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商量過正事,戴佳氏拿出好……

第31章 入兵部 商量過正事,戴佳氏拿出好……

商量過正事,戴佳氏拿出好些她院裏才有的好吃的投喂禾嘉,禾嘉吃得肚皮溜圓之餘還聽了好些後宮裏的八卦故事。直到吃飽喝足撐着腰從永壽宮出來,才正好碰上從乾西五所一路找來的胤俄。

“你怎麽過來了,我留烏雲在家裏看家,她沒跟你說我吃過中午飯就回去。”

“她都說了,是我一個人家裏也沒意思,就想着過來給庶妃娘娘請安,順道把你接回去。”

“那你這會子別去了,娘娘給我講了一上午的故事這會兒剛歇下,你明天再來吧。”

禾嘉沒戳穿他就是專門來找自己的,胤俄自然也就坡下驢乖乖轉身跟着禾嘉往回走。

今天跟成親第一天趕場子似的在宮裏從頭走到那頭不一樣,兩人都多了幾分從容,互相聽着對方的腳步踩在宮道上的聲音,就這麽不緊不慢并肩走着。

天氣還不算熱,禾嘉穿着新做的粉綠芝麻紗氅裙。比起尋常直筒筒的樣式禾嘉專門讓烏雲把腰線重新掐了一下,雖還是不貼身但好歹把整個身段曲線給顯出來些。

胤俄看不大出自家福晉的小心機,就覺着自己的福晉穿衣裳都比別人好看。他先回的乾西五所,回去就把朝服給換了。這會兒穿了跟禾嘉一起做的同色系的便袍,從身後看兩人是難得的般配。

“今天第一天上朝是什麽感覺,人多嗎?萬歲爺有沒有單獨問你什麽話。”

後宮不能幹政,是成親之前幾個教養嬷嬷一再囑咐過的,即便自己只是皇子福晉也得在這件事上小心再小心。禾嘉沒打算非要踩這個雷池,想打聽也得先旁敲側擊的試一試,看看這人願不願意自己過問。

“還真被福晉給問着了,你怎麽猜着皇阿瑪會單獨問我的話。”

“你是第一天上朝啊,當阿瑪的肯定要問一問。就跟我當年第一次替我額娘管家一樣,我阿瑪嘴上說不管我怎麽折騰,還不是一天三遍地差人來我帳子裏問。”

胤俄側過頭看着禾嘉說得篤定,他有點想告訴她萬歲爺跟天下別的阿瑪不一樣,但轉念一想今天在西暖閣的事,胤俄又好像不那麽确定了。

初入職場的十阿哥走在去乾清宮的路上還挺高興,總算不用再在上書房裏混日子,那心情跟野獸出籠沒什麽區別,連頂子上的朝珠都細細密密直抖。

忠順忠全跟在他身後,從背後怎麽看怎麽覺着自家主子嘚瑟得不像話可又不好勸,就只能盼着自家這祖宗能多記着些福晉早上叮囑的那些話。

Advertisement

不過這嘚瑟勁兒也就維持到乾清宮門口,一腳剛邁入大殿胤俄就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

之前明明在宮外和宮宴上見過的那些朝臣們,到了朝上又是另一個樣子,連自己的親舅舅法喀就在自己幾步之外,他都沒敢上去打招呼。

還是胤禟眼尖見着他,招手把人攏到自己跟前小聲囑咐道:“是不是有點害怕,沒事兒也就第一天這樣。我第一天也是看誰都都覺得沒底氣發憷,過兩天就好了。”

胤禟幾天前剛被康熙扔去戶部,混了幾天下來已經跟戶部的官員熟稔不少,即便上頭還有個四閻王鎮着也不耽誤他九爺花孔雀一樣,翹着屁股到處開屏往來交際。

胤俄看着自家九哥那滿臉的精明就是不入腦的樣子,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又到底什麽都沒說,一旁正跟四爺說話的胤祐往他這邊上下打量了一遍,看他從頭到腳被打理得很好,才微微颔首示意他穩住神別慌張。

手裏還沒辦過差事的阿哥上朝,說白了就是公開露個臉,好讓群臣知道萬歲爺又多了一個能使喚的成年兒子。

胤俄站在胤禟身後聽着朝臣們奏報,沒分家的皇阿哥出宮的時候不多,這些事他有的聽說過一點兒,大部分連聽都沒聽過,站得久了思緒難免走神飄忽。

從莫名緊張到暗自琢磨中午回去是不是要讓忠順拿銀子去禦膳房要一小桌席面,再把前陣子成親留下來的好酒搬一壇出來跟福晉一起喝點兒,只需要一場朝會的時間。

直到聽見吊着嗓子的太監喊退朝,才回過神來跟在胤祐身邊往外走。卻不想剛出乾清宮大殿沒多遠,就有禦前的太監急匆匆追上來,“十爺慢走,萬歲爺召您去西暖閣觐見。”

“就我一人啊?”胤俄停下腳步踯躅了一瞬,憋了半天還是忍不住追問了一句。

不怪他這麽問,實在是這幾年康熙單獨召見胤俄的時候太少,仿佛溫僖貴妃走後他這個兒子就跟着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除了康熙、太後壽誕和過年過節混在兄弟中間一起得些賞賜,胤俄都快不記得上一次被康熙單獨召見是什麽時候了。

“快去吧,別讓皇阿瑪等你。”看胤俄愣頭青的樣子,胤祐習慣性拿手肘杵了他一下子,發現不遠處的胤禩也在往這邊看,才稍稍往後退了一步。

胤禟很熟悉地往小太監手塞了幾個銀角子,“皇阿瑪看着心情可好,老十這會兒過去不挨罵吧。”

宮裏人人都知道九阿哥大方疏財,宮裏只要伺候過他的哪怕是最底層的蘇拉也大多得過這位爺的打賞。收他的銀子小太監收得毫無壓力,“九爺您放心,奴才們保證伺候好十爺。”

禦前伺候的人嘴都嚴實,能得小太監這麽一句話胤俄就放了大半的心。進了西暖閣之後果然自己就是個鑲邊的,康熙見着兒子來了随手指了一旁讓胤俄坐下,就把兒子給晾一邊了。

下了朝康熙照例還要在西暖閣裏召見大臣,胤俄在老爺子眼皮底下不敢放肆,哪怕已經聽得困了也還是強打精神撐着,直到正事都說完連太子爺都走了,康熙這才想起屋裏還有個他。

“上朝什麽個感覺,跟朕說說。”

“回皇阿瑪的話,朝中大事兒子不敢妄言。”

“沒讓你議論朝政,就說你自己,咱們爺倆難得說會兒話別光想着怎麽糊弄朕。”

“兒子不敢。”

胤俄舔了舔有點幹的嘴唇,心中後悔早上不該沒聽福晉的話多喝一碗綠豆水,要不然這會子心裏的焦躁應該還能壓制得更好一些。

“上朝跟在上書房讀書不一樣,今天在朝上兒子聽着全國各地禀承上來的諸事,心中只覺得惶恐。既後悔在上書房的時候沒能聽老師的話多讀書,又自覺讀再多的書恐怕用處也不大,倒不如不惶恐老老實實待着不妄言不出錯,才是為子為臣的本分。”

胤俄說的是真心話,他剛進乾清宮大殿時緊張是因為他什麽都不懂,可又不願意朝臣們看出來他什麽都不懂。

之後慢慢放松下來,是想明白了這玩意兒不懂就是不懂,急也急不來還不如不着急,自己才多大?以後還有大把的時間,何必計較眼前暫時的不明白。

康熙自己也清楚自己放在胤俄身上的精力很少,一來因為鈕祜祿家,二來也是因為兒子多了就沒那麽稀罕了。慈父之心早就被胤礽和前面幾個皇子,留不下什麽給小兒子們了。

他對胤俄一貫的印象就是四個字:“平平無奇。”讀書和騎射都不拔尖也不吊尾車,偶爾闖些小禍又不讨人嫌。

今天把胤俄找來,說白了就是康熙都不知道他這個兒子擅長什麽能幹什麽,想把他塞到六部裏去歷練,他都得臨時把兒子提溜過來問一問。

卻不想胤俄反過來給了他一個驚喜,他就怕胤俄跟自己說那些說了等于沒說的套話,兩個月前胤禟被叫進西暖閣,也被康熙問了同樣的問題。

當時胤禟說了一大通要忠君體國的廢話,氣得康熙一口氣把他晾了兩個月,還是宜妃厚着臉到他跟前替兒子求差事,康熙才把人塞去戶部。原因只有一個,戶部有老四鎮着随胤禟胡鬧還是不管事,都翻騰不出大浪來。

現在看着起碼有自知之明還能這麽快就調整好心态的胤俄,康熙眉宇間終于添了幾分滿意,認真琢磨了一小會兒就想好要把胤俄往哪裏塞。

“太老實也不行,都是成親娶了福晉的人了,總不能老待在宮裏吃你老子的吧。

從明天起你就去兵部學習,多看少說不許耍你那混不吝的性子,要是兵部把狀告到朕跟前來,到時候挨了罰可別到朕跟前來求饒。”

兵部?康熙這個舉措不光胤俄意外,禾嘉也沒想到。

兵部是直郡王的地盤,他在皇子中年紀最大文武雙全,作為皇長子早年間跟随康熙多次出征,在八旗和宗親裏的地位和聲望都不是底下這些弟弟們能比的。

八旗兵丁和武将佐領跟文臣學子們也不一樣,大部分士卒長時間泡在軍營裏連出營進城的自由都沒有,那樣的地方更講究秩序和規矩,直郡王能在兵部站穩腳跟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空有個皇阿哥的出身去兵部,要麽一直待在兵部衙門裏當個吉祥物大家都省事,要是還想分一杯羹就必須要讓底下的人心服口服。

但再難至少人是萬歲爺主動送過去的,這便是求都難得求來的好差事。

要知道眼下兵部除了直郡王可還沒有其他皇阿哥能沾手,胤俄這個初入職場的毛頭小子能被分過去,怎麽算都不能說不好。

所以即便沒看清楚康熙的用意,禾嘉還是忍不住拿指腹在胤俄手心裏捏了捏,“這可是好事,晚上喝一點兒吧。再讓他們去禦膳房要一小桌席面,咱倆關上門來高興高興。”

說是關上門來高興,但又是要席面又是喝酒的,到時候康熙想不知道也難。

不過禾嘉要的就是康熙知道,得了這麽大的便宜就該好好賣乖。要什麽表示都沒有,那以後有好事又憑什麽再給胤俄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