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chapter 18

chapter 18

周應淮嗯了一聲,揚調,好像在思考舒怡說的第一次碰面。

舒怡倒是沒什麽所謂,“沒關系,記不起來就算了。”

也不是什麽太重要的事情,不記得也正常。

周應淮擰開一瓶礦泉水,遞給舒怡,“我記性也沒有那麽糟糕。”

那就是還記得。

舒怡笑着接下礦泉水說了聲謝謝。

周應淮補了一句:“我在醫院外面訓周序的時候,你也看到了。”

那天舒怡真不是故意偷聽,“我以為你沒注意到呢。”

“你那天穿得很有記憶點。”

舒怡還真忘記了自己那天穿的是什麽,就只記得接到老媽電話後她挺着急的,趕忙從衣櫃裏收拾了幾件衣服進行李箱就出發去高鐵站了。

拿的外套……

舒怡想起來了,應該是一件複古紅的大衣。

的确搶眼。

舒怡笑了笑,說周應淮記性真挺好的。

倆人就這麽聊了一路,除了剛開始有點生疏外,後面就很自然,像許久沒見的老朋友。

Advertisement

聊天氣,聊工作,聊旅行……

大理到保山這一路上過隧道多,光線忽明忽暗。

倆人為了避免聊天的音量打擾到同車廂裏其他乘客,聲音都刻意壓低。

聲音壓低就避不可免地要靠近一些才能聽清對方說了什麽。

肩抵着肩,頭挨着頭。

離得近,舒怡聞到了他身上淡淡的咖啡清苦的味道。

挺好聞的。

再一擡頭,便能看到周應淮線條利落的側臉,估計是奔波了一天,下巴冒出了淺淺的青胡茬,性感的喉結随着他說話而上下滾動。

舒怡盯着看了好一會兒,趕在周應淮轉頭前将視線挪開,按下劇烈跳動的心髒,平複紊亂的呼吸。

一個半小時過得很快。

城際列車抵達保山站。

周應淮幫舒怡将行李箱拿下來,他自己就帶了個二十寸的登機箱。

下車後,周應淮問舒怡:“你酒店訂的哪兒?”

“啊……”舒怡頓了一下,“剛顧着跟你聊天了,沒訂酒店。”

由于這次的旅行主打一個随心所欲,所以酒店什麽的都是在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的時候臨時訂的,但剛才在車上完全忘記那茬兒了。

“看出來了,你這次的确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周應淮說。

“我現在看看……”

周應淮想了想,問舒怡:“你要是不介意的話,我帶你去一家。”

舒怡本來也沒拿手機出來,周應淮這麽說,她就應了下來。

周應淮來保山是處理種植園的事情的,種植園有員工來動車站接他。

看到周應淮還帶了個女性,幫忙拿過行李的時候帶着口音喊了一聲“褚總”。

舒怡當時愣了一下。

随後周應淮跟艾華說:“她是我朋友舒怡,不是褚琳。”

艾華撓撓後腦勺,有些抱歉地說不好意思。

舒怡說沒事兒。

上了車周應淮才跟舒怡說開車的小哥叫艾華,咖啡種植園的小工。

他平時不怎麽過來,所以種植園這邊是交給當地人打理,他只在有事兒的時候才過來。

至于褚琳,種植園的人知道周應淮跟褚琳是一對,并不知道他們兩個已經分手,也不知道周應淮已經跟公司做了分割。

這個種植園是周應淮自己掏錢承包的,和公司沒關系,自然還是他的。

舒怡點點頭,有點好奇地問:“她沒來過這裏啊?”

“沒有。”

褚琳覺得周應淮弄這個種植園吃力不讨好,前期投入到量産再到投入使用,這個過程太長。

周應淮的确投了不少錢進去,也沒到種植園能給他帶來巨大收益的時候。

舒怡就沒再問了。

車子又開了一個多小時,路上的時候艾華跟周應淮粗略地說了些,但艾華的普通話實在是不好,他又挺着急的,舒怡沒聽出來多少。

她看向窗外。

七點過快八點了,保山的天還是亮的,似乎完全沒有要黑的意思。

又是在高原地區,舒怡總覺得伸手就能摸到湛藍的天空。

而保山就比熱門的旅游城市要冷清一些,遠處的房屋和起伏的山脈一同坐落在天地間,寧靜又美好。

車子遠離市區開進了山區,建築變少,植被增多,連綿的山脈映入舒怡的眼簾。

她打開車窗,清新的空氣鋪面而來。

放眼遠處,山坡上的小樹一排一排地被有規律地種植着,仔細看的話有些樹枝上還挂着紅色的果實。

舒怡扭頭問周應淮:“這些就是咖啡樹?”

周應淮跟艾華的對話已經告一段落,聽到舒怡的問題,周應淮朝她那側的車窗看出去。

“是的。”周應淮說,“那些紅果子就是咖啡豆,采摘後經過篩選,晾曬,烘焙,就變成咖啡豆。”

“聽着好像很簡單。”

周應淮笑笑,“感興趣的話你可以試試這個過程。”

“可以嗎?”她眼裏透出來的,的确是好奇和探索。

至于這份好奇和探索是對人,還是對咖啡,又或者是都有,只有她自己清楚。

彼時,開車的艾華說:“當然可以,莊園裏什麽都有!淮哥什麽都會,你讓他教你,嘿嘿。”

周應淮看了艾華一眼,“你是會給我找事情。”

舒怡:“不可以嗎?”

周應淮沉吟片刻,回舒怡:“可以是可以,不過得等我把手頭上的事情忙完。你計劃在保山待幾天?”

“沒有計劃。”舒怡如實說,“可以等你忙完,不耽誤你就行。”

“好。”

車子直接開進了咖啡種植園,舒怡當時沒多想,覺得周應淮可能要先來種植園這邊處理事情。

直到艾華把倆人的行李箱都給拿了下來,她才意識到今天晚上可能要住在這裏。

這是一棟建在半山上的兩層民居,房屋外立面用的是木材,很有少數民族的特色,又采用了大量落地窗拓寬視野,估計室內能看到外面成片成片的咖啡樹林。

舒怡問周應淮:“這裏準備做民宿嗎?”

“之前有這個想法,後來擱置了。”周應淮回她,“手裏事情太多,忙不過來,總得有取舍。”

“那挺可惜的,感覺這邊風景很好,還能弄個咖啡體驗區。”舒怡想着一路過來,其實也看到了一些做相關産業的咖啡莊園,“就是這個地方比較小衆,客流量不會太大。”

“是,因為這裏本來就不是個熱門的旅游城市。”

“很多小衆旅行地也是這幾年才被發現的,只是需要一個契機。”舒怡話鋒一轉,“就是這個契機,不知道得等到什麽時候。”

說完,倆人都笑了出來。

舒怡的有些想法,跟周應淮的不謀而合。

那是他曾經試圖在褚琳身上尋找卻沒有找到的。

周應淮帶舒怡去了樓上景觀最好的一件套房,正如舒怡想的那樣,站在露臺上就能看到整片的咖啡樹林,寧靜致遠的美好撲面而來。

周應淮幫忙把行李放下,跟舒怡說:“這裏設施還不齊全,你将就住,有什麽需要的跟我說。半個小時後下去吃晚飯,我得先去處理點事情。”

“行,你快去吧,別耽誤你的事兒了。”

等周應淮走了,舒怡關上門,走到露臺拍了個小視頻發給溫妤。

溫妤這會兒已經下班,回消息的速度很快。

【溫妤:這是哪兒啊,真好看】

【舒怡:保山的一個咖啡種植園】

【溫妤:你怎麽跑那麽遠去了?注意安全,看着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

【舒怡:周應淮也在】

這條消息後,溫妤直接發了三個驚嘆號過來。

【溫妤:你倆一塊兒去旅行了?在一起了?我錯過了什麽?】

打字太麻煩,舒怡發了條語音過去粗略地說了一下她跟周應淮碰上的事情。

【溫妤:這也太有緣了,所以你們還在猶豫什麽?】

猶豫什麽?

之前可能是因為兩個人都剛和上一段感情掰扯清楚,不适合快速地進入下一段感情。

而現在,舒怡确定再看到周應淮的時候,心中有漣漪。

但不确定他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畢竟人最大的誤區之一便是覺得他也喜歡自己。

晚上是艾華招呼舒怡跟他們一塊兒吃飯的,本來還專門弄了小鍋飯給舒怡,她覺得不用搞特殊,就跟他們一起吃的。

沒見着周應淮,艾華說他忙着。

舒怡問給他留飯了嗎,艾華說留了。

艾華很健談,這邊的員工也都很喜歡聊天。

他們之間的話題更多的是圍繞着周應淮,見舒怡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又多聊了一些。

比如有這個咖啡種植園,他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不用外出打工也能賺錢,一些年輕人也願意回到家鄉工作。

工作落實,收入提高,生活比以前好太多,說起這些的時候他們眼裏都是笑。

他們還說,周老板是這一片承包商裏,給他們開工資最高的老板。

人好,善良,長得還帥。

舒怡心想,的确是帥的。

後面兩天舒怡也沒怎麽見着周應淮,她就自己在種植園裏面逛,艾華把車鑰匙也給了她,說種植園逛夠了可以去附近玩玩。

舒怡就自己開車去了先前在大理住的民宿那家老板推薦的地方。

她挺自在的,不急不躁,也沒有刻意等待。

第三天她在濕地公園的時候接到了周應淮的電話,問她在哪兒。

“濕地公園,都沒收門票,我自己進來玩了。”人少,風景也好。

周應淮:“跑那麽遠啊?”

“反正也閑着。”舒怡笑笑,“你忙完啦?”

“忙好了,晚上艾華他們要弄個篝火晚會,有沒有興趣參加?”

“好啊,我現在回去。”

“不着急。”

“着急。”舒怡說,“一個人也挺無聊的。”

“行,等你回來,開車慢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