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章
第 68 章
老鸨心中一驚,陪着笑臉回答道,她還真怕張文茂找她青樓的麻煩。
“哼,收不回本錢?你弄來那些東西,讓客人玩的開心,價格豈不是也可以上漲?”
“大人,冤枉啊,縣內連鎖式旅店,一晚才一兩銀子就可以享受那些東西,我們青樓如何在這個上面加價啊?”
“呵呵,行吧,本官也不強迫你們,其實你可以讓你的姑娘們去連鎖式旅店□□的。”
張文茂又提了一句。
“□□?”
老鸨完全沒聽懂張文茂的意思。
“你說你是不是傻,你這青樓每天有多少姑娘輪空?輪空的姑娘,你讓她們去那些旅店找那些單身客官啊,大晚上的送上門去,說幾句俏皮的話,又有幾個男人能拒絕呢?”
張文茂說完,老鸨立刻醒悟過來,眼中也有些發亮了。
這可是一條好財路啊。
“大人說的是個好辦法,不過我們怎麽知道哪裏有單身男子呢?還要付的起姑娘銀子的?”
“你不會給旅店好處費啊?你把收來的一半分給旅店,旅店豈會不幫你們?”
“大人說的正是啊,多謝大人指點,多謝大人。”
老鸨總算是徹底明白過來了。
“都頭,付銀子吧,你請客。”
Advertisement
“大人,這是屬下的榮幸。”
楊都頭本來就準備自己付銀子的。
“不必了,大人能來小店,小店是蓬荜生輝,豈敢再要大人的銀子?”
別說張文茂來了,就是楊都頭來了,青樓也是不敢收楊都頭銀子的。
真要有錢有勢,就不會把青樓開在泾陽縣這個小地方了。
“本官從來不白嫖,難道你要黎黎姑娘白伺候本官一晚上嗎?”
張文茂說完,看了楊都頭一眼,楊都頭二話不說,放下一張銀票在桌子上,直接給了一百兩。
“剩下的,都是大人給黎黎姑娘的,你要是敢貪墨,本都頭砸了你這個鳥店子。”
楊都頭吓唬了一句,老鸨面如土色的連連搖頭,直呼不敢。
張文茂故意提一句黎黎姑娘,就是想讓青樓別再欺負黎黎姑娘了,楊都頭屬于是補刀,這讓張文茂心中直樂,這個楊鑫,是真的不莽嘛!
“大人,你為何教給她們賺錢的法子?”
楊都頭出來後,不解的問道。
“為何不能教給她們呢?”
“大人,這麽賺錢的法子,咱們為何不自己做啊,之前郭家村那些姑娘,咱們就不該把她們趕走,結果她們去了別的地方還要受欺負呢。”
“都頭怎麽知道這個法子賺錢呢?”
張文茂更是好奇了,難道楊都頭變聰明了?
“大人說的法子,那肯定賺錢啊。”
楊都頭對張文茂非常有信心,這讓張文茂一陣無語,這家夥還是莽啊!
回到縣衙,張文茂點卯後,和譚師爺就在公堂後面嘀咕起來。
“大人,這個法子妙啊,咱們還能從青樓手上分一杯羹。”
譚師爺比楊都頭理解快的多了,張文茂只說了一遍,譚師爺就明白了,因為泾陽縣的各個連鎖式旅店,也都是譚師爺在幕後統一管理。
“青樓的人如果來談,少了七成免談。”
“大人,七成會不會太多了?”
譚師爺小心的問道。
“不會,輪空的姑娘,青樓一分銀子都掙不到,所以別說給她們三成了,就是一成她們也要做,有銀子總比沒有銀子的好嘛。”
“大人說的也是。”
“師爺可知本官這麽做的最終目的是什麽?”
“大人的目的是?”
譚師爺不能明白張文茂的意思了。
張文茂咧嘴一笑,道:“本官要讓青樓沒有生意做,本官要讓那些姑娘們從此自己搞事業,不讓青樓吸她們的血。”
“什麽?”
譚師爺吓了一跳,道:“這怎麽可能?”
“怎麽不可能?那些姑娘們時間久了,肯定會心生不滿的,畢竟她們在青樓賺多少,在這旅店大頭都讓咱們吃了,她們又才賺多少?”
“那大人最終準備怎麽做?”
“這事情就交給你自己處理了,先讓她們來□□,然後第二天咱們把銀子給到姑娘們的手上,你覺得呢?”
張文茂提議道。
“大人,這些銀子給到姑娘們手上,時間久了還真的會出問題的。”
譚師爺想了想,立刻就有了推斷了。
一晚上就算十兩銀子,只給到姑娘們手上三兩,這些姑娘們回去還要上交給青樓,時間一長姑娘們肯定不會樂意的。
利益動人心,誰會把到手的利益,再交給別人呢?
這要是為何很多産業,付出勞動的人,卻根本摸不到錢的原因,而天天坐着收錢的人,卻好像什麽事情都不用幹一樣。
“到時候咱們想個辦法,把青樓搞掉,那些姑娘們也不會失業了,本官也不算是斷了人家的生路嘛。”
“大人英明,若是之前沒有讓郭家村的那些姑娘們走就好了。”
“不,就算是現在,本官還是一樣會讓那些姑娘們走的,不然咱們和逼良為娼的郭家村人又有何區別?”
張文茂神色一正,譚師爺急忙告罪。
救了別人,結果又把別人推向另外一個火坑,這種事情張文茂不做,但是讓別人換一個更掙錢,更自由,更不會讓人欺負剝削的火坑,意義又不一樣了。
很多事情,換一個方式,得到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就在張文茂回到縣衙的時候,長安皇宮中的朝廷之上,也再次出現了彈劾張文茂的一幕。
“臣大理寺寺正盧俊林,有事啓奏陛下。”
盧俊林說完,百官就有些議論了。
大理寺寺正?
這是個什麽玩意兒,今天怎麽跑到朝堂之上來了?
其實在黎明等着上朝的百官,就已經發現了盧俊林,只是這種事情也并非沒見過,所以早上也沒人過問。
但是此時,盧俊林站了出來,百官怎麽着也都得當着李世民的面議論一下了。
有些事情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當面做做樣子,那可是必須的。
“愛卿有何事要奏?”
李世民也有些好奇,什麽事情盧俊林要親自奏報給自己呢,上報給大理寺少卿不就可以了嗎?
盧俊林聽了李世民的話,便朗聲開口,道:“啓奏陛下,那泾陽縣張文茂,膽大妄為,竟然犯下欺君大罪,實在是天理難容。”
“嘩!”
這下,群臣真的炸開了鍋了。
前日,張文茂在泾陽縣砍了兩顆人頭,他們昨天全部人就都知曉了,只是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覺得張文茂殺的好。
泾陽縣張文茂的名字,第二次出現在朝堂之後,不少官員都對張文茂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對郭家村的案子,更是清楚的很,所以他們幾乎都是當做不知道。
但是此時被人提了出來,那自然要引起他們的讨論了。
崔仁師疑惑的看了盧俊林一眼,有些搞不清楚了,為什麽盧家的人,居然會在這件事情上面出頭呢?
張亮此時也是疑惑的很,之前崔仁師針對張文茂,但就是因為張慎幾的事情,崔仁師立刻就幫張文茂說話了。
所以張亮也搞不明白,盧俊林葫蘆裏面到底賣的什麽藥,他怎麽會在這個時候針對張文茂?
張亮甚至在擔心,這會不會是那些望族想要釣魚,釣自己上鈎。
其實張亮不明白,但是張慎微卻是十分清楚的,看來張慎微也并沒有把事情告訴給他老子知道。
其實若沒有盧俊林出頭,百官誰都不會再提張文茂欺君的事情,畢竟大家都不清楚張文茂到底是在鬧哪樣,而現在更是不清楚張文茂到底是哪一方哪一派的人了。
張文茂搞的是張慎幾,崔仁師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搞張文茂。
而魏征又在挺張文茂,張亮也不可能這個時候去得罪魏征,因為他張亮還想搞銀子呢。
所以盧俊林說完,百官們雖然在互相議論,但是并沒有官員站出來幫腔或者反駁。
李世民直接就是在發呆,他在前天傍晚之前,就已經知道張文茂砍了兩個人犯的頭,還發配流放了整個郭家村的男丁。
李世民當時就有些憤怒,因為砍頭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清楚,所以李世民連夜叫了房玄齡來進宮商議。
房玄齡得知情況後,有心替張文茂開脫,卻一時不知道用什麽理由來彌補這欺君之罪。
所以房玄齡最後只說了一句話,“陛下,此事魏大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李世民當即便是贊同,天下誰人不知,魏征的眼中可是揉不進半點兒沙子的。
張文茂是他魏征開口相護的人,結果張文茂不管不顧,直接就殺了犯人的頭,李世民覺得魏征的臉上絕對會挂不住。
哪知道到了昨天早朝,李世民左等右等,都不見魏征出來說話,直到退朝後,李世民還和房玄齡說,魏征這是改了性子了啊。
就在李世民也就覺得張文茂的事情已經過去了的時候,結果今天早朝一開始,就又被人說了出來,偏偏還不是魏征說的,李世民現在都差點兒反應不過來了。
這是五姓七大望族的人出來彈劾的,那張文茂不是在幫五姓七大望族搞張亮一派嗎?
該說的不說,怎麽不該說的居然說了呢?
“咳咳,此事,各位愛卿怎麽看?”
李世民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怎麽處理這件事情,所以只得問了問百官,尤其最後,李世民還看向魏征。
魏征翻了個白眼,你聖旨都下了,我還能怎麽看,我就站在這裏看呗。
李世民見魏征的神色,頓時就樂了,這個老家夥,今天怎麽不直了?
“咳咳,陛下,此事微臣覺得,張文茂殺的好。”
張亮幹咳一聲,開口說道。
魏征頓時鄙視的看了張亮一眼,你兒子的太保和搖錢樹都被人家殺了,你還說人家殺的好?
知道的人心裏清楚,這是派系鬥争,不知道的人,估計還以為張亮是借刀殺人,要搞張慎幾,從而摘了自己頭上的帽子呢。
“張大人簡直是一派胡言,一個地方縣令,居然就敢如此不守朝廷規矩,這成何體統?”
崔仁師立刻就站出來補刀了。
前翻,是張亮這邊要整治張文茂,崔仁師力保。
今日,卻馬上就反過來了,崔仁師這邊要整治張文茂,由張亮來力保了。
這就是朝廷,今日之敵,可能是明日之友,今日之友,也有可能是明日之敵。
這也足以說明,朝廷之上關于派系之間,沒有對錯,只有争鬥。
“陛下,臣以為張文茂目無朝廷,實在是罪不可赦。”
大理寺少卿孫伏伽,開口說道。
憑孫伏伽的為人,哪怕他不是五姓七大望族的女婿,他也一樣會指責張文茂的。
因為這事情,對于不知道聖旨的人來說,張文茂的确是犯了欺君之罪。
“陛下,郭家村的人,罪大惡極,那韓強更是十惡不赦,張縣令這麽做,肯定也是有所顧忌,所以才直接下令,先斬後奏。”
刑部尚書趙坤,也站出來幫張文茂說話了。
“有所顧忌?趙尚書,那張縣令有什麽顧忌的,你說清楚點兒。”
戶部尚書劉政會沉聲說了一句。
百官都是贊同的點了點頭,其實劉政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提醒趙坤,張文茂是在顧忌什麽,在場的人誰說都可以,就是你刑部尚書不能說。
崔仁師冷笑着看了一眼身邊的劉政會,他乃是戶部侍郎,是戶部尚書的副職,他和劉政會平時的交情也不深。
因為劉政會總是有意無意的在回避他。
雖然兩人之間并沒有發生什麽不快,但是崔仁師心中清楚,昔日跟随李世民身邊的那些個人,沒有幾個人願意和他們五姓七大望族的人接觸。
所以劉政會這時候開口,明着沒有和崔仁師作對,但是實際上也算是站在對方那邊了。
崔仁師冷冷一笑後,又在心中嘆了口氣。
不管他五姓七大望族如何的有威望,在這朝堂之上,他們永遠都要被人壓着一頭,而壓着他們那一頭的人,就是李世民。
朝廷真正掌握實權的官職,他們五姓七大望族的人,根本就不要去想。
連那大理寺卿的位置,如今都是空着的,孫伏伽便是上位的最佳人選,但是如今也等了有一年的時間了,卻還是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呆着。
去年大理寺卿戴胄病故,不少人都推舉孫伏伽接任,但是李世民卻只是一拖再拖,直到今天還在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