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官員考核

官員考核

“陛下,臣也不贊同此舉。”

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到了聞楚身上,就算是不擔心自己文章的人也并不樂意這場莫名其妙的考核,都希望聞楚能夠說服小皇帝改變主意。

聞楚聽到小皇帝說出那一套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後出主意。而這樣奇怪的主意,不太像是蘇太師會想出來的。這一場考核的目的,無非是要探一下所有官員們的底細。

“如蘇太師所說,寫一篇策論并不會花多少時間,但臣卻認為沒有什麽必要。臣明白,陛下此舉也是為了考驗百官,但是僅憑一篇文章又真的能代表什麽呢?”

蘇太師雖然沒有提前收到消息,但是也猜到了小皇帝此舉的目的,甚至也想到了是姜家那姑娘出的主意。只是他沒有想到,聞楚會直接當場揭開小皇帝的意圖。

小皇帝更想不到,明明這麽好的主意,為什麽聞太師會提出反對?其他任何人不贊同他都可以無所謂,偏偏他一直以來信任的聞太傅這樣當着滿朝文武的面駁斥自己。

越想越傷心,小皇帝眼睛都紅了,可還是忍着難受不哭出來。

姜宛亦本不想在早朝的時候幹預太多的,但是這會兒也不能真讓人把他們想到的決策給毀了。

“那聞太傅又是什麽意思呢?陛下如今年紀還小,太傅為何要反對陛下呢?而且太傅覺得沒有意義的事情,陛下覺得有必要,有何不可?”

姜宛亦甚至不打算跟聞楚講道理,因為她知道和聞楚正經對峙未必能贏,那就幹脆直接用權勢壓人,用道德來制衡。

“太傅你要記得,你雖是帝師,但也是臣子。即便只是一個長輩,也不該這樣苛責一個孩子吧?”

太後和太傅在早朝上吵了起來,滿朝文武都開始擦額頭上的汗,很多人寧可現在就回去寫策論,也不想看這樣的場景。

一開始蘇太師是要幫一把小皇帝的,但眼下這情況他倒是不适合他出面了。也罷,他年紀大了,也該給這些孩子們成長的機會。

聞楚斜睨了一眼旁邊開始閉目養神的蘇太師,心中不免冷笑,這老東西倒是會裝死。

“太後這是要護着陛下?太後這樣溺愛陛下,又對陛下有什麽好處?”既然姜宛亦之前一直打着要讓小皇帝學習成長的理由打壓自己,那他自然可以用這個理由反擊。

Advertisement

“哀家何時溺愛了?聞太傅是覺得支持陛下的決定就是溺愛?難不成要事事和陛下作對才是為了陛下好?太傅覺得這次對百官的考核意義不大,可也沒有什麽壞處不是嗎?交一篇文章,能讓陛下更熟悉他的臣子們,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益處?”

姜宛亦也不是什麽被人吓唬一下就退縮的慫包,這樣的局面她更不能退縮。不過是編借口罷了,誰還不會了?

“陛下,哀家本不想說這麽多,可說到底這東淩國的一切還是陛下說了算的,這次對百官的考核到底要不要繼續,還是由陛下定奪才是。”

小皇帝眼淚還在眼眶裏打轉,聽到這話就扭頭看向了姜宛亦。

此時的姜宛亦并沒有因為在這滿朝文武面前有什麽作秀的神色,而是目光堅毅的看着小皇帝。她可以幫這孩子說話,但是要徹底站起來,還是要靠他自己。

小皇帝有些被自家皇嫂的眼神吸引住了,連剛才心裏的委屈都忘了,許久他才終于回過神來,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小皇帝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此事孤已定下,無需多言!明日早朝前,孤希望大家把該寫的策論都寫好,若有誰抗旨的,那就自請辭官吧!退朝!”

姜宛亦看着小皇帝起身拂袖,頭也不回的走了,心中甚是欣慰。起碼這皇帝的架勢有了,以後也能讓這些朝臣們不敢太過嚣張。她也緊跟着起身,沒有理會這跪了一地的人離開了。

小皇帝并沒有走遠,沒走多少路就停了下來,想等着自家皇嫂跟上來,結果一扭頭發現姜宛亦已經在自己身後了。孩子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小短腿跑不快,哪怕先走的也不會比別人多走多少路。

姜宛亦見孩子扭頭看自己,便也快走了幾步,摸了把小皇帝的臉蛋,又牽起了小手。“走吧。”

小皇帝原本的日程安排,下了朝應該是要和聞楚學習課業的,但是今天在朝堂上吵了一架後,小皇帝就不想見他了,直接跟着姜宛亦去了壽安宮。

“皇嫂,你說聞太傅今天為什麽要反對我們的決定啊?他以前不是這樣的。”孩子委屈巴巴的,有一種被信任的人背叛了的感覺。

“人是會變的,又或者你本來就不認識真實的他。你還小,以後自然就懂了。你只要知道,判斷一個人不能只看表面,很多時候只有朝夕相處才能了解。你身為皇帝,更要心懷公正,待人不能有太多的個人感情。”

姜宛亦并沒有借這個機會說聞楚的壞話,雖然她知道聞楚是惡人,但還是想要讓小皇帝能有自己分辨黑白的能力。否則,東淩國官員無數,難道每一個都要她來告訴小皇帝這人是好是壞嗎?

小皇帝似懂非懂,記下了姜宛亦的話。

因為今天給官員們都安排了作業,小皇帝到吏部的時候發現大家更加忙碌了。畢竟工作要做完,策論也得按時交上,就只能提高工作效率,免得晚上睡覺的時間都沒了。

作為恩科選題小組的副組長,鄭尚書有幸免考,所以他一回到吏部之後也幫着手底下的人處理了不少事務,一直到小皇帝人來了,才停下手裏的工作。

小皇帝也很是體恤大家,平時是要在這裏待兩個時辰的,今天只半個時辰就走了,但他走後并沒有回宮,而是改道去了禮部。

由于沒有提前收到消息,而禮部的守門衙役也不認識小皇帝,差點被人當做不懂事的小孩子趕走。還好趙公公帶了宮裏的腰牌,衙役才進去傳了消息,禮部尚書姚江才風風火火的跑了出來。

“陛下,您怎麽來了?”姚江對小皇帝的突然到訪很是不滿,只是人已經來了,他也不能發作。

“怎麽,孤不能來嗎?”小皇帝很敏銳的察覺到了姚江的不滿,之前朝堂上這個姚尚書就有事沒事跳出來反對自己,現在還公然對自己有意見,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

姚江幾乎要忍不住面部抽搐了,怎麽這小皇帝跟吃了炮仗一樣?“臣不是那個意思,只是有些意外罷了……陛下,外頭風大,您還是先進裏屋再說吧。”

“不用了,孤就到處看看,你也抓緊準備恩科的事情,你們禮部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別出什麽纰漏可就不好了。”

小皇帝并不是真的要找禮部幹什麽,只是出門前聽了姜宛亦的建議,今天吏部估計很忙,可以早點結束學習,有空的話也可以先去其他衙門官署看看。

一開始小皇帝還沒理解原因,但直到自己去了幾處之後才明白姜宛亦的意思。果然并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會盡心盡力的魏國盡忠的!

由于小皇帝沒有提前打招呼,都是突襲的,所以讓他看到了不少刺眼的場景:有睡覺的、有談天說地的、有看閑書的,吏部除外,認真在工作的官員幾乎不到一半。

就這樣每天不務正業,這些人居然還好意思說公務繁忙,沒空寫策論!

小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不愛學習的小皇帝也難得發憤圖強,回去之後也寫了一篇東西,立志要整頓官場風氣。

這篇文章被送到了姜宛亦的手裏,姜宛亦看着這篇小皇帝心血來潮寫的文章,有些五味雜陳。孩子好學努力是好事,不過看起來能力還是有待提高。

出于鼓勵,姜宛亦還是先誇了小皇帝的舉動。“能夠從下午的巡查中有所感悟也是好事,不過要給大臣們立規矩,還是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适當的鞭策能夠改變朝堂風氣,但過猶不及,一直立規矩,他們也容易逆反。陛下可以再多想想,雕琢一下這篇文章,下次給蘇太師看看,如何?”

這話裏委婉的否定還是被小皇帝聽出來了,不過他倒是沒有喪氣,他不過九歲,以前也沒有怎麽好好學習,要是一下子就寫出什麽驚世駭俗的文章,反倒是奇怪了。

小皇帝撓撓頭,尴尬的笑了。“皇嫂,我聽明白了。這事得幹,但是急不得……那針對明日大家交上來的策論,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題發揮一番?”

姜宛亦很滿意,孺子可教也。

“那陛下想要怎麽做呢?”

小皇帝想到了今天早朝時自己的豪言,本來只是吓唬他們,但是從他下午巡查各部跑了一遭之後就不這麽想了,這些人确實得給他們一些教訓才行。

“他們從前只當我們好欺負,可如今我有皇嫂護着,還有太師撐腰,也是時候該殺雞儆猴了!”

晚上各部的作業開始陸陸續續開始交過來了,但還是有那麽幾個是拖到了最後才交上來的。

小皇帝讓人核對了一下上交的情況,還真的有膽大包天不交作業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