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魚子魚泡火鍋賣馬的生意在康熙跟……
第69章 魚子魚泡火鍋賣馬的生意在康熙跟……
賣馬的生意在康熙跟前過了明路,孟恩和戴鵬很快就牽頭把馬場的生意給張羅起來。
跟府裏的小馬場不一樣,禾嘉把馬場定在了城外,用的是從外面買來的莊子。但賣莊子的人卻是松甘手底下的掌櫃,說到底就是左手倒騰右手,多了一道手續罷了。
但這道手續不得不做,天子不得與民争利,這個道理放在皇子身上也是一樣的。朝廷裏為官做宰的都不許經商,你十阿哥剛進了兵部就明目張膽抖起來了?那還是不成的。
有了這道手續,大家都安心。尤其莊子本身是松甘的,松甘一家子又是康熙親近的奴才,馬場有什麽事甚至都不用胤俄傳話,禾嘉相信康熙能比胤俄更早知道。
馬場建成以後禾嘉還挺着大肚子去看了一次,占據了小半個山頭的莊子被一分為三,最前面是裝修得最顯眼,只要有銀子就能進的大馬場。
這個場子裏的馬,大部分都是長得溜光水滑乍一看特別漂亮但根骨品相算不得最好那一等的,來這個場子裏看馬的人除了尋常官員,更多的還是京城和各地往京城來的富戶巨賈。
這些人手裏有錢,說他們銀子多得沒處使一點都不誇張。
歷朝歷代向來重農輕商,雖然大清沒有抑制商人科舉,甚至還開了口子能讓商人花銀子捐官。但大清朝跟前朝相比,又多了旗人這麽個比滿朝文武還要稀罕的一群人。
本朝可不講究什麽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一套,在大清朝天下所有人都是萬歲爺的奴才。往下又有皇子宗室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一層一層疊下來,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在旗的比不在旗的尊貴,滿八旗又比漢八旗蒙八旗地位高,就這還不算八旗下的包衣奴才,說是說奴才可有時候跟主子們親近的,恰恰就是這些奴才。
這般把人硬劃分了尊卑上下,八旗外正經讀書科舉考出來的進士舉人還好說,那些捐官走偏門得了一官半職的,論起來還真不如高門大戶裏的奴才管家更體面。
現在十阿哥和一等公府突然開了個口子賣馬,別說是活着的馬,就是馬肉馬骨頭也多的是人捧着銀票上門來搶。
不是說花了銀子就能拜到十阿哥門下,真要這麽容易把十阿哥當什麽了。
但眼看着京城街面上有頭有臉的爺們,嘴裏聊的身下騎的都是十福晉從蒙古弄來的好馬,這玩意兒就從誰有誰稀罕,變成了誰沒有誰矮一截的一種象征。
更何況現在攀不上十阿哥的高枝不要緊啊,誰還不圖個以後呢。
Advertisement
反正他們平日裏幹什麽買什麽不花錢,添置一個外室有時候都得花不少,這會兒買匹馬實在不算什麽。家裏知道了都得誇他們心裏有正經事。
大馬場的馬一個月能出三五匹,聽上去很少但一年下來就是三五十匹。外邊最普通的馬一匹八十兩上下,從禾嘉手裏出去的好馬最低也沒少于八百兩的。
有時候一匹馬好幾個人看上争搶起來,那可就沒上限了。四九城裏這些纨绔爺們雖然也不着調,但親口報出來的價還是鮮少有人反悔。
況且有人反悔也不怕,大馬場入場門口會發牌子,牌子都是一對對的跟阿哥府裏的對牌差不多,一個留在守門的奴才手裏,一個給進場挑馬的人。
叫價的時候待賣的馬旁也會站着專門記錄的人,想要叫了價又不要?那可是癡想妄想。反正自馬場開張以來這些天,還沒有一個人敢幹這等掉價丢臉的事。
大馬場占了莊子一大半,剩下一小半依着莊子後面的半拉山頭再次一分為二,靠近山的一邊是小馬場,小馬場裏的馬更好更難得,是留給宗室遠親和朝中勳貴大臣的。
只不過小馬場裏的馬可就金貴了,不光要跟直郡王似的自己降服,降服住了照樣還得給銀子,想不給銀子就帶走那不可能,難道誰家的小爺還敢拿自己比肩直郡王的待遇不成?
靠近另一邊臨湖的小馬場是留給女眷的,滿清入關幾十年已經漸漸被高床軟枕溫香軟玉熏軟了骨頭,吃不得什麽苦頭。但到底時間還短,滿洲姑奶奶們不說策馬馳騁,騎馬總歸還是都會的。
各府的當家福晉夫人們手裏有錢着呢,除了胭脂水粉衣裳布料首飾頭面,也不是沒有人喜歡養馬養狗,她們在這上面花的銀子禾嘉賺起來,那真真是半點不手軟。
起初也有人私底下嘀咕,十爺這般大張旗鼓地弄馬場,難道就不怕犯了萬歲爺的忌諱?
等到衆人親眼看着裕親王世子保泰因為耍賴馴不住馬還想硬搶,被十福晉身邊那個叫賽音的親衛直接卷吧卷吧扔出馬場以後,就知道至少在馬場這個買賣上,連十爺都插不進手,全是十福晉做主說了算,人家這兩口子就是奔着賺錢來的。
什麽事情只要開頭基礎打得牢靠,後續就不用人太操心了。
春日宴之後,十阿哥府跟宗室親戚還有鈕祜祿家就都有了往來。算不上多親近,但逢年過節娶親嫁女都少不了送一份禮,六月份尹德的長子策楞成親,禾嘉還去了一趟一等公府賀喜。
有些人有些關系是不能過于親近,康熙忌諱胤俄跟鈕祜祿家過于親近,那麽至今為止整個鈕祜祿家能跟胤俄說得上話的就只有戴鵬。
禾嘉這般光明正大上門吃喜酒卻也是無妨的,對于皇子們來說外家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人,胤俄既不可能徹底跟鈕祜祿家斷了往來,那由禾嘉出面把鈕祜祿家當做尋常親戚往來走動,就再好不過。
一來讓康熙看着,他的十兒子不是個鐵石心腸的人,二來也是告訴康熙,咱們家沒打算結交外戚,這這麽多人一起喝喜酒就是正常親戚往來,老爺子您千萬別往多了想。
開了這樣一個好頭,十阿哥府的門庭也漸漸熱鬧起來。
胤俄人在兵部,因着永定河的差事跟工部的人來往也多,手底下幹活的朝臣奴才自然就少不了。禾嘉平時光是這些人家的人情往來,就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
禾嘉仿着朝廷給阿哥府配置的府員給自己也弄了一個小班底,徹底跟平時在身邊伺候的丫鬟嬷嬷們獨立出來。
去年給自己寫話本子的那個舉人周志詠到底沒能考上,他還是不願回鄉就拜托孟恩給禾嘉帶了話,願意留在京城任由福晉差遣。
到底是個中了舉的讀書人,在京城也待了些年,禾嘉就讓他當了自己小班底裏的管領,統管着對外官吏們的人情往來和自己手裏在京城地面上的生意。
正好跟孟恩分開來,他管着盛京往來京城的商隊和對阿霸垓部與盛京的一切事務聯絡,兩人能互相牽制着,也能提防日後有人養大了心。
徐靈從宮裏出來就不用再刻意低調避嫌,梳了發髻拿了腰牌府裏府外哪裏都能去。只要是禾嘉吩咐的她都能去辦,算是一個統領的監管。
還有個張喜玉,就全權負責內宅、宗室姻親和宮裏這一堆的事,對于當年永壽宮的總管太監,打理禾嘉跟前這些事着實是綽綽有餘了。
但溫僖貴妃都走了這麽些年,如今阿哥府裏還能有專門的佛堂來擺放貴妃遺物,自己跟碧荷這樣的老人兒還能在阿哥府上管事,這就是阿哥爺和福晉給的天大的體面,張喜玉可是奔着肝腦塗地死而後已去的。
再加上烏雲寶音和月娥都從碧荷的培訓班裏成功畢業,禾嘉給衆人把職位都挨個安排好之後,很快整個班底也就轟隆隆井然有序地運作起來了。
在宮裏的日子再是只有一個小院子要管,怎麽也不如整個阿哥府都是自己的地盤自由舒暢。
從四月起一直到八月初,禾嘉才覺着自己總算過了一段時間的舒心日子,直到臨近中秋節,府裏府外才又忙碌起來。
禾嘉是歇了小半年才開始忙,胤俄卻是從出宮建府起就一直沒停下過,修河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一直看着。即便不用胤俄這個阿哥爺幹活兒,但他不能撒手。
底下那些官吏管事一個個都鬼精鬼精的,有時候都不是他們非要存心搗鬼,而是他們都已經習慣了。
這麽多年都是這麽過來的,只要頭頂上沒有胤俄這尊大佛壓着,那小心思就不由自主冒出來,捎帶手拿的那能叫貪嗎,即便是阿哥爺挑理兒,也沒法拿這些三瓜兩棗較真。
“回來了,趕緊的先吃飯。”
“诶,大格格別急,我吃我的你坐着別動。”
禾嘉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吃飯也有些不規律。容易餓又容易飽。胤俄就吩咐了正院的小廚房一天十二個時辰地候着,不管禾嘉什麽時候想吃東西就能吃。
胤俄回來前禾嘉就已經吃過了,這會兒正盤腿坐在榻上看周志詠和張喜玉送來的冊子。說是說過中秋節,但那天自己和胤俄要進宮過節,這中秋節的節禮就都得在過節前送完。
還有跟在胤俄手底下幹活的那些官員吏員,這些人的節禮算是賞賜,也得早早給人家發下去。多少人為了胤俄這個差事忙忙碌碌大半年,看樣子今年都還要為了這事忙下去,不給點實在東西那怎麽成。
禾嘉前些天就給胤俄派了一個任務,讓他把跟前那些人按親疏遠近今年辦事的滿意程度,按着三個等級劃分出來,就跟朝廷裏大臣每隔三年要回京述職一樣,優良中似的考核。
禾嘉再按着胤俄給的名單,把節禮準備好一家家送過去。胤俄不許底下人貪得太狠,禾嘉給準備的節禮就全都是布匹綢緞首飾頭面,和只講重量不講款式的金銀擺件。
東西都不打眼更沒有什麽所謂的內造啊特造啊之類的标記,好讓得了節禮的人家拿出去融了也好,或是把那些綢緞首飾直接轉送,拿去當自家的節禮都行。
除此之外,禾嘉還集中采購了一批牛羊、牛羊毛制品、雞鴨魚肉、米面糧油和煤炭分發下去,這些東西看着不起眼,但在京城裏買哪樣都是花錢的地兒,現在府裏發了他們家內宅的夫人就要松一大口氣兒。
天氣稍微涼下來,在外面奔波跑了一天還吹了河風的人,回來就想吃點兒熱乎的。
昨天莊子上幹塘撈魚送了不少河鮮進府,禾嘉讓廚房挑了一條大的,魚頭劈開一半鋪上醬辣椒一半鋪上剁辣椒弄成蒸魚頭,其他的魚大半都分給府裏各處,只單獨把魚子魚泡留下來做火鍋。
這玩意兒放在以前再是沒人吃的,但禾嘉上輩子是真惦記這口啊。
清理幹淨的魚子魚泡過大油炸過,鍋底鋪上酸菜配上豆芽,挑些鮮嫩的小魚,把魚頭和魚嘴那塊最好吃的肉留下,跟魚子魚泡一起煮火鍋,再放上足量的小米辣,想一想都能香死個人了。
禾嘉借着懷孕嘴刁的借口傳話去廚房,兩個禦廚看着留下來一大盆連下人奴才都不吃的魚雜欲哭無淚。
不過哭完了還得撸起袖子幹,好在伺候禾嘉這麽久兩人都摸清了一點路數,十福晉的口味不像蒙古人反而更偏向湖湘川渝,是個嗜辣的主子。
都說酸兒辣女,府裏現在已經有奴才因為這個私底下猜測禾嘉第一胎肯定懷的是個格格。只不過這話被張總管聽見,被狠狠罰過把人趕去城外莊子上,府裏就再沒有人敢嘀咕這些。
“怎麽樣,我晚上的時候吃着挺好,就是放得有些辣了。我讓廚房這一鍋少放了辣椒多加了蔥姜,應該也不腥吧。”
“不腥,好吃。”
胤俄原先是不怎麽吃這些東西的,但禾嘉喜歡他就也跟着吃慣了。說是上不得臺面的吃的,可在家吃飯又要擺到哪個牌面上去,還不是自己吃着覺得好就行。
除了魚火鍋,禾嘉還給胤俄準備了個酸湯牛腩鍋,挑選牛腩最好的那一塊加上些筋頭巴腦一起炖煮,吃一碗牛腩再放些切成小塊的豆腐下去煮,也很好吃。
禾嘉從榻上挪到胤俄身邊陪他吃飯,胤俄瞧見禾嘉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樣子,就知道她肯定是又饞了。
便伸手拿了個幹淨的小碗,給禾嘉盛了半碗魚湯兩塊一小點豆芽和芽白,猶豫了一小會兒又跟後世那食堂打飯阿姨一樣,舀了一勺魚子魚泡又抖掉大半,才落到碗裏。
“再吃這麽些就夠了,睡前還有一碗羊奶要喝,不能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