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恩科

恩科

鄭尚書知道不能在外面暴露太後的身份,就趕緊把人往裏頭帶,一進屋就哆哆嗦嗦的給姜宛亦行禮。

“臣參見太後娘娘,娘娘千歲。”鄭尚書有苦說不出,誰家太後這麽往外瞎跑啊!

姜宛亦笑笑,卻什麽也沒說,反倒是一旁趙公公又戲子上身:“鄭大人眼花了?這哪來的太後?咱們都是陪着陛下出來的,今兒不是要準備恩科之事嗎?陛下還等着呢。”

鄭尚書心情是崩潰的,但是他什麽也不能說。努力的平複了自己的心情,才終于開始了今天的任務。

恩科其實和尋常的科舉區別并不大,相當于額外增加一次小規模的會試和殿試。

東淩國的科舉,每年春季各縣進行考取童生的童生試,分別錄取至多二十名;每年秋季各府進行考取秀才的院試,分別錄取至多三十名;每三年的秋季在各州進行考取舉人的鄉試,分別錄取至多三十名;鄉試次年春在東淩國都城進行最終的會試和殿試,取全國四十三名。

會試決定名額,殿試決定排名,這四十三人中分別設狀元、榜眼、探花各一名,進士二十名,同進士二十名。

而東淩國恩科的區別在于,恩科只取二十三名,沒有同進士的名額。雖然是額外的機會,但是競争也更加激烈。

鄭尚書給小皇帝講了科舉的流程之後,又說了禮部和吏部的分工職責。禮部負責與各州的信息傳達,安排科舉期間都城中的各類臨時規定、考場的場地籌備、考試物資籌備以及所有的人員安排等,最重要的核對所有考生的信息,必要的時候可能還要找戶部的人來幫忙。

看起來似乎是比較雜亂的工作,但是卻也是非常緊要的,任何一處的纰漏,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預估的混亂。天子腳下,一旦出現什麽問題,很有可能就會給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利用的機會。

而吏部的職責是考題的拟定和考卷的批閱評定,事情不像禮部那邊那般繁雜,但重要的是公正性和保密性。科考的題目并非吏部的人自己說了算,而是由吏部成立出題小組,選拔各部衙門的官員一起來拟定考題。

所有的小組成員都會拟定一套題目,最後由出題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來選定最終的題目到底是哪些。這也是為了保證考題更大程度的得到保密。

科舉舞弊的問題很難完全根除,但這樣的方法可以讓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途徑獲取考題的人很難獲得全部的考題,除非舞弊者能夠牽上正副組長三人的關系。

“陛下,臣可以保證,自臣入吏部以來,絕沒有給任何人洩露過一絲科舉的考題,請陛下務必信任微臣!”說到科舉舞弊的時候,鄭尚書連忙表忠心,別人他管不住,但是自己是絕對不會做這種事情的!

小皇帝點頭,他倒也沒有不相信鄭尚書的意思。“既然這個題目的保密性十分重要,那孤可以加入出題小組嗎?”

Advertisement

鄭尚書還以為小皇帝是要當組長,結果只是要加入出題。“陛下,微臣的想法是,不如由您來做出題小組的組長,你覺得呢?”有皇帝在,鄭尚書哪敢自己托大?哪怕只是讓孩子當個吉祥物,也得把名分給足了?

小皇帝其實也挺願意當的,但是他總覺得有些不是很合适,這麽重要的事情,讓他做主?“這個不着急定,你先來選一下出題小組的成員,至于誰來做組長,等選完人再說吧。”

旁邊的姜宛亦本來以為小皇帝會一口答應,沒想到孩子是真的懂事不少了。出題小組的成員選誰,或許是這次恩科最重要的一環了。

鄭尚書讓人調出了各部官員的名單以及前幾屆出題小組的官員名單,“為了保證每次出題的随機性,出題小組的成員每年都會有一部分人進行更換。陛下您可以看看,覺得哪些人比較合适。”

這件事倒是真的觸及到了小皇帝的盲區,他登記這幾個月來,都還沒把那些有資格上朝的官員認全呢,更別說這是京城各部所有的官員名單了。

但是小皇帝不能如實說,畢竟是從小皮慣了,信口胡說的本事他一向厲害。“鄭尚書,選人一事事關重大,孤不了解其中關要,還是你來比較合适。”

鄭尚書本來也沒指望小皇帝真能把活幹了,真要當場把人選了出來,他反倒是不放心了。“那微臣仔細挑選一番,明日将名單呈給陛下。”

這會兒鄭尚書還不知道,此刻一直假裝不存在的太後姜宛亦倒是有了盤算。

回去的路上,姜宛亦就問了小皇帝對選人有沒有想法,小皇帝搖頭,跟自家皇嫂才敢說實話。“太後,孤對那些官員們實在是不了解,倒是知道有哪些人比較惹人厭的,至于誰有才學,是真的不清楚。”

姜宛亦對此表示理解,小皇帝登基也就三個月,之前從未接觸過朝政,登基之後又一直被聞楚牽着鼻子走,自然對朝臣們不了解。“如今不了解也沒關系,這段時間陛下要到各部衙門學習歷練,也可以趁此機會多了解大家。就算沒辦法認識所有人,那些三品以上的要員,還是清楚他們的品行的。”

“這次的出題小組的選拔,我倒是有些想法,陛下可願意聽聽?”

小皇帝哪有不願意的,尤其是眼下姜宛亦又放下了身份,如同一個普通的長輩一般和自己講話。“皇嫂您盡管說,這裏沒有外人。”

“出題的官員需要服衆,那名單中必定需要一些德高望重,能讓人信服的。如今蘇太師複出,我覺得這出題小組的組長非他莫屬。”雖然鄭尚書也是可信的,但是這次恩科事關重大,只有交給蘇太師她才安心。

小皇帝聽罷連連稱是,“皇嫂說的極是!蘇太師來管考題,是最能讓人安心的!”其中小皇帝還想提聞楚,但是又想到最近好像因為長公主的事,皇嫂不是很喜歡聞太傅,就沒敢在這個時候提起惹皇嫂不高興。

畢竟對于淩璟游來說,聞太傅是小皇帝的先生,姜宛亦确是他嫡親的皇嫂!以前明明也沒這麽喜歡皇嫂,可從那次自己挨了打之後,卻莫名其妙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所有人都可能害他,只有皇嫂不會,他們二人的生死存亡是僅僅捆綁在一處的。

“這樣一來,出題小組的副組長也就能定下來了,一位自然是由鄭尚書擔任,另外一個,我希望是你來當。這樣的安排,也能保證絕對不會有人拿到全部的考題。”

如果小皇帝不是另一個副組長,那麽聞楚一定會想辦法找理由讓他自己或者手底下的人成為這個副組長,這樣的情況是她不願意見到的。

“至于其他的成員人選,我也有想法,陛下不是對大家也不熟悉嗎,那就趁這個機會,也給這些官員們一次考教,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少本事?”

姜宛亦說了自己的想法,小皇帝越聽越興奮,他以前覺得皇兄很可憐,每天要做那麽多的事情,可現在又覺得好像有些事情做起來也挺有趣的。

不過這些有趣的事情似乎都是因為姜宛亦?這麽想着,小皇帝對姜宛亦的好感更甚了。

姜宛亦也不知道小家夥的腦袋裏到底都在想什麽,她給小皇帝說了明天早朝的計劃,務必給大家打個措手不及。

于是,第二日早朝上,當吏部鄭尚書拿出自己精心挑選的名單時,小皇帝卻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就收了起來。“昨日鄭尚書讓孤來選人,但是孤覺得這事鄭尚書更有經驗,便沒有多加幹涉,但後面回去之後,孤又覺得孤應該給所有人一個機會。”

在看到所有人茫然的眼神之後,小皇帝繼續道:“此次出題小組的組長,孤覺得蘇太師是最合适的,而鄭尚書作為吏部的負責人,自然也要擔一個副組長,另一個副組長由孤來,大家可有意見?”

這三個人選,實屬強悍,誰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而其他的成員,由大家自己來決定。”

大家眼底的疑惑更深了。

“今日下朝後,大家先停一停手上的工作,所有五品及以上官員,都必須要寫一篇策論,題目大家自拟。至于五品以下的,則大家自行選擇要不要參與。而大家交上來的策論将會全部糊名,然後随機打亂,然後大家每人抽取三份進行□□。能得到三個甲等的,就能入選出題小組。”

姜宛亦想出這個法子雖然會讓聞楚的人進入出題小組,但是她本來也就沒辦法杜絕所有聞黨入選,那還不如借這個機會,探探如今這幫官員們的真本事。尤其是那些身居高危的,到底是有真本事,還是借着權勢一路高升的酒囊飯袋。

果然,小皇帝說完這個選拔方式之後,就立馬有人跳出來反對,理由還挺冠冕堂皇。

但是這時候蘇太師的威力就顯現了:“各位為何都如此反對?不過是寫一篇策論能花多少時間?還是大家都對自己沒有信心嗎?”

蘇太師直接貼臉開大,所有人都不敢吭聲了,除了聞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