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興遠大樓(1)

興遠大樓(1)

莽莽浩浩的山林間,樹木蒼茂如華蓋,灌木低啞作語。夜深似墨,無月無光。周遭是抹不開的黑暗,和穿林而過的嗚嗚風聲。

只有一叢燭光恒定在眼前。

他朝燭光邁步而去。

他聽見水滴聲。

他循聲望去,只見自己左臂空空,血流如注。

他繼續往前走。

他摔倒在地。低頭一看,右腿齊根斬斷,鮮血婆娑地流了一地。

他擡頭望那燭光。

他用僅剩的一手一腿往前爬。爬着爬着,左腿也沒了。于是他便只能攥緊右拳,手扒肘撐,艱難匍匐向前。

可離那叢燭光的距離,還是那樣遙遠。

遙遠,遙遠,遙遠到他筋疲力盡,也到不了終點。

攥緊的右拳力竭地松開,一抹黃色入眼。

從手中滑落的那是……一張黃紙?

他想要看清這紙上寫的是什麽,但是只能看見一團模糊的赤色。

看不清的字跡。走不到的終點。

殘缺不堪的身體。

支離破碎的夢境。

……

……

葉何冷汗淋漓地從夢中驚醒,伏在床頭大口喘氣,好一陣才平息。

“怎麽又……”

他沉沉地嘆了口氣,靠着枕頭坐起身,擡手揉了揉自己覆了層薄汗的額頭和睡得淩亂的黑發。接着,葉何拿起床頭櫃上放着的手機,拔掉充電線看了一眼:6: 04。

還能再睡會兒,但他應該是睡不着了。

葉何起床穿衣,疊好被子,拉開窗簾。南方城市的夏天破曉很早。這個點已經東方既白,旭日初升了。葉何看了會兒三樓外的天空,随後關掉了不辭辛勞運作着的挂壁式空調,出門洗漱。

葉何和舍友餘矜合租的這間房有一百二十幾個平方,三室兩廳一衛一廚房。卧室、餐廳、衛生間和廚房都偏小,多餘的空間都勻給了客廳。客廳沒有放茶幾沙發之類的家具,而是對稱地擺了四張電腦桌,每個都配了筆記本和雙顯示屏,其中三張桌下還各放了一臺塔式服務器。

簡單地說,這不僅是客廳,還是“工位”——這間屋子承擔着葉何跟餘矜的生活起居,以及餘矜開的一家名為“餘數”的軟件工作室的雙重作用。

葉何客廳的電腦桌下是唯一沒有放服務器的。他本科學的是數學,自學的編程比不上工作室其他三個科班出身的,于是在軟件開發這邊基本只負責一些接口文檔、版本維護之類的工作。他做的更多的,是項目管理,以及和客戶們之間的對接。

“餘數”工作室很小,接的單子也都不大,能長久運營下去的原因,葉何覺得,他們交付的産品物美價廉是一方面,舍友餘矜自帶的資源是另一方面。

餘矜家挺有錢的。雖然從餘矜本人身上看不大出來。

“葉何你都起來了啊?這麽早?”

戴着黑框眼鏡、穿着蔥綠色烏龜睡衣的餘矜睡眼惺忪地出門上廁所,看見一身白襯衫工工整整的葉何,于是打了個哈欠,眯着眼問了一句。他腦袋耷拉,上下眼皮打架,臉上還有兩道枕頭褶皺壓出的粉紅紋路,配上那身前淺後深的龜殼睡衣,整個人像是只窩在殼裏半露出頭的巴西龜。還沒睡醒的說話聲也含糊得跟烏龜吐泡泡似的。

葉何應了聲,說:“還早,你可以再睡會兒。”

餘矜又打了個哈欠,“嗯”了一聲,上完廁所就回房間睡回籠覺了。

葉何給自己熱了杯牛奶,就着兩片吐司,坐在桌前,邊吃邊打開筆記本,認真核對今天的工作事宜。

工作室前些天接了個項目,寫一個論壇網站,今天要向客戶展示初期成果,順便聊聊後續手機端APP的開發計劃。客戶和他們約在了一棟寫字樓的十八樓,一間名叫“三只貓咖啡”的貓咖。

貓咖……

葉何還是頭回遇到把産品交付會議定在貓咖的客戶。這位客戶名叫韓明亦,二十七歲。他的論壇項目訂單是在“餘數”工作室的官網直接下的,沒有線下跟葉何他們見過面。這倒還是次要的。讓葉何對這個項目和這位客戶格外關注的原因,在于論壇本身。

——這是個玄學論壇。

論壇名為“異聞館”,旨在“為玄學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為靈異事件遭遇者提供求助平臺以及風水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占蔔吉兇、請符作法、祛邪攘災、鎮宅捉鬼。”

彼時工作室剛接到這個單子,葉何和餘矜一起看客戶提供的項目需求的時候,差點雙雙傻眼。

餘矜震撼地大喊:“迷信,這是封建迷信啊!”

葉何冷靜地搖頭:“這個項目就算能寫完,也很難上線吧。我跟客戶聊一聊,讓他改改需求。”

葉何加上了韓明亦的聯系方式,經過一番溝通,這位韓客戶爽快地同意改變“異聞館”論壇的風格,明面上的用詞不再是露骨的“玄學”,而是變成了“超自然事件”的匿名交流與分享。論壇UI的風格也往洛氏克系靠攏,主打一個吸引小衆愛好的年輕人群體。

兩周過去,“異聞館”論壇網頁版的幾個核心版塊的功能都開發完成了。今天就是初期産品交付的日子,地點定在興遠大樓十八樓的一間貓咖。

貓咖……

葉何還是對韓明亦定的這個地點有些耿耿于懷。不為別的,就是有點兒擔心韓客戶交不起尾款。

複核了兩遍項目細節,看時間差不多了,葉何去幫餘矜熱了杯牛奶。後者卡點起床,滿臉被早起支配的魂不守舍。葉何催促着他喝了牛奶吃了塊吐司片。餘矜囫囵吃完早飯,趕緊背起電腦包跟葉何一起匆匆出門。

從“餘數”工作室到興遠大樓,地鐵需要坐四十多分鐘。但因為餘矜起得太晚,為了趕上和客戶約的九點半,他們只能打車。

早晨9: 18,葉何和餘矜下了出租車,來到興遠大樓的門前。

這棟大樓有些陳舊,從選址來看,應該是二十幾年前雲錦市進行文旅開發、改造城中村的那段時間建造的。門口玻璃邊角的積垢和地板瓷磚的黑縫展示着歲月的足跡。

兩人剛進門,餘矜突然打了個噴嚏,揉揉鼻子道,“這裏面怎麽有點冷呢?空調開得這麽低嗎?”

葉何環顧四周:“一樓怎麽連個保安都沒有?”

“還真是。”餘矜扶了扶眼鏡,“前臺也沒人。可能還沒上班?我們直接坐電梯上去吧。”

“嗯。”葉何點點頭,到嘴邊的一句話沒有說出口。

——這樓難道整晚都不斷電嗎?否則空調怎麽會比保安和前臺上班還勤?

興遠大樓有二十四層。四部電梯兩兩相對,兩部舊的,還有兩部稍微新一點。走進電梯後,葉何心中那抹本不值一提的疑問逐漸擴大。他望着亮着紅光的電梯數字,在其停在“4”時忽地心頭一跳。

電梯門緩緩打開,門外卻一個人都沒有。

映入眼簾的是空蕩狹長的走廊。兩側房門緊閉,沒有窗戶,沒有陽光,只間隔規律地亮着瓦數堪憂的白熾燈,因而在夏天,在這棟空調冷風飕飕的大樓裏,居然顯得有些陰森。

“不是,門怎麽,怎麽關不上了?”

餘矜用右手食指連戳電梯的關門鍵,可這臺電梯門卻仿佛生了根似的毫無反應。

葉何突然瞳孔一縮:“不對,外面為什麽是走廊?不應該是另外兩部電梯嗎?”

餘矜戳按鈕的動作驟然僵住。他看向外面空無一人的長長走廊,聲音有點打顫,“可能是,對面那兩臺電梯……中間被隔斷了?或者,只能上到三樓?”顯然,這話說出口他自己也不信,“不是吧……大白天的,撞鬼了?”

葉何眉頭微蹙。他本來是不相信有什麽靈異現象什麽超自然事件的,可是眼前的異常狀況好像脫缰野馬,在往他“不相信”的方向疾馳狂奔。

突然,餘矜驚叫一聲:“葉何!後、後面!”

葉何回頭,看見身後,半米開外的電梯牆角,湧動起一團難以名狀的黑影。

黑影濃稠而泥濘。黑影之中,一雙墨綠的瞳驀地睜開。冰冷幽深的目光,像是對将死之物的打量。

一股寒意飛速攀上脊椎,直沖天靈蓋,令葉何的思維和行動短暫地凝滞凍結。直到餘矜拽了他一把,大喊了聲“快跑啊”,葉何才如夢初醒般跟在餘矜身後沖出了電梯。

兩人在空蕩的走廊上飛跑,鞋子踏出的嗒嗒聲響在密閉空間中環繞。餘矜跑出十幾米遠,回頭看葉何,又驚叫一聲。葉何回身看去,見他們身後是一堵慘白慘白的牆。

電梯不見了。

這下,葉何心中僅剩的那點懷疑和“不信”盡數消失,二十四年人生養成的唯物主義頃刻塌陷成齑粉,一點兒餘灰也不剩。他大腦空白了三兩秒鐘,在和餘矜相似的震悚恐懼之下,随血液湧上大腦的卻是出離的鎮靜。這般情緒的迅速轉換有些似曾相識,但他沒有功夫去細想。

“餘矜,我們找部樓梯逃出去!”葉何拽住吓得僵立原地的餘矜,高聲道。

“啊?啊!好——”

餘矜回神應好,立刻扶正眼鏡,點了點頭。他雖然膽子沒有葉何大,但也絕對不是拖泥帶水的性格。兩人做了六年的舍友,兩年的同事,該有的默契都有,不該有的也少不了一點兒。

三言兩語之間,在葉何的主導下,兩人迅速确定了接下來的“逃生計劃”。

第一,求救。

“果然打不通,連緊急呼叫都不行。”餘矜将沒信號的手機揣回兜裏,苦惱道,“手機變板磚加核能手電筒,恐怖解謎游戲經典開頭。”

“還是沉浸式恐解,真有鬼的那種。”葉何接了一句。

第二,選擇逃生路線。

“遇到拐角的時候,我們每次都往右邊走。”葉何說,“只要這是個正常的迷宮,一直向右走,絕對可以走到出口。”

餘矜點頭,推推眼鏡,用專業知識銳評了一句:“人肉DFS。”(*)

第三,盡可能多做記錄。

葉何從背包裏拿出一個平板電腦,左手托着,右手在屏幕上筆直地畫圖。他要一邊走,一邊記錄地圖。

除了地圖之外,他們也沒有放過一路上可能存在的其他線索。昏暗的燈光下,餘矜每扇門都試着去推了推,但沒有一扇能打得開。此外,路上也沒有樓道地圖、盆栽盆景、消防設施之類的,光禿禿、灰蒙蒙的,像在無邊的寂靜與無聲的窒息中通向死亡。

好在二人結伴而行,時不時說兩句話,能減輕這股窒息的空寂感。

“恐怖游戲裏,每個靈異事件的背後不都有‘真相’嗎?比如需要找到被害者的屍體才能超度亡靈,逃出生天,打出真結局。”

餘矜用游戲思維揣度當下處境的一句話,葉何聽了秉持贊同意見。但他說:“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要解什麽謎,要找什麽答案。”

……

興遠大樓的長走廊仿佛沒有盡頭。

兩人不斷前行着。頭頂的白熾燈偶爾閃爍兩下,陰恻恻的冷風環繞周圍。有兩次,他們在身後瞥見了一團黑影,看到了黑影中央那雙冰冷的凝視死物般的綠瞳。每次一發現黑影,兩人就果斷地往前跑,遇到拐角就向右。

現在他們第三次見到了黑影。但不同的是,這次黑影不再是尾随于身後,而是堵在他們身前的下一個拐角後,并且愈來愈長,愈來愈近。

(*)DFS:深度優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圖論領域的經典搜索算法,和葉何所說的“每次遇到拐角都往右”是一個意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