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冬夜清風
清嘉慶十八年的冬夜,雪鋪天蓋地的下起來,孱弱的少年跟着衣衫褴褛的父親行了一天一夜的山路,終于在三更時分趕到目的地,“鈕钴祿府”高大的大門上的牌匾,在大雪的輝映下尤其的清晰。
“風兒,這就是你姨母家了。雖說那是你的親姨母,但畢竟她也是個姨娘的身份,我們此番去投靠,人家收了咱們,是情分,不收咱們也無話可說……”李大郎對兒子李清風說。
李清風揉了揉凍的沒有知覺的鼻子,麻木的心尚未從老家的一場饑荒帶來的死亡裏走出來,聽見父親如此說,低頭想了半日方道:“依着我,還是不進這個門罷了。”
“不去投靠你姨母,這冰天雪地的我們父子二人又能去哪裏?如果再喝不上一口熱水,你這弱身子估摸着過不了明天也要去見你死去的娘了……”李大郎望着凍的僵硬但是臉上依舊倔犟的李清風,不禁鼻子發酸,險些落下淚來。
原來這鈕钴祿府裏的七姨太李氏在鄉野的娘家日漸沒落,秋天裏的一場冰雹,導致莊家顆粒無收。冬天因為饑荒李家的老父母去世,接着三個弟弟也跟着下世了,人丁興旺的窮李家,如今只剩下李氏的大弟弟和一個孱弱的外甥二人。
李清風只比明月大兩歲,生的眉清目秀,乍一看像一個書生的模樣,性子犟的很。李家雖然窮,但是一直把這個長子長孫當作讀書人養着,農活最忙的時候也不舍得讓他去伸手幹,湊的所有的錢都給他讀書用。只可惜荒年的人命如草芥,村子裏的人像中了魔咒一般,一個接着一個的餓死,讀書又有什麽用?
在離開家裏随父親逃難之前,他一把火把所有的書都點着了,一遍烤着火一邊恨恨的說:“若是不讀書,我也能搭把手幹點農活,何至于全家餓死?從此我李清風再不讀書!”說着将手中最鐘愛的一本帛書《周易》丢火裏,火舌在四面透風的茅屋裏跳躍了兩下,卻熄滅了。
李清風看着燒的殘缺不全的《周易》,抖了抖灰塵,揣進自己的懷中,嘆道:“這便是天意吧!看來我是注定成不了書生,也成不了農夫,注定這輩子要參悟天命輪回了。”
李大郎敲了半天的門方有人來開,一個哈欠連天的老管家透過門縫看着父子二人半日,才殷勤的讓進來:“我老眼昏花了,竟沒看出來是舅爺,這大半夜的怎麽來了?快進來……”
李大郎一聽“舅爺”這倆字,受寵若驚,忙說:“不敢不敢,抱歉深夜叨擾您老人家……”
老管家将父子二人安頓在一間客房裏,在客房裏加了炭火盆,之後又端進來一些吃食和熱茶:“這半夜廚子們都睡了,廚房裏只有這些點心,舅爺和小少爺先将就着吃一些吧,有什麽事只管去耳房叫我,等天大亮了我再去回主子們舅爺來了。”
李大郎千恩萬謝了老管家,關了們,和兒子一起狼吞虎咽的吃了點心,喝了熱茶。又仔細用熱水擦了身體,才敢躲進有棉花香的幹淨被枕裏,在炭火的溫熱中漸漸的緩過身子,凍傷的部分卻癢了起來,可是兩個人顧不得太多,疲倦的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