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

“接下來大家學一下怎麽填寫付款單。再由我身邊的李管事和邢管事扮演顧客模拟買東西結賬的過程。”

接下來一個時辰裏, 一衆學員先是學習了怎麽用硬筆在可以複寫的付款單上填寫貨物和價格算物品總價。

張氏也是這會兒才知道被挑中的都是識字的,連一旁胖乎乎普普通通的淩嬸子都寫得一手好字。

難怪每月給一千錢工錢還說是底薪,對于識字的人來說這錢确實不多, 但對于識字的婦人來說這錢拿得來之不易。

誰家商鋪會選擇婦人來做店員?又不是一些肮髒之地。

确定學員都學會了,方娘子放下水杯咳嗽一聲站起來。

“我們是服務人員,客人進門要帶有微笑服務, 沒有哪個客人願意進來看見人耷拉着臉一副喪氣模樣,當然服務過程中大家也會遇見一些刁鑽的客人,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狀況, 下面再由兩位管事演示一下遇見突發情況該怎麽處理……”

正說着外面傳來動靜, 方氏被打斷,神情很不悅走了出去。

一衆學員傳出騷動聲, 張氏聽見外面聲音高昂的祈求聲, 還有……梅娘的聲音。

“我兒媳婦人腦子不靈醒, 換我閨女怎麽了……”

方氏:“我們這裏選人是有标準, 豈能讓你們私下讓來讓去?”

“大不了我不換了, 你們讓梅子繼續上工……”

方氏:“不行,已經給梅娘一次機會了她自己沒把握住, 我們這也不是什麽人都收。”

“你們要是不收, 我們今日就不走了。”

方氏:“外面有衙役巡邏, 你确定想讓我把人叫過來送你們進衙門?”

“你……”

沒多久方氏掀開簾子走了進來, 她一臉平靜沖兩位管事點頭, “繼續……”

中午有人過來送飯,送的是韭菜油渣餅,一人兩塊,湊着屋子爐上暖着的熱水吃了。

休息了半個時辰後又繼續上課,下午上的還是遇見各種突發情況, 他們該怎麽應對。

張氏這天客上的是瞠目結舌。

等到傍晚課程結束,方娘子拍了拍手道:“今日就學到這裏,該遇見的情況想來你們都記下來了,回家複習一下,明日還是今早過來的時間在百貨鋪那邊彙合,幫着整理貨架和打掃衛生,後日貨品要上架,大家盡快熟悉自己負責的商品……”

元宵節這日一早就有些與衆不同,城外不少人挑着貨物進城。

元宵節夜間是沒有宵禁,全城都很熱鬧,平時很少見的攤主也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

天還沒亮城門口就排起了長龍準備進城。

正陽門大街京城的主幹道平日裏就很熱鬧,今日更是人山人海。

不少人扛着攤子沿街走動,有賣糖葫蘆的有賣糖畫的,還有扛着自己編的籃子四處叫賣的。

正陽大街,離聚賢樓五十米遠的地方一家新開的商鋪就很吸引人目光。

玻璃還是稀罕物件,卻已經不是那種高不可攀的價格,家裏有底氣的人家今年入冬都趕了時髦給家裏換上了玻璃窗戶。

雖然不能家裏所有屋子都能換上,可換個正屋也能感受到玻璃的好處。

當然也有壞處,用了玻璃窗就不能在屋子燒炭了,說是毒氣跑不掉。

玻璃不算太稀奇,稀奇的是整個門都用玻璃包起來,一眼就能看見店裏面琳琅滿目的貨物。

附近的一圈商鋪早注意到這個顯眼包了,畢竟連續盤下五個連在一起的鋪子也是大手筆。

鋪子修了一個月,之前不知道搞什麽名堂還用木板将外面圍了起來,今早看拆開了,總算是得以窺見廬山真面目了,不少店家踱步湊過來站在大大的玻璃窗戶前往裏面看。

五個大商鋪,中間三個門給砌起膝蓋高,剩下的換成了玻璃封住。

首尾兩個門給改成了開扇玻璃門,南邊寫着入口處,北邊寫着出口。

“這鋪子還能這樣開,客人進了鋪子南進北出,非得将鋪子繞一圈不可。”

不少人心癢癢,誰都知道客人看的貨品越多,越有可能購買。

“要不進去看看?”

他們也不算同行,再說進門是客,裏面還能将他們趕出來?

“不好吧,還沒開業呢,等等,有人拿炮仗出來了!”

一婦人抱着一挂炮仗出來,很快巨響聲穿透了整條街。

炮仗聲音一落就聽見敲鑼打鼓聲,原本圍觀的人一回頭,好家夥街上不知何時出現了舞獅隊伍,這一帶很快熱鬧起來。

方娘子一臉喜氣地沖圍觀的人拱手,“今日我們百貨鋪開業,歡迎大家來賞個臉,只要購買金額超過五十錢就能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她拍拍手,裏面早就已經等待的店員将桌子搬出來擺放在門口。

桌上已經放了一個木頭箱子。

又有兩店員在牆上貼了一張大大的紅紙。

紅紙上寫着一等獎一輛自行車,二等獎一百斤大米,三等獎十斤豆油,安慰獎就多了有四枚雞蛋、一雙襪子、五兩米等等。

“我們保證人人都能抽到獎,保證所有人不落空……”

本來人就愛湊熱鬧,一聽還有這般新鮮的事,頓時要往店裏擠。

“大家排隊,不要擠,店鋪有限,一次只能進二十人,不要擠,出來一人進一人……”

張氏這一天忙得不可開交,只知道拿貨寫單子再上新貨,也幸好單子只需要寫數字,每樣貨品都有序號,再将價格相加讓客人去付錢,付完錢交單子取貨,要是寫漢字光寫字就累死了。

等傍晚店鋪關門,她看了空了很多的貨架,開始将取貨單子和收款單彙合起來,盤點貨物有沒有差錯。

然後就聽見此起彼伏的哀嚎聲。

“我這邊少了兩件皮衣對不上數,一定是趁着我忙的時候沒注意,有人偷偷拿走了!”

“我這邊有一盒胭脂不見了,胭脂盒太小了,藏袖子裏也不容易被人瞧見,這小偷太可惡了!”

張氏負責的是香皂櫃子,一些是包裝好的成品,不好偷,但是散裝展示的香皂被人扳走半塊,好的那一面放在外面,讓她一時沒能察覺,這回盤點才發現。

張氏:“……”

方娘子走了過來,拍了拍手道:“賬臺這邊賬已經算出來了,今日總營業額有一千三百兩,這是個重大突破!”

她一臉喜氣洋洋。

一群店員卻不開心,少了的貨品他們可是要賠償,紛紛叫起委屈來。

方娘子笑眯眯道:“多大的事,鋪子裏東西價格都不高,跟獎金比賠得這點算什麽?”

“一千三百兩,百貨鋪子這邊有利潤百分之一的提成,扣掉成本,也就幾千大錢給你們幾個分,這還是第一天,你們算算賠的這點算什麽?”

張氏心中一跳,百貨鋪有十三個店員,幾千大錢她少說也能分一百個,要是每日都有這麽多,一個月也有三千大錢再加上工資一個月能拿近四兩銀子……

這賬所有店員都能算出來,一時間一改頹廢之色喜氣洋洋起來。

“好了,為了慶祝今日開業大吉,我請你們去吃飯,都收拾一下,将提貨單交給倉管,明早再來擺貨。”

今日元宵節,夜晚不宵禁,沿街的商鋪也挂上了紅燈籠,平日裏早該關門的食鋪子還敞開着,街巷随處可見賣水、賣吃食的小攤子。

方娘子請客當然不是在聚賢樓那種頂級酒樓,十多個人浩浩蕩蕩擠進了路邊的夜宵攤子。

這是滑冰比賽時的吃法,簡單搭起一個四四方方的帳篷,再擺放幾張矮桌矮凳就是一個臨時食鋪。

老板是一對夫妻,炒菜的師傅是個男人,張羅客人的是他婆娘,兩人平時是在正陽門那邊擺攤,因為飯菜便宜又量大,有不少守門的士兵是他們的客人。

有士兵在他們就在正陽門站穩了腳,沒想到今日元宵節夜晚也做起了生意。

“老板,我們十多個人有什麽菜你看着上。”方娘子打了個招呼。

“肉,我要吃肉!”有幾個舉起手叫嚷道。

方娘子笑呵呵道:“有什麽大葷嗎?”

老板娘掀開了旁邊爐子上炖着的蹄髈道:“今天有這個,炖了一下午已經爛糊了。”

“來兩個。”

這種移動攤位也沒有固定菜譜,都是有什麽菜搭配着賣。

見靠近爐子的地方還有一盆游動的雜魚,方娘子又道:“給我紅燒個雜魚鍋邊再貼一圈餅。”

老板娘幹脆利落應下,雜魚也就兩斤,老板娘都給收拾了,洗幹淨後拿去給老板。

老板抓了一把面裹勻了,小火油炸又複炸了一遍,保證小魚刺都炸酥了,再放入水大火紅燒,水開再焖,等水少了一半時在鍋邊貼了一圈餅,餅熟後連鍋一起端上桌。

這頓飯吃得人一臉滿足,張氏盯着老板做菜,學到了不少菜。

這小雜魚以前拿到手也不知道怎麽做,只能清理後腌了曬幹,沒想到還能做成這樣的美味。

飯飽後一衆人起身,方娘子去結賬,張氏發現方娘子是拿着糧票去結賬,老板娘笑眯眯收下,甚至還有些驚喜。

她若有所思,什麽時候糧票可以動作錢來用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