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29|第29章

李豫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惶恐。除去前些天她因被學生投訴掉眼淚外,她成年後唯一一次抹眼淚還是在要離開江城去美國的機場。那時候她是帶着對老李和江城的不舍,帶着對未來的忐忑,是緊張得流淚。

唐宋在她這裏雖不是需要頂禮膜拜的人物,但也在她的求學生涯中充當過精神偶像。這樣一位稱得上普通學者羨慕對象的人抱着自己流淚,是她從來沒有想象過的畫面。原來人前風光,人後都會哭泣的。

他的眼淚流得很克制,沒有哭泣聲,沒有哽咽,只有溫熱的淚水。李豫抱緊他,想起他說過的,自己可以賜予他力量。

他平靜下來後松開了她。李豫看到他流過眼淚的眼睛裏跌蕩着心潮,飽滿着不易,還有一絲幸好,幸好得償所願。他的臉上閃爍過一絲難為情後轉化成坦坦蕩蕩。

唐宋心想在心愛的人面前流眼淚不算什麽丢人的事情。

李豫心想他果然是成大事者,真性情,不拘小節。

不過,唐宋一開口把氣氛破壞得幹幹淨淨,“我的表現如何?”

李豫想到昨晚睡前耳畔的聲音,她故意說,“遜爆了。”

唐宋說,“我還以為可以拿3個A+呢。”

“哪來三個?”

“卧室、廚房、書房。”

盡管沒有得到李豫的A+認可,他在家裏一直洋洋得意。直到倆人走進校園,他才又換上那副不動聲色的青年精英表情。他們在校園裏保持着同事般的距離,在兩個學院的路口分開。

李豫在樓下又碰到曹衍,不過他是從學院樓往外走。

“曹老師,早啊!你這是幹嘛呢?”她主動打招呼。

曹衍停下來,說,“我媽來學校開會。我忘記去機場接她,這會兒要趕去中文系賠禮道歉。”說完,他看到李豫今兒格外漂亮,揶揄道,“師妹,今兒來得比平時晚呀。”

Advertisement

他們身旁傳來另一個聲音,“不用你去中文系,我親自來啦,兒子。”

曹衍這才看到李豫身後的母親,喊道,「哎呀,媽」。

李豫回過身,看到一位穿着改良旗袍的典雅端莊女性,她的面孔與印刷品上的頭像慢慢重合。她也輕聲喚道,“嚴老師好。”

嚴女士把手提包遞給兒子後,笑着問李豫,“小姑娘以前見過我?”

李豫擺手說,“今天是第一次見您。之前讀過您的書,前些天與曹老師聊天才知道您是他媽媽。”

嚴女士走近李豫後,說,“我們還真有緣分。你是小衍同事吧,有空多去家裏玩兒哈。”

曹衍趕緊拉住自家媽媽,催促她座談會快開始,需要往會場那邊走。

三人在門口分別,曹衍看着李豫進辦公樓,他挽起母親的臂彎,朝中文系方向走。他不經意回頭,透過一層落地玻璃窗,看到李豫在等電梯。

嚴女士扯着兒子的衣袖,說,“兒呀,別回頭看啦,你沒戲的。”

曹衍趕緊回頭,問,“什麽?”

嚴女士重複一遍,“我說剛才的姑娘,你沒戲。她與一位帥哥一同進的校園,喏,倆人在前面那個路口分開的。雖然沒有親密舉動,他們之間交流的眼神和動作騙不了人,絕對是情侶。你不要不相信文字工作者的觀察力。”

曹衍沒有不信,只是他媽媽有時候喜歡腦補。文字工作者除了擅長觀察外,他們還擅長漫無邊際聯想。之前他和爸爸沒少吃她無端聯想的虧。

他發揮起理科生刨根問底和追本溯源的精神,問,“那男的長什麽樣子?”

嚴女士在打擊兒子方面也是很擅長,“個子比你高,模樣比你俊,精氣神兒比你足。他應該是進的那棟樓。”說着,她指着東南方向的生科大樓。

曹衍看到是生科大樓,他媽媽描述的人應該是唐宋。“噢,生科呀。那不可能的。他們兩家有故交,不可能的。李老師對她發小的事情幾乎是一無所知,不可能是情侶。”

嚴女士點着他的腦門,說,“兒子呀,你說了三遍不可能。蠢樣。自己回去仔細琢磨琢磨。我開完會再來找你。”

曹衍送完媽媽回辦公室的路上,回憶上次與李豫一起遇見唐宋的場景。面食部一起吃面,倆人并沒有特別的交流。學院裏有同事倒是提起,見過李豫與男性朋友一起下班。不過那位男性友人是不是唐宋,他也不清楚。或許只是無稽之談。

對李豫抱有好感,這點他并不否認。尤其是今天的她特別漂亮,自己不由自主被吸引,偏偏還被嚴女士點破。他胡思亂想一通後回到學院門口,看到門前的玉蘭樹時,突然想起生科同事的那個八卦,唐宋他回來是追媳婦的。哎,也許自己真的沒希望。

來到辦公室的唐宋并不知道剛剛有人惦記李豫,更不知這份惦記快被澆滅了。此時的他正和毛院長一起喝茶。

毛院長喝完第一盞茶後,開始進入正題,“小唐,學院要在下周分批次組織大一到大四學生的師生交流會。非正式的那種,地點在一層天井處。想讓你抽出兩個晚上與大三和大四學生交流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大三的呢,雖說還有兩年畢業,未來繼續深造還是工作也到了抉擇時期。學生心中的迷茫或者疑惑,你都可以幫着指點一二。大四這批學生過完十一就要進入求職季和申請季。求職的學生大多願意轉行,參加申請的學生有些也要跨專業念碩士博士。基礎生物學研究越來越留不住人呀。”

唐宋喝完手裏的茶後,放下杯盞,說,“毛老師,基礎研究本來就又苦又累,綜合能力要求也高,留不住人也是正常的。畢竟适合做科研走學術路的學生,一屆也只有寥寥幾人。要走學術道路的學生,我也不能給他們打雞血說專業前途一片光明。您知道的,我的經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太好複制和學習。我倒是覺得,與其走不适合的科研道路不如轉行去制藥行業或者醫療相關的行業,這些也是很好的出路。學院可以在招聘季多幫他們争取工作崗位。”

毛院長點頭,說,“是呀,這點學校和學院都在提前做準備。從八月份起,就開始邀請相關企業和單位來學院參加秋季招聘。今年的企事業單位名額比去年稍多一些,争取讓每一位畢業生離開校園時都能有一份合适的工作。還有,特別囑咐你一句,與學生們交流時可以掏心窩說心裏話,不過需要注意他們的情緒,不能度過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唐宋笑着說,“知道的,分寸我還是會把握的。我只會打擊到并不那麽喜歡科研的小朋友們,真正發自內心熱愛的小朋友可不會被吓唬到,反而越挫越勇。這幾天,我也會與我實驗室的博士生們交流,詢問他們在大三大四關心的問題,提前做好功課。”

毛院長哈哈大笑,指着他說,“當年越挫越勇的是你吧,這麽多年勇勁兒倒是一點沒丢。對了,你媳婦追上沒?需要幫忙嗎?”

唐宋慌起來,“別…別…別…現在漸入佳境,任何外部因素和幹擾都會讓我前功盡棄。您還是讓我默默發力吧。”

毛院長笑着離開他的辦公室。

唐宋還沒來得及處理工作,迎來第二位客人,一名即将進入申請季的大四學生。學生訴求也很簡單,帶着自己的成績單想讓他幫忙寫推薦信。

他簡單掃過成績單後還給學生,問詢他的空餘時間後說,“我的要求是一周去實驗室三到四天,期間随着師兄師姐的工作時間上下班。你能做到的話,申請學校時系統裏可以填寫我的郵箱。”

學生好奇地問,“老師,個人評價部分您親自寫嗎?不需要我提前寫好發您嗎?”

唐宋把雙手放在辦公桌上,身子前傾,表情嚴肅,看着這位成績單上績點還不錯的學生說,“經我手的推薦信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寫的。你在實驗室工作的兩三個月,是我們彼此熟悉的過程。如果你對推薦信個人評價部分不放心的話,也歡迎找更熟悉的教授。如何?”

這名大四學生收起成績單,說要再考慮一下,然後起身離開。

剛剛那位學生,讓唐宋又想到老陳。物理系本科生的老陳為了拿到化學系老師的推薦信,在那位教授的實驗室呆了整整兩年。用老陳自己的話,“除了完成物理系的功課,其他時間都在秦教授實驗室呆着。有實驗的話就幫着幹活,沒實驗的話就刷試管。物理系課業本來就重,還要保證成績不能太差,績點不能太低。否則申請學校時,本科成績一條就被卡死。整個過程很累,很辛苦,不過在得到回報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唐宋認識的一位生物化學屆前輩在課堂上對學生說過,“You can learn anything you want, the only question is how much you want to learn it.( 你可以學任何你想學的東西,唯一的問題是你想學多少。)” 他想,這才是想要走科研道路的學生應有的學習态度。

他望着離開辦公室的學生身影,搖搖頭,想着毛院長提起的交流會還是很有必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