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諸多謎團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諸多謎團
恭王一行人在江浙待了三個多月, 官員、鹽商被上下肅清,從此鹽變為民制官營,平民只能制鹽,但不允許對外銷售, 只能由官府統一收購經營。
這在極大的程度上杜絕了商賈之間互相聯合, 哄擡價格, 牟取私利, 且充盈了國庫, 增大了官府的財政收入。
江浙府尹起初什麽也不願意說。
顧成言親自去了大牢。
“齊大人是以為到了京城,就會有人為你開脫?還是覺得會有人為你求情, 幫你把死罪改成流放?然後在流放途中, 讓你假死, 你就可以改頭換面, 繼續過你的逍遙日子是也不是?”
齊寄衡在獄中也收拾的很整潔,聽完顧成言這一席話也依然情緒很穩定。
“顧大人多想了,我不過是認清了現實, 不想有失顏面罷了。”
顧成言又看了看他收拾的極為整齊的床鋪, 這實在不像是一個已經對活下去失去了希望的将死之人,他太過淡定了,死亡的恐懼人人都有,如果齊寄衡的思想能達到如此超脫的地步, 那他也不至于犯下那麽多的罪狀。
“本官昨晚截獲了一只鴿子, 巧的是上面還有一封密信,齊大人想知道本官是從何處截下的嗎?”
齊寄衡臉上微變, 片刻後迅速恢複自然,但顧成言還是發現了。
“這只鴿子是從齊大人的愛妾處截下的。”
齊寄衡還是沒有理他。
“上面提到了齊大人的名字呢,齊大人就不好奇, 上面究竟寫得是什麽嗎?”
顧成言笑着從袖子裏掏出了一張小紙條。
“算了,本官也不跟齊大人打啞謎了,看在這三個月齊大人費心替我聯絡其他人的份上,就讓你自己親眼看一看這上面究竟寫的是什麽吧,若是齊大人看完之後,有什麽想說的,吩咐一聲獄卒,本官即刻就過來。”
說完,他将那紙條輕輕地放在桌面上,理了理衣衫,轉身走出了大牢。
齊寄衡手伸了伸,又收了回去,幾番掙紮後,還是将那小紙條展開了,他看完後,閉上了雙眼,一滴眼淚緩緩流下。
枯坐了半夜之後,他嘶啞着嗓子對守在這裏的獄卒說:“我要見欽差大人。”
那獄卒從睡夢中驚醒,走上前确認了一遍。
下半夜,顧成言又回到了大牢裏,從齊寄衡嘴裏吐露了很多的辛秘,牽扯到了六部中的某位尚書,甚至是某位宰相。
顧成言擔心齊寄衡會被幕後之人殺害,所以回京的時候,秘密分成了三路。
每一路都遭遇到了攔截和刺殺,但真正的齊寄衡其實走在這三路的後面,在這三路隊伍的掩飾下,平安抵達了京城。
幾日後,顧成言和恭王出現在朝堂之上,公布了江浙一行的收獲,并提到了江浙官場的黑暗,與回京途中遇到的險惡。
齊寄衡被禦前侍衛押了上來,當着所有人的面揭露了自己犯下的樁樁件件滔天罪行,另一位戶部侍郎許忔年也呈上了一份戶部歷年的新賬本,上邊用着清晰明了的新式記賬法,查出戶部尚書餘勁松夥同上一任戶部侍郎貪污國庫中的銀兩。
這位已經告老還鄉的前任戶部侍郎這時候也被帶了上來,涕泗橫流地說着自己受餘勁松的脅迫做了假賬。
皇帝震怒,戶部尚書被當場發落,左相也被皇帝高聲訓斥,革去了他的宰相之位,喝令他閉門思過。
前面發落了這麽些人,之後皇帝對顧成言和恭王他們倆也進行了褒獎。
“着令戶部侍郎顧成言升任戶部尚書,恭王接管內庫一應事務并賜王府一座。”
倆人占據了南淩的財權,這一個信號表明皇帝如今最信重的人不是端王,而是恭王。
而極大一部分的兵權又掌握在鎮國公李元洛手中,李元洛可是恭王的親表弟,日後若是發生奪嫡之亂,他肯定不會站在端王那頭。
收歸財權之後,北燕又開始頻繁地入侵,顧成新被任命為雲麾将軍,帶兵二十萬支援忠親王對抗北燕。
這就意味着如今恭王手裏不僅有財權,還有兵權。
這恭王府還未修繕好,人在宮裏,諸位官員見不着他,于是新任戶部尚書顧成言家的門檻就快要被蜂擁而至的衆人給踏平了。
況且他性格溫和,不像之前的戶部尚書喜歡擺架子,也不難伺候,迅速就融入到了新的圈子裏。
右相與顧成言私下見了一面。
“你比季良适合官場,運氣比老夫也要好,老夫跟左相鬥了大半輩子,也不過是與他平分秋色,誰料想不過短短四五年的時間,如今他退了下去,這朝堂上已經有你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右相握着魚竿感嘆着。
顧成言這邊的魚竿有了動靜,他神态自如的收放魚線,收獲了一條兩指寬的小魚。
“程伯父今日是來替左相當說客的?”他溫和的問道。
右相笑了一聲,“什麽說客不說客的,他哪用得着老夫操心,陛下自然會替他操心,老夫只是想提醒你一句,成言,左相輕易動不得,陛下會護着他,你也親眼看見了不是嗎?”
顧成言若有所思,“成言有一事不明,陛下為何如此偏袒他?”
“你聽說過一句話嗎?替人做一千件好事,不如幫他做一件壞事。”
“一件壞事?”
右相點點頭,“成言,多的老夫也不便說,你自己思量,只記得,不要逼左相太過,陛下永遠不會殺他,相反,你若是咄咄逼人,一味地咬着他不放,極有可能會失了聖心,到時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難道陛下要的是制衡?可換一個人也未嘗不可,為什麽非得是左相呢?”顧成言輕聲說道。
“這是老夫幾十年來得出的結論,具體的老夫也不甚了解,大約只有陛下和左相倆人心中清楚,有時候知道的多了,對你沒有什麽好處,你如今鋒芒太盛,是該好好藏一藏了。”
“多謝程伯父指點,成言受教了。”
果不其然,兩個月後,陛下的千秋節上,左相以一封言辭懇切的賀壽萬言書,感動了陛下,官複原職。
不僅如此,他還為自己的女兒求了一個恩典,得到了陛下的賜婚,他的乘龍快婿不是旁人,正是原書中的男主——周文遠。
顧成言倒是很久沒有關注過他了。
這本書的世界線倒是□□,都這樣了,男主還是按照原來的主線迎娶了左相的千金。
左相開始不怎麽露面,事事都是由他的女婿周文遠出面周旋。
周文遠在年輕人的一輩裏,名氣還是很大的,他素善詩文,出手又大方,不少人都喜歡簇擁在他身邊。
今年的春闱馬上要開始了。
顧成言被點名當了這屆的主考官,除了翰林院的三位學士,還有一位周文遠,也成為了考官中的一員。
如此一來,顧成言倒是放下心了,就算左相要整幺蛾子,也不至于把他的女婿拉下水,讓他剛出嫁沒多久的女兒守寡。
但周文遠的小動作頗多,顧成言還是不得不防。
不知道是不是皇帝親自賜婚讓周文遠娶了左相千金的事情太過熱鬧,不少人心中都開始浮動起來。
這其中就有喧和郡主跟清和公主。
喧和已經整整兩年的時間沒有見到李元洛了,最近她母親長公主正在替她相看合适的年輕子弟,逼着她見上一見。
喧和十分着急,她擔心,自己跟李元洛真的就此沒了希望。
于是她寄希望于皇帝舅舅給她賜婚。
同樣的,清和公主也是這樣想的。
上次本來淑妃t已經跟陛下提起過了,陛下也同意了,可這突然又把顧成言調去了邊關待上了一年多,回來以後,也是馬不停蹄的忙着,根本沒有再商議的機會。
如今他已經是戶部尚書了,瞧上他的人簡直不要太多,清和愈發着急了。
到底是喧和膽子大,在被長公主硬壓着見了一次适齡公子的長輩後,跑進了宮。
“舅舅!陛下!您幫幫喧和吧!喧和都要煩死了!”
被她扯着衣袖晃個不停地皇帝好笑的看着她問道:“誰惹我們喧和不開心了?一大早的就來朕這兒了!”
“還不是我娘。”
“長公主?她怎麽讓你不開心了?快跟朕說說。”
“我娘她逼我相看适婚的公子!可是喧和已經有喜歡的男子了!”
皇帝取笑她:“你倒是不害臊!說說看,是哪家的年輕人啊?”
“那喧和說了,陛下願意為喧和賜婚嗎?”
皇帝笑了笑,沒有說話。
“舅舅!你都給左相家的小姐賜婚了,喧和還比不上一個臣子的女兒重要嗎?”
“你這孩子!朕當真是白疼你了,這樣吧,你先說是誰,若是合适了,朕自然會為你賜婚的!”
喧和悄悄笑了笑。
“喧和喜歡如今的鎮國公李元洛!請陛下為喧和跟鎮國公賜婚吧!”小姑娘期待的看着他。
皇帝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不行!怎麽能是李元洛!”
喧和完全沒想到陛下會生氣,“為什麽不行?陛下是覺得喧和配不上鎮國公嗎?”
“朕是不想你年紀輕輕便喪”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出口。
“你回去吧,此事休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