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鋒

交鋒

小皇帝原以為在學習計劃開始前,還能放松一段時間,但是孩子還是天真了。

甚至他沒有想到,太後還會跟着自己一起等聞太傅來上課。

聞楚看到姜宛亦的時候倒是并不吃驚,今□□堂上他就對這位太後娘娘有了新的認識,一本正經的安國公家的女兒有這樣的野心,倒也是挺有趣的事情。

“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後娘娘。”

小皇帝被家長陪讀實在是覺得難為情,便開口解釋。“聞太傅,今日太後在這裏,是有幾件事要同你說明。一是早朝之事,父皇臨終有口谕,囑托太後教導孤,而我東淩國也沒有所謂後宮不得幹政的說法,所以孤想着,在孤能夠獨當一面之前,能讓太後一起參與早朝。當然,孤也是很信任太傅的,只是太傅一人所想終究是局限,多一個人輔佐孤,也是好事。”

小皇帝說這事的時候心裏沒什麽底氣,他對太後參與早朝這件事沒有什麽抵觸,但是朝臣們怎麽想又是另一回事了。

聞楚對于此事并不意外,但他也沒有直接表态,只是問道:“此事是太後的意思,還是陛下的意思?”

姜宛亦早就做好了準備,這個老東西可不是這麽好對付的。“聞太傅不要誤會,哀家雖然會陪着陛下上早朝,但是不會做過多幹涉,畢竟這江山是淩家的,哀家旁聽只是為了了解時事,能夠更準确的輔導陛下罷了。”

聞楚眼神微動,卻依舊保持着老好人的嘴臉。“看來此事是太後的意思,臣身為東淩國的臣子,陛下的太傅,自然一切以陛下出發,既然是為了陛下好,那就依陛下所願。只是太後參與早朝一事事關重大,想來也是要考慮群臣的意見,陛下覺得呢?”

小皇帝偷偷看了眼姜宛亦,發現對方并沒有什麽反應。要讓朝臣們點頭不鬧事,倒也确實是件麻煩事,而且看太傅的意思,似乎是表面上認同了,但是并不準備真的站在自己這邊幫忙說話。

思及于此,小皇帝突然覺得聞太傅也不是那麽對自己全心全意的好了。果然這幫歲數大的都一樣,腦子裏都是一根筋,一點點變化都接受不了。

眼下要說服那些朝臣們,大概是最困難的事情了。

姜宛亦既然有了想法,又怎麽會不做準備?“陛下盡管安心,既然聞太傅已經表态支持了陛下,那明日将這幾件事一起宣布了,也就不是什麽大事了。”

聞楚忍不住想要仔細看看這個黃毛丫頭了,想來明天的早朝又會十分精彩了。

“不知陛下方才說的其他事情又是哪些?”

Advertisement

說到這個,小皇帝的眼裏就沒有光了。“可以說是幾件事,也可說是一件事,不如還是勞煩太後說明吧。”小皇帝一想到自己的學習計劃,就悲痛萬分,難以面對。

姜宛亦本就是準備自己說的,“既如此,那就哀家來說吧。前段時間哀家沉浸在背痛的情緒中,直到長公主一事,才意識到哀家身上的責任。先帝留下的這些孩子們失去了依仗,先皇後本就早逝,宮中就只剩下那些老太妃們,哀家作為他們的長嫂,怎麽能一直萎靡下去嗎?尤其是陛下,陛下肩負着舉國的重擔,更是需要悉心教導的。”

“哀家不才,但教導一個孩子還是有些想法的,這兩日哀家也整理了一份陛下的學習計劃,這其中也有一些和太傅相關的。”姜宛亦招了招手,讓宮女給聞楚送上了一張紙。

這上面的內容和給小皇帝的那份并不一樣,畢竟自己要做些什麽,不需要給這老東西知道的那麽清楚。

“日後太傅給陛下講學的時間不變,還是在早朝之後,但是內容上哀家希望太傅能改變一下,以前陛下是皇子,課業輕松些也罷了,如今身為一國之君,還像從前那麽懈怠可不行了。除了四書五經這些最基礎的,也得學點別的東西。否則太傅怕是有些對不起自己的官職了。”

姜宛亦這話說得很重了,可她要是不這麽說,又沒辦法鎮住對方。太傅作為帝王之師,若是只教四書五經,那跟外頭随便一個私塾裏的教書先生又有什麽區別?

“太後所言甚是,是臣疏忽了,從前只想着陛下還年幼,基礎不穩,便沒有在課業上多下功夫。”這個理由确實讓楚聞無法反駁,若是朝臣們知道自己只給小皇帝教這些,怕也是會有些人有微詞的。

看來自己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以為只剩下個年幼的小皇帝,這東淩國就能任由自己拿捏,卻不料殺出來這麽個小丫頭壞自己的計劃。不過這些都只是小事,自己應下了也不是什麽麻煩。

不得不說,看聞楚吃癟的樣子真的是很痛快,小皇帝學什麽課業只是小事,姜宛亦的重點是在後頭。“還有一事,聽陛下說,這段時間來,朝臣們送上來的奏折都是太傅幫着過目的?”

聞楚眼睫輕顫,繼續回答:“回太後,陛下年幼,對朝政還不深熟悉,故而臣會給陛下一些意見。”

說得好聽是給意見,可小皇帝全然信任楚聞,和楚聞直接給小皇帝批奏折又有什麽區別?

“哀家知道聞太傅是好意,但是這樣做對陛下的生長不利。太傅身為帝師,更應該嚴格教導陛下,怎可事事溺愛?這樣下去,陛下什麽時候才能成為東淩國真正的一國之君?”姜宛亦一改剛才的溫和恬靜,還稚嫩的臉上有了一絲不怒自威。

“日後奏折的事情,太傅就不用管了,批奏折是陛下自己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做,若是有什麽不懂不明白的,那就放到朝堂之上和百官一同商議。想來太傅一個人也不能比得了滿朝文武加起來吧?”

如果前面還只是試探,那這回就是姜宛亦跟聞楚的宣戰了,姜宛亦相信以聞楚的城府,不會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意思。自己雖然有上一世的記憶,可也沒有天真到以為自己就憑着這個就能打倒聞楚。與其在背後偷偷摸摸做一些小動作,倒不如把所有的一切都擺到明面上來。

“太後所言甚是,臣思慮不當,日後自當糾正。”聞楚如今還沒有真正的把控整個朝堂,先帝還留下了一批老人,即便他們也對這個小皇帝有所不滿,但是姜宛亦打着為小皇帝好的旗號,他是難以與那些親皇派的老臣們抗衡的。

“另外,陛下既然要好好學朝政之事,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哀家思來想去,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跟着臣子們虛心請教。太傅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倒不如讓各部的官員們為太傅分擔,一起幫忙教導陛下。”

姜宛亦這招可不光是只讓小皇帝更好的學習,太傅作為帝師,主要的職責就是教導皇帝,如今她讓皇帝親身入朝,這才是對聞楚最狠的一招。

聞楚想要把皇室架空,那她就先把他這個太傅架空了!

“太後聰慧,竟能想到如此之法,确實陛下去和各部官員們請教政務,能更清楚實務,臣會和衆大臣們一起好好輔佐陛下,還請太後寬心。”

姜宛亦說得含糊,沒有給聞楚準确的情報,因此聞楚并不知道姜宛亦真正要行之事。雖然有些困惑和懷疑,但是他也沒辦法多問,只能先應下。

而姜宛亦也等着明天在朝堂之上說出自己具體的想法,是要讓小皇帝直接到六部等各司衙門實地學習,到時候聞楚想反悔也來不及了。或許其他人不知道自己背後的企圖,但是這個辦法确實是不錯的,想來還是會有不少大臣支持自己的做法。

先太子幼時起就被當做儲君教導,當時先帝就是讓他跟着各司衙門的長官們學,太子的能力和學習成果有目共睹,可見這是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法。

楚聞頭一回在一個女人身上碰了釘子,雖說是個名不副實的太後,可到底太後的名頭的在那裏,他不能輕舉妄動。今天的事情也确實有太多疑點,不說別的,這個小太後為什麽會突然對自己産生如此大的敵意,背後一定有什麽原因。

“讓宮裏的查一查,最近太後有什麽可疑的行為,或者是見過什麽人。”聞楚在宮裏也有不少的線人,想要知道宮裏發生了什麽不是什麽難事。

根據他的了解,姜宛亦從前在閨中之時從未有過什麽出格之事,甚至即便早早就和先太子有了婚約,也恪守禮教,兩人幾乎都沒見過幾次。如果這樣的一個女子突然行為反常,最大的可能還是娘家的關系。

“安國公那邊也去查一查,包括他的幾個兒子。”

如果自己暗中的部署被人察覺了,那他也必須要加快動作,也得盡快鏟除掉那些知情者了。

姜宛亦料想過自己的行為會引起楚聞的懷疑,甚至可能會波及家人,但是上輩子自己是輸在了識人不清,所有人都被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聞太傅騙了,可若是他的假面早早就被人扒了下來,他還能成事嗎?

現在除了改變小皇帝,姜宛亦還要做的就是盡快把聞楚的野心告訴給父兄,自己沒辦法取信那些大臣們,但是她可以通過父兄們來團結那些真正忠誠于東淩國的大臣。

姜宛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證明聞楚有什麽問題,但只要家裏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找人去查探,總會有些蛛絲馬跡暴露的。

甚至她已經想過了,要真是父兄不相信,以為自己只是多疑,她大可把一切推給先皇,就說是先皇給自己的密信,死無對證的聖言,就算他們還有懷疑,也不會完全不當回事。

若是先皇有靈,為了東淩國的未來,想必也不會怪罪她的!

準備好了一切,姜宛亦就開始期待起明天的早朝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