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入宮

第16章 入宮。

那天在馬場,段澤和段謹的談話,他是一字不落的聽了去的。此時看到密蛛傳音,他心底自然升起濃濃的擔憂。

當年他自私的提出來錦都,只是因為私心。哥哥并沒有阻止他,而是貼心的替他準備好了一切,造假的身份,文牒,然後送他上錦都。

在此之前,還為他分析了當時的時局,當時哥哥說,不出五年,段謹必定是要回汝南的。不出五年,這個天下就會亂。哥哥也只給了他五年時間,因為除了段謹,還有很多人很多事是他不能放下的。

顧念看完床上的字,就揮手,勁風掃過,床上的蜘蛛網就化為灰塵被掃落在地。蜘蛛也在這個時候,爬到屋子裏的陰暗角落,徹底的消失。

段謹進宮去了,沒有帶着他,而是帶了阿一小七。

顧念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麽,抽出桌子裏的紙筆,開始抄書。

昨夜他曾見段謹桌上放着一冊《長門賦》,現在他還記得一些內容。

對于那些哥哥一字一句給他讀過的東西,他記得很清楚。于是顧念,便坐在桌邊寫了起來。

皇宮。

“臣段謹,參見陛下,陛下萬安。”段謹見到老皇帝的那一刻,毫不猶豫的就掀起衣擺跪了下去,高呼萬安。

“你來了,平身吧!”老皇帝沖着他揮了揮手,讓段謹起身。

“你很少進宮,除了沒錢花,就是有事。這一次進宮,是沒錢還是有事?”老皇帝鬓角花白,臉龐也是盡顯老态,但是聲音很洪亮。

段謹立刻眯了一雙眼睛,臉上的笑意很濃烈,嘴角彎彎的好像一個月牙一般。

“皇叔父,我聽段澤說,渤海出事了。怎麽樣,那渤海世子死了麽?”段謹眼中的好奇掩飾不住。

“胡說!”聽到這裏老皇帝狠狠呵斥了一下段謹:“怎麽張口就要別人死,那渤海世子死了你就開心了?”

Advertisement

“倒不是開心,就是覺得一個人與其像他那樣活着,還不如死了來得痛快。再加上當年在錦都,他與我過節不小,我不是很喜歡他。皇叔父知道,我段謹向來嫉惡如仇,對于自己不喜歡的人,向來巴不得他趕快死。況且現在,我只是問問。”段謹聽見皇帝的呵斥也不害怕,反而湊上前,讨好的笑道。

“死倒是沒死,就是傷重,渤海遙遠,朕也不知道傳回來的消息是不是準确的。”老皇帝一直都是坐着的,說起渤海世子顧想的時候,卻站了起來。

“但是有件事情是準确的,顧想一人憑借永州的五千守備軍就守住了皖郡,擊退了沿海襲來的數萬倭寇,比你強到不知道哪裏去了。”老皇帝最後沒好氣的看了一眼段謹。

段謹露出一絲可惜的神色,然後又往上湊了湊,嘴角的笑意不減:“哎呀!皇叔父,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個顧想,那人簡直就是個瘋子,大概是殘了一條腿,心裏不舒服吧!您怎麽能拿他和我比嗎!我生來就乖巧知禮,又可愛的很,如今又是這麽的貼心懂事,怎能比一個瘋子。”

撒嬌賣乖,段謹可是張口就來。

“哼!沒出息的東西!”老皇帝笑着罵了一聲段謹。

“是!是!我沒出息!我今日就是來請安的,順便找皇叔父要一些賞賜,聽說南邊的貢的錦緞到了。您看看,我最近又長了一些,該做新衣服,可是我沒錢呀!”段謹繼續撒嬌讨乖。

“賞!”老皇帝對于這樣的段謹也是沒有了脾氣。

“您可別告訴父王,他知道又該寫信罵我了。儒王叔老是在背後告我的黑狀,您別在再給父王說了!”段謹得了老皇帝的一句話,很是開心的蹦跶起來,最後還不忘在老皇帝面前告饒,不要去說他的壞話。

“就你機靈!”老皇帝忍不住在段謹的腦袋上狠狠一拍,然後冷冷哼了一聲。

“哎呦!”段謹連忙抱着頭躲開。

“皇叔父,我最近在教坊司買了一個小倌,是前任中書令家的公子,就是覺得有趣而已。皇叔父不會覺得生氣吧!生氣也行,您不要告訴父王就行。”段謹抱着頭躲遠了之後,又接着說道。不過敢在皇帝的面前提起一個小倌,也就只有段謹一個人。

“無妨!你高興就成,宋家獲罪,這是他們罪有應得!如今宋家已經是賤籍,你是親王之子,一個喜歡的小倌,你還是玩的起的。”老皇帝無所謂的揮了揮手。

段謹聽完這話,好像松了一大口氣似的。

與皇帝有意無意的說完最近他幹的一些事情之後,段謹就告退,然後帶着宮裏的賞賜,沿着重門宮道離開皇宮。

剛上馬車,阿一便催促着小七駕着馬車離開宮門口。

“世子!”阿一坐在段謹斜角的位置,持禮喚道,屁股不敢坐的太實,只占了一個角。

“老皇帝的禦書房今天還有個人在,大概是皇五子段琢。”段謹進去請安的時候,就發現了裏面多了一個人。

“這是什麽意思?”阿一皺眉。

段謹靠在車壁上,背後一身的冷汗,每一次與老皇帝周旋,他都是一身冷汗直冒。

“沒什麽意思,我繼續裝作與渤海不睦,他繼續自以為的捧殺于我。不過他大概以為我會問宋家的事情,但是我并沒有問。”段謹把宋言帶回家,錦都就有無數雙眼睛看着他,都以為他會好奇的問一下宋家的事情,但是段謹不關心。

段謹确實不關心宋家的事情,畢竟老皇帝的第一把火是往渤海引的。宋家不過是,一顆礙眼的石頭,随意砸碎。做給朝中文武百官看的,看着宋家的血,文武百官想必也會聽話一些。他們汝南有大把的時間,來應對。只是苦了,那個驚才絕豔的渤海世子顧想了。

“世子,屬下昨日便傳書老王爺,早做準備。”阿一低了一下眉眼。

“削減軍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朝中武将一聽就會明白,這是在削弱軍方權力。靠着武将活着的文官也是不會同意的,他們也想長長久久的在錦都城裏待下去的。老皇帝怕這路一開始便難走,于是殺雞儆猴,動了自己手底下的近臣。老皇帝真的是精明的很,一如既往呀!”段謹慢慢想着。

“那渤海的事情,有沒有皇帝的手筆?”阿一擔心的問道,渤海毗鄰汝南,又形成了相互制約的局勢,渤海局勢有變必然能影響汝南。

“暫時不知道,但是顧想可不是一個好招惹的人。”段謹提起顧想的時候,眉梢裏有一絲的驚羨和欽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