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端王府前廳中,長安來的內侍官們正在傳旨,尖銳的嗓音穿過門廊,門廊下,端王府的人正豎着耳朵細聽。

紅玉興奮地扯了扯袖青的衣袖,低聲問道:“文绉绉地我聽得不是很懂,你同我說說,是不是好事啊?”

袖青眉眼含笑:“那是自然,都是誇瓊琅的好話。不過以後我們都得注意些了,瓊琅以後就是正妃了,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随意了。”

紅玉敷衍地笑了:“知道了知道了,我就怕到時候我們和他客氣起來,他反倒不習慣了。”

溫珣曾經在電視中看到後宮妃嫔升位份時的場面,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成了主角。聖旨很長,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宣旨的內侍官讀了足有一盞茶的功夫,那些華麗的字眼從他耳中繞了一圈卻什麽痕跡都沒留下。

直到傳旨宮人将明黃色的聖旨遞到溫珣手中時,溫珣才猛然回神:這一切都是真的。

秦闕用軍功,換了他的正妃之位。從此他不再是端王府上一個可有可無的男側妃,而是能陪着秦闕正大光明站在朝堂中的王妃。

低頭看看頗有分量的聖旨,又擡頭看看秦闕,溫珣出現了片刻的呆滞,一時間他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秦闕輕聲提醒道:“愣着做什麽?領旨謝恩啊。”

溫珣深吸一口氣,雙手舉着聖旨過了頭頂,面朝着長安皇城的方向俯身:“兒臣溫珣領旨謝恩。”

待溫珣起身後,內侍們又取出了第二封聖旨:“端王妃接旨~”

溫珣詫異地看了秦闕一眼,竟然有兩封旨意?就在溫珣等着內侍宣讀第二封聖旨時,卻見內侍上前一步,将聖旨原封不動地放在了溫珣手裏:“傳聖上口谕:這封聖旨,端王妃自行查看。”

溫珣老老實實油跪了一次:“兒臣領旨謝恩。”

待溫珣謝恩後,秦闕先是攙着溫珣起身後,又從衣兜中掏出了打賞的銀錢遞給了傳旨的宮人:“各位內侍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小小心意,一會兒吃頓熱酒。”

內侍們宣完旨後就得回宮複命了,待他們的身影消失後,端王府沸騰了起來,秦甲大着嗓門歡呼着,祝賀溫珣成為王妃的同時還不忘給兄弟們讨酒喝讨肉吃。吳伯長福他們也笑得合不攏嘴,只有小豆全程跟着傻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Advertisement

秦闕擺了擺手壓下了喧鬧:“讓部曲們拖幾頭羊來,今晚吃肉喝湯。喝酒就不必了,不可放松警惕。”

等秦甲他們退下後,前廳中安靜得只聽見雪花“簌簌”落下的聲音。溫珣的注意力都被手中的第二封聖旨給吸引了,到底是什麽內容,景瑞帝竟然讓他自行查看?

正在好奇時,溫珣眼前伸出了一只大手,秦闕伸手将第一封聖旨接了過去,緩聲對溫珣說道:“我先拿着,你打開第二封聖旨看看。”不知是不是溫珣想多了,他覺得秦闕的聲音中竟然有幾分忐忑。

前廳的書案上很快出現了一張攤平的聖旨,聖旨上的內容并不多,溫珣看完後卻睜大了雙眼。無他,主要是這封聖旨,是一封和離的聖旨。上面寫着,若是某天秦闕不喜歡溫珣了,聖上恩準他和離,并且會将端王府半數産業交給溫珣帶走。

聖旨上蓋着大景的傳國玉玺,做不了假。

溫珣久久盯着聖旨,看得兩只眼睛酸澀。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收起了聖旨,用明黃色的綢帶慢慢捆紮着聖旨,心平氣和地問道:“既然請旨給我擡了位份,為什麽還要再求一道和離的旨意?”

秦闕張嘴笑了兩聲,溫珣的反應給了他定心丸,端王爺聲音也高了幾分:“我不想委屈了你。我想将最好的東西都給你,想和你共白頭。但是這些都只是我的想法,我并沒問過你的意見。若是以後,你覺得我對你不好了,這就是你的底氣。”

話音落下後,秦闕挺直了胸膛,自信滿滿地說道:“當然,我覺得這封聖旨永遠都用不到,回頭我就把它吊房梁上。”

溫珣差點笑出聲了,再看秦闕時,心中五味雜陳。就是這樣一個粗犷的漢子,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對他好,這樣的深情厚誼,他怎能辜負?

想了想後,溫珣認真道:“嗯,好,挂高一些。”

秦闕嘿嘿笑了,展開手中的第一封聖旨看了又看:“看這個,瓊琅,你看到了嗎?上面說讓我們擇良辰吉日大婚。我找人算了一下,明年五月初五、六月十六和下半年的九月初十都是諸事皆宜的好日子。”

“你說我們哪天大婚好?”向來果斷的端王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糾結中,“若是按照我的想法,那自然是越早越好,只是大婚要準備的東西不少,沒有半年好不了。我又想早些和你大婚,又想多攢些銀錢給你打更多的嫁妝。”

溫珣揣着手眉眼彎彎道:“我倒是不在意婚禮隆重與否,在我看來,只要親人和朋友都在身邊就是好日子。婚禮倒也不用鋪張浪費,家宴足矣。”

秦闕知曉溫珣不是喜好奢華的人,但是他還是堅定地說道:“我覺得還是要隆重一些的,一輩子就這麽一次。”

笑鬧一陣後,溫珣疑惑地問道:“對了,給我升位份這個妙招是誰指點你的?”

先前沒反應過來,此刻溫珣覺得這一招太妙了。若是他一直是側妃,端王正妃的位置空着,總會有人動心思,到時候免不了橫生波折。

秦闕詫異挑眉:“這……還需要有人指點嗎?”

溫珣突然不知道說什麽了,也是,秦闕這樣的人怎會拿自己的感情做交易?他的滿腔赤誠倒是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

入冬之後天光變短,時間過得特別快。托冊封聖旨的福,溫珣在本該休息的日子裏,是一天都沒消停,雖然他将備婚的事情交給吳伯和袖青他們處理了,可有些事還得他親自确認。就比如現在,薊縣城內最好的繡坊上門量他和秦闕的身量了。

溫珣無奈地張開雙臂,聽着紅玉和袖青叽叽喳喳的聲音:“選衣服款式這種小事,你們兩個決定就行了,何必非要拉着我?”

袖青輕笑一聲:“王妃,這您……”

溫珣抿了抿唇,掃了袖青一眼,袖青立刻改口:“瓊琅你有所不知,喜服的樣式諸多,不同的花色和質地,穿在身上的感覺就不一樣。你和王爺大婚,定然要做最稱心如意的。”

紅玉正和繡娘一起丈量溫珣的腰身:“原本按照王爺和你的身份,是要宮裏的繡娘給你們定制禮服的,就這樣已經很委屈你們了。站直,量不好下次還要改。”

溫珣任由繡娘扒拉着轉了個身:“那你們可以先去量王爺的尺碼,我還有一些事沒處理好。”

正說着就見韓恬快步走進了屋中:“公子,範家學院的學子們來了,正在前廳候着。”

小少年自從跟着溫珣之後,半年的時間長高了不少,做事也穩重了許多。前段時間範栗身邊少個伺候的人,溫珣就讓韓恬過去幫忙了。哪知道韓恬還真不賴,跟着範栗後學問大有長進,就連範栗都誇他機靈。

聽到這話,溫珣雙眼亮了:“來了?來得正好。先去阿兄那邊,讓他傳膳食去前廳。天寒地凍,他們一行人定然餓了。”

韓恬笑着應了一聲退下了,他就喜歡王妃這點,跟着王妃有飽飯吃。

等溫珣趕到前廳時,饑寒交迫的學子們正在喝熱湯吃着餅,這十二個學子是範栗從範家學院中挑選出的第一批能做事的學生。他們來自窮苦人家,若不是範家學院優待,他們連讀書識字的機會都沒有。

溫珣的目光在學子們打着補丁的衣服上掃過,眼底露出了不忍。他側頭對站在門外當值的部曲低聲道:“取十二套厚布衣裳來。”

就是這句話,驚動了屋內的學子們。學子們放下碗筷慌亂地吞咽着口中的食物,然後擦拭着嘴角起身拱手行禮:“學生見過王妃。”

溫珣闊步進門,擺擺手和顏悅色讓大家坐下:“不必多禮,先吃飯,餅和熱湯管夠。天寒地凍喚大家前來,辛苦諸位了。”

“不辛苦——”人群中傳來了一聲有力的回應聲,“能為王妃效力,是我們的榮幸。”

溫珣擡眼看去,笑道:“先吃飽肚子再說,肚子填飽了身體暖了,才有力氣說話幹活。”

等學子們吃完飯後,部曲們也取來了厚布衣裳。學子們每人分到了一套幹淨厚實的衣裳,他們難以置信地看着溫珣,“王妃,這是給我們的嗎?”

溫珣笑着點點頭:“自然,不用客氣,快穿上吧別凍壞了。”前廳中雖然升了碳爐,可是寬大的屋子散熱也快,溫珣身着狼皮大氅依然覺得寒氣逼人,這些學生們穿着破舊單衣怎能扛得住?

當然,部曲們的身量遠比學子們高大,學子們穿上衣衫後像是偷穿大人衣衫的孩童,看起來有些可笑。可是在寒冷的冬日裏,能有這樣的一套衣衫,足以溫暖他們的軀體。

溫珣垂下眼簾,遮住了眼底的暗淡。大景的貴人能在冬日裏身着錦帽貂裘,進出有炭盆的屋子,可是大景的百姓卻沒有這種條件。到了冬日,百姓們只能多穿幾身衣服,多裹幾層來抵擋寒氣。他年幼時,就是因為落水後受了凍,才落下了到了冬日就手腳冰涼的毛病。

溫珣輕嘆一聲,若是能找到棉花種子就好了。有了棉花就有了棉衣棉褲,輕便保暖的衣衫就能給百姓們增加許多溫暖了。

終究是之前的他能力只有那麽多,能找到土豆玉米等作物的種子已經是極限了。不過沒關系,以後他的幫手會越來越多,這不,眼前的這些欣喜的小年輕們,就是他将來的幫手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