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滅門真相

滅門真相

“大人,您得救救我啊!這件事要是定了罪,我們紀家可就完了啊!”紀聰見到聞楚就立刻求救,他覺得聞楚未必會就他們紀家,但也實在沒有別的選擇了。

“你那弟弟鬧出這麽大的事情,當初就已經是幫過你們了,你還要我怎麽幫?”當初紀家老二搞出那樁事情,要不是自己幫忙善後,怕是當年紀家就沒了,哪還有現在?

“可是,下官也沒有其他人能找了啊!這些年下官也幫大人做了不少事,您可不能見死不救啊!要是紀家出了事,大人您也沒有什麽好處對吧。”

紀聰話裏話外自然是有些威脅的意味,這些年他幫着聞楚也是坑害了不少人的,自然是有底氣的。

聞楚也早就料到了對方會有這種态度,也只能先安撫。“不是我不想管你,如今朝堂的局勢你看不明白嗎?太後和她背後的姜家、蘇家,都在針對我,陛下也不如從前那般相信我了,我自身都難保。若是有機會,我又怎麽會不管你?”

這些紀聰自然不會不知道,但他也不覺得聞楚會一點辦法都沒有。“大人您幫忙想想法子吧,下官知道您的難處,可下官也只能求您了呀!”

“想要救你弟弟是不可能了,這件事怕是早有預謀,你也不可能全身而退。眼下就只能把你自己撇清關系,只要跟你沒關系,你最多就是治家不嚴,如果你是被蒙蔽的,那就還有機會。剩下的,我在替你想想辦法。”

見聞楚松了口,紀聰也是安心了,雖然不知道這聞家到底什麽來路,但是這些年自己沒少得好處。只要他願意救他,他也不至于要反水的。

等到紀聰走了,聞楚的臉色也變了,想要威脅自己,怕還是不夠格。

然而誰也沒想到,紀聰剛從聞家的偏門走出去,就正面遇到了守住待兔的大理寺官員。

“紀大人,你這半夜三更的,跑到聞太傅家裏頭是幹什麽?陛下可是讓你在家禁足的呢。”

紀聰也傻了眼,根本沒發現自己被人跟蹤了。

大理寺的人早就得了指示,如果紀聰偷偷跑出去找人,那對方有可能也是同謀,也要帶回去問話,即便這人是太傅也不例外。

于是紀聰和聞楚被帶到了大理寺問話,見到他的時候,大理寺卿都沒反應過來。“紀大人,你如今正在被禁足,為何會出現在聞府?”

紀聰什麽也不敢說,生怕自己亂說話到時候得罪了聞楚,自己就真的沒救了。

Advertisement

然而聞楚卻直接“出賣”了他:“紀大人是來找本官幫忙的,他希望本官能夠向陛下求情,念在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能夠罪不及父母。”

大理寺卿自然是懷疑的,雖說他不針對聞楚,可是蘇家和姜家的态度放在那,他也難免會謹慎些。“聞太傅,陛下已經下了令,紀大人不管是任何原因來聞府,您應該第一時間将人遣送回去才是。”

“這事确實是本官做得不對,一時沒有想到。”

在聞楚和大理寺卿來回拉扯的時候,紀聰已經飛快的思考完了前面聞楚那番話透露出來的意思。

“杜大人,這事是本官的不是,與聞太傅無關。本官也是一時慌了神,我那不成材的弟弟從小被母親寵壞了,做什麽事我這做哥哥的都願意為他負責,但是家裏的老人真的什麽都不知道啊!那日聽晉王殿下所說,怕是弟弟多多少少跟這件事有些關系的,否則人家怎麽敢随便攀咬朝廷官員呢?只是我也不知道我那弟弟到底做了什麽,這才一時糊塗,跑出門找聞太傅了。”

大理寺卿雖然覺得這兩人的口徑像是串通過的,但是又不是有直接證據證明做了什麽,也只能先把人放回去,再把情況在早朝時做了彙報。

姜宛亦猜到紀聰和聞楚應該是想到什麽對策了,但是他們這邊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查到不少證據,她也并不是非得要紀家的人死,只要能将人踢出朝堂,也算是對聞楚的一次重創了。

湖州那邊也确實查到了不少東西,只要随便找幾個百姓,就能知道當地發生過些什麽。尤其是六合縣那邊,因為紀家家裏出了個大官,紀家那些旁支的人一向都是為非作歹的,老百姓們聽到是皇帝派來查案子的欽差大人,就連忙把紀家和後來那些縣令的所作所為都抖落了出來。

衆口铄金,紀家的旁支根本沒辦法反駁。而特派的官員也從劉瑞提到的幾個人家那邊得到了口供,不少人都是見到過紀明對當年劉縣令的女兒意圖不軌的,劉縣令甚至還把人罵了一頓。

當年劉家的死也是有疑點的,只是那些疑點根本沒有被記錄在卷宗裏頭。

按理說,那麽駭人的兇殺滅門,怎麽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可是劉家人卻是悄無聲息的全都死了。

大理寺的官員也是很有斷案經驗的,雖然這時候證據早就已經全都被銷毀了,但是現場未必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劉家當初住的地方如今荒廢了,當初劉瑞就想着萬一這裏頭有什麽證據,就一直沒敢動,寧可在外頭另外找地方住,如今倒真的派上了用處。

劉宅雖然荒了,但是看得出之前兇殺案的一些痕跡,宅子裏有些地方留下了一些幹涸的血跡,但是屋子卻是完好無損了,這也更加證實了劉家人可能是早就中了毒或者迷藥,在毫無反抗能力的時候死的。

一家子全都中了招,如果是普通的下在飯菜裏都可能性很小,那就只能是水有問題。

大理寺的人找到了劉宅的水井,發現這水井已經腐爛發臭了,仵作看不出這裏頭有沒有東西,但是正常的水井就算是荒廢了,最多是幹涸了,也不會變成這樣,多半是裏頭放了什麽東西的。

結合當時的時間,大理寺查了縣裏所有能賣藥材的地方,很快就找到了投毒的人——正是紀家的一個旁支。這人在藥鋪買走了鋪子裏所有的迷藥,但是藥鋪的人不敢得罪,也就沒有多說什麽。

案子很快就查出了結果,所有的事情都是紀明指使,紀家人給他買了迷藥,混進劉宅投了毒,當天晚上紀明就直接跑進了劉宅行兇。紀明一個人幹不了所有的事情,所以都是要有人陪着的,紀家幾個旁支都是看着他玷污了劉縣令的女兒,還捅死了劉縣令。

除了劉縣令,剩下的人都是紀明身邊的護衛殺的。

至于那些悍匪也是紀明找來頂罪的,但是也許諾了只要他們頂了罪名,後面還會把他們放走的。

而那些勾結包庇的官員也全都被查了出來,所有人的口徑一致,都是說是迫于紀家的勢力不得不聽。

證據被帶回都城後,紀明注定難逃一死,但是紀聰卻堅決不承認自己知道此事。只說是弟弟拿着雞毛當令箭,在外頭狐假虎威,自己根本沒有勾結地方官員。

紀聰有沒有指使那些官員确實是拿不出實質性證據的,他一直都很小心,這些年自己養着那個廢物弟弟,也是存着拿他當槍使的心思,那種腌臜事都不會經自己的手。

紀明見自己的親哥也要放棄自己,就想着拖他一起下水,結果紀家其他人卻口徑一致,都說是他借着哥哥是刑部尚書在外面胡作非為,都不關紀聰的事情。

這案子和當初馮家的不同,馮家是可以完全撇清的,但是紀聰卻不行。幾十條人命枉死,死一個紀明是絕對不夠的。

當初行兇的那些紀家侍衛自然也要陪着一起死,紀家那些作為幫兇的旁支全部判了流放。

原本紀聰咬死不認賬,其實還沒辦法讓他丢官,結果案子的最後,刑部左侍郎卻突然揭發了自己的上司有貪污受賄的行為。往下一查,這刑部有不少案子都是有問題的,都是因為紀聰收錢辦事。

被牽連出來的人也是不少,很多都是跟朝中官員沾親帶故的。有了這一層,紀家也是徹底廢了。

雖然沒有牽連其他人,但是紀聰終究是被罷了官,查抄了貪污受賄所得,最後還得跟那些紀家旁支一起去流放。

劉家的案子總算是在過年前審完了,外頭不相幹的百姓們也是拍手叫好。

小皇帝的聖旨宣劉瑞進了宮,還給他補償賞賜了不少東西,劉瑞朝着小皇帝重重的磕了好幾個頭謝恩。小皇帝對這種場面有點手足無措,只能向旁邊的姜宛亦求救。

“陛下感念你對家人的一片孝心,聽大理寺卿說你的才學還是不錯的,希望你能好好念書,明年重新科考,哪怕只是個秀才舉人,也算對得起你父親的一番教誨了。”

姜宛亦确實很欣賞劉瑞,有這樣的魄力,日後如果能夠入朝為官,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劉瑞這段時間也聽說了這位太後的事情,雖然他沒太搞明白其中的關系,但能肯定這太後一定不是個壞的!

“謝陛下,謝太後娘娘,草民回家之後一定會刻苦學業,不辜負草民的父親!”

送走了劉瑞,姜宛亦就和小皇帝一起讨論了刑部的事,刑部尚書沒了,總得有人頂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