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杜山晖是大楚的戶部尚書。

身為王妃的宋明稚,在正式場合遇到他,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擔心日後再見面時,被杜山晖認出自己,宋明稚刻意隐藏起了自己原本的聲音,朝對方道:“嚴元博一黨,要殺馮榮貴滅口。”

天邊又響起了春雷:“轟隆——”

暗房之中,慕厭舟緩緩斂眉。

眸中沒有半點意外。

杜山晖則攥緊手心,追問道:“你這究竟是從何而知?”

宋明稚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而是輕咳了兩聲,直接開口:“今日傍晚,戌時前後,嚴元博的人會去馮家,殺了馮榮貴,順帶放火,對外稱他咳咳……是畏罪自盡。若不想此事成為無頭案,就此不了了之,那便速速将此事,轉告給齊王。”

宋明稚的語氣格外平靜,聽不出半點情緒。

尚書府內的下人雖然不多。

但是難保不會有人在此時,來正房內找人。宋明稚說完這句話後,立刻轉身朝着門外而去。見此情形,杜山晖終是沒有忍住,朝他道:“等等,你怎麽知道我會将此事告訴齊王殿下——”

頭戴帷帽的男子,腳步一頓,丢下一句:“大人無須知道這些。”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房間。

“你——”

杜山晖不禁上前,朝着窗戶外看了出去:樹上新生的綠葉,被雨水打得噼啪作響,院內的積水正湍急地流向窪地,不遠處,還有侍從正打着傘朝此處而來。

Advertisement

一切如常……

方才那人的身影,轉眼便徹徹底底地消失在了自己的眼前。

杜山晖的心髒,不禁重重一沉。

他迅速關上窗,轉過身去,朝着暗房內問:“……殿下,您看此事?”

方才那人不但知道嚴元博等人的私密計劃。甚至還知道殿下的機密,與自己能聯系到殿下一事。想到這裏……就連見識過各種大場面的杜山晖,心中都瞬間沒了底。

慕厭舟的眼中,早已沒了笑意。

他緩緩地站起了身道:“動手,保馮榮貴。”

殿下行事一向很謹慎。

杜山晖被他吓了一跳:“可是,方才那人不但身份不明,并且連半點的證據都沒有啊!”

慕厭舟垂眸,懶聲道:“的确。”

說話間,他已從暗房中走了出來。

人生在世,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有十足把握。

有的時候……

就是需要放手一搏,賭一把。

話音落下,慕厭舟已撐起雨傘,緩緩地步入了雨幕之中。同時,擡起頭,看向了天際……傾盆大雨中,崇京的天,只剩下鉛白的一片。

方才那人過度平靜,沒有絲毫情緒的聲線,與他斷斷續續的輕咳聲一道,再次浮現在了慕厭舟的耳邊。

……會是誰呢。

相比起馮榮貴的事。

此時,他似乎對方才那個男子,更有興趣。

-

大雨終于停了下來。

宋明稚天還沒亮就離開了王府。

回到酌花院的時候,方才巳時。

居住在王府,宋明稚并不需要“晨昏定省”,一向都是睡到自然醒的。而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酌花院內的下人,也逐漸摸清了他的習慣:宋明稚不需要下人伺候自己洗漱更衣,也不喜歡有人在一大清早的時候,打擾他休息。

因此——

直到宋明稚無聲無息地回到酌花院。

換下素衣帷帽,吩咐侍從備好衣物,院子裏這才逐漸有了動靜。

一盞茶的時間過後。

宋明稚終于散開長發,赤着腳,步入了冒着袅袅熱氣的湯池中——不同于徽鳴堂,酌花院依地勢所建,結構并沒有那麽規整。除了正廳以外,只有東、西兩間房,一邊住人,一邊則為白玉砌成的湯池。

湯池下有一條暗渠,與酌花院中的溫泉相連,池內的水,都是從那裏引入屋內的。

而水中也因此也浮了一層淺紅的落花。

“咳咳咳……”

溫熱的泉水将宋明稚裹了起來。

并于剎那之間,驅散了他身體裏的寒氣,宋明稚不禁輕嘆了一口氣,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自己能做的事,已經全部做完。

剩下的就交給齊王殿下了……

若是能夠早早鏟除奸黨。

大楚一定不會再因天災,而流民遍地,甚至危及朝堂、天下。或許,還能提前鏟除禍根,避免百年之後的割據混戰,再度上演。

撲通,撲通——

宋明稚涼了多日的心。

終于随着溫泉水一道,暖了回來。

這回,自己總能看到殿下大殺四方了吧!

……

嚴元博已經發了話。

手下定要盡心竭力,保證此事萬無一失。

酉時六刻,陽青坊,馮家。

如今馮榮貴已被停職查辦,他雖然還沒有被下獄,但是已經被限制,不能離開自家府邸。

身為“奸黨”一員,馮榮貴身邊的人,或多或少都與嚴元博有聯系。知道自身處境的他,已經有幾天幾夜沒能阖上眼。昨晚,他終于下定決心喝了一壺悶酒,睡了這幾日來的第一場整覺。

此時,宿醉在床的馮榮貴,完全沒有意識到:備受自己信任的管家,與家中一部分護衛,已經在暗中收到了來自嚴元博的命令,即将殺他滅口。

馮家後院。

大雨方歇,屋檐還在滴水。

一名穿着褚衣的中年男子,正伴着“嘀嗒”的水聲,低聲朝身邊的幾人吩咐道,“你們幾個先去東院,鎖住所有房門,再給每一間房子,都澆上麻油,”接着,又轉過身去,朝着另外那幾個人道,“你們随我過來,處理馮榮貴。”

馮家的東院,是馮榮貴的兒子住的地方。擔心馮榮貴已提前将這件事洩露給他,嚴元博特意吩咐他們,定要斬草除根。将人鎖住,再放火燒府。

周圍人迅速應下:“是!”

話音落下,便提着麻油,消失在了後院中。

而身着褚衣的中年男子,也在此刻打了一個手勢:“好,剩下的人,全部随我走。”

說着,他便自身旁,提起了刀來。

然而,就在這時——

屋脊之上,忽然傳來一陣細響。

男子下意識擡頭朝着上方看去,還不等他看清頭頂發生了什麽,便見十餘名黑衣人,從天而降。

沒有時間多想。

他下意識向後退了一步。

握緊手中的刀,高聲道:“殺了他們——”

話音未落,已帶人沖了上去。

“是!”

寒光劈碎了天邊的晚霞。

濃重的血腥氣瞬間壓過了滿院花草的清香,撲面而來。

剎那間,殺氣沖天。

……

暴雨洗淨了滿城的鉛華。

天邊的濃雲,似火一般,燒了起來。

坊市中,行人踏着石板走出了家門,靜谧中,還沒有人發覺……崇京的某一處,此刻早已血流成河。

身着黑衣的侍從殺盡了馮府的奸黨。

收走麻油之後,将酒還未醒馮榮貴,擄出了家門,朝着崇京城東邊的“平喜坊”而去——這是崇京城內最大的一座城坊,裏面居住的人,都是普通百姓。

崇京城修建于前朝,幾經戰火。

未經修葺的平喜坊,內部街道曲折狹窄,兩邊都是略顯破舊,且擁擠的民居。不怎麽熟悉此地的人,一旦走進平喜坊內,沒有一兩個時辰,都難出去。

慕厭舟早已在暗中,于平喜坊內買下了一座民居。

此刻,他手下侍從正朝着那裏而去:

“這邊走——”

“你們速速斷後!”

“大家當心一點,有人跟來了!”

馮家并沒有按照計劃燃起大火,嚴元博派去負責盯梢的手下,發現異樣以後,第一時間便與齊王的人纏鬥在了一起。不同于負責放火的護衛、家丁,這幾個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一番打鬥過後。

竟然還有幾人,一路隐匿身形,追到了平喜坊裏面來。

侍從對視一眼,立刻兵分兩路,一半帶着馮榮貴朝着民居而去,另一半則留在這裏,負責斷後:“是!”

平喜坊內人員太過密集,不宜久戰。

兵戈相撞生出的脆響,瞬間便填滿了整條小巷,有侍從于刀光劍影中窺見……遠處,又追兵聽到聲音,朝此處趕了過來。

這裏距離齊王的民居,只有不足百丈的距離。

事态不妙!

平喜坊的那一頭。

羽箭劃破了長空,刺向此處。

而就在侍從咬緊了牙關,做好準備,要與這群人同歸于盡之時——

一道淺青的身影,忽如冽風,從平喜坊的那頭,降了下來:“列陣,勿使一人逃脫!”

他手握長劍。

臉上還戴着一副銀質的面具。

話音落下那一瞬,他已手起劍落,将面前的羽箭,震成了兩半。

侍從不禁瞪大雙眼:“——您?!”

齊王殿下竟然來了!

“別廢話。”

平喜坊內殺聲震天。

巷道兩頭的人,皆已退無可退。

話音落下的同一時間,慕厭舟已手持長劍,朝着巷道另一頭而去。見狀,侍從也對視一眼,咬牙随他一道,沖了上去。

雨珠自屋檐上滾了下來。

在石板的凹痕中,積攢成一攤。

劍光閃爍間。

不消片刻,便有鮮血溶入水中,染紅了整條小巷。

飛濺在了慕厭舟的肩頭。

-

戶部官員馮榮貴府上血流成河,短短的一個傍晚,便有三十餘人死于他府中。而原本在接受調查的馮榮貴本人,更是不知下落、生死不明。

就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

消息傳入鳳安宮,天子震怒。

當晚,京城戒嚴。

……

廖文柏的父親,負責率軍,保證崇京城的外部安全。而皇城內部的禁軍,則全歸大皇子“梁王”慕思安掌管。今日這件重案,也暫時由他負責。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春風撩過院中的花樹,撩得桃花輕顫,似碎瓊亂玉,拂面而來。

酌花院內卻空無一人。

猜到今天有大事發生,宋明稚一大早,便屏退了身邊所有侍從,繞過了王府內的守衛,悄然無息地守在了徽鳴堂外……事情尚未塵埃落定,宋明稚始終有一些放心不下。

“嘚嘚,嘚嘚——”

馬蹄聲驚醒了長夜。

徽鳴堂正對着王府那扇朱紅色的大門。

隐匿在徽鳴堂前那棵大樹上的宋明稚,遠遠便看見——

有近百名禁軍正手握火把、披堅執銳,穿過瑤光坊,直奔着齊王府而來。火光明滅,霎時間便照亮了大半條街巷。轉眼之間,禁軍已到院前。

此時正在門前,高聲道:

“今日傍晚,有數名兇犯,于戶部馮榮貴府中大肆屠戮,致使多人喪命,并将馮榮貴擄走,至今他仍下落不明。我等奉皇命,挨家逐戶于京中搜查,凡有阻攔者,格殺勿論!”

齊王殿下出手了。

宋明稚:“……!”

這一回自己賭對了。

雖然早已經有了預料,但聽到這裏,宋明稚的心仍不受控制地重重顫了一下。

可是,還不等他激動,宋明稚又見——

元九走上前去,同禁軍說了句什麽。

對方再次開口,朝府內道:“……今日這些兇犯,一口氣殺了四十多個人,如今仍逍遙法外,誰都不知道兇犯現在是否還在京城內。吾等搜查王府,也是為了齊王殿下,還有王妃的安全着想。”

元九似乎是在阻攔他……

為首的禁軍,卻觍着臉道:“您說,萬一兇犯慌不擇路,藏進了齊王府,那多危險啊?”他一邊說話,一邊從袖內掏出了一只雕有金龍的禦令。

——這是那昏君方才所賜。

在這禁軍的軟硬兼施之下,元九只得讓步。

宋明稚遠遠地看到……

齊王府的大門緩緩敞了開來。

完了。

齊王殿下還沒回來!

宋明稚瞬間咬緊了牙關。

京中的那群纨绔都知道:

齊王雖有“朽木”之名,但是作為賢平皇後所出的皇子,他才是最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正是因此,大皇子一直都将他視作眼中釘、肉中刺,處處都在針對着他。

一身赤黃錦袍、身騎棕馬的慕思安,緊跟在禁軍的背後,來到了齊王府中,帶人直奔着徽鳴堂而來。

宋明稚緩緩自樹上撤了下來……

大皇子自然沒本事識破齊王的計劃。

他這一回,八成只是想借這個機會,搜查一下齊王府邸。無論能不能找到有價值的東西,慕思安都能借此機會,膈應一下齊王。

宋明稚:“……!”

這回不會被他瞎貓撞上死耗子了吧?

簇簇火把照得王府夜如白晝。

此地不宜久留——

宋明稚迅速屏息凝神,朝酌花院而去。

忙亂中他聽到,慕思安手下的禁軍,走進了徽鳴堂之中。幾息後,那禁軍突然沖出了門,高聲道:“啓禀殿下,齊王他不在徽鳴堂!”

……

上百名禁軍入府。

并随慕思安一道,攪亂了此處。

齊王府內人心惶惶。

唯獨酌花院裏面,寂若無人。

宋明稚沒有點燈。

此時,他正獨自站在院門邊,耐心聽着王府裏面的動靜。

霧氣暈開了滿院月光,融進了他的眼底。宋明稚的睫毛,不禁輕輕地顫了一下。

今天晚上,崇京戒嚴。

坊市關門、百姓歸家,無論是誰,都不能在街道上自由活動。

俗話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齊王不在府中,原本就說不過去。更別說那昏君一向防備着他,此事若傳到禦前,恐怕會生出不小的波瀾。

酌花院外,喧鬧聲越來越大。

慕思安帶人搜完了徽鳴堂後,竟又率領禁軍,來到了酌花院外——

此時,他正在不遠處,得意揚揚道:

“我聽人說……”

“三弟似乎很喜歡他這個王妃。”

“你們說,他今晚不在徽鳴堂,該不會是在王妃這裏吧?”

情況不妙。

宋明稚輕抵在門扇上的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地泛起了白。

他猶豫片刻,決定退回屋內。

然而,就在倏忽之間:

宋明稚正欲轉身,耳畔竟忽地生出“砰”一陣輕響。

酌花院的門突然敞了開來——

夜風穿過院門,卷起了一地的落花。

來人一襲青衫,隐沒月色,衣襟不知何時染血,落下斑斑紅痕,如桃花紛紛揚揚,傾灑肩頭。

他鎖骨畔的箭傷還在滲着血珠。

縱是眉目含笑,天生一副薄情風流相,仍不掩滿身凜冽殺氣。

宋明稚的心沉沉墜地。

他下意識合起了院門,警惕地看向院門:“……殿下?”

慕厭舟如初見那日般,将手指抵在唇邊:“噓。”

禁軍已經來到了院外。

火光透過院門的縫隙,照了進來。

眨眼之間,慕厭舟已經脫下了他身上那件血衣。

并以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鉗住宋明稚的手腕,擁着他一道,倒向了樹下的溫泉。

“嘩——”

世界驟然翻轉,泉水漫了上來。

兩人的氣息驀地糾纏在了一起。

“!!!”

純金的臂環,被水流帶到了手畔。

玉色的衣袍,在剎那間變得淩亂,宋明稚的身體也如被電到般,重重地顫了一下。

酌花院大門外。

元九正最後一搏道:“王妃雖是男子,但是怎麽說也是殿下的弟媳,弟媳的房中怎能…能随意進去呢?還望梁王殿下三思啊!”

他想借這個理由攔下慕思安。

等到明天一早,再一口咬定,齊王今晚就在酌花院。

但慕思安并不是講禮法的人。

“倘若兇犯匿藏于酌花院中,傷到了三弟,這個責任究竟誰能承擔?”慕思安一邊說,一邊步步逼近,“還是說……三弟他今晚壓根就不在此處?”

接着,立刻有人搭腔道:“今晚府內人聲嘈雜,齊王殿下就算真的在酌花院裏,也該聽到,且有所反應了吧?”

慕思安輕蔑地笑了一聲。

話音落下,便繞過元九,勢在必行道:“都給本王搜!”

禁軍随即領命:“——是,殿下!”

說着,便朝着院門處而來。

酌花院內。

水花飛濺,熱氣氤氲。

慕厭舟緩緩垂下了眼眸。

月光下……

宋明稚的皮膚細若白瓷,唯獨手腕上慢慢多出了一抹暧昧的紅痕。此時,他正屏息望向院門,纖長的脖頸則蒼白裸露于自己眼底,随着呼吸的節奏輕輕顫抖。

似乎在誘惑人,将他扼于指間。

慕厭舟的視線舔過宋明稚脖頸。

末了,徐徐擡起手來……

一切皆在剎那之間。

酌花院外,燈火通明。

大皇子已派禁軍上前,撞向院門。

沒有時間再糾結。

宋明稚狠狠咬牙,驀地轉過身去:“殿下!”

眼下事态緊急,自己必須證明殿下今夜一直在府內。

慕厭舟的手指輕輕地晃了一下,他順勢将一縷長發,撩到了宋明稚的耳後:“怎麽?”

宋明稚深吸一口氣:“放心,我懂。”

危難當前……

不就是打個掩護嗎?

大家都是男子,沒什麽大不了。

宋明稚果斷擡起手臂,主動攀上慕厭舟的脖頸,遮起他身前的箭傷,同時悄聲道,“我可以替您做證……”繼而擡眸,看向他的眼底:“殿下今夜就在酌花院內,除此之外,哪裏都沒有去過。”

月光蕩開了慕厭舟眼底的笑意。

他倏地用力,一手覆便住宋明稚的腰背,懶聲道:“不夠。”

……不夠?

未等宋明稚理解他的意思。

慕厭舟已擡手,剝下了他肩上的那片衣袍。

末了,于他耳畔,低聲道:“唐突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