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逛集會 村集,溫面,軟鍋餅,韭菜盒子……
第9章 逛集會 村集,溫面,軟鍋餅,韭菜盒子……
喬檀點頭應下,又和徐氏商量了商量都種些什麽菜,這才回家。
翌日再做木蓮凍時,喬檀往原料裏加了些果幹。
原本晶瑩剔透,果凍似得木蓮凍內多了五顏六色的果幹,看起來更令人有食欲了。
出完早市,喬檀趕緊趕回家,繼續制作紅薯粉。
經過沉澱的紅薯水層次分明,倒掉水,将沉澱好的紅薯澱粉取出,曬幹,碾成粉狀。
接着加水将紅薯粉調成糊,淺淺倒入陶盆一層,上鍋蒸,起泡後倒入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蒸熟後倒出冷卻,放在通風處曬幹。
兩天後,喬檀再出早市時,帶上了一捆曬好的紅薯粉,送給了李嬸,并告訴她該如何使用,李嬸不好意思白拿她東西,硬是塞給了她兩個馍馍,就這樣,喬檀和小甜又有了早食吃。
加了果幹的木蓮凍加量不加價,不僅麓平村的婦女孩童喜歡,鄰村的孩子也饞的要命,他們摸清了喬檀的出攤時間和出攤位置,她一出現立刻一擁而上,搶着把木蓮凍分了。
一通手忙腳亂的忙碌後,攤位上只剩下一個空蕩蕩的木桶,和幾個東倒西歪的竹杯。
“就這麽賣完了?檀兒姐,我讓你多做些的,你偏不聽!”
小甜舉着木鏟,一邊抱怨一邊跺腳道。
喬檀只是笑笑不說話。
她今賣的好,不代表以後日日賣的好,且涼粉果并非時時用時時有,過了夏,便見不到了。
況且木蓮凍只是小食,村裏人給孩子嘗過一兩次就不會再買了,浪費錢不是,早市上那麽多好吃的,總要去試試其他沒吃過的。
她也得動動腦筋,添加別的吃食了,凡是做生意,都講究個上新嘛。
Advertisement
腦子裏胡亂搜羅了搜羅已是有了些主意,便收好攤子,對猶在扼腕嘆息的小甜道:“走,咱們到村集上逛逛去。”
村子每七天一個集,今天正好是趕集的日子。
這幾日生意好,她斷斷續續攢了一百多個錢,今全帶身上了,就是要去集上采購。
小甜年紀小,一聽要去集上玩,哪有不應的,挎着竹籃攙着喬檀就走了。
趕集的地方叫做五路口,地如其名,有五條寬闊的大路,分別通往慈水鎮轄下的五個村子,即便不出集,平日裏人來人往的也十分熱鬧。
一口氣走了三裏路,說不累是假的,可當喬檀見到集市上琳琅滿目的貨品後,頓時神清氣爽,一點也感覺不到疲憊了。
正值巳時,家家戶戶備菜做飯的時候,集市上的婦孺老幼那叫一個多,幾乎每一個攤子前都站滿了人,攤主各個熱情好客,便是做不成生意也願意和來來往往的人聊上幾句,到處叽叽喳喳響成一片,那叫一個人聲鼎沸,紅火熱鬧。
喬檀一路走走停停,頭擺來擺去,眼睛根本看不過來,什麽粗布麻衣麻鞋啦,各類農用工具、鍋碗瓢盆啦,梳子剪子啦,小孩用的老虎枕,老虎鞋啦,還有藥材和各種各樣的吃食,諸如米糕、豆糕、棗花糕,還有許多壓根沒見過的,少不得拉着小甜問了一番。
“那個攤子呀,那是賣溫面的,就是把細面煮熟了,瀝幹水放在碗裏,澆上雞肉和香菇做成的鹵汁。”
哦,臊子面。
“旁邊這個是裙帶面,就是擀一張薄薄的面皮,再用刀子切了放湯裏煮熟吃了,湯多面少,不如溫面實惠,不過湯底确實香!”
哦,面片湯。
“這是軟鍋餅,用糖水和的面,再包上糖,搓圓,放在滾油裏炸了,金燦燦,趁熱吃又焦又軟,糖蜜流滿嘴,哎呀,那滋味,絕啦!”
哦,炸糖糕。
“看到那個攤子沒?那是賣面老鼠的。不不,不是把老鼠裹上面炸了,是用筷子把和好的面一筷子一筷子的加入西紅柿雞蛋和苋菜炒煮出來的湯裏,不分大小,吃起來像吃……嗯,也不是吃老鼠,就面疙瘩吧。”
哦,西紅柿雞蛋疙瘩湯。
還有什麽杏酪、面茶、金團、糟肉、焦雞之類的,總之喬檀樣樣沒吃過。小甜只揀她吃過的給喬檀說,遇上沒吃過的,便和喬檀一樣伸着腦袋看,看了一路脖子都看長了不少。
待走到集市末尾,人群徹底擠爆,大家夥都圍在一個攤子前,催促一站在攤位前的婦人快些,急着買上回家吃飯。
那婦人忙得滿頭大汗,一邊胡亂應着,一邊制作手裏的吃食,只見她飛快将一團面揉好分成大小相同的劑子,将劑子壓扁,三四個一摞飛快擀平,接着包入餡料,十指翻飛鎖好邊,接着往刷了油的鏊子上一放,等待面皮變得金黃。
她的身後,一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與她重複着同樣的動作,倆人配合默契,眨眼間便将鏊子鋪滿了。
喬檀看呆了。
一旁的小甜見喬檀看得出神,只當她好奇,吞了吞口水正要介紹,喬檀忽然興奮地道:“這個我認識,這是韭菜盒子!”
異世見熟食,好比他鄉遇故知,心情格外美妙。
“韭菜盒子?我們管它叫韭合。”小甜雖然在和喬檀說話,可一雙眼睛卻直勾勾地望着鏊子上那一排排金燦燦,半月似得美味食物,“真香啊,這家攤主實在,雞蛋放的多,好想吃一個啊……”
說罷又吞咽了下口水,拉着喬檀就想走。
“檀兒姐,咱們快走吧。”再不走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喬檀不動如山,她拽住小甜,道:“來都來了,咱們買一個嘗嘗。”
“嘗?嘗嘗?”小甜磕磕巴巴,“不、不太好吧。”
“沒什麽不好的,就嘗一個。”喬檀擡手将不遠處的面茶攤子一指,“咱們帶着韭菜盒子去吃面茶,怎麽樣?”
“還吃面茶?”小甜急促呼吸,“檀兒姐……”
“沒事!”喬檀爽朗一笑,“我請你吃!走!”
韭菜盒子兩個,花費六文,面茶兩碗,花費十文。
剛出鍋的韭菜盒子散發着濃濃的香氣,透過薄而金黃的表皮,隐約可見裏面的翠綠。面茶呈焦褐色,味道香醇醇厚,大約是将茶葉熬成汁,把炒熟的面兌入茶葉汁中,再放入芝麻醬和鹽,以及分量極少的牛乳。
一口喝下去,既提神,又熨帖了五髒,分外舒暢。
就着韭菜盒子,喬檀蹲坐在面茶攤後面的長凳上,與小甜一起狼吞虎咽起來。
周圍都是周圍幾個村的百姓,不少人邊走邊吃,邊吃邊看,像喬檀、小甜這樣席地而坐撸起袖子幹飯的人更是多如牛毛,畢竟大家都顧着享受美味了,誰還在乎被不被人看呀!就是這種亂糟糟熱鬧鬧的氛圍吃得才香!
“香!”喝下了一大口面茶的喬檀稱贊。
“真香!”啃了一大塊韭菜盒子的小甜誇獎。
喬檀一碗面茶快要見底,她意猶未盡,嘆道:“這面茶實在太好喝了,回頭我也試着做點,給小櫻,小松嘗嘗。”
“檀兒姐,你之前沒吃過面茶嗎?”小甜專心致志地嚼着韭菜盒子,全然不知門牙上粘了兩片韭菜葉。
喬檀搖頭:“見都沒見過。”
小甜張了張嘴又閉上,心道喬檀娘幾個真是慘,雖然是富戶家的外室,見識還沒有她這個鄉野丫頭廣。
兩人風卷殘雲,不一會兒便将韭菜盒子和面茶幹光了。
吃飽喝足,喬檀着手進行采購。
在村集上轉了一圈,她已然對物價有了個大概的了解:米一升七文錢,重量大概是一斤半,面便宜些,一升六文,其他糧食價格再低些,諸如黃豆、荞麥、粳米、玉米大多三到五文一升。
肉以豬肉最便宜,上好的五花肉不過二十文一斤,其餘部位十五到十八文不等。羊肉五六十文一斤,牛肉最貴,要七八十文。雞、鵝的價格差不多,五十文左右一只。鴨子便宜,不到七十文能買兩只。魚蝦的價格和豬肉差不多,冬日貴些,夏日便宜些,至于鹽、糖、醬油、醋、姜、椒、茴香、艾子等調味料,價格有高有低,總之一句話,物以稀為貴。
油大多自産自制,最常見的是菜籽油,豆油,也有用萊菔油蔓菁油的,還有花生油,豬油。除了自制,糧油店裏也能買到油,或帶着自家的菜籽花生去榨油,出個工錢即可。
喬檀一圈逛下來又想喜又想哭,喜的是邕國物産豐富,悲的是一窮二白,什麽都買不起。
好在邕國物産豐富,地大物博,只要花得起銀子,什麽好吃的都能吃的到。
經過一番糾結掙紮,她買了米、面、油、黃豆、辣椒、鹽等調味料還有兩個炸糖糕,一斤花生,十個價格十分低廉的陶碗。
一百一十三個銅板,一個不剩,全花了。
“真不容易啊,這錢還沒攢下幾天呢,就都花出去了。”小甜替喬檀心疼道。
“誰說不是呢。”喬檀苦笑。
小甜主動幫喬檀提了油和面,一壁帶她往回走一壁說:“我也想掙錢,聽說賣一天的黃鳝能掙一百多文錢,去有錢人家漿洗衣服,縫補打掃,一天也能掙個幾十文,就是辛苦些。”
喬檀嘆氣:“掙錢就沒有不辛苦的。”
二人話音剛落,忽聽前方不遠處傳來一陣吵嚷聲,似有人因什麽事發生了争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