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又見小太監

又見小太監

管事公公直接被撤職不說,上次的杖刑才剛好透,就再次被打,而且因為貪得銀子多,這次直接要打五十大板。

長公主也自己有些私心,上回她就看此人不順眼了,但是為了拿到證據饒了他一命,這次自然是不會放過了。侍衛們打板子的時候絲毫沒有放水,再加上這掌事公公平時享受慣了,身體本就虛,人連四十板子都沒撐過就咽氣了。

一條命當場就沒了,剩下的人自然是不敢再心存僥幸,該老實交代的就都自己說了,坦白起碼還能從寬,能夠從輕發落,不然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下場。

禦膳房掌事公公被杖斃,這事自然也是瞞不住的,那凄厲的喊聲足以傳到禦膳房外頭,甚至還不等長公主走出禦膳房,這事就已經傳遍整個內宮了。

這也是姜宛亦和長公主的計劃之一,殺一儆百,才會讓更多人忌憚,甚至露出馬腳來。

該罰的人罰了,接下來就是招安時間了。

各宮的大小管事選拔采取內推和自薦并行,所有人都可以推薦自己認為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自薦争取管事的位置。

當然不管是自薦還是別人推舉,都不可能是空口無憑的,總得拿出自己的本事來。要坐上管事的位置,一是要有管理能力,另外也得相對應的技能水平過硬,否則又怎麽能管得了別人呢?

大多數人都是願意試一試的,反正沒輪到自己也并不吃虧,于是除了有兩個是被其他人推薦的之外,還有十幾個人都是自薦站出來的。

管事的考核也并不複雜,只要一輪實操和一輪答辯即可。想好自己想要競争的位置,做出對應的東西,再拿着自己準備的東西來闡述競選宣言,長公主也會提一些問題,來考核這些人的應變能力。

禦膳房的這些人中,長公主還看到了一個眼熟的人。上回太後姜宛亦被下毒,站出來作證檢舉禦膳總廚的那個小太監。想到上次的事情,長公主對這個小太監的印象好了不少,是個有眼力見的,也有膽色,直到抓住機會,一會兒可以着重觀察。

禦膳房的實操考驗是最直接的,大家能做的就是普通菜肴、藥膳、糕點和釀酒。不過考慮到釀酒不是馬上就能看到結果的,所以選擇這項的人只看手法和創新,安排了一個會釀酒的禦廚在旁邊監督評分。

長公主給了一個時辰的準備時間,讓大家在考核時間內拿出自己的成品來。而這段時間長公主自然也不會閑着,她會再次看一遍這些競選者們的履歷,雖然這些生平履歷好像沒什麽用,但其實也能看出些端倪來。

剛才注意到的那個小太監進宮兩年,父母亡故,家中只有一個姐姐和外甥。這個情況還是挺耐人尋味的……家裏只剩一個女眷和孩子,按理說作為家裏唯一能挑大梁的男人,又怎麽會選擇進宮呢?即便是找個富貴人家做小厮都比進宮要好,至少還能有機會傳宗接代。

而且既然能這般犧牲了,那麽為什麽沒有想到,孤兒寡母肚子在宮外會不會有什麽危險呢?

Advertisement

長公主察覺到了問題,但是上次他檢舉了禦膳總廚,也證明了他不是聞楚的人,那他會不會是其他人在宮中的棋子呢?

姜宛亦雖然沒有對長公主說得太明,但是聞楚的一些野心卻也是說了的。或許她不清楚還有沒有其他的勢力,但是若是聞楚的人,是絕對不能要的。

看完了這些人的資料,陸陸續續也開始有人完成了自己準備的東西,先完成的就可以先來接受後面的考核。

問的問題都是長公主通過剛才的這段時間針對性的提出的,很多人雖然在手藝上還不錯,但是應對問答卻不太妥,甚至連自己準備的競選演說也不如人意。

禦膳房和其他宮不同,菜做得好不好還是其次,畢竟主要做菜的還是禦廚,更注重的還是管理能力。

小太監完成的時候已經是最後幾個了,小太監端着自己準備好的菜上前。

“奴才小桂子,想競選司藥一職,準備的是茯神紅棗小米粥,這道藥膳有寧心安神,滋補氣血的效果。殿下最近為內宮事務奔波,希望這碗粥能給殿下帶來些許幫助。奴才以前在宮外的時候當過藥房的學徒,有學過一些藥理知識,很多藥材也都認得,所以奴才對自己競選很有信心。”

“其實奴才還想競選禦膳房總管之職的,不過前頭殿下有說過,禦膳總管之位會暫時輪崗,所以奴才覺得只要能成為司藥,之後輪崗時也能展現出奴才的本事。”

長公主很是意外,這小太監竟然這麽直接的說出自己的野心,似乎完全不考慮這樣會不會給自己樹敵。

“倒是挺敢說的。上回太後中毒之事,你也是立了功的。今天你如果表現得好,那本殿下就會優先考慮你。這樣吧,你不如再說說為什麽要進宮?本殿下看你家中只有一個長姐和一個外甥,難道你不需要給家裏留後嗣嗎?”長公主沒有把疑問憋着,而是直接問出口,看看他會怎麽解釋。

小桂子立馬跪下,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不敢欺瞞公主殿下,長姐的孩子随母姓,便是我們家的後嗣,因此并非一定是奴才傳宗接代。而奴才選擇進宮,可以免除家中的賦稅是其一,另一點也是因為先太子和晉王殿下。”

長公主微眯起眼睛,若是想要胡亂往皇兄身上扯關系,她可是不願放過他的。

“奴才幾年前年紀尚小,長姐又是女子,故而在外總是受人奚落和欺辱。有一回在外頭,有歹人想要對長姐企圖不虧,我上前護着,卻打不過對方人多勢衆。幸而當時遇到了太子殿下和晉王,救了奴才和長姐。奴才前頭說的在藥鋪當學徒,便是先太子殿下提奴才找的工作。不僅如此,兩位殿下還幫長姐安排去了一家繡坊工作,那間繡坊是太子妃也就是當今太後名下的産業,太後仁慈,對繡娘們都很好,還提供免費的食宿。所以兩年前,奴才才想着報答兩位殿下和娘娘的恩情,趁着宮中選人就報了名。”

這個故事說得太細了,還牽扯到了姜宛亦,若是有一丁點假話,很容易就會被拆穿。長公主自然會去求證,不過她心中基本上已經是相信了他的說辭,若他說的是真話,那麽之後這小太監會對他們有大用處。

“本殿下自會派人去查你所言是否屬實,若是真的,你倒也是知恩圖報的人,宮中也最缺你這樣秉性之人。”

“謝殿下誇贊,也希望殿下能給奴才這個機會,奴才必不辜負幾位殿下和太後娘娘。”

小桂子的話自然是真的,沒有一句虛言,但他也是有隐瞞一些事情的。

其實早在半年前,他就已經和晉王有接觸了,他也很多人一樣,接受不了先太子戰死沙場的消息。那時先帝也病重,晉王會在床前盡孝,有時候會親自來禦膳房為先帝準備吃食,也是那時候晉王遇到了自己。

他向晉王坦白了自己進宮的意圖,而晉王那時便信任了他,希望在必要的時候聽從一些安排。

上回太後姜宛亦中毒,雖然因為事發突然,沒有接到指示,但是他一直知道禦膳總廚背後之人心思歹毒,他根本沒看到什麽交易現場,而是故意扯謊,誰也不能證明他撒謊,還能把惡人拉下馬,何樂而不為?

事後晉王找過他,雖然也說了下次不可魯莽行事,可他并不後悔。

小桂子想要報恩的心是真的,如果自己能當上管事,或許也就能更好的報答他們,所以自然是要向長公主挑明心意的。

長公主想問她的話也都問了,就讓他退下,繼續下一個人了。

各宮的選拔和考核結果并不是當場就宣布的,長公主還會回去和姜宛亦再進行商量。

長公主回去自然也問了姜宛亦那個小太監的事,姜宛亦自從重生之後,根本顧不上自己家中給她的那些産業,直到這會兒長公主問起她才想起來。

“确實是有個繡坊,裏頭的繡娘主要都是些家中困難或許無依無靠的女子。只是這些鋪子平日裏并非是我親自打理的,先太子殿下也并沒有找我說過此事。”

姜家各個鋪子的管事都是可信的,她很少親自過問什麽,自己也只是偶爾去看看而已。

不過這其中真假也很容易判斷,鋪子的管事肯定是知道其中細節的,派人出宮去問問便知道了。

這件事姜宛亦也沒有假手于外人,而是讓身邊的如星去了。在宮中,她們可信之人太少了,如果這件事确實是真的,那就得慎重對待。

兩人繼續挑選了剩下的幾個名額,除了小桂子之外,其他人都有了定論。

“明日是去尚儀局?”姜宛亦想起了前世在尚儀局有一個小宮女,或許也可以為己所用。“我随你一起去吧。”

長公主對姜宛亦的決定不會有任何異議,便爽快答應,約好了明天的時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