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富察氏對此什麽反……
第101章 富察氏對此什麽反……
富察氏對此什麽反應,衆人還來不及知道,就跟着康熙出宮了。
倒是兆佳氏對此頗有些尴尬,她跟富察氏的關系有點像當年的胤俄和胤禟,兩個兄弟前後腳成親、入朝當差、出宮建府。
按道理來說兩家的關系天然就應該比別的兄弟更加親近些。
可前有富察氏晾着兆佳氏主動去拉攏禾嘉,後又出了十二故意不讓富察氏去盛京祭祖的事,每次他們兩口子鬧騰,旁人總要把目光分到兆佳氏這邊來,把個內斂溫柔的小姑娘都惹惱了。
“嫂子,我就是不想回去看胤祥那個樣兒,看着就來氣!”
“怎麽?他又拿差事當借口躲了啊。”
出發之後胤俄要跟在康熙身邊護衛,直郡王一退,即便胤俄現在不在兵部,真出了門康熙還是把胤俄暫時放在身邊,跟領侍衛內大臣一起負責禦前貼身的護衛。
其餘整個出巡隊伍沿途的護衛,都由十三接了手。反正他老丈人是兵部尚書馬爾漢,女婿第一次接這種要緊的活兒,他可不得一眼不錯地看着,肯定出不了岔子。
兆佳氏腰後抵着抱枕,禾嘉的馬車比當年跟着南巡的時候寬敞多了。
馬車上像是個四正四方的小屋子,除了兆佳氏還有納喇氏也在,見兆佳氏也過來,禾嘉幹脆拉着她一邊打葉子牌一邊說話。
“嫂子,我真的不是小氣非要攥着這兩件事不放,可這事也不能全賴十二嫂一個人吧。”
十二哥淡泊名利是個出塵的人,這事誰都知道,但到底這都是擺在人前的事。
關起門來夫妻兩個過日子,好不好的不說全攤開來,誰知道您老那淡泊到底到底淡泊到什麽份上了,誰也不是誰肚子裏的蟲,好歹要互相交個底,才好勁兒往一處使。
“十二嫂那人是着急鑽營了些,但十二哥這個做丈夫的怎麽就光在一旁看着,見勢頭不對就躲了,就不能關起門來把道理跟十二嫂說清楚。”
“這次去盛京就我跟十二嫂是新兒媳婦,十二嫂對來盛京的事看得看重了。十二哥這麽扯落了二嫂的面子不管不顧,難道就是個好的了?未免太冷心冷情了些。”
兆佳氏虛歲才十五,再是成熟懂事心裏也難免藏不住事。
兩人成親第二天十三就跟她說過,這麽多嫂子裏四嫂和十嫂是什麽話都能說的,七嫂和九嫂是向來跟十嫂一條心的。
所以她到了禾嘉這兒,一想起剛過門就被一而再再而三擺在尴尬境地,抱怨起來就有些忍不住了。
這話說得在理嗎?是在理的。但有些道理只能看卻不能說,十二是說得太少,兆佳氏此刻卻是說得太多,其實真論起來兩人是犯了一樣的錯。
十三難道不知道十二性子上的缺陷,但他們是兄弟,是老爺子一起給了差事一起在兵部當差的兄弟,誰都能私底下置喙十二,就他不行。
剛過門的媳婦說話總有些沒遮攔,十三知道她受了委屈也不想跟她争執。可這一路兆佳氏每次聽到些關于她自己和富察氏的閑話,就忍不住跟十三說。
十三被絮叨得受不了,幹脆躲出去,反正躲出去也多是跟老丈人馬爾漢在一起,兆佳氏總不好再派人追過去了。
這種剛成親的小夫妻總有個磨合期,比起十二那邊僵上了的局面,十三跟兆佳氏這樣吵吵鬧鬧的反而沒關系。
禾嘉跟納喇氏聽就聽了也不勸,兆佳氏實在說得激動了忘形了,就多讓她贏兩把牌,注意力就自然而然被扯開了。
一路上有妯娌們陪着,還有尼楚格這麽小東西要照顧,又不用坐船在水上漂,禾嘉終于感受到了出門的快樂。
原本将近一個月的路程,省去了沿途接見各地官員和在行宮停留的時間,不過半個月聖駕就到了盛京。
盛京将軍是貝子蘇努,努爾哈赤的四世孫,祖上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
傳到他這裏已經算是跟皇家的關系遠了好幾步,好在這人有軍功又不迂腐,所以這些年來手裏一直有實權,算是宗親裏混得特別好的那一茬。
這幾年禾嘉在盛京的生意總免不了跟這人打交道,幾年下來小事上的不合總會有,到了要緊的時候兩邊的宗旨都是能讓則讓,都清楚自家做的不是一錘子買賣,沒必要計較得太過了。
等到聖駕進了盛京城,別人家不好說禾嘉這邊卻是很快就安頓下來。就住在郡王府,除了自家還有胤祐和納喇氏也被安頓在郡王府裏。
胤禟本來是跟着他親哥親嫂子一起住,安排在隔郡王府只有一條街的輔國公府上。
那家的老輔國公早死了,如今只因為府裏還有個老太太活着,家裏子孫才一直逾制住在輔國公府裏。現在聖駕來了盛京,輔國公府自然要被讓出來給京城來的這些皇子王孫住。
春花已經顯懷了沒出來,胤禟一個人連個侍妾都沒帶,本打算跟着親哥哥湊活一段時間得了,誰知前天他塔喇氏那邊診出來懷上了。
他塔喇氏成親都八年了,一直沒懷上。她已經從天天尋醫問藥到壓根不指望自己還能生,就連宜妃都不催不問了。
五貝勒府上的庶長子弘昇今年八歲,再過三五年就該給他安排房裏人,這有了房裏人就離成親生子不遠了。別以為三五年挺久,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真就是一眨眼的事。
現在突然說他塔喇氏懷上了,別說他們夫妻兩個,就是胤禟和康熙都緊張起來。
可巧這次宜妃病了沒跟着一起出來,胤禟聽說了之後趕緊就去康熙跟前求了口谕,把胤祺一家子搬到郡王府裏來。
郡王府大,禾嘉嫁了以後吉雅成了側福晉,把花園子後面空出來的老大一塊地方利用上,又建了幾個獨立的小院子放在那裏。
不管她這幾年生了孩子有沒有私心,當年禾嘉跟她說過的話她是記在心裏的。
沒去過京城的人弄不明白皇子間的争鬥到底有多吓人,只聽着從京城傳回來的消息就愁得人安不下心,她怕胤俄哪天出了事禾嘉被牽連。
要是被圈禁在京城裏倒還好了,萬一像那些當官的一樣被流放了呢。
她就動用了一部分銀子,不光在府裏修了獨立的小院子,還往更北的幾個大城裏買了宅子,最遠的宅子都買到歸化城裏去了。
她想好了,到時候不管是禾嘉被休還是被送到盛京來圈禁亦或是往更遠的地方去,她怎麽也得替禾嘉把落腳的地兒準備好。
像吉雅這樣出身的女子,享得了福也吃得下苦。在她的認知裏只要還能有片瓦遮頭,就不算到了絕路上。
胤祺和胤禟搬過來住着一點兒也不擠,一家一個獨立的二進小院,屋子裏的火炕和地龍燒得正旺,禾嘉坐在炕上就穿了一件輕薄的夾襖還覺得有些熱。
“這回真是沾了你這個地主的光了,你是不知道那個輔國公府上,實在不是我非要背後說人的不是。要是我一個人沒懷上怎麽着都成,這不多了一塊肉,我倒是嬌氣了。”
其實這話不說也行的,他塔喇氏因着娘家官職不高,在妯娌中一直都屬于那種特別周全的人。算不上是低眉順眼吧,反正就是恨不得事事都要跟人說清楚才好。
“嫂子這話是不是擠兌我呢,這也就是五哥那人太實誠,要不然這都到盛京了,不用他吱聲蒙古那些王爺臺吉,就是現給你們造一個宅子出來,也不是什麽難事啊。”
“可別。”他塔喇氏聞言趕緊擺手,“誰都知道我家那位爺是占着太後的面子,面子這東西能不用就不用。”
老實人最有分寸,胤祺自然清楚自己在京城的時候,蒙古的人往京城去自己怎麽招待怎麽客氣都無所謂。
但他作為皇子來了盛京,卻是能不麻煩人就別麻煩人,這個時候欠下了人情,以後就不好還了。還是麻煩老十吧,親兄弟呢麻煩也麻煩不到哪裏去。
小幾上擺着一籃子橘子,剝開一小塊橘皮,鼻尖就充斥着一股微酸的柑橘香。惹得他塔喇氏都咽了咽口水,“之前我也不嘴饞啊,怎麽知道自己懷上了,還添了這麽個毛病。”
“這算什麽毛病,想吃就吃。”納喇氏把已經剝好的橘子遞到他塔喇氏手邊,“五嫂你就奔着把五哥吃窮了那麽吃,五哥保證也是樂呵的。”
妯娌之間湊在一起,正事向來點到為止。納喇氏這麽一岔,話題自然而然就偏了。
安頓下來,外邊爺們有外邊的事要忙,裏頭福晉們也有內宅的事要忙。尤其禾嘉身份擺在這裏,每天除了去郡王府的前院陪一陪烏爾錦噶喇普,一天到晚還要見不少故人。
崔翰明去郡王府去見禾嘉的消息,就是在禾嘉開始按着帖子見人的第二天傳到胤俄耳朵裏的。
禾嘉這幾年生意做得不小,後院的外書房常年都有外頭的掌櫃管事來來往往。為此府裏還專門挨着外書房開了一道小門,方便他們進出,就不用每次都從前院山長水遠地繞一大截。
所以剛聽到胤禟一臉諱莫如深說有個姓崔的去了郡王府的時候,胤俄還壓根沒往心裏去。
他人是跟着聖駕出來了,心卻留了一半在京城。統領衙門負責整個京城的防衛與安全,即便皇上出京了太後還在宮裏呢,還有那麽些妃嫔和小皇子小公主。
尤其是東宮和直郡王府,這兩處胤俄沒法明着監視卻又不能放任不管,就只能在暗處派人。這事得小心着來,不能叫大哥和太子知道,更加不能讓外人知道。
與此同時,還得讓皇上放心。太子和直郡王在老爺子心裏的分量跟別的兒子不一樣,自己能監視卻不能過分。
這裏面的度該怎麽把握,胤俄想來想去只能把這些行探聽監視之事的人,全交給松甘負責。
松甘一家子都是萬歲爺的奴才,松甘再是只忠于自己,但自己明白表示可以透露給他阿瑪,再讓他阿瑪去給老爺子複命,就比讓外人摻和其中要安心得多。
胤俄這些年手底下信得過的來來回回還是那麽幾個人,但他卻從未打算過自己走哪兒就非要把人帶到哪兒才行。
戴鵬至今在禦前當差,兆海也還在兵部。要不是這次實在不放心旁人,松甘他也沒打算挪到自己手底下來。有些時候光湊堆兒沒用,散在各處有散在各處的好。
“诶,你傻了啊,那事不還是你跟我說的。”胤禟拿手肘戳了戳還在走神的胤俄,“這麽要緊的事,你不是忘了吧。”
“什麽?”胤俄先是有些茫然地看向胤禟,随即才反應過來,“你說誰!?”
“崔翰明!就那個你說你打聽過,弟妹當年起了心思要招贅的那人,去郡王府請安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