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緊趕慢趕回了榮國府,看着門裏門外一片白,賈敏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眼淚就又流岀來了,揚州離京城太遠,出嫁這麽些年,沒想到再回來竟然是老父親的喪事。

榮國府中早就接到消息、,一看外面馬車到了便慌忙迎出來了幾十號人。

看此情景,賈敏也顧不得觸景生情了,既然府裏已經知道他今日到來,那裏面應該也都安排好了,收拾好自己讓馬車進府,賈敏什麽話也不說直接去了靈堂。

從揚州一來一回己經近一個月,國公爺的靈柩早就送回了金陵老家,如果直接去金陵,賈敏或許還能見着,但是在京城,就只剩下了一個牌位。

靈堂之中守着的人不少,看到賈敏過來也都起身過來,這位在國公爺生前最受偏寵,現在國公爺不在了,還不知道要怎麽傷心呢。

抹了幾把眼淚之後,邢夫人上前将賈敏扶起來,讓人在這兒守着然後帶着她去榮慶堂看看?她沒想到小姑子一回來就到了靈堂,所以也沒想過該怎麽接待,情急之下就只能看着辦了。

反正以她如今再府中的地位,再差也不過如此了。

老太太這會兒正在榮慶堂休息,小姑子總不能一直在靈堂哭着,這樣國公爺在天之靈看着也傷心,而且,老太太在榮慶堂也等了有一段時間了。

低低的嘆了一口氣,邢夫人扶着賈敏,看她傷心成這樣心裏也不怎麽好受,但是她生來就不是能言善道的人,因此也說不出什麽安慰的話來。

邢夫人是繼室,嫁過來不就小姑子也出嫁了,兩人算不上太熟悉,因此她也不好開口說些什麽,更不用說什麽有什麽親近的舉動了。

賈敏對這個嫂子的印象也不深,這時候她也沒心情做什麽拉進關系的事情,二人一路無言,帶着頭婆子們便去了榮慶堂。

賈母坐在上位上捏着手裏的佛珠,身邊難得不見一群孩子環繞,反而只有鴛鴦和王夫人兩個。?又出去看了一趟,看已經有人朝着這邊跑過來,鴛鸶放下簾子走進來低聲道,“老太太莫急,大姑娘已經下船了,離到家還會遠嗎?

聽了鴛鴦的話,賈母手中的佛珠轉的更快了,“敏兒已經好幾年沒有回來過了,她一個人遠嫁到江南,也不知道過的好不好。”

江南那地界兒,怎麽比得上京城,當年國公爺要把敏兒嫁過去的時候她就不怎麽樂意,林家已經沒落的差不多了,就算林如海考上探花了又能怎麽樣,還能有多大本事不成。

京城裏不是沒有家世上好的青年才俊,仔細挑選也能給敏兒挑岀來一個佳婿,何必非要讓她去那麽遠幾年也見不到一次的地方?

心裏這麽想着,賈母對林家的态度就不怎麽好,尤其是聽到這次賈敏是一個人回來,林如海和她那兩個外孫還都在揚州,她心裏的不滿更是連掩飾都不加掩飾了。

Advertisement

王夫人在旁邊看着,慈眉善目的表情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似乎根本沒有聽見老太太在說什麽?鴛鴦還在旁邊勸着,大姑娘如今兒女雙全,林府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人,大姑娘在那兒再自在不過了,老太太何須擔心這些。

在一旁勸了好一會兒,就在賈母等不及要去找的時候,鴛鴦終于聽見外面傳來了邢夫人和大姑娘過來的消息。

聽着下人還沒有轉變過來的稱呼,賈敏的眉頭皺了一下,以為是他們太激動所以才這樣,于是也沒怎麽在意,很快就将事情扔到了腦後。

但是到了裏面,被母親拉着一陣心肝寶貝兒心疼的時候,賈敏終于察覺到哪兒不對勁了。

她在揚州過的很好,是什麽給母親一種她在外面受苦的感覺?

擡眼看了一眼旁邊的人,鴛鸶低眉順眼站在那裏,兩位嫂子也沒說什麽,但是也對母親的話沒有什麽意外的感覺,看來這些話平時家裏沒少說?。

她已經嫁出去了那麽多年,平日裏也沒少給家裏寄信,逢年過節的禮數也從來沒少過,按理說母親沒有理由覺得她在揚州過的不好。

輕輕推開摟着她心疼的不行的賈母,賈敏搖了搖頭,“母親,女兒在揚州過的很好,煜哥兒和黛姐兒也逐漸長大了,等有機會,女兒帶他們到京城來看您。

“也好,下次帶兩個孩子過來,在家裏住幾個月再走。”賈母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沒有多想接了這麽一句,然後才開始和她說國公爺生前這幾年的事情。

被賈母的話說的愣了一下,賈敏低下頭沒有再開口,就算是親外孫,也沒有長時間留在外家的道理,除非是自己家裏遭難沒法庇護他們才會這樣。

母親話裏話外都是林家的不好,但是林家再怎麽不好,也不會連自己家的孩子都護不住啊!?還想再說些什麽,但是聽着賈母說起國公爺生前的事情,賈敏的心情再次低落了下來,然後也沒有心思想這些了。

等有時間,她還是要好好好母親談談,不只是不牽扯前朝,還有她自己身上的事情。

不過今天是沒有時間了,也知道賈敏長途跋涉過來,又在國公爺牌位前哭了一陣,賈母也沒留太長時間,說了一會兒之後就讓她休息去了。

房間安排在了榮慶堂,就在正廳不遠處的小院兒裏,賈敏岀嫁前的院子現在已經分給了其他姐兒,如今再騰出來顯然不妥,便直接在榮慶堂收拾出了一個院兒。

賈敏只帶了幾個貼身丫鬟,婆子們還是從賈府跟着她陪嫁的那幾個,不用她多說,那些人也能自己安置下來?。

丫頭們将房間又收拾了一下,然後也各自退了出去,乘了那麽多天的船,她們也都沒有太多精力再出去逛了。

天色已晚,府裏的主子們都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下人們也都三三兩兩湊在了一起。

離開了幾年回到京城,婆子們沒有和那幾個丫鬟一起去休息,而是各自找了之前相識的下人們說話。

她們從揚州回來一趟不容易,下一次回來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呢。

國公爺在的時候就不怎麽管後院的事情,國公爺去了,他生前的下屬們來祭拜過後也都回了軍營各自等候安排,府裏的下人們碎嘴碎了那麽長時間,現在見到跟着大姑娘離開了幾年的老姐姐們回來,自然是忍不住想說些什麽。

?房檐之下,燈籠挂在牆上帶來昏暗的光,顯然不再适合做針線活兒了,老太太身邊的王婆子放下手中的針線,然後轉了轉眼珠問道,“老姐姐,大姑娘在江南過的好嗎?”

這一問不當緊,其他幾人全都湊上來說個不停,言語之間竟是當江南是什麽讓人活不下去的地方般,一股子避而遠之的意思藏都藏不住。

聽說那邊都是些窮人,百姓都要靠朝廷赈濟才能活得下去,也不知道當年國公爺究竟怎麽想的,竟然會讓大姑娘嫁到那麽個窮苦地方。

沒有意識到榮國府的原籍金陵也在江南,王婆子的嫌棄溢于言表,就差直接說出來林府配不上他們榮國府的大姑娘了。

幾個原本還想着要敘舊的婆子們面面相觑,然後勉強帶上笑容說了幾句之後就起身告辭了。

林府不好??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在哪裏聽的傳聞,竟然已經在府裏傳開了,不知道老太太她們知道了沒有,如果知道了,還不得把這些碎嘴的全都趕出去?

和榮國府的滔天富貴不一樣,林府世代都是讀書人,家裏也盡是書卷氣兒,這麽些年來,也就個不經常在家的二爺從了軍。

他們老爺如今正被皇上重用,和夫人也恩愛異常,哥兒姐兒也都好的很,怎麽就成了這些人口中受苦的人了?

林府的規矩和榮國府不同,丫頭婆子們雖然不被拘着,但是也不能随意談論一些外面的事情,畢竟是官宦之家,萬一被人聽到什麽就不好了。

跟着賈敏在林府過了那麽些年,早就将各種規矩記載了心裏,陡然再聽見婆子們毫無顧忌的說些外面勳貴甚至自己家裏各房主子之間的事情,一時間竟然有些害怕的情緒。

?第二天一早,等賈敏用完早飯收拾好準備去榮慶堂的時候,幾個婆子終于還是上前委婉的說了下昨晚上聽到的事情。

坐在那裏沉默了好一會兒,賈敏才揉了揉額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她原以為這些事情只是母親随口的抱怨罷了,畢競她嫁的遠,母親心裏想念擔心她過的不好也是應該,但是她沒有想到,這家裏在她岀嫁之後竟然能這麽編排她。

國公府的規矩都到哪兒去了,她這才出嫁幾年,府中竟然已經連下人的嘴都管不住了嗎?

怪不得二嫂因為一個孩子能鬧的滿城皆知,家裏有這樣的下人,為了讨好主子,他們有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到底是被國公爺帶去過軍營的女子,賈敏在岀嫁之前已經管了幾年榮國府的事情,出嫁之後在林府林如海更是沒有半點保留将後宅全交給了她,這麽些年下來,手段早就不是當初青澀的小姑娘了。

?她在揚州過的什麽日子,用得着這些下人碎嘴嗎?

冷笑了一聲之後,賈敏整理好衣裳,然後帶着人朝着榮慶堂正廳而去。

就算她如今已經是岀嫁女,在這家裏沒有了說話的權利,但是被下人編排了之後去告狀總是可以的。

母親總不至于向着那些碎嘴的婆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