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 第 69 章

第69章

郭珍珠只覺得頭大, 卻不怎麽想過去承乾宮。

光是想想,她就知道承乾宮的場面如今多混亂,自己一點都不想過去救火。

皇帝和佟貴妃, 這兩人哪一個都比郭珍珠在宮裏的地位要高, 郭珍珠去勸誰都不合适,還不如哪個都不勸算了。

雲嬷嬷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卻因為佟貴妃一向堅強,很少在人前哭。

這次佟貴妃都被皇帝說得都哭了,雲嬷嬷這才着急出來找救兵,第一個就跑到永壽宮來。

看郭珍珠尴尬的表情,雲嬷嬷就知道自己一時慌亂,倒是叫順嫔難做了。

雲嬷嬷正要告罪的時候, 皇帝卻過來了。

皇帝滿臉怒容, 看着就不高興。他剛進門, 剛要說話,卻看見不該在永壽宮裏的雲嬷嬷,不由皺眉道:“你怎麽在這裏?”

電光火石之間, 皇帝就明白了雲嬷嬷的意思, 這是想請郭珍珠去承乾宮, 收拾一下那個亂糟糟的場面。

皇帝不高興道:“你回去吧,這事何必驚擾順嫔?”

雲嬷嬷連忙應了, 趕緊退下。

皇帝都過來了, 佟貴妃一個人在承乾宮,雲嬷嬷也擔心不已, 連忙趕回去了。

皇帝坐下後,不急着說別的,而是絮叨道:“雲嬷嬷來請, 你不會就答應過去吧?大冬天的,外邊還冷,地上還下雪了,走路又濕又滑的,不是出門的好時候。”

郭珍珠聽了,不由好笑道:“皇上,臣妾沒答應。臣妾正要拒絕雲嬷嬷的時候,皇上就過來永壽宮了。”

Advertisement

聽見這話,皇帝點頭道:“那就好,這點小事雲嬷嬷何必請動你,也是胡來。”

郭珍珠看着皇帝臉上的怒容緩和了不少,讓林嬷嬷去泡茶。

皇帝卻擺擺手道:“你喝着什麽,朕跟着喝就好。”

郭珍珠如今不能喝茶,喝的自然是蜜水了。蜜水喝多了太甜膩,她今天索性只喝溫水。

皇帝倒了一杯,喝了一口就皺眉頭了:“怎麽這水沒有一點味道,底下人連蜂蜜都不放嗎?”

郭珍珠連忙解釋道:“臣妾喝多了蜜水,有點甜膩,就想着喝溫水就夠了。”

皇帝只覺得她這也太樸素了一點,好歹沒嫌棄什麽,灌了一杯溫水後才說道:“朕過去承乾宮給貴妃說題,反複說了幾遍,可惜貴妃聽不明白。她不懂哪裏,告訴朕,朕可以再仔細說。”

“可是貴妃支支吾吾的,說不出究竟哪裏不明白。朕只好重新說了一遍,貴妃還是不會做題。”

郭珍珠看皇帝一副苦惱又不解的模樣,忍不住好奇道:“皇上是怎麽跟貴妃娘娘說題的,跟臣妾也說說?”

皇帝一聽,點頭就說了起來:“也就是昨天那道題,朕拆開來說。這兩個總數放在一起,算一算,牛和馬的價錢就出來了。”

郭珍珠臉上原本帶着淺笑,聽着聽着笑容就逐漸褪下。

很好,皇帝你讓原本知道怎麽做題的她都聽不懂,更別提是不知道的佟貴妃了。

郭珍珠:皇帝這拆開講,究竟拆在哪裏了?

算一算,具體怎麽算?

別說佟貴妃聽不懂,郭珍珠都聽不明白啊!

郭珍珠對佟貴妃同情壞了,看來皇帝會學卻不會教,他還認為自己說得挺好的,就覺得佟貴妃怎麽說都不明白,把人都說哭了!

佟貴妃能不哭嗎?

好家夥,這麽說誰能明白啊!

佟貴妃又要強,不然也不會硬撐着自己看了好幾天,廢寝忘食地看。

可惜數學這種東西,光看書沒人指導哪裏能明白。

偏偏皇帝就一副“這個很簡單很容易學”的态度,佟貴妃估計誤會了,只覺得自己怎麽都學不會特別丢臉,于是被自己蠢哭了。

郭珍珠嘆氣,她如今能怎麽辦,又不能直接說皇帝教得太爛了,壓根不是當老師的料子。

她只能斟酌着說道:“皇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貴妃娘娘興許并不擅長算數,擅長別的,就不要勉強了吧。”

皇帝,放過佟貴妃,也放過你自己吧!

聞言,皇帝嘆氣道:“或許是這樣,貴妃并不擅長算數,怎麽學都不會。朕想着讓貴妃做題太難了,那就讓她看看書,寫寫學習的心得就好了。”

郭珍珠突然有了點不好的預感,她小心翼翼問道:“皇上,貴妃娘娘這篇學習心得要寫多少?”

皇帝不經意說道:“朕之前寫了五萬字的心得,貴妃少一點,寫個五千字就行了。”

郭珍珠就知道,皇帝就是喜歡罰人寫字,看來佟貴妃也不能逃過去。

如果讓佟貴妃寫悔過書,估計她洋洋灑灑的,兩天都能寫完了。

但是寫學習心得,還是這個算數的學習,又得五千字……佟貴妃這得寫多久啊?

不過郭珍珠想着,佟貴妃恐怕寧願寫學習心得,都不想繼續看書解題,更不想皇帝來教數學。

心得怎麽都比那些看不明白的書和題目來得好一點!

郭珍珠感慨佟貴妃這次懲罰之後,以後是絕不敢再碰宮外送來的那些來歷不明的生子偏方。

不是因為偏方讓佟貴妃的身子骨變差了,而是算數太可怕,尤其皇帝親自教的數學就更可怕了……

只能說不愧是皇帝,連懲罰都別具一格,卻又讓人真的悔過,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絕不敢再犯下一次!

不過皇帝也不是寬于待己嚴于待人,對自己依舊嚴格,甚至夠狠的,居然寫了五萬字心得。

這麽看來,皇帝只讓佟貴妃寫五千字,真的算是輕輕放過了。

郭珍珠想起宜嫔和僖嫔要去藏書閣選字帖的事,于是趁機問了起來:“皇上,藏書閣裏有适合新手用的字帖嗎?”

她感覺要求不能太多,初學者的字帖也夠用了。

皇帝詫異道:“你怎麽忽然想練字了?朕也記不清藏書閣裏有沒你适合用的字帖,回頭得看看才是。”

他擡頭看向西洋時鐘,确認了時辰後說道:“正好朕這會兒沒什麽事,就一起去藏書閣看看吧。”

郭珍珠連忙說道:“不是臣妾要用,是宜嫔妹妹和僖嫔想選個簡單點的字帖練練字。”

聽罷,皇帝點頭道:“有想練字的心是好的,正好給端嫔也選一選,她那手字看得朕頭疼。”

不說工整,那字就跟鬼畫符一樣,皇帝壓根就看不懂。

就連皇帝如今每天還會抽空練練字,畢竟字這個東西,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別人就能看出來了。

他認為字再難看,練一練就能好,所以打算挑個字帖讓端嫔努力練練字。

郭珍珠也不知道端嫔收到皇帝親自挑的字帖,是高興還是難過了。

高興的是皇帝還記挂着端嫔,願意親自挑選字帖讓人送過去。

難過的是端嫔拿到字帖後如果不練起來,皇帝知道後肯定要不高興。

但是她的字沒練起來,皇帝也還是要不高興。

郭珍珠心想,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既然是宜嫔和僖嫔要的字帖,皇帝也派人叫上她們兩個一起出發去藏書閣。

僖嫔沒想到郭珍珠跟皇帝一提,皇帝居然親自帶着她們去藏書閣挑選字帖。

她一時有點受寵若驚,拉着要上軟轎的郭珍珠小聲問道:“你究竟怎麽跟皇上說的?”

郭珍珠滿臉疑惑道:“我就直接說的,皇上說他這時候有空,于是叫上你們兩個一起去選字帖了,不好嗎?”

畢竟皇帝對藏書閣比她們幾個要熟悉得多了,也不用她們在藏書閣跟無頭蒼蠅一樣一通亂找。

僖嫔當然想說好,卻也太好了。

外邊下過雪十分濕滑,皇帝就讓李德全送來三頂軟轎,自己則是上了禦攆,帶着她們三個一起去了藏書閣。

他們一行人這樣浩浩蕩蕩去藏書閣,路上就有不少嫔妃知道了。

她們大為驚訝:還能這樣做?

原本有人去藏書閣偶遇皇帝,膽子已經足夠大了。

居然還能直接問皇帝:有空嗎?要一起去嗎?

皇帝:好啊,一起。

然後他們就一起去藏書閣了?

後宮嫔妃:學廢了,但是沒什麽卵用。

畢竟問的人是郭珍珠,皇帝對她是不一樣的。換個人來問,皇帝就未必會答應了。

原身沒來過藏書閣,所以郭珍珠也是第一次來這裏。

下軟轎的時候,郭珍珠就看出這座獨屬于皇帝的藏書閣十分寬敞,還有上下兩層。

等進去後,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擺滿了書冊,簡直讓人不知道從何入手。

郭珍珠不由慶幸自己的機靈,特意邀請皇帝一起同行,不然過來後,這麽多的書架要一個個找字帖,也不知道要找到什麽時候。

僖嫔也是這麽覺得的,她亦是第一次來藏書閣,看着滿滿當當的書架只覺得頭暈,壓根不知道怎麽找字帖。

皇帝指着裏邊道:“字帖在最後一排書架上,一起過去看看吧。”

郭珍珠沒動,畢竟是宜嫔和僖嫔要字帖,她索性就站在第一排的書架上等她們慢慢選。

皇帝看了一眼,就領着宜嫔和僖嫔往最後的書架走去,李德全則是留在原地,守在郭珍珠身邊。

郭珍珠知道皇帝這是不放心,才讓李德全留下,藏書閣裏也不見有宮人在,于是她就問道:“李伴伴,藏書閣平日是誰打掃整理的?畢竟我瞧着,這裏都沒見着宮人。”

李德全聽後連忙答道:“順嫔娘娘,宮人會清早的時候進來打掃,至于整理的話,大多是皇上親自來的。畢竟旁人整理後,皇上可能找不到想要的書冊。”

宮人都不識字,根本不知道這些書冊該放在什麽地方,還是皇帝熟悉,所以他都親自來整理。

郭珍珠聽得咂舌,皇帝還有時間整理這麽多書嗎?

他每天要讀書要練武要練字還要早朝,下朝後還要去禦書房批閱奏折,跟朝臣議事。

皇帝這管理大師簡直無人能及,他還有時間睡覺嗎?

郭珍珠滿臉佩服道:“皇上平日那麽忙碌,還親自整理這些書。”

她擡頭仔細看了看書架,發現左邊第一個書架全是英吉利語的書。

也難怪那個貴人進來後,估計站在第一排書架裝模作樣,随手拿的書,不管第二排全是英吉利語。

郭珍珠聽的時候以為是巧合,如今看來根本不是。

貴人壓根是運氣不好,誰會想到皇帝把英吉利語的書全放在進門第一排的書架上呢!

郭珍珠掃了一眼,随手拿出一本翻開看了看,不用看正文,光是圖案和數字就能知道,這是一本關于算數的書。

她迅速合上,把書放回書架原來的地方。

李德全看見順嫔的動作,只以為她沒看懂這些英吉利語的書,這反應倒是平常。

殊不知郭珍珠是認出來了,也能讀懂一些,卻一點都不想這時候來個英吉利閱讀,還要學西方數學。

她繼續往前走,去了第二排的書架,随意拿出一本書看了一眼:這是法蘭西語吧?

雖然郭珍珠不認識法蘭西語,但是閨蜜曾經學過,看着有點像。

反正法蘭西語不認識她,郭珍珠也不認識法蘭西語,麻溜把這本書又塞回書架。

太可怕了,皇帝究竟收藏了多少西方國家的書,不會都是關于數學的吧?

郭珍珠再往前走,終于看到了熟悉的漢字,有種莫名安心的感覺。

她迅速拿出書翻開一看,好吧,果然是關于數學的。

皇帝這是多喜歡數學啊,怎麽兩三排書櫃全是關于數學的?

沒等郭珍珠把手上這本書放回書架,皇帝冷不丁已經回來了,看了一眼就道:“這是朕讓人翻譯的,畢竟會英吉利語和法蘭西語的人不多。翻譯後保存下來,子孫後代也能看得到,不至于讓原書就此擱在這裏落灰。”

郭珍珠心想:皇帝你确定子孫後代也會喜歡數學,還願意主動去學?

不過皇帝這個想法确實挺好的,這些書沒翻譯的話,大部分人看不懂,放着确實浪費了。

翻譯後再編輯起來,更簡單易懂,後世子孫如果感興趣,确實能看得進去。

當然,前提是真有這麽個對數學感興趣的子孫!

郭珍珠正想偷偷把手裏的書塞回去書架,卻被皇帝伸手接了過來說道:“這書是朕讓人印證東來法是前朝的天元術,可惜當初資料被毀而失傳,實在可惜。”

“這是朕讓梅家人幫着整理的,雖然前朝留下的資料十分零碎,卻也能印證東來法确實就是曾經的天元術。”

郭珍珠知道宋朝的天元術,其實就是代數理論,可惜元朝的時候毀掉資料,徹底失傳。

皇帝估計得到殘存的資料,學過西方的東來法後,忽然發現跟天元術十分相似,繼而發現這兩者叫法不同,其實很可能就是同一個東西。

但是要全面印證還需要時間,這些資料一式兩份,一份留在皇帝的藏書閣,一份則是在梅家人手裏。

郭珍珠想了想這梅家人,好像就是那個精通算數,尤其是擅長歷算的第一家族。

這家人據說祖孫三代都精通算數,非常可怕,不過也因此很得皇帝的青睐。

如今讓梅家人來整理天元術,真是再适合不過了。

郭珍珠就道:“既是咱們的東西,雖說失傳了,肯定會留下痕跡,總有一天搜集完整就能公之于衆了。”

皇帝也是這麽覺得,笑着點頭道:“不錯,朕也是這麽想的。”

郭珍珠接過書,重新放回書架後問道:“皇上,字帖是選好了嗎?怎的沒見宜嫔妹妹和僖嫔過來?”

皇帝搖頭道:“她們兩個還沒選好,朕指了幾本,讓她們自個挑選。”

他覺得那幾本都适合剛開始練字的人,只是看僖嫔和宜嫔十分糾結的樣子,索性先過來找郭珍珠。

郭珍珠聽得一頭問號,字帖有什麽好糾結的,難道兩人有選擇障礙嗎?

她好奇極了,于是去最後一排書架,果然見宜嫔和僖嫔一人拿着一本字帖,似是在糾結如何選擇的樣子。

見郭珍珠過來了,宜嫔連忙拉着她道:“姐姐幫我看看,究竟選哪一本更好?”

僖嫔接話道:“還有我,這本皇上說是大阿哥選的,那本是太子殿下選的,你說我選哪一本更好?”

郭珍珠聽得無語了,所以皇帝覺得兩人的水平跟兩位小阿哥差不多,索性給她們指了大阿哥和太子選的字帖嗎?

不是,你們糾結那麽久,就是選大阿哥的還是太子選的字帖?

不都是五六歲的孩子選的字帖,有什麽區別!

郭珍珠無語了,于是問道:“那你們更喜歡哪一本字帖?”

宜嫔把字帖遞了過來,僖嫔也是,郭珍珠只好接過來都看了看,感覺區別不是很大。

她閉了閉眼,只好說道:“不如這樣,你們一人拿一本回去,用過後覺得合适就留下,認為不夠合适可以交換過來,如何?”

宜嫔立刻說道:“姐姐這個辦法好,就這樣吧!”

僖嫔也點頭贊同道:“對,這個辦法好,我們兩個就不用糾結選哪一本字帖了。”

郭珍珠松口氣,幸好她們兩個沒有要繼續糾結下去的意思,不然在藏書閣估計要再呆上半天才行。

她想着字帖都挑好了,是不是該走了。

僖嫔卻眨眨眼道:“來都來了,不如多呆一會兒?我也想看看藏書閣其他書,有合适的就帶回去看看,打發時間。”

宜嫔也點頭道:“是啊,平日咱們不是閑聊就是打葉子牌,最多是跟宣嫔學蒙語,就沒別的事了。”

“我還想着藏書閣會不會有話本什麽的,也能看看。”

郭珍珠覺得,她們估計要失望了,這藏書閣裏應該沒有話本這種娛樂的東西。

皇帝過來見兩人終于選好了,不由意外。

畢竟剛才宜嫔和僖嫔糾結了很久都沒決定下來,郭珍珠一過來,她們就決定好了?

郭珍珠連忙說道:“她們兩個還想在藏書閣看看有沒喜歡的書,皇上要是忙的話就不必在這裏耽誤時間了。”

皇帝搖頭道:“過年封筆了,朕難得空閑幾天,自然不忙,正好朕也打算挑幾本書帶回去看。”

郭珍珠:放假也不休息,還要看書學習,不愧是你!

她不由好奇道:“皇上,藏書閣的書都看過嗎?”

皇帝點頭道:“朕大部分是看過的,少部分還沒來得及。”

郭珍珠點點頭,一邊走一邊在書架裏随意看看,壓根沒找到話本,游記倒是有兩本,于是拿了出來。

皇帝見了,疑惑道:“你喜歡游記?”

聽罷,郭珍珠不好說找不到話本,只好找兩本游記看看,打發時間,于是說道:“臣妾很少出遠門,只能看看游記,才知道外頭都有什麽山明水秀的地方。”

皇帝聽後就笑了:“這有何難,以後朕出遠門的時候帶上你,你親眼看看就好。”

這話讓郭珍珠雙眼一亮:“皇上這麽說,臣妾就當真了,就等着皇上什麽時候出遠門了。”

皇帝低頭看了眼她鼓鼓的肚子就道:“今年春是來不及了,等秋天的時候看看吧。”

那個時候郭珍珠生完孩子也出月子了,要是身體情況可以才能出遠門。

郭珍珠還挺期待的,畢竟來了這麽久,就只能一直在皇宮當中,要能出遠門就挺好的。

宜嫔和僖嫔溜達了一圈回來,也沒找到話本,她們看着郭珍珠手裏的游記,想着也能看,于是跟着也拿了兩本。

皇帝看着她們人手兩本游記不好失笑道:“看來你們都喜歡看這個,朕這邊的游記太少,回頭讓人去宮外的書局看看有沒新的,買上幾本回來。”

幾人連忙道謝,皇帝看着外頭的天色,就讓她們先回去了。

他還說道:“時辰還早,朕去太子那邊看看。”

郭珍珠心裏疑惑,皇帝是去看看太子,還是去給太子考校功課?

大過年的,他這個皇阿瑪都不讓太子休息的嗎?

皇帝過去東宮,見太子雖然過年放假不用去尚書房上課,還是老老實實每天起來打一套拳,寫十張大字,以及溫習和讀書,他就頗為滿意:太子果然像他,十分勤勉!

他準備走的時候,忽然興起,給太子講課,說的自然是算數了。

太子撲閃着眼睛,認認真真聽完,皇帝還寫下兩道題給他。

擔心太子跟佟貴妃一樣聽不懂不會做,皇帝還先做了一題,簡單解釋後,示意太子做第二題。

太子年紀小,還不太懂算數的原理,但是他聰慧,知道如何模仿。

他模仿着皇帝的解法,摸索了一會,就把第二題解出來了。

皇帝看後,知道答案是對的,對太子就更為滿意了。

果然他教導的方法沒錯,錯的是佟貴妃不擅長算數,才會怎麽都聽不懂!

郭珍珠不知道皇帝跑去東宮考校太子之餘,還不死心,覺得他的教學方法沒問題,特意教了太子,終于找回了信心。

她正翻開帶回來的游記看得津津有味,僖嫔看了一會就發困,轉頭見郭珍珠看得入神,不由納悶道:“是你那本游記更好看嗎?等你看完,借給我看?”

郭珍珠一口答應下來,宜嫔也道:“姐姐,我也想看。”

兩人說完就盯着自己,郭珍珠這游記都要看不下去了,她只好讓林嬷嬷給僖嫔和宜嫔準備兩套文房四寶開始練字。

旁邊地毯上,五阿哥依舊躺着,四格格還是在他身邊爬來爬去。

兩個孩子每天湊一起,五阿哥要睡很久,四格格也不吵醒他,就在五阿哥身邊轉悠。

宜嫔經常過來,也順道把五阿哥一并帶過來永壽宮。

反正翊坤宮離永壽宮近,只走幾步路,給五阿哥多穿點抱過來就好。

進來後地龍燒得旺盛,五阿哥躺在地毯上也不會涼着。

有兩個奶娘和永壽宮的宮人盯着,宜嫔就能舒舒服服跟僖嫔和郭珍珠聊天,跟着宣嫔學蒙語,偶爾扭頭看一眼五阿哥就好。

五阿哥也是個安靜的孩子,不愛哭鬧。

可能最近他習慣跟四格格在一起了,早上醒來沒見着四格格就會“啊啊”叫幾聲。

等過來永壽宮,五阿哥就不喊了,安安靜靜躺着,醒着的時候就睜眼看四格格繞着自己爬,還會手腳動一動,似乎也想跟着爬一樣。

僖嫔就感慨道:“四格格和五阿哥看着都是安靜乖巧的孩子,一點都不鬧人。”

而且兩個孩子還自得其樂,四格格爬一會累了,也會躺在五阿哥身邊,兩人一起呼呼大睡。

奶娘給他們蓋上薄薄的小被子,添上小枕頭,兩個孩子就睡得更舒服了。

郭珍珠看完一本書,擡頭看看毯子那邊,發現四格格睡醒了,揉了揉眼睛就爬起來。

她爬了幾步,可能覺得太慢了,伸手扶着奶娘,跌跌撞撞走了兩步。

“娘,娘!”

四格格喊了兩聲,看着就是想過來,郭珍珠見她走得搖搖欲墜,還想甩開奶娘的手自個走,不由吓了一跳:“你這孩子,剛學會走就想自個單獨走了,也太危險了一點。”

郭珍珠上前幾步,因為蹲不下,只能直接坐在地毯邊緣,四格格過來的時候,林嬷嬷擔心四格格撞到自家娘娘的肚子,還幫忙伸手攔了一下。

好在四格格似乎也知道,郭珍珠如今肚子裏還有不知道弟弟還是妹妹的孩子,她離着兩步就停下,坐在地毯上,挪動小屁股挨着郭珍珠。

四格格好奇看着郭珍珠的大肚子,小手輕輕摸了摸。

郭珍珠忽然感覺肚子動了動,四格格吓得縮回手。

她不由好笑,握着四格格的小手解釋道:“是孩子在動,在跟你打招呼呢,看來很喜歡你。”

四格格嘴裏呢喃“喜”,又伸手摸着肚子,發現肚子裏頭果然在動,頓時笑了起來。

她摸了幾下,發現肚子不動了,還把小臉貼上去。

郭珍珠摸了摸四格格的臉頰道:“孩子累了,這下睡着了。”

四格格聽得懂“睡着”兩個字,看向旁邊地毯上睡得呼呼的五阿哥。

郭珍珠笑笑道:“對,我肚子裏的孩子就跟五阿哥一樣睡着了。”

四格格挨着她坐了一會,就被奶娘抱進屏風後邊喂奶。

玲珑這時候卻進來,小聲禀報道:“主子,聽聞良貴人在路上摔倒了。”

郭珍珠大吃一驚道:“她怎麽突然摔了?沒什麽事吧?”

聞言,玲珑搖頭道:“禦醫過去看了,說良貴人摔得不厲害,沒什麽大事,只崴了腳,卧榻休息一段時間就好。只良貴人摔倒的時候,德貴人也在。”

僖嫔這時候湊過來道:“什麽,德貴人也在?不會是她見到良貴人,新仇舊恨的,就把良貴人推倒了吧?”

宜嫔也納悶道:“不可能吧?德貴人有那麽蠢嗎?推良貴人事小,但是良貴人如今懷着身孕,要孩子出什麽事,德貴人的罪過就大了。”

郭珍珠也是這麽覺得的,疑惑道:“良貴人出門,身邊沒宮女陪着嗎?”

玲珑點頭道:“回主子,良貴人身邊跟着一個宮女。德貴人喊冤,說沒推良貴人,良貴人和她的宮女也說沒有,但是惠嫔娘娘不相信,去找皇上告狀了。”

宜嫔滿臉詫異道:“惠嫔跟良貴人的關系這麽好了嗎?她還幫着良貴人出頭了?”

僖嫔一聽就笑着搖頭道:“惠嫔哪裏是要給良貴人出頭,這是給自己脫罪呢!你想想,良貴人搬到延禧宮,就是惠嫔照顧的。如今她摔倒了,雖然暫時沒什麽大事,不等于以後孩子出生的時候沒事,那惠嫔的責任就大了。”

皇帝不一定會遷怒良貴人,卻肯定會覺得惠嫔照顧良貴人不夠用心。

宜嫔頓時若有所思道:“所以惠嫔這時候必須站出來,還要拖德貴人下水,叫皇上知道不是她照顧得不夠盡心,而是德貴人太壞了?”

她又不解道:“如果這事真跟德貴人沒關系,那惠嫔不就是誣告了嗎?還鬧到皇上跟前,真相大白後,皇上會不會還是怪罪惠嫔?”

僖嫔幽幽道:“想想德貴人欺負良貴人也不是第一次了,哪怕良貴人否認,也可能是畏懼德貴人之後的報複不敢指認。至于德貴人否認,只怕皇上未必會相信她。”

“良貴人很聰明,要是她直接指認德貴人推自己摔倒,皇上可能還半信半疑。但是良貴人否認了,要是還裝作怯生生的害怕樣子,估計皇上更會偏向她,只覺得是德貴人做的。”

真相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更相信誰。

郭珍珠聽後,詫異地看了僖嫔一眼,看來僖嫔對皇帝的了解還挺深的。

如今宮裏又沒有監控在,究竟是不是德貴人推良貴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德貴人幾次犯錯給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貴人在皇帝心裏的印象是一落千丈,所以這次惠嫔大張旗鼓來告狀,雖說沒有确切的證據,皇帝卻很可能會相信這事是德貴人做的。

就跟幾人猜測的那樣,郭珍珠很快就得知好不容易出來的德貴人再次被禁足。

因為惠嫔拿不出證據,所以皇帝對德貴人的懲罰并不重,只讓她禁足抄經,還抄一遍。

僖嫔又開始嘀咕皇帝偏心的話,平嫔被罰抄寫宮規都要一千遍,憑什麽德貴人抄經只抄一遍?

郭珍珠想着皇帝的習慣,感覺他應該不會對德貴人這樣大放水,于是随口一問道:“皇上讓德貴人抄的什麽經?”

得知是《法華經》的時候,她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法華經》七萬多字,德貴人只抄一遍,也得至少抄幾個月了。

如此一來,良貴人就不用膽戰心驚,起碼生孩子之前估計都見不着德貴人了。

郭珍珠都忍不住想,良貴人難道是故意栽贓給德貴人的嗎?

她很快又否認了這個想法:應該不會,畢竟良貴人沒這個膽子用孩子來算計德貴人。

要真出什麽意外,這孩子沒了,良貴人就虧大了!

估計就是巧合,然後德貴人恰好出現在那裏,又屢次犯錯,加上惠嫔想撇清幹系,拼命給德貴人潑髒水。

皇帝對德貴人的印象又跌到最低點,全部湊在一起,才變成如今這樣的結果。

只能說德貴人倒黴,怎麽那個時候就出現在那個地方呢?

不過皇帝看來還是想再看見德貴人的,不然他可能就會讓德貴人抄寫《般若經》了。

《般若經》足足有六百卷,将近五百萬字。

德貴人如果是要抄這個,那真的起碼好幾年都見不到她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