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
53|第53章
李豫完成論文後的一周,難得可以輕松一刻。她也有精力和助教一起閱讀班上同學們提交的期中小論文。班上的學生提出的問題還很稚嫩,回答問題時已經有科學論證的雛形。她把電腦屏幕移過去,對池默說,“你看,這位小同學的文章很有意思。他全篇用哲學來解答經濟學問題。”
池默問,“這種怎麽給成績?”
“扣掉專業分數,給文章架構的分數。”
他接着問,“期末考試需要我幫着出題嗎?”
李豫擺擺手,“不用。期中論文主要考學生們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期末考試只有一個大題,考核他們對宏觀經濟學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疑惑更多,他有些驚訝,“不考選擇題?或者概念題?”
“不考。這些沒意思。如何提出問題,如何解構問題,如何回答問題才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培養的。我下周在課堂上會簡要提一下,讓他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思考。”
池默覺得李老師的教學方式很特別,這種教學方式他以前只在案例讨論課上見過。不過她的要求比案例課老師的要求嚴格多了。大部分學生都是從知識記憶的考核中脫穎而出,邏輯思維的考核對學生們真的是特別的挑戰。他讀過李老師發表的文章,現在更加好奇她的科研過程,一定是經過反複的邏輯推敲。
“李老師,您平時需要研究生幫忙整理材料或者數據時可以随時找我。”他說得很真誠。
李豫看到後,笑起來,“行。你導師沒意見的話,我會找你幫忙的哈。”
這個答複與池默想象的有點偏差,他于是說的更加直白,“李老師,我覺得您發現問題和結構問題的思路很好。所以也想跟您學習一下。”
李豫這下才聽明白他的訴求,耐心解釋說,“我現在也在不斷的學習,你如果想學習不用來給我打工,平時自己都可以訓練的。前段時間,曹老師分享過一個挺好的辦法,你可以試試。你找一位大牛的經典文章,順着他的思路,解構他的文字,然後思考你自己處于他的環境中該怎麽思考,你處于你自己的環境時又該怎麽思考。這個辦法,不僅僅用于寫文章,也适用于你做決策。
我上個課題剛結束,下個獨立課題沒有那麽快開始,暫時還不需要整理材料哈。”
她并不是不願意池默幫她做些基礎工作,而是他原來的導師病休,現在換了新的導師。如果自己再找他幹活兒,小年青頭頂有三個老板,哪還有自己的時間。
他們兩個花了一個下午和晚上看完每一位同學的文章,李豫當場對每一篇文章做點評,池默做文字記錄。後續他會把文字點評通過郵件回複給每一位學生。
Advertisement
唐宋晚上來接她,池默還沒離開。他從電腦屏幕中擡頭看到門口站的唐宋,一時間有些愣住,遂後雙眼在倆人之間反複打量,磕磕絆絆地問,“您……找李老師?”
唐宋撲哧笑出聲,看向李豫,挑眉示意,我不是故意的,你看怎樣回複你的學生。
李豫接過話,“他是我男朋友。池默今兒辛苦了,趕快回去休息吧。給學生的郵件周末之前回複就成,不用趕時間。”
池默聽到驚天大八卦後,手上收拾電腦的動作也慢下來。他想了想又說,“我認識唐老師。李老師,需要幫你們保密嗎?”
唐宋還是剛剛那副表情,臉上的意味則換成,看你的學生多上道。李豫回瞪他一眼,看向池默說,“沒事。別在論壇上幫我們宣傳就成。我實在是不想再在論壇上熱鬧一回啦。”
池默得到回複,才加快手上動作,離開前貼心地幫忙把房門帶上。
剛剛一直做啞巴的唐宋,開始滔滔不絕起來,“真的不怪我。這會兒已經十點,我以為你的小助教早就下班了吶。不過你們實在太敬業了,每個學生的作業都寫評語。這和小學老師批改作文一模一樣呀。”
李豫按着自己的太陽穴,懶得與他争辯「怪與不怪」的問題。
她有氣無力地說,“心态上可比小學生老師累多了。學生可以敷衍交作業,我不能敷衍給評價。我們兩個不僅要給出中肯的批評意見,還要給予适當鼓勵。下午到現在,我想誇獎的詞彙,想得腦袋疼。”
唐宋站到她身後,雙手放在太陽穴,替換了她的手上動作。“累的話,可以不用萬事都要求盡善盡美,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概述性的反饋,其實也可以的。”
李豫說,“今年不行。他們是我的第一屆學生,我又是選擇了與以往老師截然不同的教學模式,還是對他們負責任的好。”
唐宋邊按摩邊安慰她,“希望這幫學生不要辜負你的一片苦心。”
她笑起來說,“又繞回來了。我只是盡老師的本分。”
在回江南別苑的路上,李豫感嘆說,“本來以為文章寫完了,打算這幾天提前下班回家陪陪我爸呢…結果轉眼就要周末。”
唐宋說,“明天和周末可以陪李叔。我明天下午要飛江城,後天有個學術論壇要參加。”
李豫這才想起來,“噢。你上周告訴過我,我居然忘得一幹二淨。”她懊惱之後接着說,“周末我爸要回老家,家裏的老房子要辦什麽證。他後天回去,周一晚上再回來。”
唐宋聽到後,腦袋裏迅速冒出一個念頭,“李豫,明天晚上和我一起飛燕城吧。我後天的會議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你白天在酒店休息或者約見朋友。晚上和周日全天我們可以一起過周末。可以吧?”
她沒有第一時間答應,“明天再說,我現在腦袋發脹,只想睡覺。”
回到房間她簡單洗漱後趴床上很快睡着。唐宋決定先把機票訂了,如果明天她不去的話,再退票。
收到出票确認短信,他也回到床上,靠着她很快睡着。
李豫一覺醒來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燕江往返機票,她眼珠微擡,瞥了身旁人一眼。
唐宋收到她的眼神譴責,第一時間解釋,“我只是怕機票售罄,不去的話可以退票,這不是想提前買個保險嘛?”
她的眼神歸位,開口說,“燕城好冷,氣溫比這裏低十幾度。”
只要不是怕一個人無聊就行,唐宋說,“賓館有空調。外出的話,我們穿羽絨服。十一月初,氣溫還在零度以上。”
她又确認另一個問題,“你有同事一起去嘛?”
“他們早一個航班,我特意定了比他們晚一個小時的票。”
“那行吧。我下午回家取衣服,晚上機場見。”
李豫答應去的另一個原因是她大學室友在燕城工作。她們本科畢業後一直沒有見過面,她也想趁着機會和她見面。她的三位室友,一位畢業後去了法國現在在一家法資銀行工作,一位回了家鄉在當地國企上班,燕城的這位室友在一家私募機構做投資。
她微信聯系上室友,才得知她休年假,已經拉着行李箱跑東南亞旅游去了。
“啊?小象你晚上到燕城?我早知道改簽機票啦,剛剛落地曼谷。”
“沒事,好好玩哈。我們以後還有很多機會見面的。”
“行。明年春天小月月結婚,我們一起給她做伴娘。”小月月是她們那位在法國的室友,她明年春天會江城辦婚禮,她們早就約定好一起做伴娘。
收起手機,她往自己行李包裏塞了一本書,明天白天自己一個人呆酒店看書吧。周末看完的話,下周還能把書評寫出來,在公衆號上推送。
飛機上,倆人按照李豫的習慣坐在倒數第二排。唐宋難得沒有黏着她,而是對着電腦修改自己的演示文稿,邊修改邊解釋說,“我之前準備的文稿,沒有添加學院logo。下午毛院長特別叮囑我們代表學院的活動要使用學院的固定模板。我稍微修改一下,五分鐘就能搞定。這個論壇是幾所高校聯合舉辦的,春秋各一次,今年輪到燕大。”
李豫側身靠着他的肩膀,眼睛也落在電腦屏幕上,內容是他前段時間發表在Cell的研究成果展示。标題看懂了,裏面的內容沒看懂,不過至少比她看物理研究雜志有進步。唐宋看出她的無聊,飛行的後半段,他用最簡潔的語言向她介紹自己以及同行們的研究。
他講到他們專業與其他專業的交互,生物學和化學的交叉學科生物化學是前些年的頂流。生物學和醫學,生物學和計算機的交叉方興未艾。
這讓李豫想到的經濟學,尤其是宏觀經濟學近些年來引入其他領域的新知識,比如技術創新,比如氣候變化。這些學科的交叉慢慢衍生出新的分支,比如氣候經濟學,內生經濟增長理論。
李豫從中得到了新的啓發,在心裏思考着數學工具和數據模型對自己下一個研究課題的幫助。想到各種可能性後她轉身在唐宋臉上親了一下。他還真是自己的小福星。
唐宋意外地從女朋友這裏收獲一個親吻,驚喜地問,“怎麽突然給我獎勵?”
她也沒賣關子,“你剛剛講的內容幫我打開了思路,啓發了我。我決定下周開新的課題,到時候與安老師那個課題同步做。”