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寶釵來見王夫人,路上正巧遇見平兒,使她愉快的心頓時灰暗起來。
這個新年可以說是她這位新媳婦獨立操持的,過得紅紅火火,可這裏面的酸苦唯有自己知道。
她想了很久,也想方設法打聽了,就是沒有得到鳳姐當家是如何籌到銀錢的。難不成鳳姐真把她自己的體己嫁妝無償貢獻出來了?打死寶釵都不會相信,依鳳姐之精明,絕不會用自己銀子來填這個無底洞的。
“寶二奶奶來了!”
一陣熱情的招呼聲,把寶釵的思路拉回來。她立刻換上往日的笑臉,端莊大方地對這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丫頭點頭,并适當地說幾句應付的話。
寶釵清楚知道:小人不可輕易得罪,林黛玉清高,不願與小人周旋,如今怎樣?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林黛玉是理想的唯美主義者,追求完美的境界。自己則是庸俗的實用主義者,追求世俗的真實。
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寶二奶奶寶座,榮國府的實權,成了皇親國戚。
這世間哪有什麽親情,愛情,只有金錢與利益。
當初,自己與母親為了得到這些東西,偷做了金鎖,嵌了與寶玉配對的詞句,編造了和尚道士等鬼話。利用宿命論抗擊黛玉與賈母的血緣關系,利用皇商萬貫家財的幌子與黛玉清貴世家較量。
可笑林黛玉始終沉迷在情感之中,敗得一塌糊塗。如今蜷縮在潇湘館,靠變賣老娘留下的,還是被太太暗中搜檢了許多次,遺下的那點不值錢首飾度日。
愛情沒有了,親情又如何呢?連她嫡親外祖母都懶得問她了。
現在的林黛玉要與自己鬥,不要說還手,連招架之功都難了。寶釵想着,忍不住笑了。
彩雲打開簾子,笑着小聲說道:“太太等你多時了。”
“釵兒,外面冷,快過來坐。”王夫人滿意地招呼寶釵到她身邊,寶釵笑容滿面走過去,說道:“在路上,被平兒纏住,說了一會話。”
王夫人眼睛露出費解的目光,問道:“她說了些什麽?”
Advertisement
“她只是說了些鳳姐姐身子不好,要我多勞一些的客套話,唠唠叨叨的,我也不好脫身。”寶釵嘴巴應付着,眼睛留意王夫人面上的表情。
“鳳丫頭這些年是幫了我不少,可也沒少讓我操心。現在你進門了,也該要她歇歇了。她雖是我侄女,到底是大房的人。
過幾天,上元節過後,表示年也罷了。我們得合計合計宮裏娘娘懷孕期間的進補銀子,你大姐姐六月份生産,我算着得要一大筆銀子。三丫頭出嫁,雖有定例,可她嫁得是世子爺。縣官不如現管,皇上權利再大,也要底下人具體辦。寶玉的前途有王爺提攜,想必會更好。這三丫頭的嫁妝不能太差,讓人瞧不起,以後在親王府說話沒分量。
為銀子事,我也向老太太探過口風,老太太卻是不接茬。說急了,她就往老爺身上推。現在,就是發不了七萬多銀子的橫財,要是能發個三五萬橫財就好了。”
寶釵徹底聽明白了,輕聲說道:“林妹妹年紀還小,自小就在府裏嬌生慣養,倘若讓她出去住,莫說老太太,太太也不忍心,就是別人看了也會說閑話的。聽我哥哥說,那玉園倒也值好幾萬兩銀子。屋子長期沒人住,也就荒廢了。不如典出去換些錢用,以後林妹妹出閣,我們多陪送些嫁妝就是了。”
王夫人笑道:“我的兒,林丫頭要是如你這般懂事就好了。你說的倒是好辦法,估計林丫頭不會同意,老太太近來雖說也氣她不懂事,心裏還是偏向她的。”
寶釵低着頭,溫順柔和地說道:“親王府的郡主約姑娘們上元節觀燈,聽說那天晚上,觀燈的人山人海。幾個姑娘家出去,就是有人保護,也是很危險的。香菱就是觀燈時,被拐子拐走,賣到我家的。”
王夫人聽了,眼睛精光一閃,笑道:“你說的不是沒道理,只是郡主邀請,不能不去。到時候,親王府一定會派人保護,我們也要多派些人跟着,像林丫頭這樣出了名的美人,又是老太太的心尖寶貝,會更引人注意的。這事你先去準備,我一會與老太太說。”
寶釵會意地笑道:“車馬都好派,就是跟着的家丁不好選。”
“跟去的家丁不要你操心,這事交給鏈兒倆口子辦。”王夫人抿嘴笑着吩咐,心裏得意地想:賈敏,賈敏,當年的鳳凰,你的女兒就要展翅高飛了。
只要想到賈敏,王夫人就覺得胸口好像壓着巨石,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心病。
賈敏比她小十來歲,她嫁到賈府時,賈敏只有黛玉這般年紀。賈母四十六歲生養了她,這是賈母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兒。
當初,賈母是傾心疼愛,舉賈府之財嬌養着她。
那時的賈敏,母親寵着,上面兩個哥哥疼着,使喚着金婢銀奴,真真的千金小姐。如今賈府的姑娘算是好的,也不過抵得上人家丫頭模樣。
她清楚地知道,鳳凰般的賈敏,心裏十分瞧不起自己。
賈政更是毫不隐晦對她的厭惡,時常拿她與賈敏相比。
好不容易熬到賈敏出嫁,自己才算舒了口氣。
然而,林黛玉又來了。這個小丫頭長得比賈敏更妖媚,更靈巧。一來就被賈母捧在手心上,被寶玉藏在心頭裏。王夫人想着往事,鼻孔冷笑一聲,吓得寶釵倏然驚跳,忙問:“太太,還有什麽吩咐?”
“嗯,你先去忙吧,有事我再找你。”王夫人換上慈祥的笑容,瞅着這位可心人兒,心裏越發覺得自己才是賈府名副其實的老鳳凰。
賈母派自己最貼心的丫頭鴛鴦來問黛玉上元節是否願意随探春她們去觀燈,黛玉微微搖頭道:“請告訴老太太,我的病才好,不想去觀燈。”
鴛鴦聽了如釋負重,笑道:“看景不如聽景,老太太說元宵燈會,人山人海,說是熱鬧,其實就是人擠人,人看人,沒什麽看頭。姑娘家夜晚出門在外,很危險的。”鴛鴦傳完話,說還有事,匆匆走了。
紫鵑送鴛鴦回來,愣愣地望着黛玉道:“姑娘,鴛鴦姐姐親自來傳話,我想事情可能不很簡單。”
雪雁把銀霜碳放進熏籠,撥了撥裏面的火苗,重新蓋好。聽紫鵑憂心忡忡的話語,笑道:“我們閉門家中坐,還能有什麽事?”
黛玉笑嗤嗤地看着她倆,戲谑道:“不去觀燈,不後悔?”
“後悔什麽?”寶釵說着和探春走了進來。
寶釵聽王夫人說賈母擔心黛玉身子弱,上元節不想讓黛玉跟着出去觀燈,就拉着探春一起來了。
她把理由說得很冠冕堂皇,她說:“這是三妹妹做姑娘時的最後一次行動,姊妹們一向很好,不能不陪着。況且,這是郡主邀請的,若掃了郡主面子,會讓三妹妹以後為難。外面人多混雜,有親王府人護着,太太也要我們府裏加派了不少家丁跟着。
天子腳下,誰敢胡來?林妹妹身子弱,多穿些衣裳,我們也會多照應的。”
探春倒是沒有硬勸,只是說:“林姐姐身子才好,還是在家多保養才是。大家都住在京城,姐妹們又不是沒有見面的日子了。我看郡主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不會見怪的。”
寶釵笑着起身去摟着探春,笑道:“三妹妹就是可人兒,我聽了你這話,更是舍不得你。林妹妹,我請你看在三妹妹面子上,明晚大家一起去。要不然,人少豈不冷清?別讓郡主笑話三妹妹沒人緣。”
看黛玉冷冷淡淡,生怕黛玉拒絕,居然厚顏無恥道:“三妹妹帶你不薄,聽說你病重時,三妹妹不顧天黑路滑,跑來陪你,這份情你不會忘,是不是?”
紫鵑捧着茶過來,笑道:“老太太擔心我們姑娘身子弱,怕再受了涼,剛才還派鴛鴦姐姐來說呢。”
寶釵大包大攬道:“老太太那裏我去說,有我照顧着,她老人家哪有不放心的?就這樣定了,明晚我親自來接。”
上元節的晚上,紫鵑給黛玉穿了件一裹圓藕荷色錦面貂皮長袍,頭戴一頂紫紅緞面繡着白色木棉花的風帽,腳蹬一雙大紅漆鹿皮靴。懷裏抱着一只鎏金暖爐,鼻子嘴巴捂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睛。
紫鵑雪雁把日常用品和平時穿的衣物收拾好,打了幾個包袱放在床上,等待阿山來取。
随後,各自戴上阿山送的戒指,陪黛玉坐着那裏喝茶,吃點心,等待寶釵來接。
天剛擦黑,寶釵果然如約而至,黛玉主仆三人随着她走出賈府大門,早有親王府馬車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