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情不願馬場行
第23章 不情不願馬場行
“我也覺得長姐有些過分了。”鶴青順着桓襄的心思道。
“你知道就好。”桓襄一只手搭在桌上,手指有節奏地敲擊着桌面,似乎對鶴青還留在這有些不耐煩。
鶴青拿起書契,随即站起身來,垂着腦袋低聲道:“要是這筆買賣做不了,只怕我會被長姐換掉。正好給你換一個溫柔體貼的,也省的我每次出現在你面前給你氣受。”
“哼,你也知道本王厭煩你。反正誰在本王身邊都無所謂,等本王手握榮氏兵權的時候,她送到在本王身邊的人,本王全都給趕出去!”桓襄毫不避諱道。
桓襄本以為說完這話鶴青就會知趣地走開,誰料他突然對上鶴青那雙含着淚水的眼睛,桓襄頓時有些手足無措。
鶴青看到桓襄的反應,心裏有些暗喜。他得讓桓襄簽了這書契,他不能被榮格放棄趕出侯府,否則他的計劃就功虧一篑了。
“別哭啊你!”桓襄立刻扭過頭去不看鶴青。他真的受不了鶴青紅着個眼睛站在他面前。
回想起成親那天晚上,鶴青最後一直在他面前哭,那時候他眼睛也是像現在這樣紅紅的,跟一只受了驚的小兔子一樣,讓人忍不住想要順着它潔白柔順的毛發好好安慰。
“我為什麽不能哭了!”鶴青鼻頭一酸,一股腦地将這幾個月來的不滿全都發洩了出來。
本來只是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到後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鶴青想靠示弱來打動桓襄,恰好桓襄也吃這套。看到鶴青哭累了趴在桌上,桓襄便将那張書契拿來,看看能不能定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
“一匹馬二十兩銀子。”桓襄見鶴青情緒有些緩和,繼而開口道:“不能再低了,市場上最低劣的馬匹賣二十兩一匹,她張口就十兩,本王還做不做生意了!”
見桓襄松口,鶴青繼續讨價還價道:“那十五兩呢,我怕長姐不接受二十兩一匹。”
“最低二十兩,這是底線。她要是想要十兩銀子買一匹馬,讓她拿另外一半兵符來換!”
事已至此,鶴青只能一把抹掉眼淚,此事就算作罷。
“我回去再跟長姐商量。”說完,鶴青起身,毫無留戀地朝外走去。
見鶴青走得那麽決絕,桓襄心裏莫名有些煩躁:招呼不打一聲就走,沒規矩!
原本桓襄在外征戰是不太在意各種繁瑣禮節,如今卻被鶴青左右住了情緒。
鶴青回到房間已是深夜,他獨自一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腦海裏想得事情太多了,根本沒法靜下心來休息。翻來覆去,鶴青還是忍不住念着阿紹:也不知道他在侯府是什麽情況,會不會受很重的傷,會不會……
越來越多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鶴青直接坐起身,雙手不斷摩挲着臉頰,似乎是陷入糾結之中。
本來他這個亡國太子就該以複國為己任,任何感情都是他複國之路的絆腳石。但鶴青現在卻陷入迷茫之中,他感覺自己好像陷入了阿紹編織的陷阱之中,明明不該對他産生情感,又忍不住想他。
一番糾結後,鶴青還是筆直地癱倒在床上:想這麽多幹嘛呢,徒增煩惱罷了。如今自己在桓襄的地盤上,還是得謹言慎行地渡過這段日子。
翌日清晨,鶴青頂着憔悴的面容和腫脹的眼睛起來。昨天沒睡好,今早起來鶴青就一副厭怏怏地模樣。
剛吃完早飯,霄月就找了過來,張口就問生意談的怎麽樣了。
“王爺說了,最低二十兩,否則就讓長姐用另一半兵符來換。”鶴青将桓襄的意思原原本本地告訴霄月。
霄月聽後沒再多說什麽,也沒逼迫鶴青找桓襄讨價還價道,一個潇灑的轉身,之後就快步離開了。
等到傍晚時分,霄月又找上門來。不同于早上那副嚴肅表情,此刻霄月帶着激動地腔調道:“買馬簽書契一事有着落了。”
“你想讓我幹什麽?”鶴青有些緊張地問道。
“不要擔心,你需要做的事很簡單。”說罷霄月就将今日之行同鶴青說了一遍。
“那個縣令想巴結靖王,一直下請帖請想請靖王吃飯,但均被靖王推脫。我今日特地登門拜訪,說是靖王三日後會來他府上做客。屆時我讓人在酒裏下點迷藥,你正好在他身邊神不知鬼不覺地蓋個手印。”
“你說的這方法太危險了。”鶴青聞言拒絕道。
霄月一聽有些窩火,“怎麽危險了,你只需勸王爺參加宴會,然後趁他睡着的時候蓋個手印,其他的事都不需要你來操心!”
“首先勸他參加宴會我就做不到,更別說偷偷按他手印了。”鶴青滿是怨氣的嘟囔道。
“我不管,已經給你三天時間了,此事不容得商量!”
霄月把話撂在這,也不過問鶴青的意願,直接當他默認了。
正當霄月要離開的時候,鶴青一把拽住了她的衣袖,開口問道:“我問你,阿紹他現在怎麽樣了?”
霄月冷笑一聲,回道:“你倒真關心原先榮公子的侍衛。”
“……”
鶴青被霄月的話堵得啞口無言。他現在也不清楚對待阿紹,究竟是什麽樣的一種感情。
“他想脫離侯府,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我們的人也不會真殺了他,無非是讓他掉層皮罷了。”
霄月言已至此,鶴青心裏多少也有點數,只好回複道:“我知道了,多謝告知。”
目送霄月離去,鶴青開始盤算怎麽才能讓桓襄去參加晚宴。
想好了措辭,結果硬生生糾結了兩天也沒敢跟桓襄開口提這件事。
第三天晚上馮越就會在家中設宴,鶴青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了。特地起了個大早蹲在桓襄屋前等着,想趁早把這事跟桓襄說了。
誰料桓襄看到鶴青,直接攬過他的肩膀,搶在鶴青開口前說道:“今天起這麽早,是想跟我去馬場逛逛了?”
鶴青被桓襄半摟着,有些不自在道:“我沒想去馬場,我是有事情要跟你說。”
不用鶴青開口,桓襄也知道是榮格找他買馬的事情。
“這種事情還有什麽好說的,反正二十兩一匹,便宜了不賣!”
“長姐那還沒回信,我找你是為了別的事。”鶴青解釋道。
“有什麽事晚點再說!”桓襄加重手上的力氣,半推着鶴青往外走去。
“今天你別逃了,跟我去馬場學騎馬!”
鶴青在桓襄面前就像是被野獸叼住的獵物一樣,動彈不得。
馬場離莊園不遠,兩人走路就能到。鶴青不情不願地跟在桓襄身後,被桓襄帶去馬廄挑馬。
鶴青不想騎馬,轉了半天不拿定主意想拖延時間。桓襄懶得等鶴青挑好馬,直接牽來一匹溫順的白馬,道:“你騎這匹吧,這匹溫順,很好騎的。”
鶴青從桓襄手中接過缰繩,不情願地跟着桓襄往場地走去。
桓襄的馬場,主要是以養育、訓練馬匹為主,除卻眼前的跑馬場,甚至遠處的山林也是馬場的一部分。
正當鶴青發呆之際,耳邊傳來桓襄的聲音,“可惜這馬場不比涼州城,更不比渤海。等哪天有機會,帶你去渤海國見識一下真正的揮鞭萬裏。”
渤海國?鶴青聽着有點耳熟,印象中這是邊境的一個小國,國力雖沒他的國家強盛,但時常發動邊境暴亂,當時挺讓他父皇頭疼的。
桓襄一提到渤海國也興奮起來,直接炫耀道:“說起渤海國,這個小國可不簡單,屢次向我朝發起進攻,本王那可是整整把他們打趴下三次,直至最後一次攻入他們皇城,才逼的他們俯首稱臣的。”
桓襄這話讓鶴青起了警惕之心:他差點忘了,桓襄是出征歸來,打的應該是渤海國。桓襄帶兵打仗實力不容小觑,絕對是他複國之路上的最大阻礙。
“發什麽呆呢!”桓襄伸手在鶴青眼前晃了晃,催促道:“先上馬,我教你騎。”
“啊?”
鶴青還沒反應過來,他緊攥着缰繩,遲遲不願上馬。
“我不敢。”鶴青此時是欲哭無淚,他真怕這匹馬突然不受控制帶着他飛奔起來,以他這小身板,不得跑掉半條命。
“哪有這麽恐怖!”桓襄在鶴青上馬後,也翻身上馬坐到他身後,“我先帶着你走走,等你跟它熟悉了,再試着跑起來。”
此時鶴青大腦時分混亂,馬背上的不安全感和身後的桓襄都令他感到恐懼和窒息。
鶴青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拽着缰繩往前走,也不知道桓襄何時下的馬,等鶴青回過神來的時候,馬背上就他一人了。
“試着跑起來!”桓襄站在旁邊安慰道:“我看你騎的不錯,可以嘗試快一點!”
鶴青哪敢亂動,此刻他只想脫離馬背。只有踩在實地,他心裏才踏實。
本想趕緊下馬,突然從遠處跑來一匹受驚的馬匹,直沖沖地朝他們奔來。
桓襄見狀,急忙跑向那只受驚的馬兒,想要将它馴服住。
哪知鶴青見到這一場面瞬間就不淡定了,下意識地想要逃,馬鞭抽打在身下馬匹的身上,那匹馬迅速朝另一個方向奔跑去。
桓襄剛摸上缰繩,就聽到鶴青的叫聲。桓襄尋聲望去,只見鶴青被馬匹帶着朝遠處森林跑去。
桓襄暗嘆不妙,但受驚的馬兒需要安撫。等馴馬師趕到後,桓襄立刻騎上馴馬師的馬朝鶴青消失的方向追去。
【作者有話說】:明後兩天粗去玩不更新了,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