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過年(七)

雪雁端來一盤色澤鮮亮的葡萄,笑道:“姑娘嘗嘗,這是阿山剛剛送過來的。”紫鵑也勸慰道:“就是,姑娘想開些,氣壞了自己身子,不值得。”

黛玉拈了一枚葡萄放進嘴裏,自言自語道:“這個阿山也真有能耐,這個時候怎麽能弄到這種東西?”

雪雁笑着回道:“我也問過他是怎麽弄到的,他說他有個認識的人,在山裏弄了個很大的地窖,把新鮮蔬菜和水果包好放進去,什麽時候想吃,拿出來就跟剛摘下來的一樣。不知那人為了何事,大年三十要回老家西北,急需一筆銀子。阿山覺得價格不高,就自作主張把那片山林和地窖,連地窖裏收藏的東西都以姑娘名字買了來。姑娘,你看這就是阿山剛送來的地契。他怕姑娘怪罪,站在小屋子裏正等姑娘責罰呢。”

黛玉接過地契看了看,高興地點頭笑道:“阿山真能幹,快喊他進來。”

阿山随雪雁走進屋內,看見黛玉,忙跪下請安問好。黛玉上前親手扶起阿山,微笑着柔聲說道:“阿山,都是一家人,不要動不動就跪。這事你做的很好,從現在起,你就是我的管家。我搬到玉園以後,園裏的事情有紫鵑和雪雁,外面的事就勞你了。”阿山感動的手足無措,想世人都斜眼相看的殘廢之人,如今竟得到小仙女如此這般看重。什麽叫知遇之恩,這就是知遇之恩!自己萬死也難報小仙女的大恩大德!阿山兩手搓着衣襟,激動的語無倫次道:“這是奴才應該做的,只是事情急迫,沒能事先禀告姑娘,罪當受罰才是。”

“不罰,不罰。中午留下來一起吃飯。”黛玉真誠地挽留着阿山。她打心底覺得外貌醜陋的阿山,比賈府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可親可信。

阿山搖着手連道:“不了,不了。這賈府心懷鬼胎的人多,等姑娘回到自己家裏就好了。年初五,工匠們來玉園上工,阿山回去再籌劃籌劃,争取早接姑娘回家。”

黛玉返身進內室取了張銀票遞給他,說道:“你的話極是,這是一千兩銀票,你拿去酌情使用。”阿山急忙推辭道:“不用,不用。買山林只用了四百多兩銀子,我這裏還有不少銀子,算起來就是修葺玉園,添置家具也夠了。”

黛玉笑笑,道:“我知道你會精打細算,手裏多拿些銀子,辦起事來更方便。”

阿山拿了銀票剛出潇湘館,李纨與探春就帶着丫環來了。探春看見葡萄驚叫道:“咦,林姐姐怎麽會有這種稀罕物兒?”

黛玉微笑着不答,只是熱情地讓座,喊紫鵑上茶。

李纨看了心裏也是納罕,這寒冬臘月,冰雪封門的季節裏,這麽鮮亮的水果不僅價格不菲,就是有錢也難買到。小小年紀的黛玉,真有點不尋常了。暗想:自己一個年輕寡婦,娘家沒錢沒勢。蘭兒說是賈府嫡長孫,比起寶玉來,受冷落多了。自己沒能力保護黛玉,卻也不能眼見她受傷害。于是笑道:“說起來這種水果不算什麽,可這個時候看見,的确是稀罕物兒。要是被有些人看見了,不知又要嚼什麽舌根子呢。”探春聽了怔了怔道:“大嫂子說的不錯,最近府裏謠傳不少,我也聽到一些。我真不知道像林姐姐這樣純潔善良的人,到底是招誰惹誰了?我看這個家,離敗也不遠了。”說着,眼淚嘩嘩地往下流。

紫鵑慌忙遞過帕子,勸道:“瞧三姑娘說的,賈府宮裏有娘娘,朝裏有老爺,家大業大,京城誰人不知,哪個不曉?怎麽會說敗就敗呢?三姑娘不要傷心。”探春接過帕子,試着眼淚道:“你知道些什麽?只有衰敗之家,才會這麽疑神疑鬼,妖言惑衆,弄得人心背離,惶惶不安。我要是個男子,早就離開這裏去了別處,即使不能成就一番事業,碌碌無為一生,也比在這裏整天看雞鴨鵝鬥有意思。”

坐在那裏的李纨,也面呈憂慮地說道:“在衆位姐妹裏,我早就看出三妹妹的心智,果然不同一般女孩兒。我在家做姑娘時,我的母親常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盤算才受窮。我雖不當家理財,冷眼看這府裏掙錢人少,花錢人多,出不入敷,還整天大手大腳講排場,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自己這輩子算是完了,可是我還有蘭兒,他這麽小,我真有些擔心。”

探春的眼淚又湧了出來,哽咽道:“大嫂子,你我都是這府裏不得勢的人,想有什麽用?我勸你現在就得防範于未然,為了蘭兒的将來,心裏得留點數。”李纨低頭默默地想了一會,擡頭言道:“你大哥哥不在了,我們孤兒寡母能做什麽?要是太太知道了,還不生吞活剝了我?”

黛玉端起茶,輕輕抿了一口,微笑道:“事情要看你怎麽去做,大嫂子拿自己攢的月例銀子,悄悄托娘家人幫你在書院附近買幾間房子,沒事時可以租給來京科考的學子,收些房租總比把銀子白白地放在箱櫃裏好。假如,萬一有了事,賣了可以得錢,不賣也可自己用,豈不兩全其美?倘若怕太太發覺,索性把房契藏在娘家最安全的地方,也未嘗不可。”李纨點頭贊道:“沒想到妹妹一個閨中弱質,竟有如此想法,寶玉沒有娶你,真是賈門不幸!”黛玉臉色泛紅,生氣地忸怩道:“人家真心為大嫂打算,大嫂卻來打趣人,不與你說了。”

Advertisement

李纨起來摟住黛玉,笑道:“好妹妹,求你不要生氣,我說的也是真心話。”探春坐在那裏,直愣愣地瞧着黛玉,一直以為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沒想到黛玉比自己不知強了多少。人家随口而言,就是一個急流勇退的好主意。府裏人都說寶釵是治家理財好手,如今看來,與黛玉相必,真是螢蟲之光難與皓月争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