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
喬萬尼在他十三歲那年孤身來到佛羅倫薩。那是聖歷五十六年的棕枝主日,阿諾河的河水是寒冷的青綠色,風從長河的另一端遙送而來,托起遠行者沉重的背囊。來自卡普萊斯的少年還未褪去頰邊象征着稚幼的絨毛,為後世所稱贊的堅毅卻已清晰地浮現在了這張年輕的面容上:數日以前,他與父親間持續多年的争執終于以他的勝利而暫告一段落,成為教士或醫師的命運得以避免,吉蘭達伊奧的作坊接納了這位執拗的男孩,他将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神聖事業”中,用石料和刻刀制造靈魂。
他為此廢寝忘食。在加入作坊的短短半年內,他即被同齡人目為“天才”,很快得以跟随貝托爾多學習雕刻。那位善于從青銅中鑿出生命的大師同樣善于從學徒身上發現光芒,在他的力薦之下,喬萬尼得以在一年後進入了“花園”——這一年,他剛滿十五歲。
對處于聖路加庇佑下的人們來說,“花園”這個詞在這座城裏只有一個意義,就像從前“學院”一詞之于古典時代的雅典人那樣。喬萬尼對這座處于聖馬可廣場邊緣的花園渴慕已久——誰都知道它對藝術的意義,也知道它背後的家族對藝術家們的意義。早在他還只會随手塗鴉的年齡,就已聽說過柯西莫公爵的慷慨與修養,暗自描摹過盾型紋章的圖樣。人們說,來自美第奇家族的大人們都是高尚藝術的虔敬者,這一代那位年輕的繼承人更是其中翹楚。傳說中他會用托斯卡納語寫作長詩,描摹原野上的青草與羔羊;也會為教堂的拱門建設出謀劃策,幫助甄選真正有才華的能人巧匠。對生活于這座城市的藝術家而言,他的青睐無異于神眷,他餐桌旁的席位即是通往更高殿堂的請柬。沒有人不知道那位年輕的公爵,洛倫佐·德·美第奇,“被神溺愛的年輕人”。
那時他不過十九歲,身上卻已附會了太多傳說。人們樂于讨論他少年時的諸種光榮事跡,比如十五歲時作為外交大使出訪那不勒斯,一年後在威尼斯與總督會談,爾後又受到了烏爾比諾公爵的召見……甚至有傳言說當今的教皇都對這位光芒萬丈的年輕人好奇不已。作為佛羅倫薩事實上的君王,他的權勢和財富令人遐想,人們對他的慷慨和奢靡津津樂道,驚嘆于他對各類藝術品的收藏——據說他新購入的那枚雕刻戒指便價值數千弗洛林;即使是在家族銀行業業已萎縮的今日,他仍擁有為珍寶一擲千金的豪綽。至于那些有幸為他制作藏品的人們,大多都能在不久後擁有“大師”的頭銜。
對于學徒喬萬尼而言,有關公爵和他的財富的故事更像一則神話,是只存在于魯特琴琴弦上的歌謠。即使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終有一日能接到來自“家族”的委托——衆人對他少年天才的贊譽是他信心的來源——但他也明白自己當下的水準仍遠不足以使他進入家族的視野。好在他一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堅忍和耐性,這是每位向石而生的匠人所必備的品行。他等待着那一天,并相信它不會太遠。
四月的那個午後,花園中湧動着橙花和栀子花的甜香。如果讓宮廷歌手來記述這一幕,他們會這樣吟唱:夏日浪漫,陽光如此之好,注定是奇跡乍現之日。而事實上,當那個人來到他身後時,喬萬尼甚至沒有發現他的存在。
少年的心正落在他面前的那尊半成品上。那是貝托爾多今日委托給他的工作,一尊法翁的半身像。在同齡學徒仍在日複一日地練習素描和研磨上光油時,他已能接觸到來自南部的上好石料,這讓他在每一次下刀時不由得愈加謹慎。四月的陽光清澈而不熱烈,光芒撲落在少年因專注而繃緊的脊背上,薄汗在他額上像碎鑽那樣閃耀。尊貴的訪客站在蘋果樹的陰影裏,望向不遠處專心致志的少年匠人,一時竟不知道面前形容初成的雕像和神采奕奕的少年中哪一位更值得鑒賞。
“是法翁嗎?”他開口了。
喬萬尼一驚,立刻轉過頭,一眼就望見了那雙藍如青金石的眼睛。
“你在刻着的,”來人似乎為自己的唐突感到抱歉,微微放緩了聲調,“是法翁麽?”
将目光從來人的雙眼上移開用去了喬萬尼太長的時間,幾乎稱得上失禮了。他快速地收回眼神,答道:“是的,殿下。”
确認面前之人的身份并不太難。很難于可能出現在花園中的人選中找出第二位擁有這般氣質的人,甚至在整個托斯卡納都不行。他裝束樸素,但貴氣恰到好處地顯現在這張曾被波提切利精心描繪的俊美面容上,那雙他所見過最藍的眼睛亦和畫中一樣光芒奪目。低下頭的瞬間,喬萬尼在心中念了一句贊美主,從此相信了那位大師的畫工果然足以再現耶稣。
“介意我靠近看看嗎?”——仍是一個溫和的問句。
喬萬尼這才注意到他的鍘刀仍停留在雕像面部。他連忙側身讓開——這立刻被證明是一個相當明智的舉動——因為洛倫佐·美第奇向前走了幾步,一掀鬥篷,徑直坐在了他身側的草地上。
忽然間,喬萬尼第一次發現自己的作品拙劣得讓人難以忍受,仿佛之前的每一次鑿擊都沒有落在它應該落下的地方。公爵今年二十一歲,但他的雙眼已注視過成百上千件大師的作品,這座石坯在他眼中會是什麽模樣?他握緊了刀柄,感到手心正滲出薄汗。
洛倫佐沒有說話,喬萬尼擡起眼,試圖通過公爵的神情揣測他的想法。所幸鑒賞家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樣嚴厲,洛倫佐微微揚着眉,神情完全是贊賞的。
Advertisement
長久的注視以一聲嘆息作為結束。
“了不起,”洛倫佐看向他的目光裏是毫不掩飾的褒揚,“這是你獨自完成的麽?”
“是的,殿下。”
喬萬尼将手背在身後,藏起了自己纏着繃帶的手指。他接着說:“不過,還尚未完成。”
“但已足以讓觀者窺見靈光。”洛倫佐笑了,“恕我冒昧,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歲,殿下。”
若有所思的神色浮現在公爵臉上:“難以置信。”
洛倫佐的密友會從他此刻的眼中辨出熟悉的神情,那是在發現一位真正的天才時才會浮現的光芒,如同尋寶人正在開啓寶藏。喬萬尼不動聲色地挺直脊背,希望自己能顯得挺拔一些。洛倫佐微彎着腰,使他能看見公爵的發頂。從這樣的視角看去,洛倫佐的鬈發在陽光下熠熠如金,如同神話中擁有太陽光芒的阿波羅。
原來公爵是這樣的。他想。似乎本來就該是這樣的。
“難以置信——我的花園裏還有這樣一位少年大師,”洛倫佐并未察覺他的目光。年輕的公爵側過臉,再一次對他微笑:“我猜,貝托爾多一定對你付出了不少心血。”
少年點了點頭。
“他最好的東西都在你的刀下了。”公爵真心實意地贊美着,“只有一點缺憾。容我指出,小大師,你的作品令人驚嘆,而你的年齡是光環也是枷鎖——如果這是一位老者的形象,又怎麽還會有——?”
他直接撫上了雕像的面容。喬萬尼一怔,随後立刻注意到了它致命的錯誤。這讓他瞬間滿面通紅。
洛倫佐将手指放在雕像口中。依照往日的習慣,喬萬尼為這位曾經的牧神設計了一口飽滿的牙齒,卻忘了這在老者身上是難得一見的。這是他頭一次試着獨立完成一件作品,喬萬尼難以相信自己竟然會忽略這本該在草圖階段就被抹殺的錯誤。他低下頭。
“我确信你想塑造的不是摩西,”洛倫佐說了一句俏皮話,“不會有神跡顯現在他身上。”
“是的,大人。”喬萬尼緊緊皺着眉,“非常抱歉……也感謝您。”
洛倫佐笑了起來。
他笑的時候,五官非常放松,雙眼自然地微彎着,神情愉悅而柔和。人如何能在笑得這樣舒展的同時卻不失風度?喬萬尼忍不住擡眼看着他,幾乎是本能地思索着,哪一尊雕像、哪一幅畫能複刻出這樣的□□?
“別緊張,我的小大師。”洛倫佐重複着這個讓他臉紅的稱呼,“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瑕疵。你有的是時間修複它,更有一生的時間創作出比這偉大得多的傑作。比起為這而煩惱,不如擡起頭,看看我。”
簌簌搖動的樹影下,公爵向他微笑,笑容與陽光一般具有溫度。喬萬尼緩緩擡起頭,灰色的眼睛與藍色的眼睛對視。
“現在,”年輕的公爵望着他,“你願不願意告訴我,你的名字是什麽?”
“喬萬尼。”他回以同樣的注視,“喬萬尼·博納羅蒂,殿下。”
作者有話要說:
棕枝主日:紀念耶稣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的節日。
法翁(Faun):羅馬神話中的農牧神。
摩西:《出埃及記》中的人物,曾借耶和華之力實現許多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