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年
新年
刑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自然有人虎視眈眈,一般各部尚書都是從侍郎進行提拔的,但是目前刑部的兩位侍郎資歷都不太夠,吏部那邊也覺得直接升其中任何一個都不太合适。
當初那個檢舉紀聰的左侍郎多少有表忠心的意思,但是姜宛亦覺得這人示好就未必真的是個好的。若有證據為什麽沒有早早就拿出來,非要等到事情幾乎快結束了的時候呢?
最後這尚書的位置還是空了出來,讓兩個侍郎共同管理,如有兩人不能達成一致決定的,那就再上奏報給小皇帝。
折騰完那件案子,也就到了新年了。
東淩國的官員有二十天的假期,從臘月二十六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但各部需要安排人員進行輪值,只有京兆府和巡城的衛兵是不能休息的,甚至還要加強城中的安全管理。
不能休息的還有小皇帝淩璟游,因為過年的時候各個衙門也不上值,他就不用出宮,只要在宮裏自學其他的就好了。如今朝堂局勢雖然越來越好了,但是小皇帝還是得早日獨當一面才行。
而姜宛亦還要去北虞國,北虞國的迎接儀仗大約是正月初五初六左右到東淩國都城,所以她還得安排好自己離開後小皇帝的生活和學業。
這一趟姜宛亦要離開兩個多月的時間,可能會發生各種事情,所以她要安排交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內宮的管理大概是最不需要她操心的了,這段時間來長公主已經把內宮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了,就算真有什麽事情,還有德太妃在,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關于小皇帝的學習,除了新年期間停止出宮學習的環節,也把聞楚的課給停了,美其名曰讓太傅休息。不過既然不讓聞楚來,自然也就不好讓其他人教小皇帝了,春節的這二十天就只能全程自學了。
不過姜宛亦還是有別的主意的,明面上不能找別人,但是姜宛亦私底下卻讓蘇太師給小皇帝拟了一份學習表,趁着叫晉王進宮的時候帶給他們,這樣小皇帝也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
這段時間蘇太師也對小皇帝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倒是沒花太多時間就整理出了一份新年期間的學習計劃。
就是後面等姜宛亦去北虞國之後,還有十來天的時間就沒人監督小皇帝學習了。
“皇嫂,你應該相信我,我自己可以的,不需要別人一直盯着的。”對于姜宛亦想找人監督自己學習這件事,小皇帝是有些傷心的,真的不考慮信任一下他嗎?
姜宛亦自然不是不相信,也只好解釋道:“我自然是信你會好好學習,只是你自己一個人,沒個人陪着,那遇到有不懂的怎麽辦?而且自己一個人學和找個人一起,一定是不一樣的。”
Advertisement
小皇帝現在年紀小,還需要有人引導,若只是找個人看着他,趙公公就能做,何必再找其他人呢?
不過現在他們确實也沒有太多的選擇,能夠合理進宮的,也就只能是晉王了。晉王畢竟是小皇帝的兄長,是先帝的兒子,若是換成了蘇家或者姜家的人,難免會有人質疑兩家的用心了。
最後小皇帝也接受了自己要接受皇兄監督的現實,畢竟連蘇太師和自己說過,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可以多聽聽皇嫂的意見。未必是多高明的建議,但一定是為了自己好的。
今年的新年只剩下了德太妃這一個長輩,姜宛亦自然是無論如何要讓她老人家跟大家一起過年的。原本德太妃是想讓長公主不用陪着自己,讓他們這些孩子們自己過年也能自在些,結果不光是女兒來勸,姜宛亦還直接讓小皇帝開口了。
小皇帝開口那就是聖旨,德太妃也只能無奈應下了。
晉王如今沒有成家,自然也是被叫進宮裏一起過年吃團圓飯的。
除夕前一天,姜宛亦給小皇帝放了半天假,幾個小輩去了一趟京郊的皇陵祭拜先帝後和先太子。
幾個大的都沒說什麽話,只有小皇帝淩璟游說了不少話,最後還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治理國家,做一個好皇帝。
每個人心裏都有些五味雜陳,回去之後都明顯情緒低落了不少。
最平靜的大概就是晉王了,他對先帝後都沒什麽感情,今天願意一起來也只是想祭拜一下自己敬重的太子。
而小皇帝前面說了不少話,回去的路上卻一直一言不發,一直到回了宮,身邊只有姜宛亦的時候,他才終于開口。“皇嫂,你說我今天說的話,父皇、母後,還有太子哥哥都能聽到嗎?他們會不會笑話我吹牛啊?”
姜宛亦摸摸了孩子的頭,“他們會聽到的,你的努力他們一定也會看到的。這大半年來,我們也做了很多努力,而且有那麽多大臣們願意認可你,一起為東淩國努力,一定不會有事的。”
小皇帝乖乖嗯了一聲,“那我去讀書了,今天還得完成蘇太師安排的功課呢。”
去皇陵祭拜的陰霾在除夕這一天一掃而空了,晉王早早就進了宮,姜宛亦也就樂得把監督孩子學習的任務提前讓晉王适應一下。
除夕的皇宮家宴自然是要比平時豐盛很多的,平時姜宛亦要求宮中不能鋪張浪費,她跟小皇帝一頓飯也沒幾個菜,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今天不僅有一大桌豐盛的菜,人也是這些時間來最多的一次,尤其是有長公主這個會活躍氣氛的,這頓飯吃得很是熱鬧。
不過德太妃到底還是不想打攪這些小輩們,吃完了飯就先離開了。大家也知道她可能不太自在,也就沒攔着。
姜宛亦除了小皇帝的學習之外,對晉王和長公主的婚事也是一直在上心的。“你們兩個也老大不小了,我也不催着你們成婚,但是若是有遇到合适的心儀的人,可別藏着掖着,我這做皇嫂的一定會給你們做主的。”
姜宛亦從小就是內定的太子妃,但和太子也并不熟,所以于感情一事上并不了解,但她總覺得比起門當戶對和婚事的價值,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她如今提起,也是因為之前長公主差點被送去和親的事,如今過了年,就又長了一歲,他們二人若是一直沒有成婚,怕也是會惹來麻煩的。和親聯姻這樣的事情,難保不會有人提起。
尤其是這次姜宛亦要去北虞國,她雖然覺得北虞國應該不會是要害他們,但是難保他們會有兩國聯姻這樣的想法呢?
“皇嫂,我之前就說過了,我對那些臭男人都沒什麽興趣,與其嫁人,我還不如在這宮裏做事多幫你分擔一些呢。”長公主早就歇了成婚的心思,她從小在宮裏長大,早就把男女之情看透了。後宮的女人都是沒有感情的,每個人都是抱着目的入了宮,包括她母妃也是一樣。
德太妃很早就跟長公主說過,皇室中人的婚嫁是沒有自由的,能逃過上次的和親她已經很幸運了,根本沒有想過能找到什麽心儀之人。
長公主的心思姜宛亦也是知道一些的,她如今還是這麽說,姜宛亦也并沒有表達出反對的意思。“你如今沒心思也不打緊,只是若你真的遇到合适的人了,或許也會改變想法的。旦憑你本心,誰也不會強迫你的。”
“阿珩呢?”今天這頓團圓飯沒有皇帝太後,也沒有王爺公主,大家都是當做普通的家人一般。
晉王淩璟珩也是搖搖頭,“皇嫂,我是男子,這些事更看的淡一些。我不介意為了東淩國的安定犧牲自己的婚事,可到底也不想辜負了任何一個女子。”
就像姜宛亦和先太子那樣,明明從小就知道以後他們會成為夫妻,但是太子卻從來沒有刻意表達過對姜宛亦的偏愛。從前淩璟珩不明白,還問太子,為什麽不在一些節日去見見未來皇嫂。可是太子卻說,他是儲君,不能談感情,否則會被人拿捏住軟肋。
他如今見到姜宛亦的時候甚至會想,他們這樣陰陽兩隔,會不會才是感情上最好的歸屬。誰也不用再面對着一個自己毫無感情的人。
姜宛亦也不懂為什麽這一個兩個都這樣想,只是到底也沒有改變他們想法的意思。畢竟若是能有選擇,誰會願意和一個沒有感情卻門當戶對的人成婚呢?
她也想過,如果自己不是太子妃,會不會自己從小到大都會和現在不一樣呢?
只有小皇帝對這些事還完全不明白,只知道順着姜宛亦的話來說。“皇兄,皇姐,你們放心,只要你們不願意,絕對不會有人能強迫你們和不喜歡的人成婚,更不會成為利益交換的工具!若是以後有了心上人,盡管和我說,只要對方是個好的,我一定給你們做主!”
大家被童顏無忌逗笑了,也不再去想那些虛無缥缈的事。
姜宛亦過幾天就要離宮了,把她離開前的事情都準備好才是最要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