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89章 第 89 章

第89章

宣妃得知皇帝要讓她開始學漢文, 感覺天都要塌了。

她驚慌失措跑來找郭珍珠,忍不住小聲問道:“娘娘,皇上怎麽忽然讓我學這個?是我哪裏做得不好嗎?”

郭珍珠看宣妃吓得六神無主的樣子, 只好安慰道:“皇上是覺得你在後宮中沒幾個能說話的人, 就想着讓你學一學。也不會太嚴格,非要讓你學得特別厲害,學得跟宜妃妹妹差不多就行。”

聽見這話,宣妃就更害怕了:“宜妃學蒙語學得很好啊,要我學漢文也跟她一樣才行嗎?那我可能做不到。”

郭珍珠無奈,宜妃在旁邊好笑着幫忙安慰道:“你別怕,皇上還給你請了個特別厲害的老師。”

宣妃哆哆嗦嗦問道:“皇上還請了老師給我嗎?是誰?”

她心裏想着,皇帝連老師都請了, 這不是讓自己必須學會嗎?

想到這裏, 宣妃就更絕望了。

宜妃也沒賣關子, 直接答道:“皇上請的是蘇麻喇姑。”

聽見這話,宣妃反而沒那麽害怕了,松口氣道:“原來是蘇麻喇姑, 還好, 我以為是別的老師來着。”

郭珍珠詫異道:“怎麽一說是蘇麻喇姑, 你就放心了?難不成是你覺得蘇麻喇姑脾氣好,不會逼着你學會?”

宣妃點頭道:“是啊, 我去慈寧宮的時候, 跟蘇麻喇姑見過好幾次了。她說話溫溫柔柔的,脾氣又好, 臉上總帶着笑。”

“跟着蘇麻喇姑學習,肯定不會對我特別嚴厲,我能不放心嗎?”

郭珍珠猶豫了一下, 還是給宣妃潑了一點冷水:“可是這次蘇麻喇姑是得了皇上的吩咐來教你學漢文,要是你學得不好,皇上怪罪蘇麻喇姑的話怎麽辦?”

Advertisement

宣妃一聽,頓時呆住了:“對啊,那我豈不是連累蘇麻喇姑了嗎?”

她猶豫了一會又說道:“但是漢文太難了,我之前學過,卻怎麽都學不會。”

宜妃連忙說道:“那是你自學的,身邊人也沒能幫上忙,自然是學不會了。這次有蘇麻喇姑來教,那就不一樣了。”

“你想想,當初給皇上啓蒙的也是蘇麻喇姑,說明她特別會教人。”

這話叫宣妃點點頭,臉上卻依舊憂心忡忡的樣子。

郭珍珠疑惑道:“有什麽不對嗎?”

宣妃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宜妃說蘇麻喇姑教得好,有沒可能,因為教的是皇上?”

宜妃這下也接不上話了,畢竟這話沒毛病,皇帝學得快還自律,誰能比得上他這樣厲害的學生啊?

哪怕老師換成別的人,不是蘇麻喇姑,估計皇帝這學習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宣妃和宜妃想到這裏,齊齊嘆了一口氣,把郭珍珠都逗笑了。

宜妃不是安慰宣妃嗎,怎麽到頭來自己也跟着喪氣起來了?

“好了,反正你努力學。只要你努力了,不是偷懶,皇上肯定不會說什麽的。”

畢竟學習要是态度就不好,不夠積極,那麽學不好是應該的。

但是努力學了,卻學不好,皇帝怎麽都會寬容一些。

宣妃點點頭,又開始發愁自己太笨學不會,要連累蘇麻喇姑就麻煩了。

皇帝果真請到了蘇麻喇姑去教宣妃漢文,為着這事,他還特地去慈寧宮。

太皇太後聽後只笑着道:“皇上問問蘇麻喇姑願不願意去,我身邊多着人伺候,只讓蘇麻喇姑過去一會兒不算什麽。”

皇帝笑着道:“也是朕實在想不到誰的蒙語和漢文都能說得那麽好,還會教人,就只好勞煩蘇麻喇姑了。”

蘇麻喇姑連忙行禮道:“皇上言重了,奴婢很願意幫忙。”

太皇太後也樂意蘇麻喇姑多去接觸人,不只在自己身邊,尤其宣妃是個好孩子,經常過來慈寧宮陪着自己和皇太後說話。

“宣妃這孩子憨得很,可能會學得慢,皇上也擔待點,別把這孩子給惹哭了。”

要是宣妃學不會哭鼻子的話,那就麻煩了。

皇帝失笑道:“朕還不至于如此嚴苛,只想着宣妃總不學會漢文,跟其他後宮嫔妃很多都說不上話。她以後要在後宮生活多年,總這樣也不是事,倒不如趁着年輕先學一學。”

太皇太後點頭,也覺得皇帝的話在理,很為宣妃着想了。

确實宣妃還年輕,就這樣什麽都不學,在後宮除了幾個會蒙語的人,就沒誰能說話了。

全靠身邊的女官幫着翻譯,但是總依靠女官也不是事,誰知道女官會不會翻譯錯,叫宣妃誤會了對方呢?

太皇太後跟皇帝的心思一樣,覺得與其全靠別人,還不如靠自己。趁着年輕學一學漢文也好,別是人家指着鼻子罵了,宣妃還一點都聽不懂,又無法親自反駁。

皇帝又解釋道:“讀寫對宣妃來說太難了,暫時只讓她能聽懂和會說就行。”

聞言,蘇麻喇姑就明白皇帝對宣妃的要求,連忙應下。

于是宣妃就過上了上午學習,下午繼續學習的充實日子,連來找宜妃唠嗑的時間都沒有。

宜妃少了個唠嗑搭子,一時還有點寂寞,跟郭珍珠說道:“姐姐,皇上不是說讓宣妃會說一點就行?我還以為她上午學一學,下午就能休息了。”

哪能想到,宣妃不但上午要學,下午還得繼續學呢!

郭珍珠也沒料到,心裏猜測蘇麻喇姑可能剛開始讓宣妃多學一點,後邊再慢慢減少:“妹妹要擔心的話,不如親自過去看看宣妃學得如何?”

宜妃确實好奇,還真的過去看了看,回來給郭珍珠咬耳朵道:“姐姐,宣妃學得都快哭了。蘇麻喇姑看着溫柔和善的樣子,當老師之後,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這讓郭珍珠大為驚訝:“蘇麻喇姑不好說話嗎?”

她還真是想象不出來,蘇麻喇姑總不會拿着教鞭,板着臉督促宣妃學習吧?

宜妃解釋道:“我過去的時候,蘇麻喇姑正教宣妃用漢文來打招呼。反複念,然後糾正宣妃的口音,直到宣妃說得沒問題為止。”

光是聽着,她就覺得宣妃這嘴皮子說的都快磨破了。

發音不準确,只能反反複複糾正,到最後感覺宣妃都快不會用嘴巴說話了,宜妃看着她感覺怪慘的。

郭珍珠卻覺得蘇麻喇姑這方法雖然笨了點,對宣妃來說卻是不錯的法子。

畢竟皇帝對宣妃的要求只是能日常溝通,那麽就從日常打招呼開始。

發音标準了,對方才能聽得明白。

蘇麻喇姑也不貪多,教導打招呼,那麽就教會宣妃為止。

不會為了趕進度,讓宣妃多說一點,一股腦教了很多,宣妃卻都沒學好,那就白教了。

“蘇麻喇姑這樣也沒錯,到最後宣妃跟你打招呼,妹妹也聽懂了吧?”

宜妃點頭附和道:“确實,宣妃才學了幾天,這打招呼說的漢文就能讓人聽懂了。”

說起來,蘇麻喇姑豈不是連續幾天只教宣妃這個,難怪宣妃一臉痛苦。

一句話教不會,就教上一天。一天不行那就兩天,再不行就繼續,教到會為止。

連續幾天只學一句話,宣妃再是榆木腦袋都肯定能學會了。

蘇麻喇姑的耐心還極好,宣妃學不會就一直教,教到會為止,誰能說她脾氣不好呢?

就是這脾氣好,有時候看着也很可怕。反反複複只教一句話,一般人早就崩潰了。

蘇麻喇姑的情緒卻十分穩定,反而宣妃快受不了,到最後都說得想哭了。

光是看着,宜妃就後背有點發毛道:“姐姐,感覺宣妃後邊應該能學得快一點了。”

不然一句話反複學幾天,蘇麻喇姑受得了,宣妃卻要受不住的。

郭珍珠聽得好笑,心想這不會是蘇麻喇姑的策略,讓宣妃慢慢學,學到自己受不了,就會更主動努力去學,自然能夠事半功倍了。

果然後邊宣妃學起來就要更努力了,就連睡着了,嘴裏都念叨着剛學的漢文,也是怪吓人的。

好在蘇麻喇姑也不是要把宣妃逼得要瘋,請示過皇帝後,得知宣妃的學習進度不錯,皇帝就大手一揮,讓宣妃跟着大臣休沐。

于是她學習十天,就有一天能夠休息,叫宣妃高興壞了,連忙跑到永壽宮來找宜妃和郭珍珠玩兒。

宜妃左右端詳,見宣妃好像沒瘦,這才放心下來:“看來你是習慣了,學得也沒那麽累。之前我還擔心你受不了,人要瘦一大圈呢!”

宣妃擺擺手道:“我剛開始确實受不了,感覺反複學太沉悶。只是看蘇麻喇姑那麽耐心教我,說得比我還累,我怎麽能不努力。”

“後邊我慢慢适應了,其實學起來還算輕松。加上蘇麻喇姑人也好,知道我學久了會累,還特地讓皇上給我休息。”

原本宣妃還以為自己學幾個月才能休息,如今竟然能十天休息一天,簡直跟天上掉下餡餅一樣,把她砸得暈乎乎的,簡直高興壞了。

郭珍珠想着蘇麻喇姑果然适合當老師,還知道學習需要勞逸結合。

要是一個勁只讓宣妃學習,剛開始她還在興頭上,能堅持一段時間。

但是時間久了,宣妃就開始倦怠,學習就不如之前積極。

要是逼緊了,還可能讓宣妃厭學,學習就會事倍功半了。

宜妃見宣妃學習那麽久,終于能出來松快松快,自然拉着她好好放松一下。

宮裏的娛樂實在太少了,除了玩玩葉子牌,去禦花園逛逛,實在沒什麽能做的。

僖嫔偶爾還會做女紅來打發時間,但是這個對宣妃來說就太難了一點,壓根不是放松,而是另外一種學習了。

難得她不用學漢文了,跑過來玩兒還要學女紅,那也太慘了一點。

僖嫔就提議,可以一起玩打花毽。

郭珍珠剛聽見的時候還疑惑這是什麽,等僖嫔手搓了一個花毽出來,她一時十分好奇:“這不是毽子嗎?”

僖嫔就解釋道:“這跟毽子有點不同,要輕一點,羽毛更多。”

這花毽用五顏六色的羽毛捆在一起,底下還加上了一個圓片,郭珍珠怎麽看都覺得是用腳踢的毽子。

僖嫔給宣妃和宜妃解釋要怎麽玩兒,這毽子很輕,兩人互相用手拍給對方,誰接不住就算輸了。

見狀,郭珍珠才恍然大悟,這不是羽毛球的前身嗎?

記得最南邊在唐宋的時候就開始玩這個打花毽了,起初其實是相親用的。

一男一女互相拍這個花毽給對方,拍的同時聊聊天。

要是聊得高興,這一場打完了,就能去旁邊繼續玩,又或者坐下來再聊聊。

如果沒聊高興,那就換個人再一起打,再重複上邊的步驟。

這個活動挺有意思的,除了打久了會手疼之外沒什麽毛病。

果然宣妃和宜妃玩得很高興,但是打了一會兒手心就開始有點疼了。

郭珍珠就叫來內務府的人,打算做個球拍給她們,就不用手打了。

她先畫了個示意圖,除了手柄之外,上邊是個圓圈,中間還有交叉的網。

模樣看着古怪,宜妃好奇道:“姐姐這是打算讓人做這個?這是什麽?”

郭珍珠笑着道:“是讓你們玩兒又不會手疼的東西,用這個來打花毽。”

可惜工匠也不可能眨眼間就做好,宣妃也只能等十天後再次休息才能過來玩兒了。

郭珍珠安慰她道:“這東西估計還得做好幾天,再仔細調整一下,等你過來的時候,就是最好的了。”

宣妃一聽,頓時更期待了,沒之前那麽失望的。

內務府接過郭珍珠這有點抽象的圖樣,問清楚順貴妃想要什麽樣子的東西,這才恭敬行禮回去了。

皇帝過來的時候,見桌上還留下很多份圖樣,郭珍珠拿了看起來最像的一張給了內務府,其他都放着了。

于是皇帝看了看問道:“愛妃,這是什麽?”

得知是打花毽用的東西,之後就不會手疼了,皇帝還挺感興趣的:“愛妃這腦瓜子怎麽想出來的?用了拍子,确實就不會手疼了。等做好後,也給朕試試。”

郭珍珠只說好,卻又擔心道:“就是不知道內務府要多久才做出來,做的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樣。”

要是拍子用的材料太重了,拿着玩一會兒,胳膊估計就受不了。

還有中間是網線,也不知道內務府會用什麽來做。要是不夠結實,玩幾次網就破掉,那就有點掃興了。

皇帝聽後笑笑道:“愛妃放心,內務府得了你的差事,自然會用心做好。”

确實郭珍珠等了幾天,內務府就送來不止一把球拍。

內務府管事解釋道:“貴妃娘娘想要輕一點的木料,工匠們試着用這幾種木料做了,看娘娘更喜歡哪一種就可以多做一些。”

郭珍珠點點頭,內務府管事就介紹起來:“第一把是椴木做的,拿着很輕,用久了不容易變形。”

“第二把用的是楓木,比椴木要稍微重一點。”

郭珍珠拿起來試了試,确實楓木的要重一些,不過上手摸着更有質感。

內務府管事盡職盡責繼續介紹道:“第三把是桦木做的,依舊很輕,不易變形,但是比前邊兩種稍微更容易受潮,卻适合上色,也不容易掉。”

三種木料,各有利弊。

前邊兩種更合适,第三種的話就适合裝飾上了。

內務府也摸不準順貴妃是想要上色來做這個,還是就用原來的,所以特意挑了三種木料過來。

郭珍珠想了想,确定用前邊兩種木料再多做兩把球拍,畢竟是用來拍的,不是用來看的,上不上色倒是無妨。

她又問道:“這上邊的線是用什麽做的?”

聽罷,內務府總管連忙答道:“娘娘,這是用玉線做的。工匠原本嘗試用麻線和股線做過,只是麻線和股線太容易磨損斷掉,不如玉線結實。”

這裏的玉線是絲線,也就是蠶絲,韌性足,可以随意拉伸又不容易斷掉,還相當耐磨。

至于股線就是棉線了,不管韌性還是耐磨度都不如玉線。

郭珍珠點點頭,摸着玉線,确實跟她記憶中的球拍很相似了。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這球拍是用木料做的,而不是用塑料,稍微要重一點點。

玉線也不是單純的一根兩根,而是編成一小股,估計內務府擔心玉線再結實,拍來拍去容易磨損,要容易斷掉就不美了。

郭珍珠摸着挺合适的,就請人叫來宜妃和僖嫔一起試用。

宜妃一見拍子就覺得稀奇道:“姐姐果真做出來了,讓我來試試。”

僖嫔也很感興趣,兩人用拍子打花毽,不是打不中,就是打不起來,一時手忙腳亂的。

郭珍珠琢磨着是不是花毽太重了,不如羽毛球來得輕,所以用拍子打才飛不起來。

她讓人送來鴨子的羽毛,挑選出四根大小和重量最相近的,叫手最巧的玲珑幫着用軟木塞把鴨毛戳上去固定好。

這羽毛的位置也很講究,得每一根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戳進去的深度也相同,才能讓羽毛球在空中也保持平衡。

戳好後,再用線縫起來,就能徹底固定,羽毛怎麽拍都不會移位了。

如今也沒什麽工具來測試,郭珍珠只能靠感覺,羽毛球差不多就行了。

宜妃看郭珍珠轉眼又弄出一個別的東西來,還挺好奇的。

僖嫔把羽毛球拿在手裏,驚訝道:“這東西好輕,是用來替代花毽的?”

郭珍珠笑着點頭道:“花毽太重了,就不好飛起來。這個很輕,你們拍打的時候不需要太用力,就能飛到對方那邊了。”

僖嫔一聽,頓時蠢蠢欲動,跟宜妃在外邊空地玩了起來。

确實換了這個比花毽輕的,她們打起來就輕松多了。

既不會打得手心疼,又不費力氣,就能玩上一段時間,還能出點汗,算是相當不錯的活動了。

你來我往的,僖嫔和宜妃都玩上瘾了。

郭珍珠覺得這羽毛球估計很快就要玩壞了,就讓人另外多做幾個。

琉璃做過一次,也知道該怎麽做,後邊就不需要郭珍珠操心,做出來的羽毛球一個比一個合适。

皇帝來了看見,也覺得挺有趣的。

他拿起球拍試着跟宜妃玩了一會,可惜皇帝的力度大,羽毛球飛得太快,宜妃壓根就接不住。

小明子在旁邊幫忙撿球,也撿得快哭了。

郭珍珠都要看不下去了,上前接過宜妃手裏的球拍,笑着道:“還是臣妾來跟皇上一起玩兒吧。”

皇帝其實玩了一會,感覺像是欺負宜妃一樣,準備結束了,誰知道郭珍珠這時候上前來。

他就笑道:“也好,那愛妃先來。”

郭珍珠拿着羽毛球,心想皇帝可不知道她打羽毛球還是挺厲害的。

下一刻,她把羽毛球往上一抛,在羽毛球墜落下來的瞬間揮動球拍。

羽毛球跟箭一樣飛向角落,明顯皇帝得跑動才能接住。

皇帝的反應很快,迅速偏向羽毛球的方向走了幾步,用球拍一接。

可惜羽毛球搭在球拍邊框上,羽毛球沒能打回去,掉在地上了。

皇帝看着地上的羽毛球,不由笑道:“愛妃還挺厲害的。”

他當然不覺得郭珍珠是打偏了,而是故意選了個刁鑽的方向。

郭珍珠甜甜一笑,接過小明子送來的羽毛球又向下扔,球拍從下方向上鏟高。

李德全在邊緣看着順貴妃揮舞球拍的樣子,既輕巧又熟練,仿佛不是第一次玩這個球一樣。

但是內務府那邊明明剛做好送來沒多久,難不成順貴妃以前玩過嗎?

宜妃和僖嫔也看得目不轉睛,見郭珍珠這次的球不是往上扔,而是往下扔,還以為要扔地上去了。

誰知道下一刻,羽毛球就被球拍從下方鏟上去,高高飛起,兩人不由瞪大眼睛,盯着那個球飛到皇帝頭頂上方。

皇帝輕輕一躍,用球拍輕松接到了羽毛球,再打回去。

只是他揮舞得太快,球拍按照慣性向下,羽毛球順勢被拍在地上。

皇帝一怔,立刻知道這也是郭珍珠的計謀,故意把羽毛球打高,就讓他很容易把球拍在地上。

郭珍珠炫了兩把,額頭也出汗了,想着也不能太欺負人,于是老老實實發了個中規中矩的球。

這下皇帝就接住了,打了回來,可以說是有來有往。

但是皇帝卻覺得不太過瘾,不如之前來得有意思,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林嬷嬷送來帕子,郭珍珠遞給皇帝,皇帝卻低頭把臉湊了過來。

郭珍珠笑笑,用帕子先給皇帝擦了擦臉上的汗:“皇上覺得這個羽毛球好玩嗎?”

皇帝站直身道:“原來叫羽毛球,這名字挺貼切的。”

畢竟這球是用鴨子的羽毛做的,确實能叫羽毛球了。

“孩子和女子力氣小的,玩這個不錯,朕力氣太大的反而不太好控制力度。”

也就郭珍珠反應快,而且還懂得卸力和借力,才能跟皇帝有來有往打了一會。

換做宜妃,要麽接不住,要麽硬接的話,就很容易弄傷手腕了。

郭珍珠不意外皇帝一眼就看出這個問題,笑着道:“臣妾原本就是做來給宜妃妹妹和宣妃玩兒的,想着宣妃休息的時候也能放松一下。後宮能玩的東西不多,活動一下也挺好的。”

皇帝點點頭道:“這東西可以再做小一點,給太子和大阿哥送去,他們兩人一起玩的話也是可以。”

兩人年紀小,玩這個也合适,還能順道鍛煉一下反應能力,又能拉近兩兄弟的關系。

郭珍珠聽後欲言又止:皇帝你覺得大阿哥和小太子玩這個,真的能拉近關系嗎?

不過她到底沒說什麽,吩咐內務府做了一對小一圈的羽毛球拍,回頭交給皇帝,送去給大阿哥和小太子了。

大阿哥收到禮物還挺高興的,又是皇帝讓人送來的,只是一聽說要跟小太子一起玩,他就不大樂意了。

還是惠妃勸了,大阿哥才不情不願拿着球拍去找小太子一起玩兒。

別說大阿哥,小太子也不大高興,覺得自己玩就好,為何非要跟大阿哥一起玩兒這個!

不過聽聞是順貴妃弄出來的,又是皇帝特地讓人送來,小太子只好讓大阿哥進來,在東宮的空地,兩人就一起打球。

就跟郭珍珠想的那樣,兩人很難玩起來。

大阿哥力氣大,每次拍球都狠狠打過去,這叫人根本接不住。

雖說有專門撿球的人,但是打一次撿一次,實在沒什麽意思了。

小太子嫌棄道:“你力氣小一點,這球根本就接不住。”

大阿哥聽後咧嘴一笑道:“明明是你力氣小才接不住,怎麽還怪起我來了?”

兩人互相嫌棄,勉強玩了幾下就沒法繼續下去,彼此冷哼一聲,大阿哥就帶着球拍走了。

皇帝聽說後只能嘆氣,讓內務府另外又做的球拍送去慈寧宮。其他孩子還小,就三格格也能玩這個,有宮女陪着玩就挺好的。

三格格就沒什麽玩具,一是榮妃不大上心,二是女孩子的玩具原本就少。

她們年紀小的時候可以玩玩撥浪鼓之類的,大點就開始玩布頭,再大點就該學一點女紅了。

之前三格格餓暈了,在慈寧宮養了一段時間,吃穿還不錯,臉色就好了起來。

不過禦醫建議三格格可以稍微活動一下,氣血好,身子骨就能更好了。

索性皇帝也讓人給三格格送了一對,是一大一小的球拍。

慈寧宮裏,年紀小的宮女就能陪着三格格玩兒這個。

三格格還挺喜歡的,拍子很輕,玩起來不複雜。

宮女陪着玩自然不會跟郭珍珠那樣盡是刁鑽的角度,也不會跟大阿哥那樣拼命用力扣球,而是力度很輕,讓三格格能接得住。

太皇太後被蘇麻喇姑扶着去走廊坐着,看院子裏正玩兒的三格格露出高興的笑容來,不由感慨道:“皇上還是記挂三格格的,有好東西就給她送來了。三格格住在慈寧宮一段時日了,我瞧着她今兒笑得最多。”

蘇麻喇姑附和道:“三格格年紀原本就不大,以前在鐘粹宮被忽視得多。如今在這裏吃穿都好,又有主子看顧,周圍人伺候得有盡心,自然就開始顯露出一點孩子氣來了。”

太皇太後聽着,忍不住皺眉道:“榮妃确實不怎麽會養孩子,三阿哥好好的,周歲了還不會走路。如今好了,送到慈寧宮來,之前還說走得磕磕碰碰的,如今都會跑了。”

正說着,就有嬷嬷追着在跑的三阿哥,生怕他摔着了。

三阿哥還歡歡喜喜跑向三格格,嘴裏喊道:“姐姐,我要,一起。”

三格格見了,不敢再揮舞球拍,免得誤傷三阿哥,上前摟着他道:“三弟要玩這個嗎?可能太大了一點。”

三阿哥接過球拍,小手有點拿不住,揮舞了兩下似乎就不太感興趣了,塞回到三格格手裏。

他扭頭看見太皇太後,嘴裏含含糊糊喊着:“瑪嬷。”

然後三阿哥邁着小腿又跑了過來,蘇麻喇姑怕他撞到太皇太後,連忙在側邊護着,把人摟了一下才松手。

三阿哥還以為蘇麻喇姑跟自己玩兒,窩在她懷裏笑了起來:“姑姑。”

蘇麻喇姑實在不敢當這個稱呼,糾正了他好幾次,可惜三阿哥似乎只會這麽喊。

太皇太後也發話,三阿哥還小呢,而且蘇麻喇姑在她身邊多年,還照顧過皇帝,算得上是半個長輩,三阿哥這麽喊也沒什麽。

蘇麻喇姑拿出帕子給三阿哥擦了擦額頭的汗,低頭見三阿哥對着桌上的點心流口水。

太皇太後笑着把點心盤子推了過來道:“吃吧,都是好克化的點心,三阿哥也能吃。”

蘇麻喇姑把三阿哥抱到旁邊的小凳上,給他擦幹淨雙手。

三阿哥的小手拿着點心,猶豫了一下問道:“瑪嬷,姑姑,姐姐,吃。”

太皇太後樂了:“這孩子還懂得謙讓,真是好孩子。你自個吃吧,叫三格格過來一起吃。”

三格格過來洗了手,跟三阿哥排排坐,一起吃點心。

皇太後帶着八阿哥過來的時候,正看見孩子們和氣融融的樣子,不由笑道:“孩子們吃得真香。”

太皇太後笑着道:“小廚房的點心管夠,你要想吃,讓人多送點過來。”

蘇麻喇姑已經去吩咐小廚房了,又讓人搬來椅子,叫皇太後抱着八阿哥坐下。

太皇太後低頭逗弄着八阿哥,一邊問道:“八阿哥瞧着不愛哭,我仿佛就沒聽見他哭過。”

慈寧宮再大,孩子一哭,那哭聲穿透得厲害,怎麽都能聽見。

太皇太後年紀大了,睡得不怎麽沉,一直都沒聽見八阿哥的哭聲。

反倒是三阿哥剛送到慈寧宮來的時候,還哭了兩場,嗓門又挺大的,哭得太皇太後都有點頭疼。

皇太後笑着點頭道:“是啊,八阿哥不愛哭,也不鬧人,還不怕生,好養得很。”

她第一次養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麽養,奶娘都從內務府找了兩個,原本想着八阿哥要喜歡哪個就留下來。

誰知道八阿哥壓根不挑,哪個奶娘抱着都行,皇太後索性把兩人都留下來照顧八阿哥。

太皇太後欣慰道:“八阿哥不鬧你就好,想着是跟你有緣,願意親近你。”

外頭這會兒有宮女來禀報,說是良貴人來了。

聞言,太皇太後挑眉道:“今兒惠妃沒來嗎?”

之前良貴人過來慈寧宮,惠妃都會陪着一起來,說是來拜見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順道看看八阿哥。

太皇太後是看出來了,惠妃想讓良貴人去籠絡皇帝沒成功,如今八阿哥被抱到慈寧宮來,良貴人過來就勤快了。

惠妃又起了心思,想着跟良貴人到慈寧宮來,跟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能多親近。

可惜太皇太後沒有搭理惠妃的心思,不怎麽會出來見她。

惠妃倒是能經常看見抱着八阿哥的皇太後,問題是她不會蒙語,跟皇太後是雞同鴨講,完全靠女官和良貴人幫着翻譯,這聊天就不方便了。

尤其良貴人跟皇太後問起八阿哥最近吃水的事,蒙語說得順溜,惠妃是一個字都聽不懂,在旁邊當個背景板,既不好插嘴,甚至都不知道兩人說的什麽。

一來二去的,惠妃雖然覺得無趣,還是硬着頭皮跟着良貴人過來。

今兒倒是稀奇,惠妃是想通了,終于不來了嗎?

蘇麻喇姑出去找人打聽了一下,回來禀報道:“主子,惠妃去永壽宮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