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嬷嬷

第19章 嬷嬷

第19章

宜嫔見郭珍珠依舊憂心忡忡,只好繼續安撫道:“姐姐,阿瑪應該是知道分寸的人……吧。”

郭珍珠無奈看了過去,宜嫔這最後怎麽是不确定的語氣?

她只好招手讓小明子進來,然後問道:“除了之前的話,阿瑪還跟你說了什麽?”

小明子聽後,只搖搖頭。

見郭珍珠眉頭緊鎖,小明子抿着唇想了想,又小聲說道:“主子放心,大人是有成算的。內務府裏頭,也不是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

這話叫郭珍珠聽得有點意外,不過也是,內務府那麽大,人卻那麽多,權力就那麽點,彼此之間必然有競争,私底下可能抱團,那就可能會分了幾夥人。

郭珍珠壓低聲音問道:“那你知道陳伴伴是誰的人?”

小明子猶豫了一會才開口答道:“主子,奴才在內務府的時間不長,只知道陳伴伴認了殷伴伴當幹爹。”

這事郭珍珠倒是不意外,太監們沒有子孫後代,就會認幹親。

說是幹親,年紀都不是問題,有時候年紀大的還可能認年紀小點但是品級更高的人當幹爹,就是利益所致延續的關系。

郭珍珠感覺這殷太監聽着熟悉,一時想不起來,倒是宜嫔提醒她道:“姐姐,殷伴伴是敬事房的管事。”

她這麽一說,郭珍珠總算想起來了。

畢竟原身就侍寝了一兩回,然後就懷孕了,自然對敬事房沒什麽印象。

敬事房在內務府就是個不大的部門,裏頭的人員也不多,權力卻不小。

Advertisement

他們管着皇帝的侍寝,記錄皇帝每次侍寝的嫔妃。

之後嫔妃懷孕,就會跟記錄一對,确認懷孕的時間和月份。

能對上,那就是皇帝的子嗣,不能對上,那後宮嫔妃就死定了。

古代沒有親子鑒定的辦法,就只能靠敬事房。

敬事房在記錄上做文章,稍微往後往前推個一兩天,兩三天的。

膽子大一點,甚至推遲個十天八天的,皇帝根本不可能把日子記得那麽清楚。

嫔妃懷孕的月份跟記錄對不上,那下場可想而知。

另外他們偶爾也能左右皇帝究竟選哪個嫔妃來侍寝,皇帝有時候選不出來,敬事房的太監就會推薦。

這推薦自然會有偏向,哪個嫔妃打點得多,敬事房的太監就願意在皇帝面前說上兩句好話。

至于能不能成,那就看皇帝的心情了,哪怕不能成,皇帝興許會想起這麽個嫔妃來。

所以後宮嫔妃對敬事房是又愛又恨,只能努力打點,讓這些太監在皇帝面前提一提她們。

畢竟如果得罪敬事房的人,綠頭牌放在最後,或者不起眼的角落,那她們一年到頭想見皇帝一面就難了。

久而久之,皇帝可能就徹底忘記後宮有這麽個嫔妃,那嫔妃就再沒有出頭之日。

所以敬事房的權力可以說是能左右後宮,這管事更是被人巴結的對象了。

陳太監居然能認了敬事房管事殷太監當幹爹,難怪膽子那麽大,加塞了好幾個關系戶送到郭珍珠這邊來。

思及此,郭珍珠就不明白了:“陳伴伴既有能耐認了殷伴伴當幹爹,怎麽剛才還吓成那樣?”

陳太監跪得實在太快,叫郭珍珠還以為自己面目猙獰把人吓着了。

宜嫔好笑道:“別的嫔妃不敢得罪敬事房,也就不敢得罪陳伴伴。畢竟她們都擔心敬事房從中作梗,不能見到皇上,不能侍寝。但是姐姐不一樣,姐姐只侍寝了一兩回就生下四格格。如今還晉了嫔位,又得了皇上私庫的好東西。”

可以說,別的嫔妃靠侍寝來得到皇帝的寵愛,接而升職加薪。

郭珍珠完全不用,她就是莫名其妙晉位了。

這樣一來,郭珍珠壓根不用讨好敬事房。

敬事房拿她也沒辦法,畢竟郭珍珠進宮兩年就侍寝了兩回!

不管後邊她要不要侍寝,就已經有了一個很得皇帝喜歡的四格格,又一個人獨自住在寬敞的永壽宮。

可以說只要郭珍珠後邊不作死不犯大錯,她就能安安穩穩在後宮過下去。

宜嫔嘲諷一笑道:“陳伴伴剛進門的時候,以為姐姐是個脾氣軟和好拿捏的,不會跟他計較,這才會大着膽子把那些人帶進永壽宮來,畢竟萬一姐姐就收下了呢!”

這樣一來,陳太監就能得了那些打點的好處,賺足一大筆金銀,何樂而不為?

太監因為沒有子孫的關系,對錢財就尤為看重。

“他是被後宮的嫔妃巴結久了,以為姐姐也是個好欺負的,倒是忘記了本分。”

等發現郭珍珠不是好拿捏的人,陳太監頓時慌了,不就吓得跪下了嗎?

拿捏不了郭珍珠,還得罪了她,陳太監能不慌嗎?

宜嫔又道:“姐姐別看陳伴伴認了殷伴伴,就有了大靠山一樣。”

郭珍珠疑惑:難道不是嗎?

見狀,宜嫔好笑地搖頭道:“想認殷伴伴當幹爹的太監不知道多少,陳伴伴也就是其中之一而已。”

郭珍珠一聽就明白了,殷太監看來不止陳太監一個幹兒子,而是有非常多的幹兒子了!

她眨眨眼道:“殷伴伴就不怕認了那麽多幹親,皇上知道後會不高興?”

往輕裏說是宮裏的太監抱團,往重裏講那就是結黨營私了!

宜嫔看出郭珍珠的驚訝,笑笑道:“說是幹親,認那麽多其實就是有個靠山在,在宮裏不會被人任意欺負。當然有了幹親,不能光是嘴皮子的孝順,還得孝敬一番才行。”

她手指頭比劃了一下,郭珍珠立刻明白了。

看來想要個靠山,還得給幹爹上貢。

宜嫔搖頭道:“我估摸着陳伴伴這次如此大膽,就是因為給他幹爹的孝敬不夠,才會铤而走險。”

郭珍珠想着陳太監也怪慘的,自己的月銀和打賞估計加起來不夠上貢給殷太監,畢竟自己也得花用和各處打點,只好賭一把了。

然後陳太監在她這裏踢到了鐵板,回去後那些沒能進永壽宮的宮女,不知道會不會找他退錢。

宜嫔握着郭珍珠的手,笑眯眯說道:“別總說這些叫人不痛快的事,正巧姐姐來了,不如留下嘗嘗張禦廚的手藝,确實要比小禮子厲害得多。”

郭珍珠笑笑,順勢留下來用飯了。

張禦廚的手藝确實好,除了給宜嫔做了喜歡的酸辣菜之外,也給郭珍珠露了兩手。

其中有一道菊花豆腐,豆腐切開跟花瓣一樣在湯裏散開,猶如菊花盛開一樣。

這很考驗刀工,沒個幾十年的刀工在,很難把豆腐切得這麽細卻又不斷。

湯也是炖了很久的老母雞湯,撇開了油星子,口感醇厚而不膩人。

這好看又好吃,郭珍珠不由笑道:“張禦廚這手藝确實好,有他在,我也不用擔心你這用飯了。”

畢竟原身懷孕的時候害喜,吃不下多少東西,把宜嫔急得團團轉。

如今換過來了,宜嫔懷孕後,郭珍珠也擔心她會吃不下。

尤其宜嫔的口味都變了,懷孕之前更愛甜口的江南菜,叫人懷疑她其實是在江南長大,而不是京城了。

好在宜嫔如今還沒害喜的征兆,能吃能睡,相當不錯。

宜嫔笑眯眯道:“姐姐放心,張禦廚的手藝很合我胃口,比平日還多吃了半碗飯,不信問問平嬷嬷?”

平嬷嬷在旁邊連忙附和道:“是,順嫔娘娘只管放心。主子剛回來,張禦廚就做了一小份的酸辣豆腐絲,主子一嘗就喜歡得緊,确實比以往要胃口大開得多。”

郭珍珠聽後也不忘叮囑道:“雖說這菜式合胃口得多,你也不能貪多了,吃多了孩子個頭大,生孩子的時候就要吃苦頭的。”

宜嫔連連點頭道:“姐姐只管放心,平嬷嬷盯着我呢,不敢吃得太過。”

知道她心裏有數,郭珍珠這才放心下來。

難得回來翊坤宮,宜嫔舍不得她走,郭珍珠索性用完飯後留了下來。

她喝着溫茶,宜嫔喝着蜜水,有一搭沒一搭聊了起來。

“姐姐不知道,聽說德嫔不留神摔碎了兩套茶具,叫內務府補上。這摔的還是官窯出的兩套上等茶具,要用一樣的送過去。內務府的管事心疼得很,估計恨不能給永和宮送兩套石頭做的茶具。”

郭珍珠聽得好笑道:“因為石頭砸不壞嗎?內務府的庫房裏頭那茶具很少?”

宜嫔搖頭道:“官窯燒的都是上等茶具,等級低一點的都給砸了。所以砸一套少一套,內務府的管事能不心疼嗎?”

聽見這話,郭珍珠詫異道:“不是上等的茶具都砸了?那得多浪費,就不能用嗎?”

宜嫔嘆氣道:“宮裏頭哪裏能用下等的東西,官窯燒的東西更不可能送到外頭去賣。被發現的話,那就不止是一個人掉腦袋的事了!”

這宮裏用的物件賣到宮外,讓宮外的人用上皇帝或者嫔妃才能用的東西,就顯得掉價了。

所以官窯寧願砸了,也不可能賣出宮外去。

加上官窯燒出來的東西,底下都有皇家的記號,哪怕真的偷偷弄出宮外去,也沒人敢冒着殺頭的風險買下來,倒不如直接砸了還省事。

郭珍珠聽着只覺得可惜,如今技術有限,燒出來的茶具成功的數目不會太多,還只留下最上等的瓷器,其它都砸了,實在可惜,畢竟都是值錢的古董啊。

官窯用的肯定也是最上等的材料,原本燒的時候就有不少耗費,燒出來還要砸掉大半。

光是想想,她就覺得實在太浪費了。

宜嫔看郭珍珠心疼的樣子忍不住好笑道:“姐姐怎的跟內務府管事一個樣,開始肉疼起來了?姐姐放心,哪怕上等的茶具再少,咱們要是不小心摔了,內務府怎麽也不可能連一套新的都拿不出來。”

要真拿不出來,就得懷疑是不是被內務府的人給貪墨了去!

兩人正說笑着,碧雲去禦膳房取了點心回來,小碟子擺了一桌,每個碟子上只有兩塊點心。

點心看着不大,正好兩口一個。

各色各樣的,甜鹹的點心都有,能都嘗嘗,還不至于撐着了。

宜嫔就說道:“張禦廚擅長做菜,點心就不大會了。”

說是不會,也是做得不如禦膳房擅長點心的師傅,張禦廚就沒必要把禦膳房的活都搶了去。

都是同行,又在宮裏辦差,張禦廚年紀大了,更是懂得适可而止,總歸要給禦膳房一點臉面。

郭珍珠撿了一塊做成白兔子的點心,吃着甜絲絲還帶着奶味,吃多了有點膩,正好也喝兩口茶水來解膩了。

碧雲這時候低聲禀報道:“主子,奴婢在禦膳房聽聞內務府給永和宮送了個嬷嬷過去。”

宜嫔一聽倒是驚訝道:“誰那麽倒黴,被內務府送去德嫔那邊當嬷嬷?”

她剛說完,見郭珍珠笑了,自己也跟着笑了起來道:“姐姐,這嬷嬷不是倒黴是什麽?想想之前的鄧嬷嬷,人就挺好的,就是唠叨了幾句,不也是好心嗎?德嫔就受不了,還放任身邊人孤立她。”

“鄧嬷嬷郁悶得都病了,德嫔就高高興興把人挪出宮外養病,壓根沒接回來的意思。人好了就只能去行宮,不能再回來了。”

“因着這事,滿宮裏就沒嬷嬷願意去德嫔身邊。加上德嫔也不樂意有人管束着,這嬷嬷的位子就一直空着了。”

郭珍珠就問道:“碧雲,那是誰去永和宮了?”

碧雲脆生生答道:“娘娘,是華嬷嬷。”

郭珍珠對這個嬷嬷不大熟悉,她身邊的林嬷嬷卻是知道的,詫異道:“竟然是華嬷嬷!”

見郭珍珠滿臉迷茫的樣子,林嬷嬷趕緊解釋道:“主子,這華嬷嬷以前是在太妃跟前伺候。後來太妃病去了,華嬷嬷在宮外早就沒了親人,索性留在宮裏。”

“那太妃是個極為恪守規矩之人,華嬷嬷對宮裏規矩更是了若指掌,索性去當了新宮女的教養姑姑。”

宜嫔聽後忍不住幸災樂禍道:“竟是個重規矩的的嬷嬷,看來德嫔要吃苦頭了。”

也是德嫔活該,鄧嬷嬷那麽好,她非要把人趕走。

永和宮裏不可能一直沒有嬷嬷在,總會有新嬷嬷過去。

估計德嫔都沒想到,去的人會是這位厲害的華嬷嬷了。

林嬷嬷也是這麽想的,她一想到鄧嬷嬷在行宮吃苦是因為德嫔的緣故,就巴不得華嬷嬷過去後對德嫔嚴格一點,越嚴格越好!

郭珍珠倒是好奇道:“華嬷嬷之前管教新宮女,該是很有體面,也習慣了才是,怎麽突然想去永和宮那邊?”

在她看來,每天教導新宮女,怎麽都比去永和宮強得多了。

畢竟在新宮女面前,華嬷嬷就是老大,她說什麽就是什麽,其他人都得聽她的。

但是華嬷嬷去永和宮後,那做主的就是德嫔了。

雖說華嬷嬷能規勸一二,但最後做決定的是德嫔,就沒以前那麽自在了。

聽到這話,宜嫔也附和道:“也是,華嬷嬷在新宮女跟前是說一不二。她跟着德嫔的話,就德嫔那個性子,華嬷嬷只怕要受不少委屈。”

她也不明白華嬷嬷為何放棄在新宮女面前當老大,非要去跟着不好相處的德嫔混。

難不成華嬷嬷也覺得德嫔受寵,之前生下了四阿哥,如今肚子裏的可能亦是個小阿哥,于是打算盡早上德嫔這艘大船,跟着水漲船高?

林嬷嬷低着頭更為擔心,華嬷嬷熟讀宮中規矩不說,性子和嘴巴都十分厲害。

要華嬷嬷成了德嫔的左右手,想對付自家娘娘的話,只怕要應付不過來。

林嬷嬷心下琢磨着,要不要再熟悉熟悉一下宮裏的規矩,免得華嬷嬷發難的時候,她卻不能第一時間幫着郭珍珠應對?

郭珍珠沒料到德嫔只是多了個嬷嬷而已,林嬷嬷就憂心忡忡的樣子,一連兩天嘴裏念念有詞。

她心裏納悶,忍不住好奇一問,才知道林嬷嬷這是把丢了很久的規矩又重新翻回來熟悉一遍,免得叫郭珍珠在華嬷嬷那邊吃虧。

郭珍珠聽得心下熨帖,只覺得林嬷嬷一心向着自己,卻又認為她實在太杞人憂天了。

“興許就是沒人樂意去,只有華嬷嬷願意去永和宮。至于她以後會不會對德嫔死心塌地,那就不好說了。”

畢竟德嫔那個樣子,對身邊人實在不夠好,要舍棄的時候毫不猶豫,看着也沒籠絡人心的意思。

她的八面玲珑似乎只對着皇帝,對身邊人壓根不怎麽用心。

不過也是,伺候的人可以來來去去的換。

時不時敲打他們一番,叫這些底下人不敢躲懶,這就足夠了。

至于多忠心的問題,宮人進了永和宮,那就是跟德嫔上了一條船的人。

除非自己也不想活了,不然宮人壓根不敢對德嫔起異心。

不然德嫔倒黴了,她身邊伺候的宮人也要跟着倒黴。

林嬷嬷聽着也深以為然,就德嫔那性子,要收複華嬷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她這才放松了一點,沒再緊張,郭珍珠也把德嫔新添了嬷嬷的八卦徹底抛諸腦後。

永和宮裏,德嫔卻不大高興,又想要把內務府剛送來的茶具給砸了。

吓得兩個宮女趕緊攔着,跪着勸說:“這茶具砸了,沒得傷了主子的手就不好了。”

德嫔皺了皺眉頭,還是雲音小心翼翼說道:“主子,這是內務府那邊送來的,最上等的茶具。最近官窯只燒了幾套,管事特意送了兩套過來。”

這話就讓德嫔舒服多了,微微點頭,總算是放下了手裏的茶盞。

“也是,其他不入眼的茶具送來,皇上見了都不想用。”

內務府知道她得寵,自然不敢送次一點的茶具來,萬一皇帝過來永和宮看見了,管事少不得吃挂落。

德嫔消了氣,繼續琢磨起華嬷嬷的事。

比起宜嫔和郭珍珠,德嫔對華嬷嬷就要熟悉得多了。

畢竟德嫔進宮的時候是小選,當宮女的那會兒,就是華嬷嬷教導的規矩。

這華嬷嬷張口閉口都是規矩,人也呆板不知道變通。

她到自己身邊來,不但不會是個助力,只可能比鄧嬷嬷還要啰嗦,态度語氣更是冷硬得多。

光是想想,德嫔心裏就不大痛快了。

內務府這是選不出別的嬷嬷了嗎?怎的把教導新宮女規矩的教養姑姑送過來給自己?

德嫔想到剛進宮跟着華嬷嬷學規矩的那三個月,只感覺眼前一黑。

那日子就不是人過的,她想起華嬷嬷那張臉都有心理陰影了。

宮裏有忌諱,是“許打不許罵”,免得罵聲污了主子的耳朵,帶出不好聽的話來。

所以宮女犯錯了,教養姑姑根本不會罵人,而是直接上手用戒尺打。

除了不打臉,身上留了痕跡也不合适,所以宮女經常一腦袋的疙瘩,就是被打的。

宮女睡覺的時候也不能仰着睡,只能側着睡,腿也不能伸直,只能蜷縮着。

手更不能托腮,一只手平伸,一只手放在身上,就這樣睡上一夜,早上起來的時候渾身難受,根本睡不沉。

華嬷嬷為人還尤為嚴苛,姿勢都要做到最好,把當時的德嫔翻來覆去折騰得難受極了。

德嫔忍不住問道:“華嬷嬷不好好教導新宮女,怎麽突然跑到我這裏來了?就不能換別的嬷嬷嗎?”

雲音聽着,頓時滿臉為難道:“主子,內務府已經禀報了貴妃娘娘。貴妃娘娘告知皇上,皇上也是允了的。”

皇帝都同意了,德嫔如今想換人是不可能的。

德嫔皺緊眉頭,不悅道:“貴妃的動作倒是夠快的。”

佟貴妃估計巴不得看自己的笑話,當然趕緊告訴皇帝。

皇帝點頭了,德嫔想換人就不容易。

德嫔都要氣笑了,不過轉念一想,她不想見着華嬷嬷,估計這位嬷嬷也不大想過來永和宮。

當初德嫔是宮女的時候,華嬷嬷教導得十分嚴厲。

自然宮女規矩學得好,才能在宮裏活得更久。

哪怕知道這個道理,新宮女三個月下來是受盡折磨,對華嬷嬷的印象都不會好到哪裏去。

如今德嫔從宮女一躍成為主子,華嬷嬷只怕要擔心德嫔會不會因為當初的事對自己十分記恨,反而折磨起她來。

兩人身份對調後,華嬷嬷再不是新宮女面前那無可置疑的教養姑姑,而是德嫔跟前的奴才了。

德嫔想怎麽磋磨對方,華嬷嬷也只能忍着。

思及此,德嫔的心情才好了起來,嘴角微微彎起。

佟貴妃安排華嬷嬷過來,是想看她的笑話。

貴妃熟知皇帝的性子,後宮彼此有點小大小鬧都無妨,但是如果對皇家子嗣下手,皇帝就絕不會手軟。

她沒那麽傻,真的對德嫔下手,那就得把自己和家族都賠進去,實在得不償失,但惡心一下德嫔還是可以的。

佟貴妃進宮多年,肚皮一種沒動靜,偏偏德嫔一個接一個懷上,兩人又不大對付,心裏自然見不得她好。

如果不是德嫔之前把鄧嬷嬷弄走,佟貴妃還沒機會把華嬷嬷送過去。

德嫔對佟貴妃這點伎倆是心知肚明,伸手輕輕撫摸着自己的小腹,心裏想着絕不會讓佟貴妃如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