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
我被冊封為太平禦公主。
大盛王朝公主的封號有兩種,一為太平禦公主,另一為禦公主,象征不同的兩種地位。
一般來說,只有皇後所生的嫡公主才有資格被冊封為太平禦公主。
而我,因平冤有功,皇帝破例賜我與嫡公主一樣尊貴的地位。
我身體大好以後,宮裏派了人來接我回宮。
皇帝的賞賜如流水般湧入薇花殿,一時間,我竟成了得寵的公主。
我歪靠在窗邊的美人榻上,心中暗自盤算着,倘若立功建府這條路已然行不通,那麽,是否退而求其次,選擇當初抛棄的另一條路,嫁人出宮?
今非昔比。
我享有太平禦公主的稱號。
我若出嫁,是要入住公主府的,不必嫁入夫家。
屆時,我照樣能得到公主府,也算殊途同歸。
而且公主出嫁,即便是皇帝,也無法阻攔。
有太平禦公主的頭銜在,不管将來我的驸馬是誰,他都不敢欺我、辱我,只能尊我、敬我。
這樣一想,似乎嫁人出宮,并非不值得考慮。
思忖間,海棠進屋來報:「公主,珍妃娘娘前來拜訪。」
Advertisement
我這才想起,前些時日,有一位年輕的邵氏女子進了宮,成為皇帝的新妃子。
「請她進來。」
不多時,海棠引進來一人。
鵝蛋臉,秋月瞳,紅唇圓潤,鼻梁秀挺。
她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幾歲,可是,為了邵氏婦孺能得到皇族的庇佑,她只能委身于年長她許多的皇帝,一生困于宮牆之中。
她面上倒不見怨恨蕭條,款款行至我跟前,雙手枕額,深伏下去,向我結結實實行了大禮。
「邵氏女文靖,替邵氏一族,感謝六公主大恩。」
我慌忙扶她起來:「娘娘不必如此。」
她揚眉而笑,落落大方道:「該的,我甘願向您行此大禮。」
我邀她一同在窗邊坐下。
我們坐得近。
屋內除了彼此的貼身丫鬟外,再無旁人。
她殷殷叮囑我道:「老太君讓我轉告六公主,往後有用得着邵氏的地方,公主不必客氣,盡管開口。」
我腦中閃入一道靈光:「倒真有一件事,或許,由邵氏出面,正合适。」
珍妃聞言,嚴陣以待:「何事?」
我将心頭的想法同她一說。
她先是驚訝,爾後,順着我的思路,思索起來:「我明白了,公主放心,此事不難,交給我來辦。」
不多久,邵氏于瓊英山舉辦登高宴,廣邀上京名流。
如同這樣的宴會,一般來說,家中有适齡婚配兒女的長輩都樂意參加。
前來赴宴的客人,地位越高,宴會越受人追捧,想要參加的人也就越多。
登高宴既然由邵氏牽頭舉辦,規格自然不必多說,便是皇子公主都有可能見得到。
故而,自打登高宴的風聲傳出去,上京城內熱火朝天足足讨論了小半個月,誰都想求得一張請帖。
邵氏的請帖送進了宮裏。
我跟齊貴妃請示,說想去瓊英山赴宴。
齊貴妃興致勃勃:「本宮同你一起去,擎兒也不小了,前些年忙亂,沒顧得上他的終身大事,如今倒是可以好生挑一挑。」
我低眉順眼。
關于三皇子的一切,在齊貴妃面前,我從不妄言。
她願意說,我便聽。
她不說,我也絕不打聽。
齊貴妃一向滿意我的識趣,故而,順帶捎上我道:「你也到了該成婚的年紀,此次去瓊英山,本宮亦會替你掌眼。」
想了想,她又補充道:「你若有心怡之人,可告知本宮,只要對方人品貴重,本宮亦可替你做主。」
說來正巧,此次前往瓊英山赴宴,本就是我想尋一位合适的驸馬人選。
邵氏替我一手張羅起來的宴會,早在發出請帖之初,老太君便已調查過一遍上京城有哪些不錯的适齡兒郎,将他們的信息偷偷托珍妃帶給我了。
我已從中挑選出幾位,摸不準他們是不是真的好,所以想親自去看一看,再做最後的打算。
齊貴妃的話無意間正中我下懷。
我由衷感激道:「多謝母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