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牡丹(二)
第16章 牡丹(二)
次日一早,緋緋便抱着一個包裹,一步三回頭,依依不舍地從後門上了一輛馬車走了。
小綠這時已經領完罰回來了,聽完其他小妖們的轉述,忍不住啐道:“她倒跑得快,忘恩負義的東西,還不知道将來會如何呢!”
中秋前後,院子裏的那棵桂花樹就開花了,好大的陣仗,簡直像是一頂黃雲落在了院子裏。
小山見了,忙叫家裏的小妖們一起來收桂花。
這正是用來做木樨香的好材料。
此刻衆人正聚在桂花樹下,小綠拿着一根竹竿,輕輕地在桂花樹的各個枝幹上敲打,随着她的敲打,一朵朵桂花就像是下雨一般撲簌簌落下來。
“你也別這樣說她,你以為她是一毛不損地出門去了麽?”紅玉指揮着小妖精們,把落在地上的桂花也擇幹淨的撿起來,一面說,“我們妖精要和凡人結合,哪有這麽容易。”
小綠雖腦子靈活,在修行上也頗有見地,但對于男女之事,卻一知半解,妖精之間的事情她尚且不懂,何況是和凡人?
于是紅玉就解釋道:“我們修行,比凡人要難上千萬倍。首先一個,凡人生來就有靈智,而我們妖精,不知要修多少年月,才能僥幸從蒙昧中生出一點靈光來。”
這話說得樹下的小妖們紛紛點頭稱是,這确實就是他們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
“再有,即便生了靈智,想要更進一步也要先修成人形,可天下多少妖族都是倒在了這一步啊。”見小妖們都聽住了,紅玉嘆了一口,語氣中頗為感慨:“只說我們狐族吧,要化作人形,首先就要煉化橫骨,其中滋味,簡直就和在油鍋裏炸過一遍一樣,真是想也不願去想。”
這話共情的就更多了,這個說:“是呀,我當初煉化的時候差點都燒死了。”
那個說:“當時痛的恨不得立刻就死了才好。”
還有的說:“我因為受不了這種皮肉之苦,差點就要放棄了。那時候心裏覺得,還不如就去山裏做個野獸,若是有幸,來世修個人身,何苦來受這個罪。”
七嘴八舌的,真是各有各的磨難。
Advertisement
“只是化了人形才算是真的踏上了修行之路。但妖怪修行,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歪路、邪路、乃至死路。若是家中有修行的前輩可以投靠還好,多少能指點着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要是孤孤零零一個,何其難也。我們在外邊的時候,誰沒聽過幾個因為走了錯路,被道士和尚殺滅的妖精的故事?”
就有一個小妖接話,“別說有沒有前輩指導的,就是有長輩的,也保不住她不行差踏錯,就說江南道新封的那個蛙神,我看他的女兒早晚也要壞事。”
這話聽得小山都看了那小妖一眼,紅玉則繼續道:“等略微有了道行,能施展些法術,日子就要好得多。只是這時候,深入紅塵,修心比修道還要難。把持得住的還好,把持不住的,就從此塵毒纏身,只能流于凡塵,連好不容易修來的道行也早晚要喪盡。而且,妖族屬陰,本來就不能與凡人相合,若是強行在一起,這凡人早晚會妖毒入心而死。更有居心不良的,把人作為修煉的爐鼎,專門吸收凡人精氣,把妖族的名聲更是敗了個徹底。”
正好這時候樹上的桂花已經收的差不多了,衆人就轉移到了井口,小綠指使幾個妖族的矯健小子打起一桶桶井水,倒入幾個懷抱大的木盆,把收到的桂花倒進盆中沖洗。
小綠道:“便是如你所說,妖族一旦和人類結合,早晚要把這人害死,怎麽還有那許多妖和人不僅過起尋常夫妻的日子,還能生下孩子呢?”
紅玉笑眼看她:“難道你以為我哄你嗎?水火豈能相融。若是不想傷害凡人,那就只能損耗自身了。要麽害人,要麽自損,總歸是難以兩全的。你只瞧那些和人做了夫妻的妖精們,哪個不是修為倒退,甚至連壽命都不長。”
“如你所說,那個緋緋想要嫁人,結果要麽是害人,要麽是自己修為大損咯?”
見桂花清洗幹淨了,紅玉忙讓小妖們把桂花撈起來盛在竹篾上拿出去吹幹。
“恐怕她兩者都不是。”說着拿眼睛去看小山。
小山幫一個身材嬌小的小妖精把竹篾架到架子最高層,聞言道:“她向我求了祛塵丹。”
頓時,小妖們都大驚。
“她瘋了麽?吃了祛塵丹,從此就是個不能修煉的凡人。要是以後那個姓文的有了二心,她連逃走的能力都不能了。”
紅玉卻似早就知道了一般,“今早我見她身上半點妖氣都沒有,便猜到她肯定是走了這一步。”
小綠這才有些出氣,哼了一聲,“這還差不多,既然選了這條路,就幹脆走絕些,省得以後又後悔逃回來,又要主人給她收拾爛攤子。”
小山有些無奈地看了她一眼,心知她是個刀子嘴豆腐心,別看她現在嘴上說得多兇,将來若是緋緋落魄了,必定還是她第一個去為她抱不平。
一時衆人把桂花收拾好了,小山見這竹扁上曬得桂花實在多,就想着除了木樨香外,再制一些木樨清露和桂花糖。
木樨清露還罷了,只有一些喜好裝飾的妖精們頗為歡喜,倒是聽說還要做桂花糖,人人臉上都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況且,緋緋好歹是從他家裏出去的,怎麽也不該真的就只讓那位公主為她操持婚事。
小山上輩子的老家有個風俗,女孩子出嫁了,除了必須的喜筵,嫁妝外,家中還要準備喜糖。因為家鄉桂花成林,桂花又有早生貴子的祝願,這喜糖便多用桂花糖。
小山讓小妖們把預備好做木樨香和桂花清露的桂花收起來,剩餘的,撿花朵完整,沒有殘缺的,全倒入絹袋中,準備等煮好酸漿再來浸泡。
等到桂花整理好了,已是傍晚時分,方棟已經關了鋪子回家來,廚下也已經做好了飯,新來的廚子還應景地蒸了一疊子桂花糕。
桂花糕是南邊的細點,制作的時候要先把面粉上籠蒸熟,做成熟粉,再将糯米在溫水中淘洗過,濾幹之後用石磨磨成細粉,混合豬油,桂花,白砂糖,加入熟粉揉捏成光滑的面團,最後再上籠蒸熟,制作過程十分繁瑣,若不是南邊的人,根本做不來。
小山嘗了一口,細滑香軟,卻不十分膩人,就是他這個對糕點沒什麽特別愛好的人,也吃了好幾塊,還夾了一塊給師傅嘗嘗。
就連師傅都贊了一句:“清逸綿長,黏而不膩。
小綠見兩位主人都很滿意,這才悄悄松了口氣。原本家中的廚子是從嶺南跟來的老家人,但這老家人年紀愈大,眼見就做不得了,前段時間已經告老被家中的子侄接回嶺南去了。
臨走,小山還賞了他兩塊金餅子,那老家人流淚滿面地向小山磕了個頭,“說句托大的話,小的看着小主人長大,早就把您當做自己的小孫子。如今您雖寶珠蒙塵,不能以真身示人,但還請您不要放棄,勿要淪落商賈,整日混鬧于市井,也該把詩書撿起來,将來總有雲破月開的日子。”
小山哭笑不得地聽了他這番臨走忠告,讓大郎套車,把老家人和他的子侄送到渡口。
但自此,唐家就缺了廚子。
家中雖然各色妖精都有,但他們都不善廚事,小山硬着頭皮指揮了幾次,雖然做出來的飯食也能入口,但日子還長,若等家中的人學會做飯,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只好讓小綠從外面雇人。
這回的桂花糕就是新廚子奉上的。
新廚娘名叫梅娘,聽她自己說乃是金陵人士。
梅娘幼年時家境頗佳,家族在金陵城外有幾十頃田地,兩三個茶園,她的父母不為生計煩惱,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老饕,連帶她也遍嘗美味,這一手廚藝就是那時候學會的。只是後來家境中落,父母也早亡了,雖然父母生前給她定了一門親事,但是最終親事沒有成,她也落得一無所有,只能憑借少年時的一點手藝,流落到洛京謀生。
正好唐家缺了一個廚子,小綠見她說話妥當,又嘗了她做的幾道菜,味道不錯,便把她留下了。
正好梅娘來自南邊,桂花糖也是做熟了的,小山就讓她操持做桂花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