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76章
“去城外啊。”
王氏有些猶豫, 這年頭拍花子多,她如何放心女兒去城外上學?
張月娥想了想道:“王嫂子,我也不瞞你, 城外的學院還在計劃中,動工得四五月化凍之後,現在上學的地方安排在了我們百貨鋪後面那條胡同, 旁邊有會館,安全問題應該能得到保證。”
“我家勝楠早上會和我一起出門,下學我讓她在學堂留一會兒等我下班去接她, 您這邊要是不放心, 等下學也能去接人。”
王氏心動了,她現在只想找個法子讓女兒走出來, 別把人給活活憋死了。
這世上有拿女兒不當一回事的人, 也有真心疼愛女兒的人家。
回到家王氏看着關在房間裏的女兒嘆了口氣, 她給爐子換了煤球開始做起了晚飯。
沒多大一會兒外面傳出熱鬧聲音, 很快大門被人推開, 王氏看見丈夫兒子們一臉興奮走進來。
“娘,您今兒是沒看見那鼈孫子的臉色, 整個學堂的人都跑出來看熱鬧, 這回他的臉是丢大了。”
王氏聞言問道:“衣服拿回來了嗎?”
“要回來了, 那不要臉的孫子現在穿的那一身衣服都是妹妹出錢給置辦的, 都穿舊了, 我們直接當場将衣服扒了,賣給那家貧的學子,也沒要多,一套十文錢。”
十文錢連棉襖裏的棉花都湊不齊。
“最後還是那山長出面才放過他。”
“我看那山長好像後悔将侄女嫁給他了,呸, 一群子衣冠禽獸。”
兩個兒子一口一句罵起來。
王氏打斷,“行了,都太冷了,進屋再說。”
晚餐時,王氏将女兒喊出來,大妞臉色發黃,一臉菜色。
王氏拿了一塊餅,不經意開口,“隔壁張娘子說他們商行要開一家學堂,專門收女子的學堂,張娘子問我要不要送大妞過去,我看大妞在家閑着也無事,要不去學一門手藝。”
王氏的丈夫咬着餅的動作停住,他眼裏滿是驚訝,“還有專門收女子的學堂?”
“都教什麽?”
“說是先學一年字,再學兩年手藝,什麽手藝現在還不知,張娘子想讓女兒學醫術,未來有個頭疼感冒的證據也能治。”
“還有這種好事?”二兒子湊過來眼巴巴道,“有沒有教男子學手藝的?”
現今社會學手藝可是一件難事,首先要給人家使喚兩年,學藝一年,出師後要幫人家白幹七年,後面還得每月将賺到的錢要分成上交。
要是這天下真有一個可以花錢學手藝的地方,恐怕得擠破腦袋也要進去。
“有,不過張娘子只有一個女子學堂的推薦名額,等回頭帶你妹妹去的時候再幫你打聽。”
王氏又扭過頭去問丈夫意見,“當家的你覺得怎麽樣?”
她丈夫嚼着餅看向了大妞,“大妞你想不想去,想去爹砸鍋賣鐵也送你去。”
一直沒說話的大妞緩緩點頭,“爹,我想去。”
王氏一臉高興,“想去就好,我等會兒就去問問張娘子,看哪天有時間一塊去報名!”
張月娥剛和女兒吃了晚飯,幾日不在家,家裏難免有些亂,她和女兒吃完飯開始打掃屋子。
沒多久外面就傳來了敲門聲。
張勝楠去開門,外面正站着王氏和她的女兒大妞。
“妞妞姐。”
張勝楠叫了一聲,然後扭頭沖屋裏喊,“娘,王嬸子和妞妞姐來了。”
張月娥從裏間出來,張勝楠已經将兩人請進來。
王氏從口袋裏掏了一把糖塞了過去,然後道:“勝楠你帶着大妞進屋玩去,我跟你娘說說話。”
“好咧。”
很快院子裏只剩下兩個大人,王氏說起了過來的目的。
“報名就這幾日,開學是二月十三,到時帶着戶貼和錢去就行了,一學期學費是四十文,吃飯要從家裏帶糧食過去。”
“這麽便宜?”
要知道附近開蒙的學堂一年也得二兩銀子,四十文對于學手藝來說太便宜了。
“是,我們商行自己辦的,主要是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
王氏又問了許多,有些張月娥知道自己就說了,有些她也不知道便推說不清楚。
“這樣我告訴你報名地點在哪裏,明日你帶大妞去問問。”
“我也打算明天中午去給我家勝楠報名,她這個年齡一個人留在家裏我也不放心。”
王氏幹脆說,“那我明日中午去百貨鋪去找你,我們一起去。”
沒個熟人陪着,她心裏沒個着落。
百貨鋪她又不是沒去過,口袋裏那把糖果就是特意去百貨鋪買的,這糖如今可是暢銷貨,到貨沒多久就賣光了。
也幸虧她有張月娥這個好鄰居,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排隊去買。
第二日中午,百貨鋪到了午休時間,客人減少,張月娥看到窗戶外等待的人,便跟隔壁貨架的淩嬸打了個招呼,讓對方幫忙看一下。
走出去後,女兒張勝楠先熱情過來抱住她手臂,“娘。”
張月娥先跟王氏打了一聲招呼,“多謝嫂子将勝楠帶過來。”
“謝什麽謝,順手的事,要說謝也該是我謝你。”
張月娥笑了笑,又看看王氏身邊的大妞,大妞或許是很久沒有出門,整個人有點唯唯諾諾。
“大妞出門了,走,我帶你們去報名。”
她領着幾人往南邊走,在第一個路口時進了胡同。
“這學堂原本是一處蒙學堂,年前被另一家搶走了學生,那夫子便不開了,我們上面的管事将這處地方租下來,不算大,先湊合用,等開學後,你們拿糧食過來換糧票,中午就在學堂吃。”
大約走了十來分鐘,穿過了三個胡同後總算是到了一處宅院門外。
這地方很安靜,隔壁竟然還是一座小寺廟。
門是敞開着,張月娥領着幾人進了屋,影壁旁邊放了張長桌子,此時一少年模樣的人坐在長桌上正翻開桌上的書。
王氏立刻警惕起來,“不是說只收女子的學堂嗎?”
張月娥也很驚訝,走上前問,“這裏是女子學堂嗎?”
少年擡頭,忙站起身,“是是,我是過來幫忙的,新老師還未調來。是來報名對吧,我幫你們登記。”
張月娥又問,“女子學堂的夫子是女夫子嗎?”
少年點頭,“新生是女夫子,等二年級選擇專業,可能會是男夫子。專業就是手藝,一些手藝好的師傅是男子,但是請放心,我們會有女夫子随堂。”
王氏這才放下心來,她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某些行業只有男人,比如學習醫術,想找個女老師比登天還難,難道就因為老師是男的就不學了?”
她去看病的大夫也是男的,會因為大夫是男的就不看了嗎?
肯定不會。
好在第一年是女夫子,她稍放下心來。
張月娥見狀幹脆将戰場讓出來,王氏揪住少年問了不少問題,直接把人都給問暈了。
等報完名,王氏領着女兒高高興興往回走。
“張娘子,我記得你們百貨鋪不是有許多背包嗎?”
張月娥點頭,“是,有牛皮和兔皮羊皮的背包,很受周圍一些會館學子喜愛。”
王氏高興道:“往後大妞也是讀書人了,我得給她買一個用來裝書。”
她們今日報名,還領了五本書回家,這錢花得值。
張月娥想到什麽提醒了一句,“學堂那邊寫字好像用的是硬筆,這筆我們百貨鋪也賣。”
四人穿出路口,就看到旁邊一輛自行車騎了過去。
王氏看了那自行車後面馱的人,眼睛也不眨一下,“這車不錯,也不知道能不能買到。”
“這車貴着您,現在全京城也就十多輛,我們百貨鋪之前也有一輛,得一百兩銀子,剛到貨就被一位公子哥給買走了。”
“嘶,一百兩!”
王氏倒抽一口氣,“這也太貴了!”
“可不是。”
張月娥突然又想起一樁子事,“王嫂子,東城外的暖棚您知道嗎?”
“怎麽不知道?我娘家就是那附近的。”
“暖棚那邊在招工挖土豆,一天最少能拿二十文,您幫我問問胡同裏的人可有人願意出城去幹。”
這是上面主管發下來的任務,說暖棚裏的土豆一起成熟,挖土豆的認識不夠,問他們有沒有熟人願意幹這個活。”
“還有這好事?”
王氏一臉喜色,“我認識的人可多了,真有那麽多活能做嗎?”
“要不您先帶二十人去,再問問那邊管事還缺多人?”
豐澤園外,一片被圈起來的暖棚裏,皇帝正站在地頭等着土豆的統計數量。
今年是頭一年,因為沒經驗在豐澤園外開的五個暖棚,三個毀于暴風雪中,誰能想到只是破了一塊玻璃,裏面的菜就全被凍死了。
剩下的兩個暖棚,其中一個種菜了,種的菜都供應給宮裏,剩下的一個種了土豆。
他去年在朝堂上問高産糧的事,玉米、紅薯只南邊有,好在土豆北京城外已經有種植,他命人種了兩畝地先看看産量,只是沒想到只剩下了一畝。
這兩日,內務府這邊上報說土豆成熟了,皇帝想起這樁事來,想看看這土豆的真實産量。
誇得再好也不如眼見為實。
田間太監們忙忙碌碌,皇帝從上午就等在這邊,親眼看着太監将土豆一點一點挖出來。
一畝地幹了大半天才挖了一半,也不能怪太監們慢,實在是怕用農具給戳破了,只能用手來挖。
皇帝看這效率低得可憐,又調了一批人過來,好幾十人終于在一個時辰內将地給挖幹淨了,田埂邊散落的土豆都已經快堆積成山。
其實地挖到一半時皇帝就被土豆的産量給驚住了。
他這地是上等田,土豆産量高是理所應當的事,可這産量也太高了,要是換成下等田,哪怕減産,減産到一半也夠百姓一家吃一年了。
看着正在稱重的太監們,皇帝陷入甜蜜的苦惱,這種神糧該怎麽儲存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