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證據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有塗景陽在,欽差到達江南之後就能直接抓人,不管是喊冤的還是出逃的,一律帶到京城再說。
等帶到京城,往刑部大牢一放,任他還有多大能耐也只能老老實實待着。
在塗景珏的治理之下,刑部早就不像前些年一樣是個擺設了。
林如海絲毫沒有參與後面的事情,他還要在江南熬上幾年資歷,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被本地的氏族惦記上,只怕不等他熬出頭就要折在這裏。
塗景珏也是這麽想的,功勞什麽他記在心裏,抛頭露面這些事情還是讓欽差去做吧。
年後不久,震驚全國的江南貪污案水落石出,皇上震怒之下将涉案的巡撫級官員全部斬首,剩下的要麽抄家要麽充軍,沒有一個逃得過律法的處置。
這麽一波腥風血雨下來,江南官場空出了一大波位子,趁此會,塗景珏将自己的心腹安排過去,被太上皇姑息不管了幾十年的江南官場終于肅清了起來。
在這個時候,無罪就是有功,林如海在揚州幾年兢兢業業沒有過錯,在一衆貪官污吏之顯的格外可貴,塗景珏也不想虧待了他,于是直接将人提到了江蘇巡撫的位子上,當然,同時也沒忘了讓他兼着鹽政。
林如海的能力衆人皆知,現在将他提拔到巡撫的位子上,雖說有些偏愛,但是也不是說不過去。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新人總要歷練幾年才好委以重任,鹽課這種事情,他暫時還找不到更好的人來頂替,林如海的本事難得,在江南将資歷砸實了,以後到京城也好直接進禦史臺。
随着官職的上升,林如海的公務也日益繁忙,平常在家也經常忙到深夜,賈敏平日裏照管着兩個孩子,不再刻意去打聽京城裏的消息,心情一好,身體也跟着調養過來了。
外面風起雲湧,林府的主子們竟是絲毫沒有被外界的混亂所影響,倒也是難得。
榮國府訃告送到揚州的時候,林如海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巡撫和巡鹽禦史是完全不同的官職,上也沒那麽輕松,不管是衙門還是家裏,他桌子上永遠都是處理不完的公務,因此已經有些日子沒有管京城的事情了。
左右有寧安王爺往這裏送着消息,有什麽大事兒發生也瞞不過他,不過顯然,榮國府的事情還沒有到能讓寧安王爺加急送往揚州的地步。
榮國公雖然病重,但是如果不是發現賈母和江南甄家聯絡過于頻繁,其甚至還有着銀錢上的交往,也不至于一氣之下直接撒人寰。
Advertisement
他們家的生意都在京城,就算在金陵有祖産,那也和甄家沒有關系,銀錢上的往來,其究竟有什麽貓膩榮國公不會猜不出來。
他一生清清白白為過而戰,卻沒想到最後栽在了自己家裏,怪不得皇上近來待他态度越來越奇怪,原來是這些無知婦人的在背後搞事兒。
那些人連赈災的銀子都敢碰,平時還不知道收了多少不義之財,皇上看在他的面子上不肯對賈家下狠,他又怎麽容得了這些人在後宅作亂?
然而,雖然這麽想着,榮國公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已經病的起不來床,被這麽一氣更是嚴重,竟是連罵都罵不出口直接含恨離世。
根本不知道國公爺為何忽然急火攻心,榮國府的人慌亂之哭聲一片,竟也顧不得江南那邊的事情了。
能一次肅清江南的官場就打到了目的,塗景珏也沒想着趁此會清算京城的勳貴,一下動靜太大萬一造成反撲,事情就更不好解決了。
更何況,榮國公剛剛離世,他現在就對榮國府下只能寒了功臣的心。
外人可不知道榮國府有多少龌龊,他們只能看到,榮國公為國盡忠皇帝卻暗害忠良,在忠臣屍骨未寒時就對其家眷下。
費力不讨好的事情,塗景珏向來不會做。
将前來報喪的榮國府來人安排好,林如海沒有讓他們大刺刺的直接到賈敏跟前說這些,而是将邊的公事兒推了自己去通知。
夫人和國公爺父女情深,若是陡然間被這些人驚擾,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麽亂子。
煜哥兒和黛姐兒還小,夫人不能在這個時候出事兒,不然這個家裏豈不是亂了套了。
一路疾走到了後院,林如海看着靜悄悄的院子,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皺緊了眉頭走進房,煜哥兒和黛姐兒都被奶娘帶出去了,房只有賈敏一人坐在那裏落淚,邊兒上還放着幾頁已經被淚水打濕了的信紙。
原來,榮國公在離世之前強撐着身體給這個放在心裏疼了一輩子的女兒送了一封信,信将這些天榮國府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國公爺沒有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個兒女之只有賈敏一個聰慧異常從小便得他喜愛,若是托生為男兒,他說什麽也要帶着這個孩兒去軍打拼一番。
不過現在,女兒在夫家過的順遂,他也就不奢求什麽,只求別讓他被母家拖累了。
國公爺看的清楚,榮國府偌大家業,他那兩個兒子哪個也撐不起來,如果踏踏實實的也就罷了,但是要還不知悔改發些不義之財,遲早會走上絕路。
他們要是有敏兒一半的敏,也不至于幹出來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國緊張,皇上對家産富足的勳貴肯定盯了不只一天兩天。
如今事情捅的那麽大,只怕皇上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布置了。
想着信紙上父親臨終前的種種囑托,賈敏的身子都在顫抖,她以為母親只是糊塗,卻沒想到她們竟然在家裏摻和進那些事情之,甚至于将父親氣的病發乃至不治而亡。
如果只在後宅折騰也就罷了,最多不過是讓旁人看了笑話,但是如果摻和進前朝,那可是稍有不慎就會抄家滅族啊!
榮國府沒了父親,難道還能經得起這麽折騰嗎?
母親和父親在一起那麽多年,怎麽可能不清楚其利害,既然如此,為何還會插江南甄家的事情,難不成她以為一個榮國府能大的過皇家嗎?
看賈敏這樣子,林如海也知道不用他再說什麽了,上前将人摟在懷裏好生安慰了一會兒,林如海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什麽都沒有說。
兩個內兄的為人他也了解,如今國公爺去了,榮國府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難說啊。
在林如海懷哭了一會兒,賈敏擦了擦臉上的淚花眼睛紅腫,“夫君,父親一生清白,卻沒想到晚年遇上這種事情,官場上的事情內宅婦人不該過問,但是父親卻叮囑了,讓咱們家好好過日子,京城大哥二哥如果真幹出了什麽大逆不道的事情,切莫将自己搭上去。”
說是大哥二哥,其實賈敏也知道,以他們家兩位兄長的脾性,不會也不敢弄出來那麽大的事兒,敢那麽幹的,也只有無知無畏的母親和二嫂了。
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連國法家法都不扯不明白,怎麽能教出來知書達理的孩子?
林如海又嘆了一口氣,然後再旁邊坐下一目十行将榮國公的信看完,“兩位內兄皆蒙受皇恩,大內兄雖然風流了些,卻也無甚大礙,二內兄為人謙恭厚道,亦非膏粱輕薄之流,夫人且放寬了心。”
聽林如海如此安慰,賈敏只是搖了搖頭不欲在這上面多說,反而問來揚州報喪的是誰,又被安排在了什麽地方。
夫君政務繁忙走不開,但是她卻是一定要去一趟京城的,自幼父親便偏寵她,臨終之前還讓父親憂心已是不孝,有怎麽能連最後一程都不送。
趁此會她還能和好好勸勸母親,如果實在不行,她也就只能順着父親的遺願了。
而且,人都是自私的,就算父親不說,她也不會将好好的一個家搭進去,夫君在官場上不容易,她又怎麽忍心因為母家的事情将林家一起扯進去。
林如海現在也的确走不開,如若不然,他便跟着一起去京城走這一趟了。
有些為難的看着他們家夫人,林如海想了好一會兒,然後才和賈敏說起何日啓程,身邊又要帶多少人。
對于榮國府來說,賈敏到底已經算是個外人了。
兩個孩子還小,不能跟着一起過去,而且到了京城,賈敏恐怕也沒有多餘的心思再照看孩子,因此,夫妻倆都沒有讓煜哥兒和黛姐兒跟着的意思。
好不容易将心情平定下來,賈敏見了榮國府來人,聽那人說完之後忍不住又哭了一場,然後讓他們又好好歇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賈敏就帶着人和他們一起乘船去了京城。
只知道母親要回娘家省親,并不清楚其有什麽事情的兩個孩子一臉不舍的看着母親離開,然後乖乖的跟着奶娘回自己的小院兒。
剛會走路的黛玉牽着哥哥的,邊走邊扭頭看着大門,只希望娘親會再回來。
她還小,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第一次看到母親出遠門,就算什麽都不會說心裏也難免感到惶恐。
将人送走的林如海回來,看着煜哥兒拉着泫然欲泣的黛姐兒不知所措的樣子,心的煩悶也跟着散了不少。
“怎麽着,我們黛姐兒開始想娘親了?”上前将憋着嘴的小姑娘抱起來,林如海另一牽着煜哥兒,眼也帶了些許溫情。
只盼着夫人能趕緊從京城回來,岳父大人對事情看的清楚,和塗景陽一起将所有事情查出來的他就更清楚了。
只是沒想到竟然會變成如今這樣,只能說是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