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他們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同樣還在田裏幹活的老人們說道, 他們心中有說不出的羨慕。

“你們孫子不是也很孝順嗎?有啥好羨慕的。”

旁邊的人勸道,現在家裏煮飯的都是自家的孩子們,他們年紀不大不小, 還不能下田插秧,因此被家長留在家裏幹家務。

煮飯這個活差不多七八歲的小孩子都能做了, 只是他們年紀小, 幹活不如趙想利索,因此趙想都做好了,他們才煮到一半。

“爺爺奶奶,吃飯。除了菜, 鍋裏還有骨頭湯。”

趙想給二位老人盛上飯, 然後說道。

難得家裏煮混合飯, 雖然不是全白米飯, 裏面甚至有一大半是玉米渣,但是對兩位老人來說也很好吃。

“好好好,你不用管我們了,我們自己曉得,快坐下來吃吧!”

兩位老人看着忙裏忙外的大孫子趕緊把人拉到身邊坐下。

“好。”

趙想在趙爺爺和趙奶奶動筷子後,才端起碗吃了起來。

別說用肥肉炒的土豆絲确實很香啊,趙想不愛吃肥肉也吃了幾片。

至于瘦肉他晚上打算做滑肉湯, 用骨頭湯做。

最近大家的幹活很賣力, 但是吃得都不太好,一個個都瘦了, 所以要補一補。

Advertisement

于是晚上牛棚的衆人也難得吃了一頓大餐。

“好啊,我第一次知道肥肉會這麽好吃, 以前我都不吃的。”

趙老師夾起一塊肥肉和大家說道。

之前趙想和趙奶奶都是把肥肉煉成油渣,像這樣還留着幾分油的肥肉還是第一次吃。

因為趙想經常送些帶油水的食物給他們, 牛棚的大家也不怕突然吃太油而肚子痛了。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張百草沒好氣地說了一句,他下筷子的手可一點也不慢。

“阿想,明天開始你要嘗百草了,不光要背下藥材的藥性,還要知道它們的味道。”

張百草吃到一半突然想起。

“好。”

趙想從課本中擡起頭應道。

他之前因為生病吃藥的關系,師父一直不讓他嘗藥,怕會影響到藥性。

現在終于松口讓徒弟嘗百草,估計也是因為如今吃的藥已經不怕影響了。

是的,現在趙想吃的藥只是鞏固他的身體,靠着有限的條件,張百草只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

想要徹底把趙想身上的病根去除,就得等他回到京城,因為有好多藥在小鎮上根本找不到。

而且那些藥還特別的貴,趙家吃幾副都得破産那種。

“吃飯吃飯,吃到一半還布置任務,還讓不讓人吃了?”

“你管我,我徒弟都沒說什麽。”

“你也知道他是你徒弟,阿想敢說嗎?不怕你罰他?”

“阿想才不是你,我的徒弟我想怎麽教就怎麽教。”

兩人就這樣鬥起了嘴,相比牛棚其他人,趙老師和張百草是屬于年紀比較小的兩人,因此他們偶爾會鬥嘴,讓大家看夠了熱鬧。

一心學習的趙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他把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提前複習一遍,不管是課本上的內容,還是醫書他都提前複習一遍。

趙想确實不是天才,他的智商和普通人差不多,頂多記憶力好一點。

記憶力好,自制力強,又願意刻苦的人,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有老師們和師父的教導,趙想進步得非常快。顧老他們偶爾也會教他一些人情世故,讓趙想受益匪淺。

可惜最近他白天沒時間學習,晚上除了送一些吃食來牛棚,其他時間都是在複習以前學習過的內容。

畢竟農忙嘛,就算他小孩子精力旺盛,牛棚裏的人也需要休息啊!

他們比村民還要辛苦,趙想再不懂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纏着他們要學習。白天那麽累,晚上再教導趙想,他們絕對會被累壞的。

今天也是因為農忙結束,剩下的那點尾巴明天就能收拾好了。

村子裏從明天下午開始,就會給大家放三天的假。

讓大家好好休息一下,讓他們有時間去弄點好吃的給自己補一補。

這叫勞逸結合知道吧?

趙想回想起這件事,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原來七十年代的村子裏,村幹部也會給大家放假啊!

不僅村民們放,知青院和牛棚裏的人都放。

只是牛棚裏的人需要放牛,再給他們準備一些草料。

雖然還是要幹活,可是相比農忙的時候,放牛和割牛草的工作真的算是在休假了。

因為活不多,還不累,趙想便沒有幫他們幹活。

第二天在山上遇到了,雙方假裝不認識,錯身而過。

“阿想,你這是在做什麽?”

來山上掏兔子窩的少年們,看到趙想一邊挖藥草一邊嘗味道,嘗過後的藥草都丢了。

“我在嘗百草,了解它們的藥性。”

趙想今天的目的不是為了挖藥草,而是為了嘗百草,每一種藥的味道都有區別。

相比曬幹後沒那麽容易嘗出味道,新鮮的藥草味道很濃。

當然它們也很苦,趙想明明嘴巴裏都是苦味,他還要從這些苦味中分析一種藥草的味道。

有些藥草偏酸,有些藥草偏苦,還有些藥草是苦中帶着絲絲甜味。

反正第一種藥材的味道都是有區別的,哪怕在《百草集》上面寫着差不多的形容詞,實際上它們的味道還是有出入的。

而趙想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出入嘗出來,以後不用看,閉着眼睛嘗一下味道就知道藥湯裏加了什麽藥。

除了直接嘗新鮮的藥草,他以後還要吃幹藥材來分辨,最後的最後是從藥汁裏分析出裏面有多少種藥材,每一種叫什麽?

這個學習任務很重,趙想要把它們确确實實掌握了才算在嘗百草這一塊出師。

所以他還要學習很多年,直到張百草認為他可以出師後,趙想才能獨自出診給人看病。

一想到還要學習很多年,估計在聽說後想學中醫的人有一大半都要打退堂鼓了。

可是趙想卻是越來越興奮,他在嘗百草時別提有多努力了,就算是雜草他都要挖起來嘗一嘗它們的味道。

第一天趙想經驗不足,不小心咽了許多藥材汁液。

幸好它們不影響趙想喝的藥,不然他現在就得去牛棚找張百草救命了。

半夜,一個黑影進了老趙家,熟練地扛出了兩個人,在竹林裏把他們揍了一頓,這才心舒氣爽的離開。

至于天亮後的哭聲罵聲,他才不在乎呢!

某一天,趙想從山上回來,看到自家樹上的杏子變成了深黃色,還有熟透了的杏子從樹上掉了下來。

“奶奶。”

趙想撿起摔得半爛的杏子就往家跑。

“阿想,怎麽了?”

趙奶奶從屋子裏走出來,手上還拿着鞋子,她正幫牛棚的人給新鞋子外面蒙上一層破皮,讓它看上去就像是爛鞋子一樣。

“奶奶你看,咱家的杏子熟了,我去摘杏子。”趙想拿那個半爛的杏子遞給趙奶奶,自己跑到廚房去拿菜籃子和繩子。

“哎喲,還真是哈!”

奶奶心疼地看着摔爛的杏子,現在每一個食物都很珍貴,杏子那摔得稀爛的半邊已經讓她扔掉了,和泥巴混在一起洗都洗不幹淨,更不要說吃了。

不過完好的一邊讓趙奶奶洗幹淨後吃掉了。

而此時的趙想已經挎着籃子爬上了杏子樹。

“小心點,別摔着了。”

趙奶奶站在對下,小心翼翼地提醒大孫子。

“知道了,奶奶。”

趙想一邊爬一邊答道。

爬樹對生活在鄉下的孩子來說并不是什麽困難的事,趙想幾下就爬到了樹的中央。

“哇,好吃。”

先摘了一個熟了的杏子吃了起來。

“還沒洗呢!小心吃了不幹淨的東西肚子疼。”

趙奶奶在樹下哭笑不得地說道。

“沒事,不幹不淨,吃了不生病。”

趙想胡說八道。主要還是前兩天才下過雨,果子上沒啥塵。

“行了,別耍嘴。等摘下來洗了再吃,可別在樹上吃了。”

趙奶奶提醒孫兒。

“知道了,奶奶。”

趙想可不是那種是非不分的大塗糊蟲,自然不會拂了奶奶的好意。

他在樹上把熟了的杏子摘下來,現在正是吃杏子的時候,樹上有不少杏子都熟了,趙想不一會兒就摘了一籃子。除了少數摘不到的位置,完全成熟的杏子差不多都讓趙想摘了。

“奶奶,我要下來了。你把杏子接到起,我先把它放下來,我才好下來。”

趙想用繩子吊着籃子,一點點把籃子放到樹下。

“哎,奶奶接住了,你趕緊下來吧!”

趙奶奶接住了籃子,收了繩子對樹上的孫兒說道。

“好嘞。”

趙想咻咻幾下就從樹下滑了下來,從頭到尾兩分鐘都沒有。

“咱家的杏子是甜杏,往年我和你爺還拿去鎮上賣過。”

趙奶奶撿了一盤杏子洗幹淨放在桌子上,順便跟孫兒說一下自己往年對杏子的處理。

“現在正是吃杏子的時候,也賣不上價格。”

趙想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牛棚還有爺爺伯伯們,這一樹杏子幾下就吃光了。而且拿到鎮上去賣,還賣不了幾個錢,杏子比枇杷還便宜呢!

一樹杏子最多也就幾塊錢,不如留給自家吃算了。

“你是家裏大孫子,你說了算。”

趙奶奶聽了也不生氣,她知道大孫子心中有成算,這杏子确實賣不了幾個錢,也就不折騰了。

往年她去賣杏子,買杏子的人挑來揀去不說,還弄壞了她好多杏子。杏子熟透了的都軟乎乎的,一不小心就弄爛了。

這爛了的杏子當然不能賣啦,最後只能由她和老伴吃了。

說起來也是讓人生氣,每一次都會被人弄壞兩三斤,最後全進了她們老兩口的肚子。

最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會被人罵。看到又長開不少的大孫子,她可舍不得讓這麽好的孫兒去給人罵。

“哈哈哈,那我謝謝奶奶。”

得到奶奶的支持,趙想高興壞了。

把杏子從籃子裏揀出來分好。

大份的杏子給牛棚的衆人,中份的給趙核桃,小份自家留着吃。

自家有杏子,趙想只留了幾個。倒是給趙核桃的有十來個,剩下的全都是給牛棚的衆人。

一籃子杏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想吃飽的話,一籃子是不夠幾個大男人吃的。

不過後面還會有杏子陸陸續續成熟,天天吃會不會膩這個問題,只有小白才問得出來。

膩肯定是會膩,但是沒有人會因為吃膩了而嫌棄不吃。

這個年代但凡是能吃的,哪怕是吃再膩也會硬吃下去。

因為不吃就會餓肚子,誰也不想餓肚子。早些年沒有吃的時候,那可是連草根都挖出來吃了。就連吃多了會死人的觀音土也有人吃。

所以誰會嫌棄食物呢?

哦,你們說女主啊!

就算變成了階下囚都還想吃米飯的人,估計只有她才會嫌棄這嫌棄那,也只有白米飯才能入她的眼吧!

最後這一樹杏子确實和趙想說的一樣,沒有拿出去賣。

倒是村子裏有大人拿東西來換了一些杏子,趙家的杏子是出了名的好吃,村民們也願意換一些回家給孩子嘗嘗味道。

因此趙家一樹杏子最後就這樣被摘光了,最後留下的只有樹葉。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往年趙奶奶和趙爺爺都沒有和人換過,他們也從不找趙家人。

“三石,你知道他們往年為啥不來我家換杏子嗎?”

趙想知道後,在趙磊來找他玩時問道。

“知道吧!一開始是你因為你老爹,他在家時樹上的杏子都被他禍禍光了。後來你爹出去當兵,杏子沒有人禍禍了,趙爺爺趙奶奶就想着多攢幾個錢,于是拿着它們去鎮上換錢了。”

因為杏子不能放,所以供銷社也不收。這種不适合運輸的農副産品,都是當地趕場的時候自我消化的。

原來如此。

趙想懂了,以前是爺爺奶奶沒想過和人換杏子,村民們也不會上門自讨沒趣。

而今年他出現了,一開始就主動和人換了東西,有了第一個口子,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于是村民們都來找他換杏子了,很快樹上的杏子就被換完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應,把最後幾個杏子送給了趙磊,這才把人放走。

“謝謝阿想,回頭我再來找你玩。”

趙磊兜裏揣着杏子,急忙往家裏跑。

家中還有比他更年幼的弟妹,他要拿回去給他們吃。

大多數兄姐都比較愛護下面的弟妹,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想着大家。

看着跑遠的趙磊,趙想忍不住露出了會心一笑。

這才是正常的兄長不是嗎?老趙家的那幾個呵呵……不提也罷。

話說,上回揍了趙家兄弟兩次後,最近他們安分了一段時間,趙想覺得又該到揍人的時間了。

于是晚上拿着自己求師父配的迷藥,悄悄摸摸來到了老趙家,把老趙家的人都放倒了。上次趙家兄弟挨揍的事後,張百草他們就猜是趙想動的手了。

不過沒人聖母說教趙想,反而讓張百草多配一點迷藥,就怕趙想不夠用。

趙想翻身進了屋子,把趙家兄弟提起來,扛到竹林對着他們又是一頓狂風暴雨,直到二人的臉全腫了起來,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對于二人第三次躺在竹林裏的事,趙想覺得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睡在竹林還可以消暑,自己也是為了他們好。

第二天周菊花又在村子裏罵人的事,趙想掏了掏耳朵表示沒聽見。

他忙着呢,師父布置的任務可多了,他光是每天要嘗的藥草就有無數種,就算是嘗過了的也要溫故而知新。

蜀省的植物還是很豐富的,趙想這一嘗就嘗了大半個月,夏天到來才結束自己野外的嘗百草活動。

當然這只是野外,家裏曬幹了的藥材還沒有嘗呢!

等以後他正式學習醫術時,需要嘗的藥草只會更多。

鎮上的幹藥材,他每一樣都買了一點,藥房裏的藥材比他家裏的種類還要多。

趙想在夏天也不出門,不是在家嘗藥材,就是學習。

“好熱。”

趙爺爺從外面回來。

“爺爺,這是涼茶,你喝一碗解暑。”

趙想從廚房把放涼的涼茶端了一碗出來,是他用枇杷和幾味消暑的中藥一起葉熬的涼茶。

“阿想,家裏只有你一個人嗎?”

趙爺爺剛從田裏回來,村子裏每天都有安排人巡視水稻,今天正好輪到他。

“奶奶出去串門子去了,我在家裏學習。”

趙想指着屋檐下的桌子,現在天氣熱,外面有風,他就把書桌搬了出來,在屋檐下學習。

“那你繼續學習吧!爺爺不打擾你了。”

趙爺爺喝了涼茶,又去打水給自己擦了擦汗,到堂屋的躲椅坐下。

“……”

趙想伸個頭出來,見爺爺閉上眼睛也不打擾他,縮頭繼續學習。

大概十一點時奶奶回來了,一回來就去廚房煮飯。

“你奶回來了?”

趙爺爺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醒來看到廚房有煙子冒出來。

“嗯,爺爺你睡得好嗎?”

趙想放下課本,回答趙爺爺的問題。

“沒睡好,一直迷迷糊糊的,好像睡了,又好像沒有睡。”

趙爺爺無奈地說道,這種睡覺最惱火了。

“那你要不要繼續睡一下,午飯還要過一會兒。”

趙想看趙爺爺還一副沒怎麽清醒的樣子說道。

“也行,我再睡一會兒。”

趙爺爺也是累了,早上吃完早餐就去巡視各個水田,看到田裏有雜草還要進去拔了它們。

等到他回來時都快十一點了,在太陽底下足足幹了三個多小時。

“好。”

遠趙想等趙爺爺睡着後,來到他身邊輕輕把手指搭在他的手腕上。

又看了看他的臉色,趙想覺得老人家可能有點生病。

他不放心,趁着外面太陽大,所有人都回家了,趙想悄悄跑到了牛棚。

“師父。”

趙想中午過來,牛棚衆人都被吓了一跳。

“阿想,發生了什麽事?”

從沒大白天來牛棚的趙想突然出現,肯定是出事了。

“我爺好像生病了,我不太放心,想讓師父去看一看。”

趙想額頭上都是汗,是他跑出來的。

出來時也沒戴草帽,哪怕不是最熱的時候,大中午的太陽還是很毒的。

“我跟你去。”

張百草站了起來。

“先生,我去看看。”

張百草對顧老說道。

“去吧!”

顧老點頭,趙老爺子對他們牛棚的人十分照顧好,之前他們斷糧時,都是趙老爺爺和他老伴兩人時不時送來的紅苕才撐過來的。

“我們走吧!”張百草抓起徒弟的手,大步走出了牛棚。

“爺爺伯伯們,我晚上再來。”

趙想出牛棚前,還和他們揮手。

“好。”

大家看到這一幕,不知怎麽的有點想笑。

趙奶奶煮好飯,卻沒看到孫子和老伴進來,疑惑地出了廚房。

“阿想呢?”

只有擺在書桌上的課本,趙想已經不見人影。

而老頭子還在睡,臉上甚至還有一點潮紅。

“哎呀,老頭子這是發燒了?”

趙奶奶伸手摸了一下,立即着急地叫了出來。

“奶奶。”

正好趙想帶着張百草回來。

“阿想,不好了,你爺生病了。”

趙奶奶本來有些六神無主,看到大孫子立即有了精神依靠。

“奶奶別擔心,我去找師父了。”

趙想安慰她,同時也給張百草搬來一個小凳子,讓他可以坐在凳子上替趙爺爺把脈看病。

“沒大問題,老爺子前段時間農忙太過勞累,又沒能好好休息,今天上午又累着了吧!于是積壓在他身體裏的不适一下子全都爆發了出來。我開幾副藥,阿想你去鎮上撿了回來熬了喂你爺喝。他現在有些發熱,你上次不是買了退燒藥嗎?喂他吃一顆,很快燒就能退下去了。最近不要讓他再勞累了,要多休息。”

把過脈,看過眼睛和氣色的張百草對擔心不已的祖孫說道,同時接過徒弟遞來的紙筆,把方子寫在上面。

“謝謝張師父,多虧有你啊!老婆子剛才都吓壞了,幸好阿想想到了你。”趙奶奶一聽心口立即輕松不少。

同時在心裏感激張百草,要不是有他在,她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以前都是老伴替她拿主意,她也被趙爺爺護了一輩子。其實正常出事時也有理智,知道怎麽做。

可事關老伴,趙奶奶一下子就慌了,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幸好孫兒帶回了他師父,現在一聽要吃藥,她趕緊去廚房把之前牛棚還回來的藥罐洗了。她要親自給老伴熬藥,他要是有個什麽意外,她也活不下去了。

“謝謝師父。”

趙想也松了口氣,爺爺沒事就好。

再一次感覺到自己的無力,他什麽也幫不了。

爺爺生病,就他這個連二把刀都算不上的學徒,只能眼睜睜看着他生病。他的醫術要是好一點,能早一點發現爺爺的不對,說不定就沒有這一次生病了。

趙想心裏很自責,說好了要照顧好爺爺奶奶的,現在把人照顧到生病了。

“你我師徒之間不用說謝,比起自責你應該打起精神,他們還要你照顧呢!”

看出了徒弟心中的自責,張百草伸手揉了揉他的頭發安慰道。至于徒弟的謝意他不接受,真要算起來也是牛棚裏的人要對兩位老人感恩。

歷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在他們危難時還記得給他們送吃的趙家兩位老人,才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靠着兩位老人送去的紅苕,他們活過了一年又一年。

同一年被關進牛棚的,在其他村子已經死了好幾個了,而他們連生病都很少。上次生病,趙想又是送藥,又是送粉奶和食物,除了生活的環境差一點外,其實他們已經比大部分人過得要好了。

雖說這裏面有張百草的原因,也與兩位老人暗中相助脫不開關系。

所以一聽趙老爺子病了,張百草沒多想就答應來替他看看。

他甚至都沒想過,大白天出牛棚,讓人看到他和趙想在一起,會給趙想和自己帶來什麽樣的麻煩。

幸好他們一路上都沒碰到人,順利來到了趙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