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12章
周慕深捏着手機,聽着那端的忙音,心想這姑娘還挺有意思的,他扯唇笑了笑,将手機揣回兜裏。
喬三兒不知什麽時候走到他身後:”老大,這電話是時琦妹妹的吧?“
周慕深看他一眼:“你可夠閑的慌,正事兒不做,光偷聽人打電話,是吧”
喬三兒摸出了煙盒,給周慕深散了根煙,嬉皮笑臉的:“哪能呀,兄弟這不是關心你的個人問題嗎?‘
周慕深沒理會他,低頭點火。
喬三兒也不在意,一手倚着窗欄,仍舊說着自個的看法:“我瞧着這琦妹妹就這人不錯,姑娘雖看着人靜,但也是個通透明事理的,不矯情兒。“
時琦回來第二天,就去拜訪研究生的導師。
她是在Z市的醫科大學念的本科和研究生,溫良衡是有名的骨科專家,雖然老人家如今已不坐診,但還是很多人會前來拜訪。溫老和時老爺子也是朋友,兩人年齡也相差不了幾歲。時琦當年報的時候,溫老只收兩個名額,五十多人,只有時琦和另一位從北方來的男生被溫老收到麾下。
時琦早上洗簌完,剛出了卧室,時老爺子就在陽臺上搗鼓着他養的哪些花花草草。聞聲,時老爺子仍舊修剪着那盆白牙松,頭也沒回:“粥在鍋裏溫着呢,先去吃點。”
時琦嗳了一聲,到廚房裏盛了一小碗出來,就着幾道涼拌小菜吃着早飯。
時老爺弄完那盆寶貝,拿起邊上的毛巾擦了擦手:“等會要去看溫老吧?“
時琦嘴裏還嚼着食物,含糊應道:“打算下午去。“
時老爺子叮囑她:“記得買點禮品,別空手上門。“
時琦兩點的時候出發,打車到半橘鎮,需要一個小時的路程。
溫老爺住在半橘鎮上的一處老院子裏,挺有名的水鄉古鎮。古樸,幽靜,是養老的好地方。這裏頭的住的人,雖是耄耋老人,但來頭都不小。
朱紅色雙木門洞開洞着,院子裏頭擱着一只色釉粗陶缸子,裏頭養着幾條鯉魚,溫老爺子背對着院門的方向,嘴裏哼着京劇小曲兒喂着魚兒。
時琦剛要出聲,溫老爺子卻在這時轉過身來,見到時琦,老人家和藹笑笑:“來了呀?“
時琦:“嗯,昨兒剛回來,想着乘今天來看看您。”
溫老爺子招呼她:“我一個老頭有什麽好看,難為你有心了,來,進去裏面說。“又瞧見時琦手上提着禮盒,“怎麽還提東西來了,是你外公叮囑的吧?嘿,這老家夥......”
時琦跟着溫老爺子進了屋裏,溫老招人來給時琦泡了杯茶,就問起時琦在興華工作的事兒。聊了幾句,眼看着快到了飯點,溫老爺子留時琦吃完晚飯再走。時琦想着外公還在家裏,溫老爺子也想到這點,最後也不強留派人開車送時琦回去。
等到了住處,時琦向人道謝下車,還未走幾步,就見自家房子樓下停着輛轎車。下樓扔垃圾的鄰居徐阿姨瞧見時琦,便多嘴提了幾句:“時琦啊,你這丫頭什麽時候回來的?”
時琦:“昨天剛回來的。”
徐阿姨點點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時琦心裏納悶:“徐阿姨,你是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嗎?”
徐阿姨望了望樓上,指指道:“你爸來了,剛上去呢,提着大件小件的東西,我瞧那禮品倒還是挺貴的。“
時琦沒說話,徐阿姨在這裏也住的挺久了,也是老鄰居,對于時家的這些事也是清楚。打量着時琦的臉色見她不吭聲,便打着哈哈扯了幾句,也就上樓去了。
時琦站在原地,看了眼樓上,想了想卻轉身走出了小區,小區對邊有一家飲品店。她剛坐下沒兩分鐘,點了杯東西,就接到時老爺子的電話,問她什麽時候回來。時琦扯了個借口,時老爺子也沒再說別的。
時老爺子這廂挂了電話,于前志殷切地看着時老爺子:“爸,琦丫頭怎麽說?”
即使于前志和時娴雲離了婚這麽多年,他待時老爺子還跟以前一樣。或者說,待時老爺子比以前更尊重更上心了。怎麽說,他這裏做錯事了,時娴雲也因病去世了,他不多光照點誰還能光照點,時老爺子就生了時娴雲這一閨女。而面對着時老爺子,于前志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歉疚的,歉疚之外還有感激。
當初和時娴雲結婚時,在時老爺子跟前,什麽承諾啊保證的話沒少說。到最後,離了婚,時老爺子也沒說過他一句重話。
而時老爺子不想和于前志搞的太僵,有他的考量。一來是他對這事兒也看得通透,人性難捉摸。二來,還是為了時琦,他這個老頭子也沒幾年活頭了,往後這孫女要是有什麽事,也有個人好照顧。
時老爺子也知道自個孫女的心思,笑了笑:“這丫頭說碰上了她的大學同學,被人拉去坐了會兒,一時半會看是趕不回來了。”
于前志是什麽人吶,怎麽可能聽不出來,也知道時老爺子給他找臺階下,便說:“這樣啊,那等她回B市,我再找個時間跟她談談。”
于前志陪着時老爺子坐了會兒,又問了些老爺子的身體情況,聊了會子的閑話,便走了。
時琦坐在飲品店的窗子那頭的位置,正對着小區大門,見剛才在樓下看到的那輛黑色轎車開了出來,這才走出飲品店。
于前志前腳剛走,時琦後腳就回來了。
時老爺子擡手點了點時琦,不無無奈:“你啊你。“
時琦不當回事,彎着腰看了眼地上擺着禮品,不鹹不淡道:“這于書記出手可夠闊綽的,外公,你說他這東西幹不幹淨啊?“
時老爺子把臉一板:“別瞎說。“
時琦撇撇嘴:“外公,我們明兒吃什麽啊?”
明天就是除夕,今早時琦起來的時候,就陪着老爺子在附近的菜市場買了食材。這小地方,畢竟明天就是除夕,大夥都要過年,不營業。
今早兩人買了不少食材,時老爺子也心疼這孫女,想着乘着過年多做幾道她愛吃的菜。
自從時娴雲走了後,這幾年過年都是祖孫兩一起過得,跟別人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氣氛沒法比,到底還是少了幾分人氣兒。
隔天,時琦一早就起來,洗簌完出了卧室。祖孫兩吃完湯圓,時老爺子還是給時琦包個紅包。別家的小孩一到十八歲基本就不收紅包了。時老爺子這麽些年,還是一直給時琦包紅包,說圖個吉利。
時琦也給時老爺子偷偷準備了個,時老爺子捏着這紅包紙,似有感嘆道:“沒想到,還可以收到孫女給的紅包。”
外頭有鞭炮聲,時琦和時老爺子将前天買來的對聯福字剪紙給貼上。到了下午兩三點,祖孫兩就将昨兒買的放在冰箱裏的食物,拿出來收拾。
時老爺子主勺,時琦打下手。
祖孫兩,邊說邊聊,映襯着外頭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算是有幾分年味。
時琦洗着菜葉子,心想是不是等會要給周慕深去個電話,畢竟這大過年。
等到四五點,時琦和時老爺吃完年夜飯,祖孫兩人穿上外套,出門溜達去。小區裏過年了,為了圖個氣氛,外頭挂了燈籠,大紅色的中國結,張燈結彩的,倒是很有普天同慶的感覺。
晚上,小區裏有聯歡會活動,都是小區裏的業主聯合組織,大小以及各家的小娃子表演。臺子都搭起來,音響裏放着拜年歌兒,倒是熱鬧。
小的時候往往盼着過年,那時候想法多簡單,就想着能穿新衣裳能吃大餐。長大後,對這樣的節日倒是再也沒有小的時候那樣熱衷,淡了許多,不知是經的事兒多了,人心變得複雜了。
外祖孫兩人溜達了一圈,看差不多的時間點了,也就回去看春晚去。
時老爺子坐到了九點,便挨不住了,直犯困,便回房去歇息去了。時琦對春晚這檔節目也沒多大興致,自個坐了會兒甚覺無趣,便關了電視,正想給周慕深打個電話,說聲新年快樂。
周慕深的電話就來了。
時琦接起,那邊很安靜,時琦正要開口,就聽周慕深道:“時琦。”
時琦輕嗯了一聲。
良久,她聽見周慕深說:“等你回來,就結婚吧。”
作者有話要說:
存稿越來越少,肉疼。
我這個懶貨,要快點碼起來。Σ("д" 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