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若如初見

李清風來的這一夜,鈕钴祿.明月一夜酣睡,天亮後起來,掀開杏子紅绫軟簾一看,雖門窗尚掩,只見窗上光輝奪目,心下想到:“一定是起遲了,錯過了給阿瑪請早安的時辰,丫鬟婆子也不知道叫自己起來。”

心下正埋怨着,丫鬟小魚從外屋進來一面笑着說:“今兒大小姐竟這般出息,沒有叫就起來了。”一面揭起窗屜,明月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原來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的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

小魚喚奶媽和小丫頭進來,伺候着明月盥漱,換上今年入冬三姨娘給新裁的月白繡花小毛皮襖,腰下系着家常繡白玉蘭花的棉裙,一條梅花寬帶束了腰,整個人看起來越發精神起來。明月先去給阿瑪請了早安,便來大房太太房裏,和衆位太太們一起用早飯。

明月一進屋,便看到今日有所不同——席上多了兩個粗布衣服的人,其中一個中年男人相貌魁偉,卻又顯滄桑消瘦,少年男子雖眉目清秀卻愈加憔悴。只聽大太太對着七姨娘——明月的額娘說道:“雖說鈕钴祿家還算殷實,但這幾年畢竟不比從前了,你也看到,老爺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就單說老爺每日吃人參所用的開銷,也只夠維持着一年的……”

七姨娘惶恐的站起來對大太太道:“太太,我不敢奢望別的,老爺和太太對我娘家的照顧已經算得上是天恩了,遠的不說,就說兩年前我小妹走投無路,把一個十歲的孩子扔到我們府裏,太太開恩把她留下伺候明月,我已經是感激不盡了……”說到這,看了一眼在明月旁邊侍立的小魚,“如今我娘家已經快死絕了,唯獨留下大哥和清風,求大太太開恩留下他倆,我們李家做牛做馬來報答鈕钴祿府。”

其他的姨太太見七姨娘說的懇切可憐,便都上來幫話求情:“就讓他們二人留下來吧,橫豎府裏也需要人手,只不過多了兩幅碗筷的事情。”

大太太嘆口氣,思忖半晌方道:“七妹妹,你也知道我當家這三十年的苦,這府裏并不像外面看着那般風光,銀子都是出去的多進來的少,我可謂是天天如履薄冰的維持。如果舅爺和少爺想留下來,少不得的要像小魚一樣委屈,你們可願意?”

七姨太看了一眼大哥和侄子,兩個人忙站起來俯首道:“我們都是快餓死的人,能有口飯吃活下來已經算是天恩,今後必在府裏為主子們分憂。”

明月聽到自己的舅舅、哥哥要給府裏做下人,沉不住氣要站起來,卻一把被額娘拉住。

額娘的手死死的拽住明月的胳膊,微微顫抖着,讓明月不再忍心去頂撞大太太,只能作罷。

眼角的餘光裏,她看到清風亮晶晶的一雙黑眼在看着自己,那目光是那麽的熟悉。

回房間後,小魚賭氣,一句話不說。明月一邊打點自己備用的冬被,一邊說:“有生氣的功夫不如打點些東西給舅舅、表哥送過去。”

小魚氣鼓鼓的道:“是,我的大小姐!”

明月知道小魚的氣,——明明是自己的親表妹,卻要做奴才來伺候自己,怨不得她。

清風和父親回到客房裏将僅有的幾個破包袱背在身上,随着老管家去了下房。

老管家一邊嘆一邊說:“舅爺和小少爺也怨不得太太——這些年家裏确實比不得從前,一到青黃不接的時候便捉襟見肘,去年的這個時候還放出去十幾個下人讓他們自謀生路呢!”

Advertisement

李大郎連連的說:“怎敢,怎敢,能有口飯吃,有個窩睡已是不錯的了。”

老管家特殊照顧李大郎和李清風,給兩個人單獨收拾出一間下房,雖然條件遠不及客房舒服,陽光雖然不充足,有些潮濕陰冷,但是四面不漏風,足夠兩個人生活下去了。

李清風一屁股坐在破床榻上,床板發出吱嘎的聲音。李清風望着木板釘的破桌子,上面吊着一盞糊滿漆黑油漬的油燈,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他的兩個表妹的影子——明月和小魚。

根據他的占蔔,他的兩個表妹,會因為一場孽緣,一個會魂飛魄散,一個會永生不滅……

“大舅舅,表哥,我和大小姐來給你們送被子!”

一個少女輕靈的聲音打破了李清風的思緒,先進來的人是小魚,比起上次見面,她長高了好多。後面跟着的是明月,也像小魚一樣,抱了好大的棉被,把自己的臉都擋住了。

兩個人把飄着棉花香的被子放到木板床上,清風才得仔細打量露出全臉的明月,——容貌與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妹小魚有幾分相似,略高一些,畢竟她比小魚大兩歲。一雙含水的大眼睛,長睫毛,高鼻子,小嘴,活脫脫是一個小美人胚子。

李大郎和李清風忙站起來打了招呼,又對明月說:“多謝費心了。”

明月臉微紅,“大舅舅和表哥莫要如此外道,雖然額娘和我幫不上太多,只得委屈你們在府裏做了下人,但是在明月心中,大舅舅和表哥永遠都是明月的長輩和兄長。”

李大郎一邊嘆明月說話果然是大家閨秀的風範,一邊又客氣的道謝。

此後,李大郎和李清風被吩咐了柴房的差事,主要管府裏一年四季的柴火和木炭供應——這差事倒不是很難,即便荒年,也都能在一年四季裏找到幹柴,只是須的早起晚歸的辛苦些罷了。而明月和小魚也願意出府去外面溜達,時常的陪着李清風去山裏,李清風砍柴,兩個表妹就在山裏采野花,看鳥兒。

在府外,三個人以兄妹相稱,看似這是一段最快樂輕松的時光,轉眼,四年過去了,三個人都長成十六七八歲的少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