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權衡
第五十九章 權衡
聽得這話, 賈敏面上雖然還是微笑着,眼中卻是帶了幾分擔憂地看向了代钰。
代钰知道她是憂心自己看了剛剛王夫人那番嘴臉,心中氣惱, 又懶得再敷衍,于是不給賈家面子直接鬧出來,在這種大日子裏, 讓大家難看。
說實話, 若代钰真是個什麽事兒都不懂的小女孩兒, 也許真的會有控制不住情緒、不分場合胡亂發洩的事兒出現。
不過她早不是真正的九歲小姑娘, 哪裏會真的因為個蠢婦的幾句話就帶出情緒來呢。
像王夫人這種級別的女人,根本還遠遠夠不到做她的對手的水準。
要在意,也是該在意賈老太太這樣的啊。
一個王氏, 算的了啥。
代钰暗暗表示自己簡直都懶得理會她。
這女人傻到居然到現在還覺得閨女被老皇帝睡了是好事, 也真是心大的夠可以的。
沒見到你們家老太太雖然是滿臉的笑容,但眼睛裏頭卻都是想要哭出來的抑郁麽。
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難為她這位二舅母都是四十來歲的人了,也算是操持了這麽多年的家務事兒,卻連這點子眼力都沒有, 真是白瞎了這麽多年的飯。
再看看旁邊的邢夫人,那滿臉僵硬的笑容和完全掩飾不住的羨慕嫉妒恨, 整個一個小家子氣的無知婦人的模樣, 哪裏有半點兒大房太太的氣度。
怪不得老太太一死, 賈府就完蛋了。
下一代兩個當家太太都是這麽個水準, 想不完蛋都難啊。
Advertisement
再往下, 賈琏的老婆王熙鳳倒是個聰明人。不過卻也只是小事兒上精明, 大事兒上卻也看不了那麽遠。兼且現下她正懷着身子, 聽說這幾日就要臨盆, 身子太重, 已經不大方便理事了。
因着她這是頭胎,加上老太太素來疼愛她,邢夫人也少不得給她幾分面子,故此這個鬧哄哄的場合便沒有叫她出來。倒是看不到她對這個事兒的态度了。不過原本,在這個事兒上,她的想法
再看旁邊兒的尤氏和李纨,倒是有幾分沉穩的氣度,可惜一個是公公和丈夫不給力,縱使內宅小事安穩,也擱不住大事兒折騰,根本沒有什麽用武之地;另一個則是根本就都夠不上管家的權利,再沉穩大度都沒有什麽用。
至于尤氏身邊兒跟着的秦可卿,表現就更是可圈可點了。
然而,她正是那個傳說中“敗家的根本”。
不知道她跟賈珍到底是怎麽回事兒,但就身世這一樣,就夠讓賈家一家子喝上一壺的了。
當然,今兒這場合,她的心情也的确複雜了些。
若是元春給皇帝正式冊封,上了玉牒,那算起來,她跟了賈蓉可就是差了輩分了。
偏她還早已經是賈蓉的正妻,那麽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元春和她若都還想活着,那麽她的身世就完全不能公開了。
雖然說本來就不是什麽好公開的身份。
但,既然是“金枝玉葉”,誰又真的想做一個小官的養女呢。
便是她想,寧國府也不會答應的。
故此,她此刻的沉默和端莊,倒也不完全是裝出來的。
就如同不久之後她的病也并不完全是裝的那樣,實在是情有可原。
代钰進入正房還不到一刻鐘,便已經将賈府幾個主要女眷的表情看了個清楚,對她們各自的心思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然則她的表情卻很是自然,仍是一向的淡然平靜。
見到她這樣,賈敏暗暗松了口氣,雖然知道自個兒的閨女性子一向如此,但自己好歹是做了她這麽多年的媽,多少也能看出來她高興不高興的。
這種模樣的淡然平靜,那就是表示,她一點兒都沒有生氣。
她見王夫人鬧騰了那麽一場,代钰也沒有生氣,便也覺得自己這閨女的确是好氣量,同時也愈發覺得娘家這個二嫂面目可憎了起來。
虧得她之前專門采取了曲線政策托了自己老娘賈老太太想跟這個二嫂搞好關系呢。
她好歹也是掌家多年的當家太太,那些生子的秘方,還有調養身子的藥方什麽的,雖然說是自己老娘賈老太太給的,但是她哪裏不知道,這些是老娘從這個二嫂王夫人那裏搜羅來的呢。
她同林如海成婚那麽多年,都沒有個一子半女的,說她不着急,那是假的。
且不論林如海是幾代單傳的獨子,若是遲遲沒有子嗣她便要成為林家的罪人。便是尋常的人家,正房太太十餘年沒有生養,也足夠被口水淹死的了。
最要命的是,她不但是自己沒有生養,膝下竟然連個庶子庶女都沒有。
過了頭幾年如膠似漆、紅、袖添香的日子之後,她也曾經得了母親賈老太太的指點,帶着複雜的心情想過給丈夫納妾,不過林如海怎麽都不肯不說,後來便是勉強收了兩個從小服侍的丫頭做通房,還是沒有什麽子嗣。
雖然說丈夫從來沒有因為這個埋怨過她半句,也曾隐約跟她透露過子嗣這個事兒根本不怪她,事情遠遠比她想象的更複雜,但是她卻還是過不了心裏這個坎兒。
這個時候,她同娘家的書信往來自然也就更加密切了起來。偏偏母親賈老太太話裏話外地想要調和她同二嫂王氏的關系,還委婉地說這些藥方都是她那個二嫂提供的。
故此,她曾經是很感激這個暗中幫助了她的二嫂的。
也以為昔日在閨中的時候,同二嫂的那些不對付,不過就是彼此都還年輕氣盛時候的小摩擦。
甚至母親偶然流露出的想要把黛玉說給寶玉的事兒,她也開始存了點兒心思。
畢竟,雖然她跟王夫人這個二嫂不怎麽對付,但是,跟母親哥哥們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黛玉是她放在心尖子上的閨女,若是能嫁回舅家,有自己親媽賈母這個外祖母看着,想必也不會受什麽委屈的。
再者說,黛玉出生的時候有百花盛開的吉兆,想必是注定不能随便厮配普通人的。
自家老爺的意思又是不想黛玉嫁入皇家,那麽同樣有着銜玉而誕吉兆的外甥寶玉,可不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了。
她娘家雖然在哥哥們這一輩兒起不大比得上父輩祖輩,家世有點兒走下坡的意思,但好歹還是個國公府。
若是寶玉這個銜玉而誕外甥果真是個天注定有大才的,那可不就是個振興榮國公府的好機會。
且她的黛玉生的那般好,又那般聰慧,若不是這樣的家世、人才,又怎麽能配的上?
她心中存了這麽點兒心思,便也就順水推舟地想同二嫂和好的。
誰料到,這事兒卻是一點兒都不順當。
先時還在揚州家裏的時候,就有些家裏頭被娘家安排人搞風搞雨的傳聞了。
這還不算,待到她們家舉家來了京城,剛剛回了趟娘家,她就先是被生的極好、看着也聰慧然則功課一塌糊塗、接人待物也亂七八糟的外甥給惡心了一回。
跟着幾年,又被二嫂那張萬年不變的刻板虛僞的臉膈應了不小。
加上,今兒她帶着閨女兒子親自上門道賀,如此喜慶的日子這位二嫂居然還是這樣的嘴臉。那麽,也許之前的一切,不過就是她的母親為了消除她同娘家的這點兒隔閡故意幫着二嫂做出來的。
想到這個,她心中最後一點兒想要重新跟娘家修好的念想也沒有了。
更何況,她哪裏感覺不到,就是因着她跟娘家接觸得勤了些,丈夫和女兒便就開始遠着她了。
雖然并不明顯,變化也不算太大,但朝廷上的事兒再也不同她說了這一點,她又如何看不出來。
不都是因為她之前兩年表現得跟娘家稍微親近了些麽。
那麽她因着娘家這些人,同自己的丈夫女兒疏遠,到底還有什麽意義。
賈敏想到這些個事兒,心中又是酸澀、又是難過,一時間沒控制住,竟差點兒在面兒上帶出來。
還是代钰看出她莫名地沉默下來,明明賈母還在同她說話,她卻只是自個兒在那兒定定地發着愣,便知道她這個便宜老娘是又多想了。
所以說,什麽“多愁多病的身”、那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少想點兒有的沒的,只老實在家裏享福不好麽?
總是這麽着,便是自己再有靈藥,也救不了她的命啊。
代钰一面暗自嘆息,一面輕輕拉了一下賈敏的袖子。
賈敏這才回過神來,深深看了代钰一眼,然後迅速調整了心情,重新跟賈母說上了話。
賈母就坐在賈敏和代钰的旁邊,哪裏沒看出這點兒小插曲。
她一面繼續慈愛地笑着,跟賈敏拉家常,一面卻暗自多看了代钰幾眼。見到她拉回賈敏之後,仍是一派平靜淡然,老太太心中愈發确定,她這個外孫女兒不簡單。
要是能配給寶玉,就實在太好了。
何況,她還有個那樣的爹。
雖然聽說林家姑爺的官位又讓萬歲爺給撸下去了。但是,老太太卻隐約覺得,這個姑爺很快就會東山再起的。
之前在揚州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嘛。
說不準,這一回升的官,比上回還大。
朝堂上的事兒,老太太雖然不大明白,但是看人卻還是很有經驗的。
好歹活了幾十年了,在這偌大的國公府裏頭從重孫子媳婦兒熬到自己也有了重孫子媳婦,若是沒有點子識人的本事,早就被太婆婆、婆婆還有那些妯娌們拆成渣了。
要不然能把獨生女兒給他嘛,那孩子注定不是池中物。
人都說女兒肖父,現下看來,這黛玉還真是有幾分林姑爺的風采。
她這麽看着,實在覺得越看越滿意。
她百年之後,也就只有黛玉這樣的人才能管着這個國公府,将它發揚光大了。
琏兒兩口子守成都勉強,寶玉是她最疼愛的孫子,又是個有吉兆的。她一直堅信着,若是有光耀門楣的機會,那必定就是要落在寶玉的身上了。
既然如此,便必得要給寶玉選個最好的正室,黛玉可不正合适。
雖然之前有些着惱她太過不識趣兒,但現在看,有自己的想法很好,總比聽話又蠢到家的蠢婦好。
何況,王氏那個蠢婦還并不聽話呢。
這不,元春那事兒才出來,她就又要這麽張狂了。
若不是為了場面好看,她早就又要讓王氏“病着”了。
要不是為了寶玉能說一門好親事,她甚至都直接想讓王氏“病逝”。
可惜了,這麽個蠢婦,居然生的孩子都不錯。寶玉、元春且不說,便是早逝的賈珠那也是極好的。
想到這些事兒,老太太的心情愈發複雜起來。
也愈發覺得,黛玉就是為寶玉量身定做的媳婦兒。
那個百花盛開的吉兆,敏兒那丫頭自以為瞞得很好,但是她卻是一早就知道了的。
難得寶玉又喜歡這個表妹,如此一來,不幫着他一把,簡直都枉為他的祖母。
算起來寶玉已經十一,黛玉也快滿十歲,這個事兒是要抓緊提了,可不要被人家搶先了才是。
賈老太太心中尋思了一回,對寶玉黛玉的事兒,又起了新心思。
便就是這個時候,外頭傳來一個喜悅的聲音道:“老太太、太太,聽說姑媽和林妹妹來了?是我來遲了,未曾迎接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