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發絲
第7章 發絲
三名受害人抛屍地點離南聯高中不遠,而兇手巧妙避開監控,從這點可判斷,這起連環殺人案,是有預謀的,死者受害現場,極大可能在高校附近。
“這是熟人作案,鎖定校園範圍內偵查。對三處抛屍點附近監控和居民進行走訪調查。”秦策道。兇手抛屍地點,每次精準避開監控,只有一個可能——他提前踩點,要踩點勢必留下監控影像。當三處抛屍現場附近監控,頻繁出現同一人影,那人極大可能是殺人兇手。
“熟人作案,可三人互不相識……啊,她們不認識彼此,但共同認識兇手。”魏愛反應過來。
“第二名受害人林楚,從偷拍者口供,及和她往來學生口中,可得知此人性格謹慎多疑。她被害前,和徐臨有過短信聯系,再加上遺留屍體上的打鬥痕跡。足以證明,是認識之人叫走她,騙至分屍現場。察覺到不對,她欲逃離,與兇手打鬥,最後被擊暈捆綁受害而死。”秦策推斷道。
林楚和徐臨交易的地點選擇在公交站,是在防備和隐藏自己的位置。從其性格上看,不會是随便跟陌生人離開的人。
三名受害人性格畫像,第一名死者成績好,是老師同學眼中的乖乖女;第二名,性格強勢,生性謹慎多疑;第三名,長相普通好吃不起眼。
以上推論,可縮小調查範圍。
秦策安排小組分頭行動。朱楊和技術小組調取近三個月內的視頻監控,24小時內作出報告。他帶于全保等人排查三名死者共同認識的男性,另外安排便衣警察在高中附近巡邏。
一旁聽完研判分析的徐臨,前往法醫鑒定部門。
林楚屍體已縫合成一體,目前等待家屬前來認屍領取。他取膠手套,來到遺體暫存室,掀開喪布查看屍體。
被分屍成幾十塊,身上布滿縫合線。如果真如宋法醫所言,受害人被活剖而死,她們該承受多大的恐懼和痛苦。
戴上手套,拿起損傷的左手,皮膚上有不少粉塵粘附上面。因分屍裝袋,血跡浸透粘附物,造成屍體滿身鮮血。
順着屍體走了一圈,到頭頂部時,他停下腳步。打量了一會,伸手撚起死者一小撮發絲。将短掉一節,微微卷曲的頭發與長發絲分離出來,他細細查看發尾處,然後用手指捏住發尖處搓了幾下。松開發絲,他看指腹,有些發黑。
雙手捧起林楚的腦袋,把頭發挽出來。他手指撥動垂落在鋼床外的發絲,眼睛掠過黑發,又發現兩處不起眼,短掉的一截頭發。撚起短發,手指再次揉搓發尖,指腹被蹭黑。拔下幾根發絲出去檢驗後,他前往南聯高中。
接連三起殺人分屍案,學校已封閉狀态。只要一天沒抓住變态殺人狂,除了校外生,在校生一律不許出門。
Advertisement
時近中午,便衣民警在外面巡邏,秦策帶人在校內調查。徐臨來到校門口,門裏男生和女生,在等待外賣和快遞。附近店鋪和外賣小哥,通過鐵欄把午飯遞進去。
有男生不滿抱怨,受害的是女生,關他什麽事?憑什麽不讓他們出校門啊。有女生聽到,回了句“沒心肝”。
受害的不是男性,他們永遠不知道女性的恐懼。
徐臨讓保安開門,進保安室裏,遞過一條煙和大爺唠嗑。接到外賣的學生,蹲在樹下吃完,把外賣垃圾扔進保安室後的垃圾桶。見有胡亂扔的,大爺吼道,不把垃圾扔進桶,下午誰也別想叫外賣吃晚飯。
返回保安室,大爺點起煙與他瞎扯閑聊三起殺人分屍案。
對三位受害女生,大爺對第二、第三名印象比較深刻。前者性格有些張揚,進出校園常與他打招呼,後者常來收快遞出門覓食。
其他的,不甚了解。
對學生記不了這麽多,但本校老師領導沒有他不知道的。
秦策在校園排查三名女生共同認識的男性,分別查到兩名男生和三位男性教師。那兩男生,在受害人出事時間裏,有不在場證明。而三名教師,其中一位姓潘的老師住宿在外,沒有人證證明學生出事時,在家中。
此人面對警察詢問,從容淡定,在和秦策握手後,還拿出手帕擦了擦手指。于全保暗中罵了句“裝逼犯”。
詢問結束,秦策帶人離開。于全保說姓潘的沒有不在場證明,為何不繼續對此人調查?
秦策回答,他不是兇手。
一是鞋碼不對,二是兇手留下的足印,鞋底存在磨損。潘老師的鞋子是牛皮鞋,邊緣磨損痕跡不明顯,他家恐怕好幾雙可換的同款皮鞋。三是此人有潔癖,第二名死者身上的粘附粉塵太多。
可于全保看人家不順眼,堅信姓潘的人模狗樣,決定挖出他的真面目。
朱楊和十幾個民警輪班24小時,調查抛屍附近監控,讓他感到吃驚的是,附近三個月以內監控,沒有出現同個男性身影。
次日晚上九點,秦策聽到他的報告,不由深思。
“兇手有預謀犯罪,肯定會踩點抛屍。可是沒監控到,那他如何避開監控的?總不會他神通廣大吧。”魏愛皺眉,內心不解。
這個問題,也難倒了于全保。
腦海鋪開地圖,圈定抛屍點,計算與高校之間的距離範圍。秦策猜測到一種可能性。
兇手或許比他想象中的更早預謀犯罪。假設犯罪嫌疑人踩點時間,在半年、一年以上,那他們很難調查到監控。因為路面監控最長保存時間半年,就會被新的覆蓋。只要兇手利用這點,很容易躲過影像追蹤。
在說出這個可能性時,學校來電話說又有女生失蹤。
魏愛吃驚,學校不是封鎖狀态嗎?便衣民警也在外巡邏,為什麽還會有女生失蹤?
校方回複,失蹤的是外校生。家長不見學生回家,便打電話過來詢問,才知曉人不見了。
秦策迅速電話學校周圍的便衣民警,讓他們循着女生回家路線尋找。在他帶人趕去時,痕跡文檢室的吳警官,帶着檢驗報告過來交給他:“兇手擦蹭樓頂足印,留下的不明物質,分析出來了。”
“是什麽?”
“工業氫氧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