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

翟民心中不由的同情這孩子幾分, 都是親生父母不做人,為難一個孩子。

再加上他對趙勇軍的崇拜,這孩子過繼了就是趙哥的親生孩子, 以後趙家還得靠趙想呢!

于是心中的三分喜愛,變成了七分。

不過他傷勢很重, 不一會兒就睡着了。

“師父。”趙想進來, 發現翟民已經睡着了,便放輕了聲音。

“我今天晚上在這裏住一晚,怕他晚上發燒你應付不來。”

張百草還是不放心讓徒弟一個人照顧傷員,于是決定留下來。

“謝謝師父。”

趙想當然不會反對了, 他師父在這裏對翟民最有好處了。

他的醫術約等于無, 除了會背一些醫書, 包紮點外傷, 真是啥也不會啊!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之前被趙想趕回屋休息,因此他們現在都睡得極沉,趙想肯定不會打擾他們。

于是把床讓給了張百草,他自己去堂屋搬了幾張長板凳回來,在屋裏點了一些艾草熏蚊子,就直接躺在板凳上睡覺。

幸好現在天氣熱, 睡板凳比睡床還要涼快, 蚊子又被艾草熏走了,一晚上趙想睡得居然還挺不錯。

相反, 張百草幾乎沒怎麽合過眼。主要是他擔心傷員,時不時要起來觀察一下翟民, 即使打了消炎藥也怕他半夜發燒。

幸好沒有發燒,還一覺睡到天亮。

作為唯一沒有睡好的人, 張百草在吃過早飯後,幹脆把徒弟扔到床上讓他守着翟民,自己而躺在板凳上好好睡了一覺。

等他醒來時,趙想和趙奶奶已經煮好了午飯,正打算進來喊他吃飯。

而翟民的飯是單獨煮的白粥,裏面還打了個雞蛋。

“我出去吃,你喂完翟同志,記得出來吃飯。”

張百草看徒弟進來叫人,手上還端着一碗加了雞蛋的白粥,叮囑兩句就出去吃飯了。

“阿想,我這麽叫你可以吧?”

翟民突然問道。

“可以啊,翟叔叔昨晚不就這麽叫的嗎?”

趙想聽到他的問話,納悶地說道。

“是,但還是要問一聲的。”

翟民看着正用勺子不斷攪拌着粥,讓它快速涼下來的趙想,昨晚沒看仔細,現在才發現這孩子長得是真好啊!

他趙哥那五大三粗的人,居然過繼了這麽一個精致的孩子,別提多讓人意外了。

“翟叔叔,粥已經涼了,可以吃了。”

趙想把人扶起來,端起放在櫃子上的碗一勺一勺地喂他。

“謝謝阿想,我給你們添麻煩了。”

早上趙大爺和趙大娘進來看過他,那時張百草在睡覺,兩位老人只輕聲叮囑他安心在趙家住着,不要有負擔後就離開了。

他一直都知道趙哥的家人很好,以前趙哥還在時,大爺大媽寄往部隊的東西,回回都有他們的份。

沒想到他和大爺大媽他們還有這個緣分,當他被領導詢問有沒有地方可以讓他躺着養傷時,他想到了趙哥的家。

這裏離部隊很遠,卻是趙哥心中最好的家。

他想看看趙哥生長的地方,便向領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領導們經過考慮後,同意了他的要求。

離部隊是遠了點,卻正好符合領導們的打算。

于是一封信和撫恤金一起送到了趙家,而趙家也沒讓翟民和部隊領導們失望。

翟民昨晚悄悄來,除了趙家人,連村長他們都不知道。

今天也是一樣,趙家人又不是大嘴巴,因此趙家村不知道趙家多了一個人。

張百草在翟民的傷勢穩定下來後,便離開了趙家回到了牛棚。

他離開一兩天可以,可要是在趙家長住,就容易出事了。

趙想送走師父後,回到屋子裏。

“阿想。過來。”

翟民看到趙想進來,朝他招了招手。

“翟叔叔?”

趙想走過來,坐在床邊。

休息了兩天,翟民已經可以坐起來了。

也不知道是他的身體素質好呢,還是張百草和趙想制的傷藥效果太好,反正翟民覺得自己的傷勢比這前要好上不少,輕微的動作已經不會拉扯到他的傷口了。

“這個給你。”

翟民自己的包包裏拿出一塊手表給趙想。

“不行,我不能要。”

趙想飛快搖着頭拒絕。

“這是翟叔叔給你的見面禮,你不要可不行,戴上不要摘下來。”

翟民不容他拒絕,直接拉起趙想的手要給他戴上。

“翟叔叔,這個太珍貴了。”

趙想想收回後,可又怕把他弄傷,一時間他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別推辭,我知道大爺和大媽不在家,你叫破喉嚨也沒有人理你的。”

翟民正是知道二位老人不在家,才想着趁這個機會讓趙想收下自己的禮物。

“這塊表啊,是我早些時候就買好了打算送給你的,只是一時沒機會送來趙家村。”

翟民跟趙想解釋道,這表不是他臨時起意要送的,而是在知道趙哥家裏替他過繼了這麽個兒子手就買好的。

趙哥當年沒少幫他,自己生病受傷都是趙哥照顧的。他本是孤兒,唯有一叔叔照顧他長大,後來叔叔生病他才剛入伍,手裏也沒什麽錢。還是趙哥借他的錢寄回老家給叔叔,後來真救了叔叔的命。

這錢等翟民有了錢後就還給了趙勇軍,只是這恩情也讓他永遠記在了心裏。

趙想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因為老爹,得到一塊珍貴的手表。

這可不是後世,一塊手表怎麽也有百來塊錢,而且還要有工業卷才能買。

趙想看着戴在手腕上的表,表帶有些大。

“表帶沒辦法調整,但是你會長大,等你大一點這表你也能帶,不會小。”

翟民看着寬松的表帶在趙想的手腕上,十三歲的孩子,看着才十來歲,心中對老趙家不滿極了。

要不是他們虐待這孩子,阿想也不會這麽瘦小。

“謝謝翟叔叔。”趙想知道這表他是推辭不掉了,翟民的話很清楚,這表他是不收也得收。

沒關系,這恩情他現在報不了,以後也會有機會報答的。

“這裏還有我給大爺大娘買的衣服,現在是夏天,但是冬天很冷。北方的衣服做得比南邊厚,冬天大爺大娘裏面只要穿一件,外面再套一件棉衣就不會冷了。”

翟民又從包裏拿出兩件厚實的大棉襖,一深藍一灰色,一看就是适合老年人穿的。

“謝謝翟叔叔。”

趙想看着手表和衣服,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對翟民的謝意。這三件禮物加起來,少說也得二百塊來,還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不用謝我,要不是你爹,現在也沒我。”

翟民擺了擺手,不怎麽在意地說道。

“翟叔叔,這怎麽說?”

趙勇軍的事他知道的不多,平時也不敢問爺爺奶奶,怕勾起他們對兒子的思念。老年人傷心也容易傷身,趙想可不是那種沒眼色的家人,因此平時在家裏除非爺奶主動提起,趙想不敢問老爹的事。

“我剛入伍的時候,是新兵嘛。總是做不好,是你爹帶的我。他不僅照顧受傷的我,還教了我許多東西。當年我手裏沒錢,也是你老爹借我錢周轉。”

翟民一說起趙勇軍,那是滔滔不絕,崇拜之情都快漫出整個蜀省盆地了。

趙想就聽着他說起自家老爹的事,偶爾還倒水給對方,免得口幹。

不過随着翟民的講述,趙想知道了一個和趙家村人口中完全不同的趙勇軍。

一個有勇有謀,并且長相英武的軍人。

“哇,老爹好厲害啊,他居然可以打敗五個敵人。”

聽到趙勇軍一次抓了五個壞人時,趙想眼睛裏的崇拜都快實質化了。

本來他這一代人就很崇拜軍人,要不是他穿越前怕吃苦,就要當兵去了。

當然,沒當兵是遺憾,可是那份崇拜也一起跟着他穿越過來了。只有在華國,當兵是所有人都喜歡的職業。

還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得經過政審,祖上沒有問題才可以當兵。

如果直系三代有誰犯了事,那麽不好意思,你人再好這兵也是當不了的。

所以在華國,當兵是全家光榮的事。

後世看到有光榮之家的牌子,大家都尊敬幾分。

“你爹可厲害了,就算是部隊裏,他都是這個。”

翟民豎起大拇指,他就是趙勇軍的迷弟,聽到趙想誇自己的偶像,那興頭一下子就上來了。

也就他不知道偶像和粉絲這些詞,不然高低得給趙想表演一個死忠粉是如何崇拜偶像的。

“嗯嗯,老爹太牛了。”

趙想坐在床邊,聽着老爹的幫意,眼睛彎成了月牙。

趙爺爺和趙奶奶站在門外,聽着裏面的笑聲,兩位老人眼中有濕意,也有欣慰。

他們的兒子是個好的,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

等翟民真正能下地走動的時候,離他來趙家村已經過去了十天,而這時趙家村也快進入農忙時節了,再過半個月就要收水稻了,全村已經開始準備收糧。

就連趙想也忙着制藥,因為每年割水稻都有不少人弄傷手和腳。

傷藥肯定要多準備一點,村民們受傷他也得背着藥箱去給人上藥。

張百草因為會醫,他不用下地幹活,和徒弟一起制藥。

顧老和衛老年紀大,身體又不是特別好,在張百草的要求下,二老每天只需放入牛就行了。

牛草都由趙想和牛棚的衆人準備,兩位老人真的就只放牛,別的什麽也不用管。

當然他們也閑不住,放牛的時候順便挖點野菜,幫牛棚衆人減輕一點重擔。

收完水稻,後面還要收紅苕,只是相比水稻不能拖,紅苕可以慢慢挖。

因為離收水稻還有半月,趙想便去山裏或是河邊采藥。他每天要爬山下河,每次回來都是一身土。

“阿想,又去山裏挖藥了。”

翟民扶着門走出來,看到趙想一身狼狽背着背簍回來,他身後還跟着同樣狼狽的張百草。

“翟叔叔你別動。”

趙想背簍都沒放下,先跑過去把人扶出來坐在凳子上。

“我沒事,你和張醫生辛苦了。”

看着這對師徒都很狼狽的樣子,翟民揮了揮手,有些心疼地說道。

阿想才十三歲,就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

大爺大娘年紀大了,很多重活都幹不了,特別是上半年老人病過一場後,趙想也不準備讓他們下地幹重活了。

他在趙家也不是什麽都沒做,和趙爺爺趙奶奶打聽了趙想不少事。

知道趙想幹活好,半大的少年幹活頂一個壯勞力,每天拿的還是滿工分,這是多少成年人都幹不到的事。

越是了解,他就越心疼這個少年。

一開始是因為他是趙哥的孩子,雖然是過繼的,但是過繼了就是親生的了。

現在卻是因為這個孩子本身,聽完他的事後更想對他好了。

“不辛苦啊,比起你們保家衛國,不過是上山采藥,真不算什麽辛苦。”

張百草幫着徒弟把背簍放下,又把草藥從裏面倒出來。

采藥的時候沒有細分,所有人都扔在背簍裏。

師徒兩個搬來小凳子,就坐在壩子裏給藥材分類。

分好後該洗的洗,該切的切,師徒二人分工明确,又很有默契,很快這些藥材就躺在簸箕裏了。

“你們每天都要這麽忙嗎?”

看着師徒二人把這麽多藥材都整理好,翟民眼睛都花了。

那時在他眼裏一個眼的雜草,卻是醫生口中的藥材,他愣是分不清有什麽區別。

“是啊,現在正是采藥的好時節,可不能拖。”趙想回頭朝他一笑,然後繼續把簸箕往架子上放。現在外面放着把水汽吹幹,晚上再搬回家。

不敢把藥材放在外面,除非家裏的院子修好,不然有人起壞心思,在藥材上面動點手腳什麽的就麻煩了。

“哦。”

聽趙想這麽一說,翟民也不好勸他們休息了。

不過他現在可以下地走路了,已經不需要趙想日日守着他,自己也能解決生理上的麻煩,因此趙想比前陣子要輕松一些。

他每天在外面忙,偶爾還要回家幫翟民解決生理上的需求,一天要跑上好幾趟,他不累旁邊看着的人都替他累。

然而不管翟民怎麽勸,說自己能忍,可以等他回來再上廁所都不行。

幸好現在不用趙想隔一段時間就往家裏跑了,翟民心裏的負擔也減輕不少。

他本意是來趙家,想替趙哥看看他的父母,沒想到反而給他們增加麻煩,翟民的心裏十分過意不去。

他給錢,趙家人都不收。

之前他送的禮物,趙家人推辭不了收下了,但是他們換成了另一種方式還回來。

比如說他碗裏的雞蛋和肉,不說頓頓有肉吃吧,兩三天也能吃上一回。甚至為了讓他每天都有雞蛋吃,趙家還去村子裏和村民交換雞蛋。

他只在趙家養了十天半個月,臉上就有血色了。

身體上的傷口已經愈合,不會動不動就裂開,他才被趙想允許下床走動。

“翟叔叔,可以幫我剝點蒜嗎?”

趙想正在給簸箕上的藥材翻面,回頭看翟民一點落寞地坐在凳子,從廚房拿了幾坨蒜出來。

“好好好,我可以剝。”

有事可做,翟民看着一下子就精神不少。

“那這些蒜就交給你了。”

趙想笑着把蒜放在他手上,然後才回去和師父繼續整理藥草。

在張百草了然的眼神中,趙想抿了抿嘴。

“今天摘了一些紫蘇,中午可以用來涼拌。”

張百草把新鮮的紫蘇放在一邊,本來他們需要的是紫蘇子,今天反常摘了不少葉子趙想還奇怪呢!

“好。晾幹水分後,還能用來做鹹菜。”

趙想已經想到它的做法了,他記得後世朝鮮族就喜歡用它來包着泡菜和烤肉一起吃。

可惜現在趙家沒那條件,不然他也得嘗嘗紫蘇包烤肉是啥味道,他瞧着有不少人喜歡吃。

“你看着辦吧!”

張百草沒意見,他在牛棚确實算廚藝好的那一批,可是和徒弟比起來,他煮的頂多能吃,和好吃還差一段距離。

“行,我自己看着弄。”

趙想站直身體,把紫蘇葉拿進廚房用盆泡水,泡一會兒再去洗,這樣上面的泥巴也容易洗掉了。

進來後的趙想沒有再出去,而是開始做飯。

爺爺奶奶和村子裏的長輩們一起修理倉庫裏的工具,畢竟過一段時間要開始收割水稻了,田裏的水也需要放出去。

下午他和趙磊、趙核桃約好去抓魚,放水的時候,稻田裏的魚也會跟着水流出來,他們就在出水口堵魚。

腦子在想事,手上的動作卻不見減慢。

很快趙家的煙囪開始冒出了白煙,正在倉庫和大家修理破損工具的趙爺爺便看到自家的白煙升起。

“你家阿想真勤快,不像我家的一大早就跑得不見人影,到現在也不落屋。”

和趙爺爺挨着的老大爺一臉憂郁,別人家的孫子就是比自家的香。

“哈哈,阿想确實勤快,平時家裏有啥活他都搶着幹,都不讓我和他奶奶做。”

趙爺爺炫起孫子來,臉上的驕傲那叫一個耀眼,閃得風周圍的人都快睜不開眼了。

“哼,也是你們運氣好,才撿到趙想這個娃兒。不像某些人有眼無珠,好孫子不要,盡寵一些壞種。”

也許看不得趙爺爺那副驕傲的樣子,便有人開口就得罪了趙家和老宅一家。

趙前因為農忙,暫時不用推磨,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倉庫幫忙,結果就聽到這句話,臉上別提有多難看了。

不用人家占爆胎,他自己會對號入座,畢竟他就是那個有眼無珠的人。

趙想的優秀,全村都看得出來,他又不是真的眼瞎。趙大狗子和趙想比起來,他都不能昧着良心說大孫子是個好的。

別看他寵趙大狗子,愣要說他有什麽好的,趙前找半天也找不出一個來。

可人心就是偏啊,他就喜歡趙大狗子,不喜歡別的孫子。

趙想再優秀,和他也沒什麽關系。不,有關系。他是自己兒子生的,只要趙想回到老趙家,他以後的人生就由自己控制。

趙前想到自己因為趙想這幾個月吃的苦,眼神閃了一下。

而趙爺爺瞪了對方一眼,卻不接他的話。

對方見兩位當事人都不理他,也覺得沒趣就不再提了。

其他村民更不會提,他們又不是大傻子,得罪人的事背後可以做,當面還是算了吧!

“爺爺,奶奶,回家吃飯了。”

趙想站在壩子裏,往倉庫方向喊人。

“我孫兒喊我了,我先回去吃完了,晚點再來。”

趙奶奶在倉庫裏編席子,原來的壞了,大家正在趕工重新編幾床曬席,打谷子時好曬用來谷子。

曬席和普通的席子不一樣,竹片比較寬,也不需要太精致,她們一群老太太一起編,先從中間開始,然後朝着四方往外編。

一床大曬席,三米多寬,十米左右長,四個人一個上午也沒能編好一床。

不過她們有一天的時間,下午繼續編就行了。

“你好福氣,回到家就有飯吃。”

倉庫裏的大婆大媽羨慕死趙奶奶了,這過繼的孫子比親孫子還要孝順,讓她們每天都想回去把自家的打一頓,要是能換的話就好了。

“哈哈哈,這種福氣你們羨慕不來的,阿想只有一個,是我家的。”

趙奶奶高高興興離開倉庫,留下一群妒忌的大婆大媽。

趙爺爺在倉庫外面等她,看到她出來,老夫妻攜手回家。

“他們的感情真好。”

年輕一點的婦人望着他們的背影感嘆,二人從沒見他們吵過架,不像村子裏的夫妻,三天兩頭不是吵架就是打架,她和丈夫也如此。

“行了,別羨慕了。我們也趕緊回家煮飯吧,不然你婆婆又要罵人了。”

她身邊的婦人推了她一把,提醒她道。

“也對,那我就先回去了。”

婦人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東西,就離開倉庫回家煮飯了。

“爺爺奶奶,快進來吃飯了。”

趙想把飯菜擺在堂屋,有翟民和張百草在,吃飯肯定不能在廚房了哈。而且現在天氣比較熱,在廚房吃飯只會更熱。

堂屋有風,大門打開還算涼快。

“阿想,別忙了,快坐下吃飯。”

長輩們都坐好,見趙想還在廚房裏忙,趕緊叫人。

“爺爺,我馬上就好,你們先吃。”

趙想正在切泡菜,特別是酸豇豆,要是不切一下都沒辦法吃。

因為不需要炒,他随意切了幾下就裝在碗裏,把案板和菜刀沖洗幹淨晾起來,就端起裝着泡菜的碗走出廚房。

“爺爺奶奶,師父翟叔叔,不是喊你們先吃嗎?”

進堂屋一看,大家都沒動筷子。

“不急,現在天氣熱,飯放晾一點吃也沒關系。”

趙奶奶接過泡菜碗,放在了自己和老伴的面前。

“小翟啊,你身上有傷,泡菜不要吃,吃炒雞蛋。”

趙奶奶把那盤炒雞蛋往翟民的面前挪了挪,招呼他吃飯。

“謝謝大媽,我曉得。”

翟民無奈地接受了趙奶奶的好意,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知道自己最好同意趙奶奶的話,不然接下來的時間裏他會一直聽到同樣的話,直到他同意為止。

“奶奶,你們快吃,吃了去睡一會兒,晚點你們還要去倉庫幫忙呢!”

趙想拿給爺爺奶奶夾了一筷子涼拌紫蘇葉,招呼兩位老人吃飯,同時也給師父和翟民也夾了菜,直到他們都開始吃飯後,他才端起自己的碗吃了起來。

“阿想的手藝真好,這稀飯不幹不稀的剛剛好,米油都熬出來了。”

有翟民這個傷員在,趙家的米比以前摻的都要多一些,起碼不再是紅苕或是青菜多過米了。

幸好之前部隊送了撫恤金回來,再加上全國糧票,讓趙家可以買更多的米回來煮飯。

這段時間生活開得好,趙家人的精神比村子裏的人也要好多了。

翟民身體恢複,可以走動手,就沒辦法再隐瞞趙家多一個人的事。

不過趙爺爺用的是趙奶奶娘家親戚,因為生病沒人照顧,便被他們兩口子接來家中照料。

當然這親戚來趙家養病也不白吃白住,給了錢和糧票的。

這個借口趙家村的人都相信了。

一是翟民的身體确實不好,二是趙家人最近吃得比平時還要好,偶爾有村民路過進來看到桌上擺的菜,不管吃什麽最少也有一盤炒雞蛋。

而且趙家在村子裏換雞蛋的事也沒瞞人,大家當然也就知道了。

有人羨慕,有人妒忌,恨自家沒這麽一個闊氣的親戚。養病給錢給糧不說,還讓趙家人和他一起吃,夥食開得那叫一個好啊!

反正他們好多人只有過年過節才有這樣的夥食。

對于這些酸言酸語,趙家人都沒理會。因為從趙家人口中問不出翟民的消息,對方身體不好要養病,村民想來趙家打聽消息都不成。

趙爺爺可是和村長他們說了,不能打擾病人養病,要是對方因為他們的打擾養不好身體,就是他們的責任,到時候要賠錢的。

這賠錢二字一出來,所有人都消停了。

賠啥都不能賠錢,好奇心和錢比起來還是差了點哈。

于是翟民來到趙家村快半個月了,還沒有村民找他打聽消息。

能安心養病,對翟民來說是件好事。

他來趙家本來也是想養傷的,要是天天被人打擾,那傷就很難好了。

張百草最近因為采藥也在經常在,只是晚上不在趙家睡覺而已。不過中午他可以在徒弟這裏睡個午覺,一天三頓除了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在趙家吃。

偶爾還要打包一些食物回牛棚給大家打牙祭。

不過他是趙想的師父,村民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徒弟本來就該奉養師父,只是張百草身份特殊,他是住在牛棚裏的人。

好在村民被村長和村支書警告過了,看張百草在趙家吃飯,一個個都閉上了嘴巴,就連最愛大嘴巴的人也不敢亂說,回到娘家別的事都說,只有和牛棚有關的事閉口不提。

她們是愛八卦,可八卦不等于把自己趕出趙家村啊!

同族聚在一起的村子,比別的村子更團結。同樣,村子裏也有一套自己的處理方式。

後世可能沒那麽看重村規,但是現在他們會重視。

家裏多了兩個吃飯的人,吃飯時卻比往常要沉默。

張百草從小接受的是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所以他吃飯時不會說話。

而翟民在部隊吃飯是靠搶的,說話會影響他吃飯的速度,因此他也不說話。

而趙想有師父在,不敢說話。

趙爺爺和趙奶奶倒是想說,可看着不開口的大孫子,大孫子的師父,和兒子的戰友,兩位老人也不好意思和孫兒說話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