打算吃獨食,準備打包一份最滿意的南記烤鴨帶給老婆嘗嘗,讓她也見識下南荼的手藝。

服務生熟稔地拒絕他打包烤鴨的要求,這番話今天一看就沒少講:“不好意思客人,南記烤鴨數量有限,今日已經售罄。而且溫度會影響烤鴨的風味,我們更推薦堂食呢。”

味道這麽好,賣的火爆也能理解。仔細想想,烤鴨還真屬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吃,那股熱氣把肉香一烘,那滋味……不能再想了,再想口水就出來了。

打包以後鴨子也涼了,那玻璃紙一樣的鴨皮也捂軟了,可真是暴殄天物。石凱只好另選別的菜打包。

趙煜祺一指菜牌上的鹵牛肉,道:“石凱叔,還有比這更适合打包的嗎?鹵牛肉本來就是冷吃,一點都不影響風味。剛才咱們也嘗過了,鹵的真好,肉質又糯又密實。”

說到這,一邊的趙鵬濤捕捉到了“牛肉”“冷吃”兩個關鍵詞,又想起兒子給他帶回來的那兩斤冷吃牛肉,可真是越嚼越有滋味,就是只有那麽一點,再怎麽省着吃,幾天也吃光了。剛吃完那幾天,他連裝冷吃牛肉的袋子都沒舍得扔,時不時還拿出來聞聞。

後來越聞越饞,南荼還因為裝修店鋪不營業,實在是買不到,這才把袋子扔掉了。

于是趙鵬濤問服務生:“你們老板不準備做點冷吃牛肉嗎?我看菜單上沒有。”

服務生哪做得了南荼的主,依然面帶微笑道:“好的,我會和老板說,有客人提議增加冷吃牛肉這道菜。”

趙鵬濤仍不安心,南來飯館的客人多了去了,是誰在這點菜南荼都要聽的嗎?還是提建議的人多一點,說不定更有用。

他把兒子和石凱往前一推:“你說你們也想吃冷吃牛肉。”

趙煜祺點頭:“我确實想吃。”

石凱道:“我建議什麽,我根本沒吃着冷吃牛肉啊!”聽這父子倆說,他們吃着從南來飯館買來的冷吃牛肉吃的正香的時候,他還在醫院裏受罪,這都沒人帶點給他嘗嘗,太不厚道了!

趙鵬濤:“你不建議更吃不到。”

石凱一想是這麽回事,趕緊和服務生說了。

等出了飯館大門,石凱才想明白自己剛才的那種不對勁的感覺來自哪。“你倆又不是不認識老板,跑這和服務生反映什麽?”

搞得他也傻乎乎的跟着一起。

南來飯館新裝修的店鋪還是從老趙這買的,前後兩個店的房東都是趙家,這關系能不好嗎?想吃冷吃牛肉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都怪他今天中午吃的太多,肚子一飽腦子都跟着糊塗了。

趙鵬濤道:“那怎麽行,南荼從我這裏把店鋪買過去,我已經不是飯館的房東了。我現在是南來飯館的客人,就按照客人的流程來。”

他要真找上南荼,那不成倚老賣老了。冷吃牛肉倒是吃上了,臉也不要了。

這倒是,趙家和南家能交好這麽多年,就是因為互相親近,又有分寸感。

聽父子倆念叨了一路這冷吃牛肉有多好吃,石凱抓心撓肝一樣,偏偏他一口也沒吃過,連回憶都沒得回憶。

也別等下次了,等明天他就和老婆一起來吃飯。再點一份南記烤鴨解解饞,也和服務員強調一下能不能增加冷吃牛肉這道菜的事,誰還不是個客人了?

————

一聽說南來飯館重新開業,俞青和楊新知夫妻倆中午急匆匆趕來。

店裏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俞青急得抱怨:“我都說要早點來了,南來飯館總算又開業,人一定不少,你還磨磨蹭蹭的。”

楊新知安撫她:“等會位也不耽誤什麽,我也不是磨蹭,那不是單位臨時有事拖了一會嘛。”他們是今天才知道南來飯館重新開業,急哄哄地就來了,把中午原本的計劃都取消了。

新的南來飯館比原來的桌椅多了一倍還多,依然一座難求,楊新知忍不住感嘆道:“我以為南來飯館把隔壁的店面擴進來,位置就沒那麽難搶了,看來是失算了。”

兩人正說着話,有服務生上前招待。

俞青趕緊道:“還有空位置嗎?是不是要等位?”

服務生确認他們只有兩個人後說道:“如果二位不介意的話,二樓露臺上有小桌。”

有什麽好介意的,她現在只想快點吃上飯。本來上了半天班就饑腸辘辘的,這會兒又在飯館裏聞了那麽多的菜香,俞青感覺自己能吃下一頭牛。

兩人跟着服務生快步來到露臺,生怕連這幾個位置都沒了。

這裏裝潢清幽,雖說是兩人位的小桌,但整個長長的露臺只放了三個小桌,此時還只坐了一桌人,反而顯得很寬敞,又能照顧客人想要的私密感。

入秋有一段時間了,空氣有點涼意,但也沒冷到不能在露臺上吃飯。俞青對此還是很滿意的,火速點了菜。

剛坐定就有人送上一盤贈送的甜點,說是今天開業贈送的,俞青定睛一看,是一小盤朗姆酒烤菠蘿。

平平無奇的菠蘿浸透了白朗姆酒,撒上一層砂糖送進烤箱烘烤,此刻帶着熱度送到俞青的的面前,屬于熱帶水果的那種香氣被熱氣烘得濃烈極了,在這空氣微涼的秋日裏顯得格外迷人。

她等不了菜上齊,火急火燎的吃上一片,頓時滿足地嘴角帶笑,還不忘催促丈夫:“好吃,酸酸甜甜的,熱乎乎的趕緊吃!”

菠蘿表面的砂糖融化在朗姆酒裏,烤出來的薄薄的焦糖包裹在菠蘿片外,吃在嘴裏有點脆感,酒精在烘烤中蒸發大半,只留下不醉人的幽幽酒香。這樣烤着吃,菠蘿的酸味淡去一些,甜味更濃,只覺得溫暖,特別适合蕭瑟的秋冬。

今天俞青點的其他菜品也主打一個秋冬滋補。

比如接下來的這道五指毛桃炖雞。

光聽名字可能會誤會,以為這道湯品是水果和雞湯的組合,但五指毛桃可不是什麽水果,其實是裂掌榕的根。神奇的是,五指毛桃煮出來的湯帶着椰奶的香氣。

楊新知急哄哄地要盛上一碗,打開砂鍋蓋,經過長時間的炖煮,湯面已經浮起金燦燦的雞油,封住下層濃香的雞湯,用勺子蕩開油層去撈底下的清湯,再來幾塊雞肉。

這麽一攪動,空氣中椰奶香和雞湯的香味更濃。

盛好的一碗先遞給俞青,楊新知又給自己撈了一碗,湊到嘴邊吹了吹氣就喝了一大口。這碗金黃的雞湯醇香中透着溫潤,椰奶的清香和豐腴的肉香糾纏在一起,并不覺得油膩,反而滋味清鮮。

喝上小小一碗,這份從舌尖緩緩流淌到心底的暖意,瞬間驅散了所有的寒意和疲憊。

“好香濃,比椰子雞還要香。”俞青點評道,“大自然真的好神奇,樹根竟然也能煮出椰奶的香味。”

楊新知笑呵呵的說:“大自然是很神奇,發現樹根有椰奶香的人也很神奇。”。

是啊,正是先人這份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才讓現代人的食材庫大大豐富起來,才有今天俞青和楊新知喝的這道五指毛桃炖雞。

一口氣喝完了湯,兩人才去撈碗裏的雞肉,這雞在砂鍋裏不知道炖了多久,已經軟爛脫骨,一夾就酥爛到骨肉分離。吃着卻并不幹柴,入口無渣,只有在炖煮中滲入雞肉的缱绻椰香長久地在舌尖萦繞。

一鍋五指毛桃炖雞快要見底,夫妻倆點的主食才端上桌,不是南來飯館出餐慢,而是大家都吃得太快。除了經常給服務生一種“我記得菜上齊了,怎麽都是空盤,難道是上錯了?”的錯覺,南荼覺得這沒什麽不好,搞餐飲的都巴不得客人吃飯快,翻臺率高嘛。

兩人今天另辟蹊徑,沒選中規中矩的米飯佐餐,點了一道既算點心也可以算主食的粢飯糕。

粢飯糕做法簡單,米飯蒸熟以後,加入些鹽調味,再壓緊實切成撲克牌大小,油炸後就能出鍋。吃起來外面焦脆,內裏綿軟,噴香松脆。

如果覺得單純的粢飯糕單調,少了那麽點滋味,也有配鹹口和甜口的醬汁一起吃的。有些餐廳還推出了粢飯糕配紅燒肉這樣的搭配,不管有沒有人痛斥這種做法是玷污了他們心中的粢飯糕,反正食物是要進肚子裏的,有人買賬,不浪費就好了。

不推陳出新,一直守着老舊的那一套,現在街面上也不會有那麽多美食餐廳了。

南來飯館的粢飯糕不僅配了醬,還把原本比較方正的粢飯糕切成了更好入口的長條,表面裹上一層烤得香脆的薄薄的紫菜碎,看上去頗有幾分海苔米餅的模樣。

不過吸引俞青目光的還是放在旁邊的一小碟醬料,這是什麽醬,為什麽會是這種清新的奶油綠色?看着還怪好看的。

“嘗嘗不就知道了?”楊新知看到老婆盯着那碟醬料目不轉睛,好像要看出花來似的。管他是什麽,進嘴便知。

這倒是他過于自信了。

粢飯糕蘸上滿滿的醬料送進嘴裏,入口先是一種清新綿密的口感,然後是紫菜碎的鮮香微鹹,最後樸素的粢飯糕将所有風味包裹起來,和俞青小時候吃過的粢飯糕味道大不相同,卻毫不違和,只覺得這就是最完美的。

至于那醬料是什麽,嘗過的兩人面面相觑,吃不出來!

俞青先猜測:“這醬的風味特別清新,還有點果香,是不是加了檸檬?”

楊新知只覺得所有的風味融合起來恰到好處,讓他分辨其中某個,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只能從質地入手:“口感很綿密,撇開味道,有點像我們上次在西餐廳吃過的鷹嘴豆泥。”

最後他們無奈投降,這粢飯糕配的蘸料八成是飯館的秘方,哪是他們兩個外行人靠一張嘴就分析得出來的。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食客,別浪費腦細胞做什麽美食家了!

粢飯糕通常是炸制的,主要材料就只有糯米和大米,吃起來雖然紮實管飽,吃多了難免會讓人覺得厚重油膩,考慮到這一點,南荼做的這份粢飯糕改炸為煎。可這還不夠,為了中和粢飯糕的油感,她又調了一種新的醬料。

粢飯糕的特色就是外殼酥脆,內裏綿軟,所以搭配的醬汁的水分不能太多,淋淋瀝瀝的會影響酥殼的口感。既要解膩,又要綿密,南荼不知怎地就想到之前給阿拉貝拉做過的芸豆泥茶凍軟包。

芸豆泥茶凍軟包是現成的搭配,許多甜品店都有售,不是南荼原創,但其中的芸豆泥給了南荼靈感。

芸豆泥口感細膩,除了帶着一絲淺淡的豆香,本身并沒有什麽特殊味道,如果加入與粢飯糕搭配的蘸料裏會有什麽有趣的變化呢?

雖然很少聽到蘸料裏加芸豆泥的,南荼還是嘗試了一下,不止是芸豆,豌豆、鷹嘴豆、毛豆都試了個遍。效果意外的不錯,又嘗試了一下複合滋味的豆泥,于是一款用來配粢飯糕的豆泥醬橫空出世。

用青桔汁、芸豆泥、毛豆泥加少量鹽和胡椒粉,與橄榄油和少量牛奶一起攪打到充分融合,給厚重的粢飯糕帶來了一絲柑橘香和奶香,風味清新,竟然說不出的合适,顏色也是漂亮的奶油綠色。

于是這道粢飯糕配芸豆泥醬成為另一道店裏的常駐菜品。

吃過的客人都表示這種搭配還真是驚喜,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紛紛給出好評。

吃過了粢飯糕,又品鑒了南來飯館的其他菜品,兩人才心滿意足地趕回去上班,不同于平時下午的困倦,今天只覺得精力百倍,工作都有勁頭了,不為別的,就為了賺錢去南來飯館吃好吃的。

唯一的遺憾是來得晚了點,招牌菜南記烤鴨早早售罄,沒能一飽口福。

不過沒關系,以他們夫妻倆出現在南來飯館的頻率,吃上南記烤鴨也是遲早的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