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十月份的天,從京……
第100章 十月份的天,從京……
十月份的天,從京城出發往北走,一路向北去盛京甚至還要出盛京進草原去北巡。
真的,要不是能回家,要不是還得給豐生格送嫁,要不是已經答應了尼楚格帶她去看草原的雪,禾嘉都有點想打退堂鼓了。
“額娘、額娘,你看這件狐裘好不好看,我要帶上去了蒙古好穿。”
“好看。”一絲雜毛都沒有的火紅狐貍皮做成的裘袍鬥篷,那能不好看嗎。
以前府裏的好東西多,多是溫僖貴妃給兒子攢的私房,東西雖好卻好些都不是眼下時興的貨色。
這幾年禾嘉賺的錢不少,但頂級的好東西外面買是買不到的。宮裏的賞賜自家向來是不多不少,從未比別家兄弟多出什麽。
自己沒有娘家補貼,鈕祜祿家想給胤俄補貼,可溫僖貴妃去世多年,中間沒有她這個姑奶奶當那根繩牽着兩頭,鈕祜祿家在對待胤俄這件事上就特別為難。
輕不得重不得,即便是跟溫僖貴妃同母所出的法喀和尹德,這幾年跟胤俄的關系也還是不遠不近,連帶着內宅女眷之間的往來也客氣得很。
有些好東西不是舍不得,而是不敢冒昧。送來了萬一十爺誤會想岔了,以為鈕祜祿家是起了什麽不該起的心思,那才真壞了事了。
所以十貝勒府的陳設擺件向來都是精致大方,但要說底蘊和精品總還是多少差了那麽一截。直到胤俄坐到九門提督的位置上,禾嘉才真正見識到什麽是低調的奢華。
什麽吳道子的畫王羲之的字,亦或是唐宋時期的玉器瓷器,總之比起以前那些送來的滿堂富貴,這才是底下那些奴才屬臣真正對胤俄這個十貝勒用心上心了。
狐皮是統領衙門的右翼總兵中秋節送來的孝敬,好幾個箱籠混在他送來的東西裏并不算打眼,打開來才發現是一水的好狐皮,好到比蒙古每年送給禾嘉的皮子還要難得。
禾嘉打趣胤俄,嫁給他好幾年了,終于嘗到了什麽是雞犬升天的滋味,還是蠻不錯的。
那揶揄調侃的樣子把胤俄看得牙癢癢,也不管那總兵送來的東西還鋪了半個院子,屋裏連個落腳的地兒都沒有,起身扛起禾嘉就往西暖閣裏去。
大冬天的兩人愣是做出滿頭的大汗來,想過來找阿瑪額娘吃飯的尼楚格,剛進正院就被何嬷嬷給抱回去。兩個不省心的主子,可別再把孩子給帶壞了!
被胤俄伺候舒服了,禾嘉隔天就把那些狐皮挑出來,給胤俄用玄狐皮做了一件氅衣,統領衙門的差事總免不了要出衙門,大氅有袖子穿起來比鬥篷方便。
身姿挺拔眉目俊朗的十貝勒爺,白袍玄氅的騎在馬背上,那模樣确實挺招人的。
衣裳做好的那天,禾嘉專門把人送出府門,就這麽站在臺階上看着自家男人上馬走遠,直到拐彎見不着了這才轉身回府。
看着挺恩愛溫馨的場面,只有寶音和烏雲看清楚自家主子眸中的輕佻和笑意。這分明就是覺得今天的貝勒爺顏色模樣俱好,才跟出來多看兩眼的。
還有紅白二色的狐皮,禾嘉給自己挑了白色做鬥篷,她都想好了等到了盛京自己就要穿着鬥篷站在漫天風雪中,再請納喇氏給自己畫下來,過日子嘛不能對浪漫太過敏了,總得折騰些什麽才好。
最後剩下這火紅的狐裘自然歸了尼楚格,小姑娘正是最喜歡這大紅大綠的時候,顏色素雅一點她且看不上呢。
“我可跟你說啊,到了盛京不許只穿着這個就出去,那邊冷着呢跟京城不一樣。萬一碰上大雪的天,說不定你那幾個表弟表妹也見不成了。”
尼楚格作為十貝勒府的大格格,這兩年也經常跟着禾嘉出去做客。跟堂姊妹們的關系都處得不錯。
可就有一點不好,別家的格格或多或少都有外家和表親,只有尼楚格一人沒有。為此禾嘉還專門寫信回了阿霸垓部,讓烏爾錦噶喇普把尼楚格寫的信轉交給她的兩個表哥一個表妹。
三個孩子的阿瑪都是側福晉所出,當初禾嘉還沒成親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就已經生了孩子,比尼楚格大了幾歲在部落裏也進學讀漢書識漢字,尼楚格送過去的信他們都能看得明白。
因為隔得遠沒什麽要忌諱的,禾嘉沒有攔着兩邊孩子書信往來,這會子終于能去盛京見面了,尼楚格高興着呢。
這會兒一聽說可能見不到,眼睛都睜大了,一副‘那怎麽可以,額娘您怎麽能說出這麽吓唬人的話呢’的樣子,把在屋裏伺候的烏雲和翠屏都逗樂了。
本想再說幾句來逗一逗小主子,卻不想尼楚格就是個鬼靈精,禾嘉這話她壓根就不信。
“那怕什麽的,到了盛京要是冷我就不出去了,要見誰讓他們來見我就好了,他們總歸要來請安的,對嗎?額娘。”
尼楚格放下手裏的衣裳,小腿一蹬就爬到鋪了火炕的暖榻上,沒個正形靠在禾嘉身上,伸手去拿茶幾上剝好的堅果吃。
這話說是沒說錯,但還是讓禾嘉翻書的手頓了一頓,随即才若無其事翻過一頁,“等咱們到盛京的時候都多冷了,草原上更冷。”
“草原地廣人稀,有時候騎着馬走好幾天都見不着人煙,路上艱難得很,怎麽好只為了見一面就讓他們奔波。”
禾嘉這話說出來,尼楚格也皺了眉頭,小手捏着核桃半晌沒往嘴裏塞,而後像是想通了一般眼睛一亮,“額娘不必擔心這個。”
“咱們家門口天天都有好多人來請安,阿瑪不放他們進來他們也不走,到了盛京肯定也一樣的,他們不敢不來。”
尼楚格聰明,潘昉教孩子又不那麽刻板,只要尼楚格學得會她就教,并不會因為年紀太小,就刻意壓着孩子不讓多學。
這事禾嘉跟胤俄都知道,兩人都默契的不曾過問。尼楚格不是尋常大戶人家的小姐,她往後如不出意外是肯定要嫁去蒙古的,眼下她能多學一點是好事。
卻不曾想這孩子太聰慧,早早地就窺探到了權力的好處,也許她還說不出大道理,但若是給她一個機會,禾嘉覺得權力在她手裏,肯定比自己玩兒得溜。
這事是好是壞還不好說,卻絕對不能就這麽輕描淡寫地帶過去了。
晚上胤俄回來,禾嘉把尼楚格的事跟他仔細說了。原以為他這個女兒奴又要無條件地誇他閨女厲害聰明,不想這人沉下臉來。
“這麽下去可不行,才多大點兒的人,就只知道權力的好處了?”
胤俄沉着臉,想把尼楚格叫過來講道理,又覺得光講道理沒用。
自家眼下的情況就是這樣,只要自己一天還在九門提督的位置上坐着,就一直都是又有爵位又有實權的十爺,尼楚格得學會對權力時刻保持警惕,要不然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咱們在宮裏沒有額娘,還是太被動了。”
別家的小格格小阿哥比尼楚格進宮的時候多得多,自家進宮除了太後就只有成妃那裏能去。可到底隔着一層呢,就算自家特別樂意親近成妃,也總得替成妃多想想。
宮裏的規矩大,整個氛圍跟在府裏是完全不一樣的。尼楚格進宮的時候極少,就越發不知道敬畏心是什麽。
在府裏只有她一個孩子,在外頭十爺正春風得意,跟着禾嘉去誰府上都是被捧着被誇着的那一個,尼楚格能生出這樣的心思來,其實并不算特別意外。
“要不,等這次北巡回來,咱們弄個家塾吧。不拘是七哥九哥府上的孩子,還是別的兄長府上的格格,只要願意就都送過來讀書。先生我想法子去請。”
不能再讓尼楚格處處讓人捧着了,家塾弄起來,來的都是皇子貝勒的女兒,誰也沒比誰矮一頭。
別管是吃虧還是打鬧,自家的孩子只要不過分都由着她們去,相處的時間長了,這裏頭的道理她自然就能明白大半。到時候當阿瑪額娘的再來引導,這個道理她才能往心裏去。
“也行,先試試吧,讀書嘛誰家還能拘着孩子不讓讀的。”
禾嘉點點頭,同意了胤俄的這個主意。此時此刻,尼楚格正在跨院的暖閣裏睡得噴香,小小的人兒壓根不知道,自己一句話給自己挖了多大一個坑。
十月初出發,沿途一路停下的時候不多,在行宮修整也不過三日,整個聖駕比以往行進的速度都更快些。
康熙是想要借此機會巡視北邊的旗營和蒙古各部,有時候越是惡劣的天氣環境越能看清楚被掩蓋的實情。大面上的排場好做,細節上卻經不起講究。
春夏秋三季再怎麽熱,熬一熬總能對付過去,看不出什麽大纰漏。就得這個時候過去,冷得狠了軍隊裏不管是糧草還是衣物,若是供應不好或是有克扣貪污,瞞是瞞不住的。
康熙也明白這個時候出巡不是一件多舒服的事,才下令盡快趕路能不停就不停,走在路上還沒那麽冷,要老是這麽走走停停的,恐怕還沒到盛京就得搭上不少人。
這次出京,留在京城守家的是三爺四爺和十二。
四爺是真累了,烏拉那拉氏也懷孕六個月了,兩人至今就弘晖一個嫡子,他主動上了折子想要留守京城,康熙自然從善如流答應下來。畢竟京城還有直郡王和太子在,留下老四看着能更放心些。
胤祉是不得不留,也不知道是看着四爺如今的勢頭心裏不舒服,還是那天在四貝勒府喝酒喝多了,回去的路上又非要騎馬見了邪風,當天晚上就病了。
連夜請了太醫,下了重藥還配合針灸,反正聖駕出發當天三爺還下不來床,這還随個什麽架啊,別再半道上把命丢了,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還有個十二,他本該跟着的。他和十三都是剛成親,這次去盛京康熙肯定要帶着兒子們祭祀祖宗。十二和十三正好能帶着福晉一起去,帶着新媳婦去祭祖,這可是難得好事。
聽說富察氏連行李都準備好了,偏偏十二連招呼都沒跟她打一個就自己去了乾清宮見康熙。父子兩個說了什麽外人不知道,總之十二就這麽被留了下來,那富察氏自然也就沒了收拾行李的必要。
之前十二被調去宗人府,富察氏上蹿下跳找了不少人,她不明白怎麽這麽突然就被挪去宗人府了呢。宗人府和兵部想比,傻子都知道兵部更有前途啊!
胤祹就看着她那麽來回折騰,他每天準時準點去宗人府點卯辦事,過得還挺滋潤。直到這回發了狠不讓她跟着聖駕去盛京祭祖,才坐到富察氏對面。
語氣平淡跟她說,她要是還裝作不明白自己的心意天天謀這個求那個,那改日自己連宗人府的差事也不要了,到時候就看她這個十二福晉出去往來交際,倒要看她能掙出多大一份家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