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綜藝的第四十四天 家和‘家’

第44章 綜藝的第四十四天 家和‘家’

原本計劃好的回程時間因為季雅歌的邀請耽擱了下來, 加上祝餘有意拖延和養父母見面的時間,回程的安排就往後推遲了兩天。

帶着準備好的禮物, 祝餘和宋知硯來到了季雅歌的家——準确的說,是位于S市南郊的一處莊園。

當他們到達莊園大門時,季雅歌就收到了消息,站在了別墅門外等着。

她穿着素白繡暗紋的旗袍,肩上披着一件真絲披肩,墨色的頭發挽起,用一根潤白玉簪別着,臉上帶着溫婉的笑意。

“林夫人,”祝餘兩三步走上前,笑吟吟地擡頭看向臺階上的季雅歌, “我們來叨擾啦。”

季雅歌露出歡喜的笑意, 匆匆下了臺階迎了過去:“哪有什麽叨擾, 你們能來我才開心呢, 也別叫什麽夫人了,顯得多生分, 你們要是不介意,叫我一聲季姨就好。”

祝餘從善如流地順着季雅歌的意思換了稱呼:“季姨, 我們給您帶了點阿膠,我之前看您有些氣血虧空思慮過重, 這個可以補氣血安心神, 東西沒有多貴重, 您別嫌棄。”

“本來是請你們來吃頓便飯表達一下謝意,怎麽還帶禮物來了,”季雅歌嗔怒道,“你們這樣, 可讓我沒臉了。”

宋知硯把車鑰匙交給泊車小哥後走了過來:“林夫人您別多想,小魚他是個醫生,最看不得別人身子不好,自從我和他認識以後,天天被他帶着喝陳皮紅棗茶,用艾草包泡腳,感覺自己就像個七八十歲的小老頭。”

祝餘斜觑了宋知硯一眼,朝着他皺了皺鼻子:“還不是因為你,年紀輕輕的,一身毛病。”

季雅歌被兩人逗得眉開眼笑,招招手讓管家接過了祝餘手裏的阿膠,然後領着人進了屋。

“今天也沒什麽準備,就做了些我老家那邊的特色菜,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的慣。”

“吃得慣吃得慣,”祝餘連連點頭,眼睛放出了光,“聽說還有佛跳牆?這可是經典名菜,怎麽能吃不慣!”

這樣的話若只看字面意思,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小家子氣,可從祝餘嘴裏說出來,卻反而多了幾分坦率的可愛,讓人恨不得把好吃的全捧到他面前。

季雅歌就是這樣做的。

她直接把人領進了廚房,給他看了爐竈上煨着的壇子:“放心,今天保證讓你嘗個夠,我還讓廚房準備了荔枝肉醉排骨南煎肝和清蒸東星斑,另外還有些小菜和八寶紅鲟飯,待會兒你可一定要多吃點。”

聞着廚房裏飄出來的香氣,祝餘用力點了點頭,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是個被饞到直搖尾巴的小狗。

宋知硯在一旁無奈地撫了撫額:“你這樣會讓我覺得我這幾天虧待了你。”

祝餘轉頭看向宋知硯,睜大了一雙杏眼,認真地說:“怎麽會!我來這幾天還胖了兩斤呢!”

宋知硯微微俯身,伸手掐了掐祝餘臉頰上的肉:“嗯……”他沉吟片刻,滿意地勾起了唇角,“手感不錯。”

祝餘癟了癟嘴,啪一下打掉了宋知硯作亂的手。

季雅歌笑了笑:“是要多吃點才好,我倒覺得你這樣還是瘦了。”

她滿眼慈愛地看着祝餘,只是祝餘覺得那眼神,似乎在透過他思念着什麽人……可還沒等他确定,季雅歌就別開了目光。

“走吧,咱們先去客廳裏坐坐,我給你們泡點茶喝。”

祝餘擺擺手:“季姨,不用麻煩了,我們不喝。”

“放心,不是紅茶也不是綠茶,我知道你們年輕人可能喝不慣那個,所以準備的是糖漬桂花茶。”

季雅歌帶着祝餘和宋知硯往客廳走去,招招手讓住家阿姨拿來了一個玻璃小罐,清透的玻璃罐裏是橘紅的桂花蜜。

她拿出小勺,一邊舀出桂花沖泡花茶一邊介紹着:“秋天的時候等丹桂盛開,把花打下來,一點點把花葉和花梗挑出去,只留下幹淨的花朵,然後把花朵清洗幹淨,汆水瀝幹,最後一層□□糖一層桂花的放進罐子裏腌制,只要儲存得當可以放上很久,要喝的時候用勺子舀上一勺拿水化開,就是一杯清香撲鼻的桂花茶了。”

兩杯桂花茶放到了祝餘和宋知硯的面前,小小的桂花在水中上下浮沉,散發出撲鼻的清香。

祝餘抿了一口,眼裏放出了光:“我以前也喝過桂花茶,是那種幹桂,總覺得香味很淡,喝着像是白開水,還以為是自己喝不慣不喜歡,沒想到是做法不對,這種糖漬桂花好好喝!”

宋知硯點了點頭:“确實不錯,香味清新淡雅而且甜味不會太重,清清淡淡的剛好。”

聽兩人這麽說,季雅歌像是聽到自家小孩說喜歡一樣,立馬讓住家阿姨去備上兩罐,給祝餘和宋知硯帶回去慢慢喝。

“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沒有防腐劑,你們要是喝完了還想喝,就來找季姨,季姨再給你們做。”

祝餘抿唇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臉:“我這連吃帶拿的,好像太不客氣了點……”

“就要這樣才好呢!”季雅歌輕嘆了一聲,“我身子不好不常出門,偏偏家裏另外兩個都是大忙人,而且他們也不喜歡這口味,釀出來的糖漬桂花都沒人欣賞,只能我自己一個人慢慢喝,喝不完的只能放在櫥櫃裏慢慢壞掉,也就你們不嫌棄,我才能送出去點。”

“如果爸在家,應該要喊上一聲冤了,明明這桂花茶您年年釀我們年年喝,就是喝不完,到您嘴裏卻成了我們嫌棄。”

門外突然傳來了一個低沉悅耳的聲音,季雅歌驚喜地起身回頭:“小謙,你怎麽回來了?”

祝餘好奇地看着從門外走進來的男人。

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裝,身高估摸着和宋知硯不相上下,長相也是頂級的,但和宋知硯的俊美不同,眼前這人屬于端正的帥,是爸爸媽媽那一輩人看一眼就覺得這孩子錯不了的類型,只是他眼神冷淡,看着似乎不太好接近。

“他叫林謙,”宋知硯湊到祝餘耳邊,輕聲介紹,“是林氏集團的接班人,可以叫上一聲林總。”

祝餘點點頭:“哦,也就是季姨的孩子咯。”

林謙緩步走了過來,他看着季雅歌,目光變得柔和了下來:“聽說您要宴請上次幫了您的宋總和他的朋友,我當然也要來道聲謝,順便做個陪客。”

他上前和宋知硯握手打了個招呼,然後目光落在一旁的祝餘身上:“這位是?”

“你好,我叫祝餘。”

這一瞬間,林謙突然覺得他似乎多慮了。

他回來的目的其實并不像嘴上說的那樣單純。

只要稍微了解林家的人都知道,林家在二十多年前丢了個孩子,而以林家的地位和財富,觊觎林家這個空缺出來的位置的人不在少數,因此這二十多年來,來送消息的或是直接上門尋親的兩只手都數不過來,甚至還有人使出了不少手段,力求把假的變成真的。

在聽到季雅歌說,幫她的那人讓她想起了小寶時,林謙就不由得擔心這又會是一場讓人空歡喜的陰謀,而季雅歌已經承受不起再一次的希望落空……

可在看到祝餘的那一剎那,林謙突然覺得自己似乎小人之心了。

因為那雙眼睛,幹淨澄澈,沒有一絲陰霾,和從前他見過的任何一雙眼睛,都不一樣。

或許是因為覺得冤枉了祝餘,或許是因為這雙眼睛太過幹淨,林謙的心顫了顫,這讓他覺得事情似乎有些失控,于是垂眸避開祝餘的視線,快速整理好情緒,伸手握住了祝餘遞出的手:

“你好,我是林謙。”

林謙的回來讓季雅歌的情緒又高了不少,剛好廚房的菜也做好了,便連聲招呼着大家上桌吃飯。

滿滿登登一桌子的菜,看的祝餘有些不知道怎麽下筷,這時旁邊伸來了一筷子,往他碗裏放了塊東星斑。

祝餘轉頭看去,就見林謙放下了公筷,聲音平淡地說:“魚肉要趁熱吃。之前還要謝謝你,幫了我媽一把。”

“沒事,舉手之勞,真不用在意。”似乎這話說的有點多,祝餘有些心累地嘆了口氣。

林謙微微彎起唇角:“嗯,那就多吃點。”

一旁的宋知硯看着兩人的互動,眼睛微微眯起,他側眸看了看身邊開開心心吃着東星斑的祝餘,動了動手肘怼了怼祝餘。

祝餘向他投來一個疑惑的目光。

宋知硯朝着祝餘右手邊的盤子擡了擡下巴,輕聲道:“幫我夾塊醉排骨。”

祝餘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用公筷給宋知硯夾了塊醉排骨,還貼心地問了句:“荔枝肉吃嗎?”

宋知硯愉悅地眉心舒展,矜持地點了點頭:“也來一塊吧。”

林謙嘴角抽了抽,不知為何,他心裏堵得慌。

“宋總,我家這桌子其實不算寬,您也不用拘束,要吃什麽伸手就是了,站起來也是可以的。”

圍觀了一切的季雅歌連忙給兒子遞了個眼神。

人家兩個人明顯關系好,你摻和什麽。

宋知硯倒是依舊穩坐泰山的樣子,客客氣氣地笑了笑:“沒關系,我和小魚會互相照顧的,沒有拘束。”

一邊說着,一邊給祝餘夾了塊東星斑。

在奇怪的氛圍裏,祝餘埋頭吃着,幸福到眯眼。

吃了飯,季雅歌顯出了幾分疲憊,控制不住地泛起了倦意,祝餘和宋知硯也沒有多留,和季雅歌林謙道了別就離開了林家。

目送着車子離開,季雅歌轉頭朝着林謙認真地問:“小謙,你……你該不會對小魚有什麽意思吧?”

“……?”林謙愣了愣,随後哭笑不得,“媽,你說什麽呢,這怎麽可能,你兒子是直男。”

季雅歌松了口氣:“哦,也對也對,那就好,我還擔心……嗐,小魚單純,估計還沒察覺什麽,但那個宋總,其實已經挺明顯了,雖說人家還沒在一起也不算第三者插足,但看小魚那樣子,應該也……”

“媽!”林謙無奈地喊了一聲,再次提醒,“我真的喜歡女孩兒,女孩兒!”

“哦對對對。”季雅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看你在桌上那樣子……既然不是,那就當媽沒說。”

她掩唇打了個哈欠:“你要回市裏還是留下?”

“回市裏,下午還要上班。”

季雅歌并不意外地點點頭:“去吧,路上小心,那我也上樓休息了。”

被季雅歌拒絕了送她上樓後,林謙望着祝餘和宋知硯離開的方向,心裏不禁也感到一絲奇怪。

祝餘似乎,真的有種別樣的魅力……

*

離開林家後,祝餘回去收拾了行李出發前往機場,一路上,宋知硯開着車格外沉默,直到送到登機口前,他才忍不住說了兩句:

“平安符的事你別急,有事就給我打電話……等處理完事情,再來S市玩玩兒?”

祝餘也莫名覺得不太提得起精神,聽到宋知硯這句話,更是感覺心裏一陣酸澀,他用力點了點頭:“有時間,我一定來,你要是有假期,也可以回村裏休息幾天,趙叔說你來的話給你做鐵鍋炖大鵝的。”

“好……”宋知硯緩緩深吸口氣,擡手揉了揉祝餘的腦袋,“走吧,該去登機了,一路平安。”

告別了宋知硯,祝餘乘着飛機落地市裏,然後轉車回到了鎮上。

他的養父母,孫有才和董豔紅,就住在鎮上。

孫有才和董豔紅原本也是長樂村的人,在收養祝餘沒幾年,他們就發了筆小財,還懷上了親兒子,于是賣了村裏的地和房子,搬去了鎮上,而祝餘則被他們留在了村裏,賣給了祝餘的師父當徒弟。

自從搬離長樂村,兩人就再沒有回過那個偏僻的小山村。

祝餘來過幾回孫有才和董豔紅的家,那時他還小,每逢過年過節的,師父會讓他回家看看,可孫有才和董豔紅覺得,他這是回來讨錢來的,于是罵罵咧咧地讓他回去,連續幾次過後,祝餘就說什麽也不肯再回這個‘家’。

一開始師父還覺得祝餘不肯回家是因為和家人聚少離多,不親了,非讓祝餘去多走動,直到有一次,他送完祝餘後沒有離開,悄悄在屋子的牆後聽着……

那以後,祝餘就再也沒有來過這個‘家’。

快二十年過去了,孫有才和董豔紅還住在這個小磚房裏,從前人人豔羨的房子如今已經成了老破小,在周圍的新房襯托下顯得格格不入。

他來到門前,站定許久後,最終擡手敲了敲門。

“誰啊?一天天的敲什麽敲……”

伴随着熟悉的罵罵咧咧,房門被打開,董豔紅站在門口,一眼就看到了門外的祝餘,眼中頓時迸發出了驚喜的色彩。

就像是看到了財神爺。

“老孫!老孫你快來!看看是誰回來了!”她歡喜地朝着屋裏喊着,就像是在迎接什麽貴客一般。

祝餘面無表情地看着她喊人,招呼他進門,甚至伸手想幫他拎包……就像在看一場無趣的表演。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