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整頓內宮
整頓內宮
恩科的考核選拔還沒有結束,榮安長公主已經收到了正式的女官任命,成為了新一任宮正司宮正,協太後統管、監督內宮一切事物。
現在小皇帝有蘇太師幫忙照顧管教,也不像以前那樣依賴聞楚了,姜宛亦也就能先安心的做點自己想的事情了。
如今內宮之中被安插了太多聞楚的人,時時刻刻都需要小心謹慎,所以清理內宮中人也是當務之急。
之前姜宛亦不太适合大刀闊斧的動人,也沒有時間和人手可以用。現在有了榮安長公主,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任命之後,德太妃那邊也第一時間把身邊的李嬷嬷放到了女兒身邊。原本榮安是不想接受母親的好意的,但是德太妃根本不給女兒拒絕的機會,她身邊伺候可信的人有很多,但是只有李嬷嬷是跟着自己管過內宮事務的。
“太後娘娘,我們太妃娘娘讓老奴過來不僅僅是為了長公主殿下,也是希望能為太後分擔一些。太後和公主殿下雖然身份尊貴,年紀也輕,宮中有些刁奴可不是用身份就能壓人的。”
姜宛亦也明白德太妃的用意,心下很是感激,而且德太妃不想出現在人前,她也就支持她的選擇。
新官上任三把火,姜宛亦也正好借着長公主的任職,兩人一起放下這把火。
之前的內宮是是德太妃在管,而自從姜宛亦成了太後,前期一直都是渾渾噩噩,而在她重生後,也主要是在操心小皇帝的事情,所以就算他們鬧大了,也算不到德太妃的頭上。
在長公主接手前,算得上是內務府在自行管理各宮事務,維持着基本的運作。所以長公主在第一時間就找內務府要了一份內宮人員的花名冊。
這一看才發現如今內宮的分工責任實在是混亂!
自從德太妃卸任內宮大權,而新任太後完全沒有管理內宮之後,內務府竟然擅自調整過整個內宮宮人的職務。就比如禦膳房,從前禦膳房除了掌事公公,下面還有司膳、司醞、司藥、司饎分別管理不同的細項,可如今卻都是各幹各的,完全沒有區分。
尚儀宮、尚衣局、尚宮局、尚寝局也都是這樣,職能混亂不堪。
直到此時,姜宛亦才發現他們居然當着自己的面就敢這麽明目張膽。“內宮的整頓确實不能再拖了,否則像之前那樣下毒的事情,不知道還會遇到多少。”
“太後是怎麽想的?是徐徐圖之,還是快刀斬亂麻?”長公主知道自己能有這個機會也是因為姜宛亦和小皇帝的支持,自然也是優先問姜宛亦的意見,沒有直接自己做主。
Advertisement
“這宮裏的蛀蟲還是盡快處理得好,正好這次找內務府要了名單,我們這幾天先仔細看看,到時候一起解決。”
如今宮中的宮人也有些太多了,而宮裏的主子就這麽幾個,算上先帝的後妃還在宮中的,總共還不到三十人。按照內務府遞上來的名單,宮女太監卻是有近千人。
按照小皇帝如今的年紀,最少也得再要等六七年才會開始有後妃,這麽長的時間,完全是可以精簡人員的,等到以後有需要了,再進行招募也完全來得及。
除了各宮主子的宮人配置不做改動,其他各內宮衙門的都可以減少,甚至有些地方的人員明顯是不合理的。
不過如果人員減少得過多,也避免引起混亂,所以最後姜宛亦和長公主一起進行了計算,決定減員三百人。
這個消息一傳開,定然會有無數人不滿,所以減員自然也不會是直接讓人走的。這次內宮的減員,會給到每個被減員的宮人六個月的月例作為補貼。
至于怎麽減員,誰走誰留,姜宛亦和長公主也聽了不少李嬷嬷的意見。
首先是自願原則,雖然一般來說,宮女超過二十五歲就可以離宮了,但也有各種原因導致沒能走成的,而太監一般一進宮就是一輩子。這次只要自己想走,把名字報到內務府,就可以出宮了。
其次是看年齡,宮中超過四十五歲的宮人,如果仍舊沒有混上什麽小管事的,也将會被清退。而這些高齡宮人,會得到雙倍的賠償。
當然如果他們不想走,也可以在最後的機會給自己競争一些小管事的職位,如果能選上了,也就可以留下了。
剩下的名單那就得看她們的火眼金睛了,那些好吃懶做、品行不端的都應該趕出宮外。
而在宮人削減之前,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整合內宮宮人的制度等級。
很多空缺的管事崗位都要将人員補足,而那些已經是管事的人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因為太後和長公主要對這些人進行考核檢驗,把一些不是靠真本事上位的人都撤下來。
如果有誰不願意配合的,那就直接逐出宮去,甚至不會得到那六個月月例的補貼。
內宮的宮女太監可不像是前朝的官員們,可以盡情講他們的忠君之言,宮人只是雇傭關系,即便是有大半的人不願意要反抗,宮外也有的是人想進來的。所以他們不敢鬧,就算心裏有想法也只能憋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員安排不合理的,或者是因為以前得罪過誰被發配了苦差的,這次都可以撥亂反正。
姜宛亦要大清理,但是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她們給自己拟定了一個目标,要在一個月內肅清內宮的各種問題。
長公主也會挨個地方去,親自監督管理這次的減員行動。
內宮減員的消息一放出,就有不少人自己報名願意走的。但是這批人也沒有直接就讓他們離開,而是等到名單全部确認之後,一次性讓宮人們離宮,不過如果是被查到有什麽問題的,就會立刻被逐出宮去。
第一個被選中的就是禦膳房,上次太後中毒事件之後,所有人都一直夾着尾巴做人,生怕再有什麽問題。
禦膳房除了宮女太監之外,還有一些禦廚,而上次禦膳總廚被革職抄家之後,這個位置也一直懸空着。這些禦廚們原本還以為這次長公主新官上任,說不定他們都有機會了,結果帶給他們的卻是噩耗。不僅沒有人能晉升,而且禦膳總廚的的頭銜還被取消了,所有人都平起平坐。
不過禦廚們倒是很快就接受良好,自己沒機會,別人一樣沒有,而且沒有減少禦廚的人員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不過其他人就沒有這麽好命了,因為誰都不知道,這次要減少宮人背後,到底意味着什麽。
禦膳房是一個油水最大的地方,最容易被占各種小便宜。從太後和長公主要求內務府上交今年的賬目的時候,內務府的人就已經意識到不對勁了。
所有的采買工作是各宮和內務府一起進行的,禦膳房比其它宮雖然不是什麽大錢,但卻是每天都要采買的,積少成多,可不比人家撈的少。
因為整個整頓內宮的事情都繞不開內務府,所以姜宛亦不打算對內務府下手太狠,主打一個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只要願意自己承認,且上交贓款的,都不予追究,但是後頭要是被發現了,那可就不是趕出去這麽簡單了。
所以明面上長公主第一個是找的禦膳房,其實內務府才是被頭一批整頓的。收到內務府交上來的錢,其實姜宛亦有猜到肯定還有人多少藏了點,但是她也不打算下手太狠,免得影響了後面的動作。
其實最主要的,也是因為姜宛亦內務府總管的了解,這老頭虛榮貪財又怕死,上輩子就是因為他被聞楚籠絡了,聞楚才能這麽輕易的侵蝕了後宮的勢力。
“本宮知道,你貪墨的絕不止這些,但是如今本宮和長公主要在後宮立威,也需要你們這些老人的幫忙。你只要好好幹,沒人會動你的位子,本宮和長公主也會給你額外的賞賜。但你最好也不要想存有異心,你想想是本宮要你的命比較快,還是別人救你比較快。”
這內務府總管從小就進宮了,宮外沒有什麽念想,就連這貪財的毛病也是因為虛榮而已,只要他能在這宮中有絕對的體面,又怎麽會去冒險攀附聞楚呢?
果然他在聽了姜宛亦的承諾後立馬變了嘴臉,這幾日完全就是太後和長公主的狗腿子一般。
如今查到禦膳房時,他眼睛直接朝天,拒絕接受任何人的暗示。
禦膳房負責采買的那位公公其實很聰明,早早就報名要離宮了,只是他以為報了名就完事大吉,卻沒想到也一樣會被盤查。
這也是為什麽姜宛亦要求将事情全部完成後,減員的三百人一起出宮的原因。
那位采買公公最終還是被查了出來,只是他到底是撈的油水不多,早就已經花完了,還不上錢就只能挨板子。
禦膳房的掌事公公自然也是跑不掉的,上次的事情除了打板子沒有對他進行額外的處罰,這次就跑不掉了。油水的大頭是他拿的,又是個沒什麽管理能力的,他的下場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