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公主的打臉
公主的打臉
榮安長公主早就提前換好了一身比較正式的着裝,在一幹朝臣的驚恐的目光中走進了大殿。
“榮安,前陣子和你說的,讓你幫哀家一起處理宮中事務的事情,你考慮的如何了?”姜宛亦看着榮安長公主徐徐說道。
“太後纡尊降貴,榮安豈有不應之理?”榮安長公主也恭恭敬敬答話,全然沒有平日的嚣張跋扈。
“哀家和陛下都是信任你的,只是大臣們比較謹慎,所以想讓你能證明一下自己,和你二皇兄一起去參加這次的恩科,你意下如何?”說着,姜宛亦又嘆了口氣,“只是你是一介女流,參加科舉難免被人诟病,還是得拿出些真本事讓人瞧瞧才行。”
榮安長公主掃視衆人,疑惑的說道:“從前父皇在時,常常誇贊于我,還說我若是男子,以後一定能成為太子哥哥的助力,這話各位大人們應該很多人都聽過才是,怎麽如今太後不過讓本公主做一個女官掌管宮中內務都不行了?”
“公主殿下,想來也是有很多官員并未聽聞過公主的才名,臣鬥膽,可否請公主拿出之前寫的一些文章給大家傳閱一下以自證?”蘇太師客客氣氣,想來他們既然安排了這一出,一定是有所準備的。
“哼,今天是看在陛下、太後和蘇太師的面子,本公主不跟你們計較,你們且等着便是!”榮安長公主随手指了個小太監,讓他去自己宮裏拿她以前寫的文章集。
東西早就準備好了,自然也花不了多少時間,衆人開始傳閱長公主的策論文章,然後便開始有人竊竊私語。
榮安長公主耳朵好的很,自然是聽出有人還在質疑這些文章的真實性。“你們若是不信這些都是本公主自己寫的,那就自己翻翻看,裏頭有兩篇是父皇用朱砂給本公主寫了批注的。父皇的字,你們總該認得出吧?”
那些竊竊私語的人當真開始翻了起來,還真翻到了榮安長公主所說的先帝批注。一群人臉上火辣辣的,如果這些真是公主的手筆,怕是有不少人還不如女子呢。
“公主才名,臣也是聽過的,只是參加科舉一事,若只是晉王臣也絕無異議,可公主是女子,朝臣們能理解、知道公主的才能是沒有用的,還得讓老百姓認可、讓考生們認可才行。”
沉默了很久的聞楚也終于開口了,蘇太師一旦出面,那這個局勢就很難說了。
“所以剛才老夫也說過,有一個主意,只是需要委屈一下晉王和公主了。”蘇太師又向小皇帝和太後的方向一禮,“老臣提議,既然要讓晉王和長公主殿下一起參加科舉,不如就換一個名頭,讓兩位殿下成為衆考生們的目标。”
“晉王和長公主身為皇室衆人,不論男女,都會給百姓敬畏感,對外我們無需說是給兩位殿下的考核,而是讓兩位殿下的成績成為這次科舉的一次參照。如果最後的排名能高于兩位殿下,就可以額外給到一些獎賞。而兩位殿下無論排名第幾,也不會影響考生們的錄取,這樣一來,考生們又怎麽會反對呢?”
不同意不過是因為沒有好處,一旦有了利益誰會不願意呢?別說是額外給獎賞了,光是能名次比兩個皇家人還要高,就足夠他們揚眉吐氣了,以後和同窗們在一起,都更有底氣。
Advertisement
晉王和榮安長公主自然是不會反對的,欣然接受了蘇太師的建議。
小皇帝絲毫不給其他人繼續反對的機會,直接就認可了蘇太師的提議,就讓禮部盡快着手去安排此事。
禮部尚書的臉都快黑成了鍋底灰了,只是沒有其他人站出來,他也反對不了。
直到現在,很多人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了朝堂上一些微妙的局勢。似乎從蘇太師回歸上朝之後,聞太傅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一開始好像沒有這麽明顯,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有些不對勁了。
以蘇太師的地位,聞太傅比不了蘇太師也是正常的,可若是蘇太師明顯的針對聞太傅就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了。
對于很多沒有站隊的官員來說,這兩位都是東淩國的棟梁,沒有道理互相攻擊,除非是有什麽他們不知道的秘辛。
一旦懷疑的種子種下,就會有人去探尋真相。
而此時聞楚也确認自己應該加快動作了,如果再不出掉姜宛亦,恐怕會有更多的人聯合起來。盡管這位太後不過是個小姑娘,卻是連接了前朝和後宮的重要角色。
如今榮安長公主站在了她的陣營中,那麽恐怕她身後母族的人也會所動搖了。原本榮安長公主只是個早晚要嫁人的公主,可一旦成了女官,就完全不同了。
就和聞楚想的一樣,姜宛亦也确實希望能夠借由榮安長公主獲得其母族人的支持,不過這事不是長公主能辦成的,他們還得去找找德太妃。
因為現在小皇帝年紀還太小,後宮中除了姜宛亦,就只有先帝的一些妃嫔,且先帝并不重女色,妃嫔不過十幾人而已,其中唯一還在世且有子嗣的,就只剩下了德太妃了。
德太妃自先帝離世後,就不過問任何事情了,姜宛亦曾經想去給太妃請安都被據之門外,也只肯放榮安長公主進門。
早朝之後,小皇帝就繼續去好好學習了,姜宛亦早就和榮安長公主約好了去德太妃的寝宮請安。
聽到女兒是和太後一起來的,德太妃歲雖詫異,但還是讓人進來了。
以前先帝在時,因為先皇後早逝,後宮一直是德太妃代為管理,所以有時候姜宛亦被宣進宮,都會去給德太妃請安,也因此和榮安長公主交好。
“亦兒給德太妃請安。”
正在打坐的德太妃,緩緩掀開了眼皮,但一直沒有看向姜宛亦,“太後客氣了,如今的身份,應當是我這老婆子給你見禮才是。”
“太妃折煞亦兒了,都是一家人,不必講究這些。”姜宛亦看了一眼長公主,榮安給她點了頭,才繼續說話,“今天來找太妃确實是有些唐突,只是有事情想和太妃說。”
德太妃已經猜到了姜宛亦來找自己肯定不是真的來請安的,她雖然閉門不出,可也是知道很多事情的。今天她來找自己,怕是和自家女兒有什麽關系。
“瑤瑤,有什麽事,你自己說,別麻煩了人家太後娘娘。”
榮安長公主給了姜宛亦一個抱歉的眼神,她家母妃确實是個很難搞的人,這怕是要給姜宛亦一個下馬威,好讓她不能欺負了自己。
榮安長公主挽住了德太妃的胳膊,跟她說了這兩天發生的事情,并沒有任何隐瞞。“母妃,你知道我的,如果能在宮中做女官,肯定是要比随便嫁個人要好得多的。而且這對外祖、舅舅他們都是有好處的。”
這會兒德太妃也聽出來了,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只是不是她娘家人有沒有好處,而是想要拉攏他們,幫那小皇帝站臺罷了。
“你主意大了,我這個做娘的也管不住你,既然太後和陛下都應允了,你去做便是。”
姜宛亦不是個被動的人,她知道自己這點道行德太妃早就看穿了,只有誠實或許才能打動她。
“太妃,我承認,讓瑤瑤做這個女官,我确實是有私心的,但是我們這麽多年的好友,我是絕對不會害她的。如今謝家大不如前,從前因太妃您的關系,大家還願意給謝家幾分薄面,可先帝去後,謝家的境遇您可知道?若非謝家人沒有話語權,當時那些朝廷官員們又怎麽敢逼着瑤瑤去南穆國和親呢?”
“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守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這點太妃應該比我更明白。”
德太妃也想起了前兩個月女兒差點被迫和親的事情,到底是有些搖擺了。“和親的事,多虧了你,我應該謝你的。只是你也說了,謝家已經比不得從前了,那你又為何一定要得到謝家的支持呢?”
“我并非是為了謝家,而是希望東淩國的忠臣們都能支持陛下而已。謝家是百年世家,底蘊深厚,謝家也是有爵位在身的。如今謝大人官職雖非要職,可是以後呢?如今這朝中太多人有異心了,如果我們不能團結起來,将他們拉下來,那以後怕是會越來越難。”
“我如今扮演着惡人,是為了讓陛下早點成長起來,而這也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太妃或許不知道,早就有人勾結外敵,想要毀掉我們東淩國了!”
姜宛亦并沒有說出聞楚,但這個消息還是讓德太妃十分驚愕。如果真有這樣的人,為何之前先帝在時沒有任何端倪?
“若是太妃還是不信,你不妨想一想,太子戰死沙場,就一點都不可疑嗎?還有最近馮家的事,若是沒有任何貓膩,他們會犧牲掉自己家一個嫡出的子嗣嗎?”
德太妃的思緒回到了那時,先太子戰死,馮大将軍重傷,先帝得到消息後急火攻心直接大病一場。那時自己為先帝侍疾,先帝是不是也有過懷疑呢?
“此事,讓我再想想。瑤瑤,你先送太後回去吧。”
“那亦兒就不打擾了。”姜宛亦沒有逼着她表态,既然松口了,那便問題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