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陰私

第五十八章 陰私

賈家到底是賈敏的娘家, 雖然因着這兩年她和林如海有意無意的舉動而拉開了些距離,卻也并沒有當真撕破臉。

故此,即便是感情有深有淺, 但大部分的賈家人對着代钰的時候至少還是維持着表面的和平的。

但只有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毫不掩飾自己對代钰的厭惡和憎恨。

并且也已經動用過不少手段,算的上是個老對手了。

此刻這種喜慶的時候, 還能公然這麽盯視着代钰的, 不用說, 就只有這麽一個人了。

這個許久未見的老對手當然便就是代钰的二舅母王夫人。

雖然說她這一位二舅母現下是個虎視眈眈、怒目而視的樣子, 但論起來,今兒可正經是她的大日子。

即便整個賈家都因着這回冊封而“蓬荜生輝”,但其中最高興的顯然就得屬王夫人了。

元春可是她王氏親生的閨女, 雖然說沒有能夠按照家裏的意思配個皇子什麽的, 但是,她能夠成功被萬歲爺冊封,這本身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兒了。

更不要說,王夫人老早之前私心裏本就不同意讓閨女去做宮女受苦的, 也一直因為這個事兒心中記恨着強力促成元春進宮的老太太和老國公爺呢。

在不過這個事兒上,把老國公爺算上真的是有些“欲加之罪”的意思。

畢竟元春進宮的時候, 老國公爺早已經過身, 只剩下了個口口聲聲要完成“老國公爺遺願”、一心要把老國公爺最喜歡的長孫女送進宮的老太太。

所以其實論起來, 真正促成這事兒的, 就只有賈老太太一個人。

只是她沒膽子直接同老太太對着幹罷了。

雖然王夫人一直跟她這個婆婆不對付, 但這麽多年來, 因着她能力有限, 實在是鬥不過這個已經快要修煉成精的婆婆, 故此沒奈何地只有暫時裝成穩重人兒屈居老太太之下了。

Advertisement

這麽多年了, 她的長子賈珠要是活着,都二十五六歲了,快三十年的時間都被老太太壓在屁股底下,她的心情怎麽可能好。

加上賈珠早逝,雖然說因着次子寶玉銜着寶玉而生這事兒做了臉,但說到底這不過就是個錦上添花的事兒。

更不要說這個次子被嬌養得十分不成器,要說跟她那個早早就進學聽話又聰明的長子賈珠比,到底還是差了點兒火候。

其實本來賈珠一去,元春她是想留着跟京中豪門聯姻的,哪怕是進了王府,做個側妃呢,也比進宮跟人做奴才、端茶倒水的強啊。

不過可惜她那個時候正是被老太太壓制的死死的階段。又被老太太聲稱是老國公爺舊時在的時候親自開過口要元春進宮,她們家那個二老爺也剛進工部沒幾年,連個員外郎都還沒爬上去,也實在需要點兒外力。故此一心上進的二老爺沒有什麽言語就同意了把閨女送進去。

那個時候大嫂還在,婆婆跟丈夫都同意了的事兒,她一個沒握住掌家權的二房媳婦,便是再不願意,又能怎麽着呢。

因着這種種事兒,王夫人心裏一直憋着一口氣,終于這回元春被冊封了,她忽然舒心了不少。

雖然老太太氣得摔了個花瓶,但是她心裏卻是十分高興的。

既然能夠做主子,又何必巴巴地跑去做奴才。

而且,上回隔房娶兒媳婦、大喜的日子她卻偏偏“病倒”了的那事兒,別以為她不知道。

不就是惱了她沒顧着場合就傷感秦可卿一個來歷不明的棄兒還能夠嫁到寧國府,她自己的閨女就只能在宮裏頭給人家端茶倒水麽。

就為了這個就用了那見不得人的手段讓自己當場暈了,這也真是大家子的老太太能幹出來的好事兒。

她那天臉上的确沒有什麽笑模樣,然而就是真的這樣,也沒有什麽的啊。

這原本就是情有可原的事兒吧。

自己辛辛苦苦生下來,精心教養了那麽大的閨女,卻為了老太太嘴裏的什麽家族大計給送進宮裏做奴才。

憑什麽啊!

她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說得比唱的還好聽。

真是為了家族大計,當初怎麽不叫她自己的閨女進宮。

別人不知道,她最是知道當年自己那個小姑子賈敏是多麽傾國傾城、多才多藝的。

老太太自己也知道說,不忍心讓唯一的閨女去宮裏頭受苦,巴巴兒地求了當時還在的老國公爺,硬是千挑萬選地為賈敏選了林家的獨苗兒做夫君。

那林家姑爺不但家世好、學問好,連模樣兒也是萬裏挑一的。

若是不然,日後怎麽能被萬歲爺欽點做探花郎呢。

而且林家人口簡單,只得林家姑爺一個兒子,将來那林家的偌大家業都是林家姑爺的。

小姑子一嫁過去就是當家奶奶,沒過幾年就是當家太太,這麽好的婚事,可真是下了大工夫找的。

可見,她這個婆婆到底是有多心疼她自己那個閨女了。

事實上,後來的事兒也驗證了老太太的眼光。

那林家姑爺日後科舉出仕,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外放去做巡鹽禦史了,沒幾年,又調回了京城,看看都是二品三品的大官兒了,比她家那個讀書讀得把腦子都讀傻了還只能在個工部五品員外郎厮混的二老爺強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林家的老爺太太沒幾年就過世,所有家財盡數交給姑爺和小姑子打理。小姑子一下子就變成了掌家太太。

真是要人有人,要財有財,姑爺身邊兒一個妾室都沒有,可以說是萬般順遂、千般得意。

唯一讓她心理平衡的就是,姑爺的身子不好,小姑子又要陪着他挑燈夜讀、非得先中了進士再談其他。

這麽一來,他們家子嗣上愈發艱難了些。

而自己這邊兒,是先得了長子賈珠,後得了長女元春。

接下來幾年雖然自己沒有所出,但姨娘們也沒有什麽動靜。

也就是這個時候,這個昔日裏一向驕傲到不行的小姑子終于第一回朝她低了頭。

其實,主要是跟老太太哭訴,她順便被老太太支了個差事罷了。

婆婆派下來的差事她當然是得好好做了的。什麽生子秘方、補腎靈藥源源不斷地送過去。

但直到她又生了寶玉的第二年,她那個小姑子才好不容易養下了個女兒來。

她當然不會告訴小姑子,自己送給她的那些陪嫁和生子秘方裏頭都加了什麽好東西。

既然驕傲就驕傲個徹底,搞了什麽夫唱婦随、紅、袖添香的勞什子,就不要再想着子嗣豐盛了。

總不能天底下所有的好兒都被她一個人占了吧。

她這個做嫂子的,總是要照顧好小姑子不是麽?

再加上,不管是出嫁前還是出嫁後,婆婆的心都是偏向小姑子的。這些年來,小姑子也承蒙了婆婆不少照顧——可別覺得這麽多的照顧就表示婆婆就是真心疼惜她了,以她跟老太太這麽多年的婆媳相處下來,對這老太太的性情也摸到了幾分。

出嫁前的疼惜自然是真的,但出嫁之後這所謂的疼惜又又幾分是真心可真未可知了。

就算真的是真心的疼惜,那麽她這個總是被莫名厭棄的嫂子也得折騰一番,讓這疼惜變點味兒。

為此,她周全計劃了好些年。

原本一切都很是順利。

小姑子賈敏一直無子,好容易懷胎,頭一胎生下來卻不過只是個女兒,還病怏怏的。

看那樣子,都養不到成人。

偏偏她這個小姑子還是個死心眼兒,那麽大年紀才生頭胎,身子還沒養利索,第二年又懷上了。這一回倒是終于生了個兒子,然而,身子骨兒比大的那個還要不中用。

故此,她專門為這個新生的小外甥選了“最好”的乳母,那是她一手提拔起來的人。而那李家的也不負期望地給她傳遞了各種需要的消息,也幫着她做了些事情。

小姑子那個蠢女人自認為聰明一世,卻不知道,自己最信任的那個李嬷嬷,是她這個在家的時候并沒怎麽交好過、出嫁後卻一直沒斷了鴻雁往來的二嫂子送給她的人。

這都是她專門把這李家的給老太太屋裏送過去的原因。

雖然說要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完成這事兒并不容易,但她還是給辦成了。

總之,一切都很順利。

直到小姑子那個病怏怏的大閨女忽然魔怔了一般地厲害了起來,那李家的蠢婆子居然沒經住那麽一個小孩子的吓唬,竟自作主張地胡亂出手露出了馬腳,害的她被老太太又罵了一頓不說,還毀了她多年的算計。

原本,她以為這不過就只是黛玉那小丫頭一時間蒙對了撞了大運辦成的事兒。或是李家的那蠢婆子自己死蠢,被抓到了破綻。誰料道,接下來的幾年裏,這小丫頭不聲不響地,就破了她多年的籌劃算計,把當年送給小姑子賈敏的人都給清理了出來不說,還把個林家那幾口子人調理得清清楚楚,防備得鐵桶一般,根本就沒法兒再插進手去了。

這都還不算,她早找人看過的、小姑子的那個本來必死無疑,、運氣好都活不過三歲的小兒子,居然不知道走了什麽大運,竟一天天的硬朗了起來。

不但是如此,整個林家也好似忽然就走了大運。不單是那個病怏怏的小丫頭沒死成,便是身子一直單薄的林家姑爺和那個多年求子傷了身子的小姑子,身子骨兒居然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

一切都亂了套了。

但是憤恨之後,王夫人發現,這一切卻都是從黛玉那丫頭發威開始的。

那丫頭果然十分有古怪。

好似生來就是自己的克星一般。

憑什麽她們林家就一帆風順,日益顯赫,自己這邊兒就不停地倒黴呢?

死了長子,女兒進宮之後再難得見到幾回面,光剩下了個不省心的幺子,每天雞飛狗跳地沒一天安心日子。

她一個王家的嫡長女,嫁給了榮國府二房這麽個不成器的男人也就算了,熬了這麽大半輩子,竟然還是比不上她個賈家女麽。

她不甘心。

好在,蒼天有眼,她的元春,終于得蒙聖眷,封了妃子了。

從此後,林家也好,老太太也罷,再也沒人能讓她不痛快了。

元春是她生的好女兒,既然已經成了皇家的人,若是再生下個一男半女,那麽她這一輩子可就算更加榮耀了。

現下聖上身子骨兒那麽健朗,她們家元春又正當好時候,說不好,以後還有大造化呢。

只要一想到這個,王夫人就覺得自己心裏頭跟冬日裏頭燃起一把火那樣熱乎。

當然,這個好心情卻并不妨礙她看見她不喜歡的人的時候,瞬間變臉,并且給她們些氣勢上的壓力。

比如對着小姑子和林家的這個外甥女,她是無論什麽時候,都拿不出好臉色對待的。

特別是這個外甥女。便是這種喜慶的日子,她看了這丫頭那張臉,也沒來由地一陣厭煩。

先時沒見着,只覺得這丫頭那麽丁點兒大的年紀便就能幫着小姑子賈敏管家,還壞了她不少的事兒,不是個好相與的。

待到見了面兒,一看她長得那個樣兒,就更是不待見她了。

好好的大家閨秀,長着那麽一張狐媚子似的臉,可不就是跟着她娘當年一樣,就指望着勾搭男人呢。

好好的寶玉,都叫這起子人給帶壞了。

王夫人想起自己兒子見到了這丫頭之後的那個模樣,不由得又是一陣氣悶。

這丫頭,當真是不能再留了。

便是不能讓她“夭折”了,也得讓她再也沒機會在自己面前礙眼。

老太太還想着寶玉跟這丫頭“親上加親”呢。

簡直做夢。

有她在一天,這事兒就不能成。

她那麽好的寶玉,怎麽能配給這個丫頭。

聽說,宮裏頭有位公主是極好的。

便是公主不行,還有郡主、縣主,還有其他幾個王府、侯府、公府的小姐呢。

不管是誰,賈敏的女兒,絕對不能做她的兒媳婦。

而且,瞧她那張狂的樣子,真是看了就煩心。

她今兒就得給她個教訓,讓她知道,皇妃的生母可今非昔比,再不會忍氣吞聲了。

因着想了這麽多東西,王夫人盯着代钰的時間便就比尋常的長了些。

目光也更加冰冷銳利了些。

賈老太太在上首坐着,将一切都盡收眼底,心中不由得冷笑不已,面上卻只不動聲色。

王氏這個蠢婦,又在那裏犯蠢了,就她那點兒心思,還當誰看不出來呢。

不就是嫉妒自己的閨女、她的小姑子,繼而遷怒了外甥女兒黛玉麽。

難為她還是王家出來的嫡女,竟然壓根兒看不出自己這個寶貝外孫女兒的價值所在。

若是真能将黛玉配給寶玉,以林如海的能耐,這門親事必是賈家和寶玉一輩子的助力。

原本以她的面子,要勸服女兒賈敏并不是太難。

偏這蠢婦三番五次地在那裏興風作浪,還壓根兒就沒那智商擺平局勢。早被自家閨女和人家的小姑娘看了個真兒,最要命的是,還被人擡擡手就輕而易舉地破解掉了。

虧得她這幾年竭力地給她們在中間周旋,好歹圓了個面子活兒,才沒真的撕破臉。

沒有看見這兩年,她的寶貝外孫女兒都不願意來了麽?

要不是看在寶玉、元春和沒了的珠兒的面子上,她早就把這蠢婦給休掉了。

可惜了元春那個好孩子,倒是便宜了皇帝了。

本來是多好的太子側妃或是皇子正妃的人選啊。

之前送她在皇帝身邊兒伺候兩年,不過是為了提提身價兒、順便看看情勢的。

誰料道,世事無常,到頭來,好好的孫女居然被皇帝自己個兒給收用了。

莫非,他看出自己家的打算了?

這可就不好辦了。

到底還是在宮裏頭當了幾年的差,天家的忌諱,她還是懂的。

有什麽心思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上位者知道了你的心思,還給駁回來了。

元春既然已經被冊封,那麽跟她同輩的幾個嫡女庶女都沒可能再配給太子和皇子們了。

下一輩兒現在連個庶女都還沒有,琏兒媳婦懷着的那一胎,便就是個女兒,可也來不及了啊。

至少要再等十五年,她可是等不得了。

賈家能不能等得,也是兩說了。

可惜啊。

人算不如天算,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老太太一邊兒嘆息着人生的不圓滿,一面兒還是慈愛地看向了代钰。只要兩家人還沒撕破臉皮,那麽這個婚事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元春封了妃子,想必林家姑爺也會考慮的。

畢竟他這會兒混得可不大好,都又給萬歲爺弄到翰林院編書去了。

說不定,就要重新考慮了呢。

王夫人和賈老太太都在看代钰。

代钰又何嘗沒有看到她們兩個那意味深長卻含義迥異的目光。

不過,厭惡殺意也好,探究示好也罷,她都不以為意,左右她的心思早已經不在後宅這點兒方寸之地。

但,話雖然如此,要是有人故意找死,或是蓄意算計,她也絕對不會吃虧,有什麽病,給吃點兒什麽藥便是。

這念頭方才一轉,事兒便就找了上來。

今兒是二舅母王夫人的大日子,她的氣勢當然是比平日裏更強一些。

故此,等着代钰跟着母親弟弟上前見禮的時候,便聽得她陰陽怪氣地道:“今兒姑太太倒是來得遲了,想來是家中事忙,愈發請不動了。”

賈敏微微一笑,不欲與她起争執,只平靜道:“二嫂子這話可是冤枉我了,既然是元丫頭的大喜事兒,我們不好好收拾齊整了,可不敢來,省得人家說我們對天家不敬,非得在這大喜的日子掃人家的興呢。”

王夫人心中倒是有幾分算計,可是這嘴巴實在太拙,只要她不再發狠、忽然下黑手,光靠說的,實在不足為慮。

何況,還有賈老太太呢。

這一位可不是擺設,不會讓任何人毀了這種大場面的。

代钰心念方轉,果然下一個瞬間,賈母已經笑成一朵花兒道:“玉兒快來,來外祖母的身邊兒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