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逃亡
第11章 逃亡
清晨的陽光散落在林間,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氛圍。
東筱寧坐在樹下,看着小浮送來的食物,久久不語。她腦海中再次出現夜裏的情形,朝着京城前進的車隊,突然殺出的刺客,還有——
手刃數人的小浮。
那個柔柔弱弱、差點兒淹死在海裏的小浮,怎麽會有這樣的手段?
可若是沒有這樣的手段,東筱寧恐怕早就死在亂軍之中,現在屍體已經涼透了。
她心情複雜。
小浮恢複了往日的模樣,她輕聲說:“吃點東西吧,殿下。”
或許是印象已經發生了變化,哪怕現在的小浮努力作出一副什麽都沒變的樣子,兩人之間的相處氛圍還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胃口。”
東筱寧偏過頭去,看向樹林深處。這裏距離官道很遠,當時她們從官道跑到羊腸小道,最後鑽進樹林裏,這才獲得喘息之機。
現在是又累又餓。
東筱寧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小浮,“你既然有這樣的本事,大虞境內,應該可以做到行動自由吧?何必跟在我身邊呢?”
小浮語氣堅定地說:“我不會離開殿下。”
對視的那一瞬,東筱寧就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對方,于是她說:“我剛才想了想,以後不回去了。放棄第四皇女的身份,做一個平民百姓,找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度過後半生。即便這樣,你還要跟着我?”
小浮眸子裏有微光閃動,很快,她仍然堅定地說:“我不會離開殿下。”
Advertisement
東筱寧忍不住笑了,“我說了,不要當什麽殿下了,換個稱呼。我是不是比你大?叫姐姐怎麽樣?”
小浮張了張嘴,那聲音卡在喉嚨裏。
東筱寧笑容微斂,她知道這樣做就意味着完全違背原劇情的走向,前面等待她的或許是萬丈深淵,又或許是別的。
可正如東筱寧此前所說的“活着挺好、死了也沒什麽”,她一個穿書的人,莫名其妙獲得的第二次生命,并不願意在權力鬥争的絞肉機中白白損耗。
按照自己的意願活着,哪怕只是當下這片刻,東筱寧也打算遵從內心所想。
……
京畿區域已經亂了。
一股叛軍打着“清君側”的旗號,四處劫掠。京城之中有人響應,并且挾持了成裕縣主這個距離皇室直系血緣關系相當近的宗室,宣布擁戴其監國。
消息傳到暢漪園,皇帝立刻召集身邊重臣商議平亂事宜。
“根據一名叛軍頭目供述,這些人本來是第四皇女的舊部,此舉是想要擁戴第四皇女。只是途中出了差錯,轉而劫持成裕縣主。如今第四皇女下落不明,臣以為應當立刻派人尋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叛軍都快拿下京城了,如今卻要追究第四皇女的責任,不覺得這是本末倒置嗎?如今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比之隆緒二十年山寇之亂有過之而無不及。臣請求立刻調兵,不惜一切代價平亂!”
隆緒二十年山寇之亂,是當今皇帝能夠上位的重要事件,如今舊事重提,暗示意味實在是再明顯不過了。
“臣以為,此事根源在于儲位未定。叛軍所謂清君側,也是有所指向。為今之計及,還是早早定了東宮名分,以安天下人心。然後下诏讨賊,定能無往不利。”
“匆忙冊立東宮,難道是想要重現隆緒二十年之事嗎?臣以為,當務之急在于平叛。東宮之事,容後再議。”
大臣們針鋒相對,皇帝坐在寶座上,臉色也越來越難看。眼下情景,哪裏還有時間繼續争論?皇帝選擇了一錘定音。
“東宮的事,以後再說。現在,只說如何平叛。”
不久之後,拖着疲憊的身心,皇帝來到皇後宮中。因為叛軍清君側旗號主要針對的是明皇後,明皇後就說要避嫌,沒有參與此次政務。
“現在基本上已經搞清楚了,不是第四皇女想要造反,只是有人想借她的名頭,陰差陽錯之下,才搞成現在這個樣子。”皇帝耐心地說道。
“現在人沒找到,誰知道她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明皇後語氣冷淡,“她明明已經這麽多年,卻還有餘孽願意追随。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後怕。”
“皇後的成見未免太深了。”皇帝心中煩悶,語氣還是盡量溫和。
“她生在我們家,就是來要債的。”明皇後忿忿地說道,這時候她的語氣神情,真是像極了明老太太。
“……”皇帝出了一會兒神,她并不願聽到這樣的話,可又不想因為反駁而傷了這麽多年的情分。有時候細細回想,也覺得第四皇女的存在的确是帶來了許多麻煩,因此又産生某種共鳴。
人總是很容易陷入矛盾之中,尤其是擁有決定別人生死榮辱大權、耳朵裏總是聽到各種聲音的皇帝。
“我打算吶,一邊平叛,一邊派人去找。如今這情形,可別叫她落入叛軍手中。”
“那個孽障,要是有皇位可以坐,肯定不會推辭。這一點,要做最壞的打算。”
“……”
皇帝啞然,終于忍不住說道:“為什麽這麽讨厭筱寧呢?我知道有很多種解釋,可還是不能理解。”
明皇後沉默片刻,她并沒有因為這個問題感到為難,只是想着要怎麽回答才能表現自己的憤怒。
“這次的事,若是證明因她而起,我會親手殺了她。”
聽到明皇後決絕而冷漠的語氣,皇帝終于也沉默了。
……
小浮找來兩套平民百姓的衣服,換下她和東筱寧那身帶有明顯宮廷貴族特征的服飾。這樣一來,就能很容易地混入人群之中,跟着大部隊一起逃難。
“這到底要亂到什麽時候啊?朝廷何時才能平叛?”
停下休憩的時間,就有人開始抱怨。
“誰知道呢?聽說隆緒二十年的時候,山寇之亂,也是這樣,好幾個月才平息。那回啊,不知死了多少人呢。”
“上次,是當今陛下臨危受命,康寧親王力挽狂瀾,這次,不知該是何人咯。”
“慎言慎言。”
一路上聽着那些議論,東筱寧對局勢也有了大概的判斷。目前皇帝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平叛,對于下落不明的第四皇女,暫時沒空顧及。
這對東筱寧來說是個好消息,只要她在皇帝那些人反應過來之前,遠走高飛,就可以真正獲得自由。
又是一個風餐露宿的夜晚。
東筱寧和小浮藏身一個樹洞之中,這棵巨樹不知生長了多少年,中空的樹幹可以容納數人同時躲藏。她們白天藏匿在流民之中,晚上卻是另外尋一個地方過夜。
在任何時代,流民的存在都是隐藏的危險。現在京城的混亂尚未完全蔓延到地方,這些流民一旦到達控制力足夠強的地方,很可能被看管起來。
東筱寧受夠那種感覺了。
“小浮,快到相邦州了吧?記得來的時候走的那條官道,從相邦州入海,也就兩三天時間。”
黑暗中,周圍靜悄悄的,不時傳來怪鳥的叫聲。
東筱寧把聲音壓的很低,只有距離她很近的小浮才能聽到,“陸地上的山啊水啊,都是有主的,搞不好就會被發現。海上那麽多島嶼,找一個有淡水的,無人居住的那種,應該可以好好地過下半輩子。”
她憧憬着未來,這話不只是說給小浮聽的,同時也是在安慰自己,給自己希望。
從那天晚上的混亂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好幾天,小浮并沒有坦白她的過去,只是表示會支持東筱寧的決定。而東筱寧也注意到小浮眺望遠方時流露出來的落寞和糾結。
東筱寧并不要求小浮的坦白,這是出于對等原則,因為她自己的一切,不也沒對小浮說明嗎?東筱寧無論何時都願意支持小浮離開,就算是中途被抛棄,她也覺得那是應該發生的事。
這樣的內心,東筱寧并不曾直接表露出來。
“小浮?”
一直沒有得到回應,東筱寧覺得有點奇怪,她輕喚一聲,摸到了小浮的手。
好燙!
“小浮?”
東筱寧擡高了音量,樹洞裏黑漆漆的,什麽都看不見,她只能憑着感覺摸過去。然後,她就發現,小浮整個人溫度高的不正常。
發燒了?
東筱寧立刻就想到這個原因,她繼續呼喚小浮的名字,試圖将之喚醒。而小浮一開始是拒絕肢體接觸的,并且試圖推開東筱寧,只是到了某個瞬間,她忽然就主動貼了上來。
東筱寧:“???”
小浮像是正在壓抑着,擠出了幾個音調,“殿……下……我……”
詞不達意,而且,狹小的樹洞中忽然生出異香,淡淡的,說不上名字,很好聞的那種。
東筱寧一個激靈,猛地想起自己是穿進了一本古代ABO文。古代ABO也是ABO文嘛,按照ABO文的設定,小浮的狀态明顯是——
小浮不是中庸嗎?怎麽會?
無數個念頭出現在東筱寧腦海中,令她無法思考。
“姐姐……幫幫我……”
約定了姐妹相稱,避免洩露身份,可這個稱呼,小浮似乎并不習慣。這些天,也是盡量避免。可她此時,就像是本能一般,說出了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