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嘩然
嘩然
姜宛亦和小皇帝提了晉王淩璟珩下午過來提的事情,希望小皇帝能夠允許。
對于這個二皇兄,小皇帝其實并不熟悉,平日裏也沒有過多接觸,一方面是兩人年齡比較懸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淩璟珩本身就不愛和人來往。小皇帝只記得太子哥哥平素比較照顧他,還曾經和自己說起過,他二皇兄身份處境比較尴尬,所以不可與他為難,所以他們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麽矛盾。
而且小皇帝也記得前陣子姜宛亦反對長公主和親時和自己說過的話,雖然他們幾個不是一母同胞,但都是父皇的孩子,理應同氣連枝,一直對外才是。
一直沒有得到回答,姜宛亦才開口問道:“還有什麽問題嗎?”
姜宛亦不會強迫小皇帝做不願意的事情,但是看着孩子好像是走神了,并不是不贊同這件事。
小皇帝回過神來才回答姜宛亦:“只是突然想到,二皇兄這麽做,是不是也是因為不想讓人看扁了我們?就像皇嫂說過的,我們應該相互扶持。皇兄以前也說過二皇兄其實人挺好的,只是我們實在是不熟悉,就沒有了解過他。如果二皇兄是站在我們這邊的,那麽我肯定是支持二皇兄的選擇的,也相信他一定能做到。”
姜宛亦有種孩子長大了的感覺,“你能明白就好,只是到時候恐怕有些官員又要上竄下跳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小皇帝重重點頭,這段時間他已經很熟悉這些官員們的行為了,不管自己的決定是不是好的,總會有人跳出來反對的。
“皇嫂,其實,我還有個更大膽的想法,只是……還需要一個人幫忙。”
“你盡管說。”孩子有自己的主意,姜宛亦自然是要支持的。
小皇帝“嘿嘿”笑了兩聲道:“皇姐現在還生我的氣嗎?我想找她幫忙。或者說,我先問問她想不想改變一下自己……二皇兄可以去參加恩科,皇姐應該也可以去吧?”
“讓你皇姐去參加恩科?你是先讓她也入朝為官?這怕是不容易。”姜宛亦和榮安長公主很熟,深知她的性子,若是小皇帝真有這個想法,那榮安怕是真的敢答應。
“入朝為官肯定是不太可能的,那群老古董絕不可能同意。但是我覺得可以這樣……”
小皇帝給姜宛亦說了自己的想法,姜宛亦聽完也很是驚訝,孩子這都已經會拿捏人心了嗎?
“那你皇姐那邊,是你自己去說,還是我陪你去?”
Advertisement
“還是皇嫂陪我去吧,我怕皇姐不願意見我,也不想聽我說話。”
宮裏人多,姜宛亦不想在事情沒有确認前有任何意外,于是就借口讓長公主一起來壽安宮用膳,把人叫來了自己這裏。
就如同小皇帝猜測的那樣,榮安長公主還是看這個臭弟弟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進來後只給太後行禮,就好像沒有看到皇帝也在屋裏似的。
“趙公公,哀家和弟妹們一起吃飯,不用那麽多人伺候,還勞煩您安排一下。”
姜宛亦一開口,趙公公馬上就往外趕人,整個屋子裏就只剩下幾個親信之人在了。
榮安長公主也看得出,姜宛亦這樣肯定是有事要說,不能讓外人聽到了。“皇嫂有什麽要吩咐我的嗎?”
姜宛亦笑道:“不是我要吩咐你什麽,只是有人想找姐姐說話,又不好意思自己說而已。”
小皇帝被姜宛亦說得臉都漲紅了,但還是硬着頭皮,先和人道歉。“皇姐,上次和親的事情,你不要生我的氣了。我那會兒也是被人忽悠了,現在我已經想明白了,我們才是一家人,不能做出對不起家人的事情。我跟皇姐道歉!”
榮安長公主就算再生氣,也不會為難一個孩子,畢竟人家都道歉了。“哼,你知道就好,我也是沖着皇嫂的面子,早就不跟你這小屁孩計較了。”
別看榮安長公主嘴上不饒人,還沒有半點尊卑之分,可也是因為知道他們合該親近些才這樣。
“皇嫂說你要找我說話?就只是這個事?”
小皇帝還是有些怕榮安長公主的,畢竟小時候沒少被這個皇姐揪住打屁股。“我先說好,這事還是看你自己的意願,我并不強迫與你。”
榮安長公主擡了擡下巴,不在意道:“你說便是,我聽聽再做決定。”
小皇帝把下午淩璟珩來找姜宛亦的事,和自己的計劃都和盤托出。起初榮安長公主沒當回事,後頭卻越聽越認真了。“你這想法挺有意思的,我同意了!”
三人達成一致,只有不在宮裏的淩璟珩還不知道明天早上早朝時,還有自己計劃之外的事情即将發生。
第二日早上,淩璟珩一進宮就被人叫走了。昨天他們商量好的事情,也得讓當事人之一了解一下。淩璟珩雖然挺意外的,但是也沒有任何意見,畢竟榮安長公主最後如何,與自己的計劃并不沖突。
“今天孤有一件事,要告知諸位大臣們。大家應該清楚,父皇臨終前封了二皇兄為晉王,但并未來得及給晉王安排官職。孤這兩日想着,也是時候安排此事了,此事諸位大臣們應當都沒有意見吧?”
給王爺安排個官職,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左右也最多是個清閑的挂職,誰也不會在這時候頂撞小皇帝。
見大家都沒有反對,小皇帝的計劃就繼續進行了。“晉王從前久居宮中,大家對他的能力都并不熟悉,但晉王乃是孤的手足兄長,自然不能随便安排一個官職打發了事,于是孤便做了一個安排。”
“正巧恩科在即,晉王能力幾何,不如讓他一起參加恩科的考試,也無需占用名額,按照晉王的恩科成績來做定奪。如此一來,孤也不至于對不住父皇。”
果然,小皇帝一說完,立刻就有人蠢蠢欲動,想要說點什麽。但是現在誰都不能随意打斷皇帝說話,胡亂插嘴。否則這小皇帝一不高興就要把人拉出去杖打。
“只是這單獨讓晉王參加恩科的考核,孤覺得也不太合适,所以就想着……榮安長公主也才華出衆,父皇生前也總是誇贊于她,不如讓她二人一同參與,大家覺得如何?”
小皇帝此言一出,現場一片嘩然,甚至有人懷疑自己是不是歲數大了,耳朵出什麽問題了。
“陛下三思啊,女子參加科考,這成何體統啊!我東淩國從無此先例啊!”
“萬萬不可啊,別說榮安長公主,即便是晉王也于理不合啊!”
“若是讓考生們知道這次恩科如此胡來,會寒了天下學子的心啊!”
殿中一片質疑和反對,然而此時姜宛亦卻突然大聲的嘆了口氣,讓所有人瞬間噤聲。
“陛下,哀家可是記得,當初大臣們執意要将榮安送去和親的。哀家原以為是他們以為榮安有這個本事,能憑借一己之力就扭轉我們東淩國的局勢呢。不過如今看來,咱們東淩國的大臣們,到底還是看不起女子的。哪怕是先帝贊許過榮安,他們也不當回事呢。”
小皇帝也接着姜宛亦的路子一起演戲:“哎,孤也沒有想到,皇姐那般有本事的人,難道就只能以後随随便便嫁個人了此餘生嗎?孤不過就是想要讓皇姐做個女官,幫着太後分擔一些罷了……”
大臣們豎着耳朵聽着,原來不是要讓長公主科考入朝啊!若是這樣,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女官和正經的朝廷官員還是不同的。
“陛下,臣有一言。”此時,淩璟珩也适時的站了出來。
“皇兄但說無妨。”
“此事因臣而起,既然大臣們不贊同,臣也不是非要做這個官不可,不如陛下遠遠的給臣一個封地,臣去封地上做個閑散王爺便是。”
淩璟珩早上并不是只聽了一耳朵就完事了的,他是幾人中最年長的,也該為這出戲做些貢獻。
先帝臨終只封王不給封地,那就是要讓二皇子留在都城的意思,如果小皇帝因為這些臣子的關系,把自己的皇兄趕出了都城,那将會後患無窮。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絕不是好事。
說不好晉王前腳去了封地,南穆國後腳就要打過來了,一個小孩兒當皇帝還一盤散沙的國家又有何懼?
如他們所料,很快就有官員改變了主意,生怕小皇帝真的亂來,一個個全都改口了。
可這會兒小皇帝又不買賬了,用先前他們反對的話來怼回去。“可你們方才不是說了,女子參加科考是萬萬不可的,王爺參加也會影響考生們的,讓他們寒心嗎?”
衆大臣們啞口無言,已經看穿一切的蘇太師才終于開口。“陛下,臣從前也教導過先太子和晉王一段時間,雖然接觸不多,但是也記得晉王的才學并不輸先太子多少,若是真的參加科舉,也是必定能考上的。臣鬥膽,不知晉王和長公主殿下是否為了我東淩國這次科考,犧牲一下自己?”
姜宛亦就知道,蘇太師一定是會願意幫助他們的,這時候也該請榮安長公主華麗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